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政策实施路径解析

产业政策实施路径解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政策的实施者只有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方能科学分析政策的效应,对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做出正确的反应。与其他经济政策一样,产业政策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直接措施、间接措施和其他措施。

产业政策实施路径解析

▶一、产业政策的实施条件

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都需要相关的外在条件,产业政策也是如此,产业政策是否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否存在发达的市场条件

产业政策虽是市场机制的补充和修正,但在很多时候,产业政策的实施可能并不能起到完善市场的作用,反而会出现一定的反作用。因此,产业政策的贯彻实施需要具有发达的市场条件,以防其出现较大的副作用。

(二)收集的信息是否充分,处理分析信息的手段是否先进

产业政策的制定者需要收集足够充分的信息,方能对市场偏差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制定出可行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的实施者只有掌握充分的市场信息,方能科学分析政策的效应,对各方面的利益要求做出正确的反应。同时,信息反馈的渠道快速灵敏、畅通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不断修正和完善其产业政策。

(三)是否有完备的法制基础

产业政策是政府干预经济、调节市场的手段。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要求具备完备的法制基础,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政策在很多情况下是以法律形式出现的,是一种国家和全民的意旨而非政府的意旨,这就要求有比政府权威更高的法律权威为其效率依据。

2.要求有全面覆盖资源分配和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的完善的经济法律体系,不能留有漏洞,更不能相互矛盾。

3.要求有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以做到有法必依,维护法律权威,保证产业政策得到有效实施。

虽然产业政策的有效实施需要上述相关的外部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产业政策只有在这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方能实施,在大多数情况下,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与上述条件是相互促进的。

▶二、产业政策的实施措施

一般而言,产业政策的实施机构是一个由企业、政府和行业协会等单位构成的综合体。企业是实施主力,企业按照产业政策的要求,积极配合政府制定该企业发展规划,并按照规划,充分利用产业政策给予的资源予以运行。

与其他经济政策一样,产业政策的实施措施主要包括直接措施、间接措施和其他措施。

(一)直接措施

直接措施是指政府依据相关的产业发展的法律或者具有法律效应的各种规章制度,对产业活动进行行政性干预,也可以说其是产业规制或者政府规制。主要包括:

1.市场进入规制。通过对企业或个人的进入资格和资质进行审批,以提高进入壁垒的一种政府规制类型。

2.数量规制。政府为控制竞争性产业的产业数量以避免投资过剩(或不足)、产量过剩(或不足)而引致价格波动和过度竞争的一种政府规制类型。

3.质量规制。政府为防止过度竞争而引致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确保消费者正当权益的一种政府规制类型。

4.设备和技术规制。政府对产业内企业的设备和技术提出具体要求的一种政府规制类型。

5.价格规制。政府通过规定利润率、成本核定、价格上下限、价格审批等形式,对竞争型产业内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价格进行控制的一种政府规制类型。

6.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政府为了防止和惩罚企业针对第二方、第三方实施侵害行为而制定的一种政府规制类型。

7.环境保护规制和生产安全规制等。

另外,还包括政府运用其特定的权威和影响力,通过各种形式协调具体产业的生产经营使之趋向于政府有关产业发展意图,主要集中在政府所管辖的国有企业和政府订购较多的产业(如军事工业等)。

(二)间接措施

间接措施是指政府通过财政、金融经济杠杆来引导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财政措施。政府运用财政措施(主要包括财政补贴、投资补贴、加速折旧、减免税或增税等)来实现产业政策的目标——加快产业发展结构中的薄弱环节,扶持新兴产业,补贴亏损企业,促进企业的设备投资,调整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布局和组织的合理化。从各国财政措施推行的实际效果来看,税收刺激容易通过差别优惠对技术和市场前景良好的企业进行有效激励,不容易形成企业对政府的依赖而使其效果一般优于财政补贴的效果。财政补贴一般用于扶助困难企业,以免其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2.金融措施。主要针对政策上需要支持的产业和民间投资计划,规定比较优惠的商业贷款利率,或者较长的贷款期限提供政府贷款等方法,给予资金支持。在政策性金融措施中起主要作用的一般都是政府金融机构。在我国,各类政策性银行由国家组建后从事援助发展产业的资金筹措的投贷,为特定的产业政策服务就是典型的政府金融机构。

3.政府订购措施。这是通过政府对产品和劳务的采购来实现产业政策的目标。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订购在社会订购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利用政府订购的手段影响社会需求,尤其是对特殊产品的需求,是推行产业政策的重要措施。如美国政府的采购,就极大地刺激了军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特有的产业结构。然而,通过政府采购等办法引导产业发展,往往存在有利于大企业的问题。大企业是政府采购的主要受益者,无形中就扩大了市场竞争中不同企业间业已存在的不平等,不利于市场平等竞争。

4.国有化或私有化措施。国家通过把一部分企业收归国有、兴办国有企业、把国有企业改为私有企业等措施影响国民经济的存量结构,进而促进企业结构的优化和市场结构的改善,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所有制结构的单一私有化和单一国有化,都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各国应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恰当地采用国有化或私有化的手段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5.正确的信息指导。政府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中短期经济发展计划或构想、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计划、有关具体产业的发展计划或纲要等都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别是长期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政府应做好信息指导工作,以诱导其趋向于政府所制定的目标。

(三)其他措施

其他措施主要包括组织措施、法律措施、外贸措施。

1.组织措施是实现产业政策目标的组织保证,只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和监控机关,产业政策的实施才能得到有效保障。如日本有通产省内设的产业政策局、通商政策局等专门负责开发和协调全部的产业政策,法国有工业战略开发部,英国有全国经济发展委员会,韩国有全国产业政策研究院,我国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权集中在国务院。

2.法律措施是指国家运用法律手段,保证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和政策措施的落实。如各国普遍推行的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实际上都起着规范产业活动、引导产业发展的作用。

3.外贸措施则是通过鼓励、保护、限制进出口贸易的方法实现产业政策的目标。后进国家在赶超时期,都有一个从加强外贸保护措施到逐步实现外贸自由化的阶段,即使是发达国家,为了促进本国产业发展和维护本国产业的利益,也绝不会放弃对本国企业实行资助和对本国市场实行保护的政策。(www.daowen.com)

▶三、影响产业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项经济政策的实施往往需要具备相关的条件,产业政策也不例外,然而在其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因素。

(一)政府的干预能力

政府的干预能力对产业政策的推行具有很强的影响。政府的干预能力包括直接干预能力和间接干预能力。其中直接干预能力主要包括政府的行政约束能力和投资能力(尤其体现在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例和方向);间接干预能力则是指政府通过运用财政、税收、金融、货币、外贸、外汇政策及信息发布、道义劝告等措施对产业进行引导的能力。

(二)微观经济主体对产业政策的态度

一项产业政策推行是否成功,除了要看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微观经济主体的规范和引导作用,还应注重微观经济主体对该产业政策的态度。政府制定的这些政策只有被微观经济主体认同并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才能起到作用。如果产业政策得不到微观经济主体的认同,则在其执行过程中会扭曲变形,尤其当地方政府不认同中央政府的产业政策时,地方政府就很容易为了自己的利益扭曲它,使其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三)其他政策的交互影响

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会制定各种不同的政策,产业政策只是其中的一种。例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行的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政策、地方财政包干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创汇产业的政策等。这些政策与鼓励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发展的产业政策有一定程度的背离。因此,政府推行产业政策应考虑到其他政策是否配套。其他政策的交互影响会影响产业政策的推行效果。

此外,一个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文化传统、民族习惯以及政府对企业的约束等也都会影响产业政策的推行效果。

▶四、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

产业政策的实施是否合理,是否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得预期效果,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评价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主要有以下两个衡量标准:

(一)目的标准

产业政策实施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所确立的目标是否合理,以及其是否能达到其目标,即产业政策的实施是否能够推动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优化,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国家的经济竞争力,改善公民福利状况。与此同时,产业政策的实施要以市场机制功能的正常发挥为基础,合理的产业政策必须尊重市场规律,扬弃市场机制的不足,补市场之所短,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政府的力量,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及产业组织的优化,否则,其实施效果不仅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会起适得其反的作用。

(二)进行成本收益分析

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往往会损及企业和各级政府的利益,这些利益损失如果得不到相应的补偿,就会影响产业政策的实施,其成本主要包括企业成本和政府的代价。

1.企业成本主要包括:

(1)企业直接的经济利益损失。如政府压缩在建项目,企业往往陷入资金短缺、原材料紧张的境地,造成发展困难。

(2)由于产业政策执行环节多,迫使企业支付由于推行产业政策而必需的交易费用。

(3)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较多干预企业行为,导致企业自主权的减少。

(4)在推行发展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政策时,由于存在较高的技术和规模壁垒,企业需要付出较高的技术和管理代价。

(5)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企业受政府监督,如果其目标与政府目标不一致,则会带来一系列隐性成本,如企业家个人威望降低、企业信誉降低、受政府监管部门的批评等。

2.政府的代价则包括:

(1)产业政策的实施可能需要政府机关放权让利,导致政府权力缩小。

(2)增加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财政支出也会伴随产业政策的推行相应增加。

(3)部门或者基层领导受到上级的批评等隐性成本。

然而,产业政策的实施也会给企业和政府带来一定的收益。

1.企业收益包括:

(1)企业在产业优惠政策实施过程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

(2)企业在产业援助和保护政策下获得更加优越的发展条件。

(3)企业领导人因认真贯彻实施产业政策而获得政府颁发的一系列荣誉,提高企业知名度。

2.政府收益包括:

(1)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扩大管理权限,增加财政拨款

(2)在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获得上级的嘉奖,主要领导人的威望提高。

(3)主持产业政策制定、监管和执行的政府部门将为社会普遍关注,从而社会影响力扩大。

要评价一项产业政策的实施是否有效,应对其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如果成本大于收益,则说明该项产业政策的实施没有必要;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则该项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值得实施。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衡量不能简单地看其成本与收益,因为,一项产业政策可能在对某些产业有益的情况下会损害其他产业的利益,并不能实现帕累托最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