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简析

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简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章介绍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根本。一方面,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助于区域内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

产业竞争力基本理论简析

▶一、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概念

目前,竞争力概念在很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既有经济的,也有政治的;既有国家层面的,也有组织和个体层面的。经济学认为,竞争是市场主体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力图胜过其他市场主体的行为与过程。最早的国际竞争理论来源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等。由于研究理论和研究视角不同,各项研究实际上对竞争力概念的界定是不同的。竞争力有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概念,其中,宏观层次的竞争力有国际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中观层次的竞争力有区域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城市竞争力;微观层次的竞争力有企业和产品竞争力。本章介绍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产业竞争力、企业竞争力

(一)国际(国家)竞争力

从宏观层次上定义竞争力的主要有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和美国《关于国际竞争能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认为,国际竞争力是指一国创造增加值,从而积累国民财富的能力,并且通过协调如下四对关系而实现其国际竞争力。这四对关系是:资产条件与竞争过程、引进吸收能力与输出扩张能力、全球经济活动与国内经济活动、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ECD)在《科技、技术与竞争力》报告中指出:国际竞争力是建立在国内从事外贸企业的竞争能力之上的,但是又远非国内企业竞争能力的简单累加或者平均的结果。美国《关于国际竞争能力的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提出:国际竞争力是在自由、公正的市场条件下,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的同时,又能提高国民的实际收入。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从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开始,目前没有一致性的定义。任海平在《各国综合国力排行榜》中指出,国际竞争力主要强调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金融投资中的地位,强调一个国家所能提供的基础设施、所达到的科技水平、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以及政府行为和政策干预等因素为国际资本流动创造条件。人们也往往通过这些指标的分析、评价与比较,来确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

(二)产业竞争力

在中观层次上,主要从产业的角度对竞争力作出解释。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认为,产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因此而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即产业竞争力与产业的最终利润潜力或产业利润率是相一致的。竞争力理论的市场结构学派认为,竞争力是产业在市场中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并且取得良好市场绩效的能力。产业竞争力是该产业内的企业在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除了自身因素外,还受到市场中的竞争对手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经济系统学派认为竞争力是区域内经济和社会系统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体现了一个区域或者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我们认为,产业作为企业的集合体,是国民经济体系中某一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而参与市场竞争,并与其他同类产业相比而能获取较高经济绩效的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实质也就是产业的生产力。这里的生产力并不仅仅是指生产能力,而是指能够生产出来既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又能够在与其他国家同类产品竞争中不断取胜,即综合实力。

(三)企业竞争力

主要世界经济论坛(WEF)从微观层次定义了竞争力,认为竞争力是指企业主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他们在国内和国外的竞争都更具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来进行设计、生产并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产业由同类企业集合而成,产业竞争力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企业竞争力上。缺乏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就失去了根基。因此,企业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没有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就无从谈起。一方面,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助于区域内产业整体竞争力的增强;另一方面,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企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国内学者樊纲认为,企业竞争力最终可以理解为“成本”,即如何能以较低的成本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或者如何以同样的成本提供质量更高的产品。

▶二、产业竞争力理论

(一)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税赋原理》一书中首次提出的,用来解释国际贸易现象的理论。国际竞争优势的逻辑起点应当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到,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达到利己目的而进行的活动,是人类的一种天然倾向。人类的交换倾向产生分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巨大进步是分工的结果。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既然分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每个人专门从事他最有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然后彼此交换,则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即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差异,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上的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固然正确,但有个前提条件是各国都存在有别于别国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即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如果一个国家在任何产品上都没有绝对优势,那么这个国家是否可以参加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呢?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解释了这一问题。(www.daowen.com)

大卫·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中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是比较利益,而不是绝对利益。哪怕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表现出绝对的劣势,两国之间仍有可能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而获得利益。比较优势理论(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也称为比较成本说,该理论认为,不同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比例,而不同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比例是不同的。因此,各国在生产那些能够比较密集地利用其较宽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时,就必然会有比较利益的产生。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生产技术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上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即使一国在两者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劣势地位,相比之下,总有一种劣势相对小一些,即具有比较优势。李嘉图实际上指出生产技术的差别是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在生产技术上处于最有利地位的产业,其商品在国际市场最具有竞争力。

(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一文,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 life cycle,简称PLC)。弗农提出需要建立一种动态的理论来系统地解释企业在出口、国外子公司生产和许可证之间的选择,并且发现在国际贸易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产品生命周期,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产品的创新阶段(Innovation Stage)、成熟阶段(Maturity Stage)和标准化阶段(Standardizing Stage)。

在某种新技术产品的创新阶段,技术创新国拥有明显的技术垄断优势,而且该国此时的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利润丰厚,刺激着技术创新国扩大该种创新产品的生产规模。与此同时,经济发达国家处于对此种新技术产品的模仿时滞之中,基本上不具备同技术创新国竞争的能力。而到了新技术产品的成熟阶段,新产品的技术日趋成熟、生产过程逐渐稳定。在这一阶段,该种新技术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需的风险投资逐渐减少,直至基本消失,所需人力资本也逐渐减少。技术创新国生产的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其他发达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开始了对这种新技术产品的模仿,直至模仿时滞完全消退为止。此时,技术创新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增至最高点。在这以后,技术创新国的该种新技术产品出口逐渐减少,该种新产品进入标准化阶段。原来进口该种新技术产品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对这种产品的模仿过程,或者通过其他技术转让方式获得了该种新技术产品的生产技术,成功仿制出类似产品,或直接生产出该种新技术产品,向国内市场推出。同原技术创新国相比,后起生产国有后发优势,通过各种方式以更低的成本不断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原技术创新国相对更高的生产成本迫使其生产规模急剧缩减,直至完全停止。

1979年,弗农对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了重要修改,把产品生命周期的三个阶段重新命名为创新寡占阶段、成熟寡占阶段和弱化寡占阶段,用来突出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寡占特征。在创新寡占阶段,不再过分强调技术创新国作为新产品发源地的重要性,出于研究开发和营销等职能的需要,仍然有可能把生产活动安排在新的产品发源地。对于成熟寡占阶段作出的修改最大,他提出基于稳定世界各地市场份额的考虑,企业会在竞争对手的主要市场处设厂生产,以强化其讨价还价的地位。而当产品进入弱化寡占阶段,企业面临新的压力,生产区位更多的是由成本差异因素而不是市场的接近程度和寡占反应决定。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示我们,在研究产业竞争力时,既要考虑自然资源的因素,又要考虑供给和需求的交互作用、技术垄断、后发优势等因素。

(三)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H.Dunning)1977年发表《贸易、经济活动的区位与多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一文而形成的,对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的理论具有广泛影响。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认为,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必须同时具备三个优势: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如果企业不能满足以上三个优势,就只有以出口贸易来满足国外市场的需求,以国内生产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所有权优势是指一国企业拥有或能够获得的、国外企业所没有或无法获得的资产及其所有权。一国企业在参与市场时,拥有超过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这类优势主要采取无形资产的形式,且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为该企业所独有或垄断。所有权优势是跨国公司在经营资产方面的优势,是跨国公司从事跨国经营的基础。跨国公司拥有的所有权优势的大小直接决定着其跨国经营的能力。然而,跨国公司是否以跨国经营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不仅取决于其拥有的各种所有权优势,还取决于其将所有权优势加以内部化的意愿和能力。

内部化优势是跨国公司将交易内部化、形成内部市场所产生的特有优势。企业将其优势内部化的动机是为了避免资源配置的外部市场结构不完善、信息不完善或不对称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保持和利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垄断地位。内部化优势的大小决定着跨国公司将如何选择利用其所拥有的资产参与国际经济的形式。具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将其所拥有的优势加以内部化,要比向外出让更为有利。

区位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投资区位选择上具有的优势。拥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跨国公司在进行跨国经营决策时,首先面临的是区位优势,即是在国内投资生产还是在国外投资生产。如果在国外投资能使跨国公司获得比国内投资更高的利润,则会选择对外投资;如果在国外某特定地区投资能使跨国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则选择在该地区投资。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企业,将其拥有的优势与东道国当地的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相结合,要比在本国运用更为有利。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对跨国公司的运作有其指导作用,它促使企业领导层形成更全面的决策思想,用整体观念去考察与所有权、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相联系的各种因素,以及其他诸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可以减少企业决策上的失误。在对国际竞争力进行研究时,需要考虑国内核心企业的行为对国家竞争力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