理论教育 产业融合基本原理探究

产业融合基本原理探究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产业融合内涵、基本特征、类型和动因进行梳理,便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产业融合基本理论体系。(一)技术视角产业融合现象研究最早始于技术融合。罗森伯格在对美国机器工具产业演化研究中发现了同一技术向不同产业扩散的现象,并把该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产业融合在本质上是一种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它丰富了传统的产业创新理论。

产业融合基本原理探究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进程中呈现的一种产业新范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对于产业融合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地理学等众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并引起了地方政府和决策部门的极大兴趣。对产业融合内涵、基本特征、类型和动因进行梳理,便形成一个比较系统的产业融合基本理论体系

▶一、产业融合内涵

产业融合是伴随技术变革与扩散过程而出现的一种新经济现象。国外产业融合思想最早起源于美国学者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但是直到1970年代末,这种现象才受到广泛关注,并最初是来源于实业界关于“电脑通信融合图景的描绘”,此后才扩展到学术界和政界。

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N·尼古路庞特对计算、印刷和广播业三者间技术融合的模型化进行了描述,认为交叉处是增长最快、创新最多的地方,开启了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研究的大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对产业融合的研究成果也只是零星地出现。直到1990年代中后期,美国新电信法案通过后,信息通信领域里跨媒体、跨产业、跨地域的企业并购风起云涌之时,才出现了产业融合研究的高潮,大量研究文献才开始出现。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现象进行研究时,尝试着从不同视角对其内涵进行界定,结果使得其内涵至今仍未形成一致意见。具体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从技术、产品、企业、市场及制度等视角来界定产业融合内涵的。

(一)技术视角

产业融合现象研究最早始于技术融合。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在对美国机器工具产业演化研究中发现了同一技术向不同产业扩散的现象,并把该现象定义为“技术融合”。所谓技术融合,是指迄今为止不同产业分享共同知识和技术基础的过程(Athreye &Keeble,2000;Fai &Tunzelmann,2001;Lind,2004;张磊,2001),也是某些技术在一系列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和扩散,并导致创新活动发生的过程(Sahal,1985;Dosi,1988;岭言,2001;卢东斌,2001)。当不同产业技术的一体化(即共享相同的技术基础)显著地影响或改变另一产业中产品、竞争、价值创造过程的本质(Lei,2001)时,意味着技术融合产生。融合被界定为新技术不断替代以前技术的过程(Gains,1998)。

(二)产品视角

产业是由具有同类属性的企业组成的,产品是同类属性的重要体现与载体,因此一些学者从产品视角来界定产业融合。从需求角度看,产业融合是指以产品为基础的融合(Stieghtz Nils,2003),或者是采用数字技术后原本各自独立的产品的整合(Yoffie, 1997)。这种融合可以分为替代性融合与互补性融合(Greenstein Shane,Khanna Tarun,1997;Stieglitz Nils,2003;张磊,2001)。

(三)企业视角

企业作为产业融合的主体,在产业融合中,两个或多个以前各自独立的产业,当它们的企业成为直接竞争者时,即发生了融合(Malhotra,Cupta,2001;植草益,2001;马健,2003;李美云,2007)。产业融合的发起者是企业,但仅以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化作为衡量产业融合是否发生的标准,往往忽视了处于不同产业而互补的企业。

(四)市场视角

融合是消除市场准入障碍和产业界限后,迄今各分离市场的汇合与合并(Lind, 2005),融合型产业出现萌芽状态后,这种融合是否成功乃至能否持续下去需要经过市场的检验。对于市场而言,需要达到相应的收入弹性条件和生产率上升条件,该产业才具有潜在的市场。此外,还有学者从更广范围研究产业融合含义,如基于企业对产业融合的反应(Estabrooks,1995;Malhortra,2001)、基于产业演化角度(Stieglitz,2002)、基于产业边界视角(植草益,2001;周振华,2003;周旭霞,2007;高煜、刘志彪,2008)、产业属性视角(厉无畏,2002;陈柳钦,2006)及模块理论视角(朱瑞博,2003)。基于从产业融合的关键特征进行定义和从产业融合的涉及范围进行定义(胡永佳,2007)。

郑明高博士认为:从信息通信产业角度看,产业融合是在技术融合、数字融合基础上所产生的产业边界模糊化,最初指计算机、通信和广播电视业的“三网融合”。从原因与过程看,产业融合是从技术融合到产品和业务融合,再到市场融合,最后达到产业融合,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从产业服务和产业组织结构看,伴随着产品功能的改变,提供该产品的机构或公司组织之间边界逐渐模糊。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看,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

综合来看,虽然学者们对于产业融合的定义各有侧重,但本质上来看,他们都基于一个共同认识:产业融合是一种从信息产业逐渐扩散的全新经济现象;产业融合的发展态势已广泛影响到世界产业的走向,并必将重塑全球产业的结构形态。

▶二、产业融合的基本特征

对于产业融合的内涵定义,尽管由于视角不同,各种表述也不尽相同,但产业融合具有它共同的特征。

(一)产业融合本质上是一种创新

在信息化时代下,产业融合是一场新的产业革命,它加速了社会经济系统的深刻变更。产业融合在本质上是一种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它丰富了传统的产业创新理论。新产业革命不仅仅是信息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整合和改造,更重要的是以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为平台,关联产业互动与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产业创新方式。

(二)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产业边界处

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是产业之间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能够首先发生技术融合,即一产业的技术革新或发明开始有意义地影响和改变其他产业产品的开发特征、竞争和价值创造过程(Lei,2000),因而产业融合一般发生在产业之间的边界和交叉处,而不是发生在产业内部。产业融合不是产业重叠,因为信息化并不能完全消除产业边界,融合后的新产业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原有的产业,但是并不能完全替代原有产业,而是部分替代。

(三)产业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产业融合发生之前,各产业内的企业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它们各自生产不同的产品,提供不同的服务,完全是一种“互不相干”的状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进步,一些企业为了生存,选择了多元化生产的路径和方法,生产多种产品、提供多种服务,这样一来,就会有部分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有接近的地方,但它们之间的影响甚小。当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多元化生产和服务时,产业边界会逐渐模糊,不同产业之间发生交叉,融合型产品出现,标示着产业融合的发生。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会促进产业创新,当新兴产业出现并且融合型产品成为市场的主导时,产业融合的实现就成为事实。

(四)产业融合是产业间分工的内部化

产业融合是产业分工的新路径和新起点。分工的基本含义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去执行原本由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所执行的不同操作或职能,融合的基本含义是由一个人或一个组织去执行原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组织所执行的不同操作或职能。

(五)产业融合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依据(www.daowen.com)

信息化和工业化都是社会生产形态演进过程,在演进过程中生产方式内容包括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和发展动力、产业内容和管理模式等多方面。产业内容则是对应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没有产业内容的生产是不存在的,无法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应首先促进产业融合,用信息化的先进技术、理念和管理模式推动传统产业分解和重构,促进产业创新,实现新的市场、业务和产业发展,所以产业融合应是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重要依据和出发点。

▶三、产业融合的类型

产业融合作为现代经济的新现象,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国内外学者基于自己的研究视角进行了分类,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1.从技术角度分析,格林斯腾和汉纳(Greenstein &Khanna,1997)、张磊等学者认为产业融合包含两类模式:第一类是替代性融合,表现为一种技术取代另一种技术;第二类是互补性融合,表现为两种技术共同使用比单独使用时效果更好。

2.从市场供需角度分析,分为需求融合和供给融合两类。M·派宁斯和普罗纳姆(M.Pennings &Puranaln,2001)在替代—互补的角度基础上,增加了供给—需求的角度,通过2×2矩阵把产业融合分为供给替代性融合、供给互补性融合、需求替代性融合和需求互补性融合四类。麦霍特纳(Malhotra,2002)从功能融合和机构融合出发,认为产业融合的三种类型为:高功能和高机构融合(纯粹的融合)、高功能和低机构融合(需求驱动的融合)、低功能和高机构融合(供给驱动的融合)。

3.从产品角度分析,周振华(2004)把产业融合区分为替代型融合、互补型融合和结合型融合三种类型。王丹(2008)把产业融合概括为以下三种形态:一是改造型融合;二是互补型融合;三是替代型融合。

4.从融合程度分析,植草益(2000)和厉无畏等(2003)都将产业融合分为全面融合和部分融合。马健(2003,2006)从产业融合的程度和市场效果,将产业融合分为完全融合、部分融合、虚假融合三种类型。

5.从制度视角分析,胡金星(2007)将产业融合分为微观层次的标准融合与宏观层次的制度融合两类。

6.从产业角度分析,胡汉辉、邢华(2003)将产业融合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产业重组三种形式。聂子龙、李浩(2003)提出产业融合有四种主要形式:高新技术的渗透融合、产业间的延伸融合、产业内部的重组融合、全新产业取代传统旧产业的融合。

除了以上的分类标准之外,斯蒂格里特兹(Stieglitz,2002)的研究涵盖了前三类的标准(技术、供需、产品),将产业融合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技术替代性融合、技术互补性融合、产品替代性融合、产品互补性融合。从供给方来看,用相同的技术生产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即为技术融合;从需求方来看,用不同的技术提供替代性或互补性产品,则为产品融合。胡永佳(2007)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从生产、供给的角度对产业融合进行分类:从产业融合的方向上看,可分为横向融合、纵向融合和混合融合;从产业融合的结果上看,可分为吸收型融合和扩展型融合。

▶四、产业融合的动因

从当今世界产业融合的实践看,推动产业融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来自技术、政府、企业、市场等层面。产业融合的动因既有技术创新的驱动,又有企业之间的竞争合作以及自身对产出效率的追求,同时还有市场需求的推动、政府的外部措施支持等。归根结底,产业融合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其客观规律,产业的发展也必然遵循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产业种类越来越多、产业组织越来越复杂、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间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直至产业融合的出现,都是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所决定的。产业结构有着从低级向高级的演进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总是趋向不断优化,而产业融合正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

(二)技术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产业融合的源泉所在。技术创新按其产生的效应和其他技术的关系,可以分为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和扩散性的技术创新,二者对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影响。技术创新的溢出效应加快了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融合。技术融合推进产业融合技术创新特别是扩散性的技术创新是促进产业融合的拉力,是产业融合发展的催化剂。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融合基础上产生的产业融合是对传统产业体系的根本性改变,是新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标志。可以说,产业融合是现代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三)企业内部因素

企业间日益密切的竞争合作关系和企业对效益、效率的持续追求是产业融合发生的重要原因。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间的合作只是使企业的规模扩大,而不同产业间企业的合作则是产业融合的组织基础。企业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更多的资源能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得以合理配置和利用,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将会更具有竞争力。所以,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是产业融合的企业动因。不同产业中的企业为追求范围经济而进行多元化经营、多产品经营,通过技术融合创新改变了其成本结构,降低了其生产成本,通过业务融合形成差异化产品和服务,通过引导顾客消费习惯和消费内容实现市场融合,最终促使产业融合。

(四)市场需求的扩大

市场需求的扩大是产业融合的推动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的需求不断提高,人们往往追求更加方便快捷、满意舒适、低成本高效率的消费方式,这种无止境的需求使得企业不断谋求创新发展。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扩散,产业融合不仅出现在信息通讯业,金融业能源业、运输业的产业融合也在加速进行之中。现代社会的消费正朝着享受性消费发展,产品只是一个待发生的服务,服务则是实际上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有同时既是产品、又是服务的供应才能满足消费需求,正是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了产业融合的发展。

(五)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是产业融合的重要载体。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技术、经营、战略等都需要随时更新,才能赶上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从20世纪起,跨国公司的发展为全球经济体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当前技术飞速进步和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各国的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在扩大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时,它们综合了技术开发、投资、生产、制造、贸易、售后服务等于一体,而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融合为跨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平台。根据整体经济利益最大化和共赢的原则,跨国公司在开展国际一体化经营活动中,已开始从产业划分战略转向产业融合战略。可以说,跨国公司是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载体。

(六)政府管制的放松

政府管制的放松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外部条件。1980年代以来,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改变了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基础,由于更多产业的企业可以同时享有新技术的溢出效应,引起自然垄断产业的成本函数和市场规模的变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它的自然垄断性质。从自然垄断到垄断竞争,再到完全竞争、竞合关系的出现,都离不开政府管制政策的放松。管制的放松导致其他相关产业的业务加入到本产业的竞争中,从而逐渐走向产业融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