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的产业布局实践探析

我国的产业布局实践探析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在产业布局实践中对东部地区进行了全面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的农业、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

我国的产业布局实践探析

我国产业布局历史轨迹,表现为“均衡发展—非均衡发展”逐渐演变的过程,并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一、1949—1978年: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建国初,占国土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地带,聚集了全国70%以上的工业,上海天津青岛、广州、北京、南京、无锡等市的工业产值占整个工业产值的94%,内陆地区近代工业几乎一片空白。所以,采取大规模向内地推行工业化模式,以求均衡发展。均衡产业布局政策选择的评价:

1.比较优势判断。在1978年前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大前提下,我国区域产业布局在本质上不具有依据比较优势布局的特征,资本和劳动力资源不能自由流动,地区间的贸易方式以计划和调拨为主。当时的产业布局主要是以政策导向为主,重工业不仅在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继续发展,而且在中西部也大规模推进重工业化过程,选择的布局地点也以战备为需要。因此,我国重工业化布局不具有比较优势特征,是缺乏效率和效益的重工业化。同时,这种生产力的均衡布局和地方工业自成体系,违背比较优势原则的政策,造成了我国工业体系“遍地开花”的局面。

2.公平与效率取舍。改革前我国政府对空间公平的追求基于对效率的提高,用整体的效率损失换取区域的均衡发展,表现为近三十年时间全国收入水平及消费水平都处于增长缓慢乃至停滞状态,而表面较高的增长速度是在扭曲的产业结构和绩效较低的情况下实现的。

▶二、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产业布局政策

1978年以后,在对传统计划体制进行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主导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侧重公平转向侧重效率,一改过去的均衡发展,实施区域经济倾斜发展战略,把建设的重点转向东部沿海地区。无论是引进外资、国家投资、优惠政策方面,产业布局政策都倾向于东部。

(一)非均衡产业政策对我国的积极影响

1.产业布局经历了从均衡到非均衡的转变后,在全国范围内呈现出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由南向北展开的布局。

2.根据各地域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布局的地域分工。东部地带的12个省(市)区经济发达,工业结构偏向于加工工业,轻工业比重较高,技术和资金密集度较高。中部九个省区,工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原料工业和重加工工业较突出。西部九个省区,区内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较差,但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工业结构以采掘业为特色。

3.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增强,有效带动了周围区域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的大中型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强,形成了工业密集区域,如长江三角洲地区、环渤海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二)非均衡产业布局的负面影响

1.地区经济差距扩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980—1992年间,中部同东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相对差距由31.2%扩大到了43.1%,西部同东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差距由43.8%扩大到50.5%。

2.区域经济摩擦,地区封锁日趋强化。自1980年代初期财税实行“分灶吃饭”和分权体制改革以来,区域中的地方政府获得了相当大的权力,区际关系开始按市场规则行事,由于转轨时期新旧体制的摩擦,使区域经济形成活跃与紊乱并存的局面。

3.产业布局非区位化,引发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在利润动机的诱导下,各地区纷纷加速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加工工业,忽视基础产业,从而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雷同。在加工工业上,一些拥有先进技术和设备,有条件发展深加工和高技术产业的发达地区未能较快改造传统产业,振兴新兴产业,而是在某种程度上固守原有的一般加工水平,产业升级换代缓慢。而一些设备技术差的落后地区限制原材料流出,自搞加工,刻意追求高附加值,又往往依靠外汇进口元器件来支撑耐用消费品加工工业。结果是资源产区和加工地区的产业结构从不同的起点出发,走向趋同。这种不合理的趋同,直接产生以下不利后果:一是区域分工弱化,分工利益减弱;二是布局中重复引进,浪费现象严重;三是产业间的空间组织缺乏专业化协作,企业规模在低效率基础上趋向小型化及空间分布均衡化,造成分工效益和规模效益双重损失。

4.注重地区经济倾斜,忽视产业倾斜。从比较利益理论和非均衡理论出发,给基础好的地区某些政策倾斜优惠是应该的、可行的。但是必须把地区倾斜与产业倾斜结合起来,着力培育地区增长点和产业增长点。我国在产业布局实践中对东部地区进行了全面倾斜,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中西部的农业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等基础产业。

▶三、未来我国的产业布局战略选择

近几年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关于我国产业布局应采取何种战略的争论一直存在,形成了不同的学术观点。(www.daowen.com)

1.梯度推移战略(“七五”期间提出并实践过的一种战略)。从经济技术水平看,中国客观上存在着东、中、西部三级梯度差。在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上,战略重点逐步由东向西梯度推移,即按照东、中、西部的顺序进行布局,推行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地区倾斜政策,近期把重点放在经济技术水平高的东部地带,中期将重点转移到中部地带,远期则把重点放到不发达的西部地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战略也暴露出重大缺陷,主要是进一步拉大了东、中、西部差距,过分倾斜于加工工业,使整个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反梯度推移战略。这种战略与上述战略正好相反,上述战略是以经济技术水平为梯度,这种战略是以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为梯度。该理论认为,中国客观存在着与经济技术水平梯度分布方向相反的自然资源梯度分布现象。在产业布局政策上,应充分利用资源分布的梯度差,把投资和建设重点设在内地,向中西部地区实行倾斜政策,促进中西部快速发展,从而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差异。这种主张由于对中西部地带侧重点不同,又具体分为两种战略:

(1)中部突破战略。认为中部是能源,原材料的主要基地,这些产业正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主张建设重点应从中部突破,带动东部与西部。

(2)西部跃进战略。认为既然西部大大落后于东部,就应重点开发西部以求均衡发展,尽快消除地区差别。这种观点认为,在新技术可以引进的条件下,不存在梯度规律,西部可以直接引进和消化世界先进技术,实现跳跃式发展。

3.点轴开发战略和增长极战略。点轴开发论认为,资源的分配和产业的布局应按线状基础设施(主要是水陆空交通干线)展开,因而强调已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

增长极战略主张,建立以增长极为中心的空间发展矩阵

4.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进行产业布局战略。主体功能区是指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主体功能区符合科学发展要求,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弱的地区人口要减少,统筹资源进行产业布局,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人与自然和谐。

2011年国务院制定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把全国国土空间统一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类主体功能区。

这一规划根据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因素进行产业布局。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产业指导目录及措施,引导优化开发区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结构层次和竞争力;引导重点开发区域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增强吸纳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能力;引导限制开发区域发展特色产业,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产业扩张。具体而言,优化开发区是对过密区域进行调控,通过结构优化的方式,促进产业升级和要素扩散;重点开发区是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现有开发密度还不高、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加大开发力度;禁止开发区是指对自然保护区、水源涵养地这样的区域禁止开发,防止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而限制开发区是指对生态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在开发规模和步骤上加以限制,以防范大规模开发引致生态系统进一步失衡等。

复习思考题

1.古典区位论、近代区位论、现代区位论有何区别?

2.克利斯泰勒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制约产业布局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5.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6.我国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什么?如何规划我国的总体产业布局?

7.试分析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