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与原则

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与原则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表明,产业在地域空间的分布及组合存在着客观规律。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则是产业布局规律的反映,也是指导产业布局实践的客观依据。各国的产业布局均须按照其规律和原理进行。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讨产业布局的规律和原理就显得十分重要。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形式、特点和变化,这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它是产业布局的基石。

产业布局的基本规律与原则

产业布局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从事社会生产和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现,属于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领域。尽管产业布局这一空间分布形式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但它不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研究表明,产业在地域空间的分布及组合存在着客观规律。产业布局规律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则是产业布局规律的反映,也是指导产业布局实践的客观依据。各国的产业布局均须按照其规律和原理进行。否则,产业布局只会在盲目中越加紊乱。因此,在理论和实践上,深入探讨产业布局的规律和原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

生产力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有机体系,它的组成要素(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科学技术等)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水平、内容和形式。这些要素在特定时间下的地域空间中的有机组合,形成特定历史时期的产业布局。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有什么样的产业分布条件、内容、形式和特点。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形式、特点和变化,这是在任何社会形态下都发生作用的普遍规律,它是产业布局的基石。不论是哪个国家、地区,无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哪个阶段,这一规律都能从产业布局的演化中反映出来(见表6-2)。

表6-2 生产力发展水平与产业布局的关系

综观人类社会不同生产力发展阶段与产业布局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力发展是产业布局发生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的原动力。在农业社会,生产工具经历了石器、铜器和铁器阶段。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产业布局的地域推进和演变是极其缓慢的,但产业布局仍发生了变化,部门分工和劳动地域分工逐渐形成,特别是在农业社会后期。但总的说来,这个时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不发达;产业部门简单,农业占绝对优势手工业商业处于附属地位,交通运输不发达;人类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较大,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尤其是农业自然资源直接影响产业分布的形式和内容,少数工场手工业主要分布在有水力和获取原料与销售产品方便的地方,产业布局呈现出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分散性。

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历史变革,从而引发了产业布局的巨变。首先,蒸汽机的发明使煤炭代替水力跃居为主要动力,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工场。在产业布局上则表现为工业由沿河流分散的带状分布发展到围绕煤炭产地和交通枢纽等地集中布局,并由此导致工业城市雨后春笋般地增加起来。尔后,电力作为动力资源的普及,又使产业布局呈现出新的特点,进一步趋于集中。

电气时代,不仅出现了大批新的产业部门,如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有色金属工业、机器制造工业、化学工业、电力工业等,而且各产业部门的布局范围显著扩大,人们在产业布局中获得更大的自由和主动。

(1)许多从前不能利用的资源可以得到利用,过去难以开发的地区得到开发,人类利用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能力大为提高;

(2)区位、交通、信息条件等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大大增加;

(3)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在产业布局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人口数量因素的作用在减弱,人口与劳动力素质的作用在增强,高素质的劳动力对现在及未来的产业分布的作用与日俱增;

(4)社会经济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增加,管理体制、政策、法律关税与国际环境等,无一不对产业分布产生强烈影响。

产业布局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业生产分布进一步走向集中,形成工业点、工业区、工业城市、工业枢纽、工业地区和工业地带等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形式;农业逐渐工业化和现代化,农业地域专门化成为农业分布的重要地域形式;交通运输业逐渐现代化,综合运输与综合运输网成为交通运输业地域分布的重要形式;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对产业布局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城市成为产业分布的集中点等。

以计算机、原子能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使社会经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产业布局条件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懂科技、高技术的劳动力,以及快速、便捷的交通枢纽(如大的航空港、高速公路枢纽等)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临海、临空地域等成为产业布局的重要地域。近些年来,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里,又开始酝酿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未来世界将进入智能社会,智力和科学技术将成为影响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产业布局将从原来的过分集中走向适当分散,一些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如电子激光、宇航、光导纤维生物工程新材料新兴产业将得到蓬勃发展。

(二)劳动地域分工规律

地域分工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最早出现的是原始的自然分工,以后发展到劳动地域分工。即当一个地域为另一个地域劳动、为另一个地域生产产品,并以其产品与外区域实现产品交换时,劳动地域分工就产生了。

劳动地域分工是各地区之间经济的分工协作、社会经济按比例发展的空间表现形式,是地区布局条件差异性的客观反映。通过劳动地域分工,各地区就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生产经济效益高的产品。相互之间就可以实现广泛的产品交换,从而促进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以取得巨大的宏观经济效果。在农业社会,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于主导地位,产业布局分散,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还很不发达。直到产业革命以后,才极大地促进了部门分工和地域分工。它不仅使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使社会生产力大大增强,而且极大地促进了部门分工和地域专门化的形成与发展。

地域分工的深化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相互促进,推动了产业布局形式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和发展。合理的劳动地域分工不仅能发挥地区优势,促进商品流通,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产业合理布局的目的也就在于实现合理的地域分工与交换。遵循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合理地进行地域分工,将始终是推动不同阶段的社会生产向前发展、不断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实现产业合理布局的强大手段。正是在劳动地域分工规律的作用下,世界各地区逐渐形成了分工协作的统一的世界经济系统。这就要求在考虑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布局时,必须把它纳入更大范围的经济联系中去分析,才能使这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劳动地域分工体系中形成自己的特色,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做到产业的合理布局。

(三)产业布局“分散——集中——分散”螺旋式上升的规律

集中与分散是产业布局演变过程中相互交替的两个过程,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集中在实质上体现经济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分散则意味着空间分布上的均衡性。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等各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演变可以表示为“分散——集中——分散”,如此循环上升的链环,只是后一阶段的产业布局较前一阶段在内涵上更为丰富,形式上更为高级。这也是产业布局的一条客观规律。早在农业社会,社会分工不发达,产业布局具有明显的分散性,集中化的趋势不明显。产业革命才成为产业布局以分散为主转向以集中发展为主的开端,出现工业集中分布在矿产地、农业发达地区、交通枢纽、沿海沿河地区与大中城市,农业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集中发展,交通运输业也主要分布在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地区等。

产业布局相对集中所带来的集聚效益非常明显。如在大中城市建立专业的或综合的工业区,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城市中已有的道路、通讯、管线等基础设施,节约厂区工程投资,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工业区内各企业在技术生产中的协作,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促进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的提高。而且加工工业在大中城市中的集聚有利于集中大量人口,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同时又为服务性的生产部门提供大量消费者等。然而,在集中的主流下,近些年也伴随出现了分散的趋势,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周围出现了卫星城镇群,经济发展重心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推进。这是由于工业在城市中的过分集中,出现了一系列弊端,如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城市土地、水、原料、燃料、动力供应严重短缺,种种危机促使产业分布由集中向分散转化。如美国的产业布局由最初集中在大西洋沿岸东北部13个州,逐渐向西、向南扩张就是明显的例证。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速运输的普及、超大远洋巨轮的出现、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等,都为产业布局的分散趋向提供了技术保障。

(四)地区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的规律

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以及地理位置等的差异,构成了劳动地域分工的自然基础和经济基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各地根据自己的优势进行劳动地域分工,当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出现了地区专门化部门。地区生产专门化是随着生产力发展逐步形成的一种生产形式。

从历史发展看,地域分工的萌芽虽然出现较早,但广泛的世界规模的地域分工则是大机器工业的产物。在广阔的领域内实现生产专门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早在英国工业化初期,英格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为满足纺织工业的需要,发展成为以养羊业为主的农业专门化地域。农业生产专门化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发挥机械化的效用、引进先进的耕作方式和管理制度、改进产品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农业生产专门化还可促进农产品加工和农副产品的综合利用,促进农村地区第三产业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专门化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形成鲜明对比,优势显著。

工业生产专门化则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优势、资源优势,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产量等。地区产业布局专门化所带来的规模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地区专门化水平越高,对多样化的需求也越高。因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是个有机整体,部门之间在纵向上有前后向的连锁关系,还存在着部门之间横向的经济关系。地区专门化的发展还需要以下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与支撑:为专门化部门进行生产配套的部门;对专门化部门的废物和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的部门;为生产提供服务的科研、银行、商业、信息咨询等部门;为生活提供服务的文教、卫生、旅游部门等。如此,又促进产业布局多样化的形成与发展。地区专门化与多样化相结合,是产业布局的又一条客观规律。

(五)非均衡规律

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向来就是不平衡的。一方面,就单个产业部门和企业而言,在特定生产力水平下,总是选择最有利的区位进行布点,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在农业社会,产业主要分布在适于农业发展的大河流域。人类社会进入19世纪下半叶以后,产业布局采取了集中分布的形式,如工业集中分布在矿产地、农业发达区、交通方便的城市及沿江沿海地区;农业则集中分布在农业自然资源优越的地方。任何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布局均是如此,多是由点到面逐渐铺开的。以我国为例,我国在农业社会,产业布局的重心在中原一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重心则转向东南沿海,进而扩展到东部沿海,并逐渐向内地推移。

另一方面,就某一地区产业布局而言,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不可能适合所有产业的发展,有的地区甚至只适合一种产业或一组产业的发展等。因此,产业分布不平衡是一个绝对规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也只能使这种不平衡接近相对平衡,使产业布局由低级的分散走向集中,再由集中走向适当分散,使产业分布逐渐扩展。但是,由于产业分布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绝对的平衡是不可能达到的,只能是非均衡。

(六)产业布局与“自然—社会—生态系统对立统一的规律(www.daowen.com)

产业布局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自然地域系统的目标则是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从表面上看两个系统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且实践中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从理论上讲,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者是统一的。因为只有保持生态系统良好的运行状态,才能使经济地域系统正常运转。一旦生态平衡被破坏,环境质量恶化,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人类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活动,必须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做到产业布局合理,不仅可以使“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保持平衡,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的繁荣,使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得以改善,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种效益最优。

▶二、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全局原则

国家的产业布局正如一盘棋,各地区恰似棋子,产业布局首先要贯彻全国一盘棋的全局原则。一方面,国家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条件,确定各地区专业化方向,使不同地区在这盘棋中各占有不同的位置,并担负不同的任务;另一方面,国家可以根据各个时期经济建设的需要,确定若干个重点建设的地区,统一安排重点建设项目。在此前提下,各地区产业布局则应立足本区域,放眼全国,杜绝片面强调自身利益和发展不顾全国整体利益的割据式的诸侯经济格局的产生。国家非重点建设的地区只能统一于全国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根据自身的需要与可能,布局好区内的生产建设。这是一条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通过这一原则的贯彻,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地区优势,避免布局中出现重复建设和盲目生产;可以确保国家重点项目的落实,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可以更好地实现地区专门化生产和多样化发展相结合,有利于逐步地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产业布局的合理分工。

(二)分工协作原则

产业布局的分工协作原则,主要体现在劳动地域分工与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上。地域分工和地区专门化的发展,不仅能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劳动,促进商品的流通与交换,而且可以加速各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形成合理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衡量地域分工的深度或地区专门化的程度一般可采用如下指标:

1.区位商。其计算公式为:

2.地区专业化指数或专业化率。其计算公式为:

3.产品商品率。其计算公式为:

4.某产品的产量或净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的总产量或净产值的比重。

5.产品净产值占区内全部工业净产值的比重。

上述各类指标中,核心指标是产品商品率。这个指标数值越大,表明地区专门化程度越高。然而,地区专门化程度越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性。专门化生产部门是地区生产的骨干部门,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只有专门化生产部门,没有综合发展部门相配合,也不能保证区域国民经济的互相协调与相互促进。地区专门化只有和地区综合发展相结合,才能形成合理的地区产业布局。因此,各地区的产业布局不仅应该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的基础上,重点布局专门化生产部门,而且应该围绕专门化生产部门因地制宜地布局一些多样化部门,以保证本地区各产业协调增长,形成一个具有本地区特点的包括专门化生产部门、辅助性生产部门、自给性生产部门,以及公用工程和服务设施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当然,也反对那种盲目建立与本地区生产条件不相适应的各种形式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地区全能经济结构。

坚持地区生产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贯彻分工协作的原则,是实现产业布局合理化、保障各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有效形式。

(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产业在区位上相对集中,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再生产、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组织形式。工业布局可以根据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位置和交通状况、人口与劳动力状况、社会经济因素等有选择地集中,如在能源与原材料富集地区,形成煤炭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森林工业基地等;在农业区形成农畜产品加工中心;在一些交通枢纽形成各种加工工业中心;在科教发达、工业基础好的地方形成高层次的加工工业中心等。农业布局也只有适当集中才能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技术基础,迅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商品率,满足国家对大量优质农产品和出口换汇的需要。这也是农业生产专门化和区域化的客观要求。

但是,产业集中不能无限制地进行下去。产业集中只有在合理限度之内,才能取得较好效益。超过合理限度,其效益就会减少,甚至起反作用。产业过分集中就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许多工业企业过分集中在大城市和工业地带,由此带来城市地价飞涨,空间狭窄,水源不足,能源紧缺,交通拥挤,公害严重,燃料、原料、居民生活用品等成本大幅度增加,城市建设费用提高等问题,经济社会矛盾交织,使集聚带来的好处补偿不了它所造成的弊端。农业上过度的集中,也会导致片面专业化,降低土地肥力,影响农业的综合发展,引起生态平衡的失调。过分集中也使分散的和少量的各种自然资源不能充分地加以利用。适当分散则可充分利用各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产业的均衡布局。但产业过于分散将导致协作困难、间接投资大、职工生活不便、经济效益差等弊端。

总之,在产业布局中既要反对过分集中,又要反对互不联系的过分分散两种偏向。

(四)经济效益原则

以最小的劳动消耗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人类社会生产的基本要求,也是评价产业布局合理与否的最基本的标志。以经济效益为准则,农业布局首先就应在摸清区域农业资源的基础上,揭示农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其次,应根据区域的差异性,因地制宜地选择农、林、牧、副、渔最适宜发展的地区。通过挖掘农业生产潜力,增加自然投入,减少经济投入和生产成本,达到增加经济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工业布局则应尽可能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这样,既可以减少和消除原料、半成品、成品的不合理运输,减少中间环节及运输投资的浪费,加速资金周转速度,节约社会劳动消耗,加快扩大再生产进程,又可以保证各地区工业的构成、品种、质量同当地资源及居民的需要取得最大的一致性。

然而,在现实中,原料、燃料产地与产品消费市场分布在一起的情况比较少见,多数情况是三者分离,这就要求产业布局应根据具体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确定产业布局的趋向。比如,采掘、冶炼和金属加工在地区分布上宜采取成组布局的方式。因为就冶炼工业来说,采掘工业是它的原料供应者,金属加工工业是产品的消费者。一般来说,采掘工业产品比较笨重,长途运输是不经济的。金属加工工业在切削加工中,废材率较高。所以,最好将这些部门在一个地区进行成组布局。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布局接近原料地、燃料地和消费地的倾向也随之会发生变化,即便在同一工业部门也是如此。如炼铁工业,18世纪前,由于用木炭炼铁,其布局就接近有森林有铁矿的地区;18世纪后,焦炭代替了木炭,其布局就接近煤矿。后来,贫铁矿得到广泛运用,铁矿消耗量大于煤的消耗量,布局格局则由靠煤近铁转为靠铁近煤。如今,由于废金属成为生铁的替代品,以及海上运输的发展,又出现了接近消费区及沿海布局的趋势。事实告诉我们,从经济效益出发,择优选择产业区位,是我们在产业布局中应该贯彻的又一原则。

(五)可持续发展原则

过去,由于人们对于环境问题认识不足,人类的经济活动普遍采取先发展后治理的方式。在农业生产上,表现为对农业自然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如毁林开荒、毁草种粮、围湖造田等,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沙化、气候失调等不良后果。在工业生产上,表现为工业布点不重视环境因素,“三废”过量排放,造成废水、废气、废渣严重污染环境,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国民经济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也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是人类的正确抉择。产业布局只有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真正统一,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产业布局不仅应追求经济效益最佳,而且还应重视对环境的保护,重视社会效益。为此,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农业布局应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工业布局则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工业布局不宜过分集中,应适当分散。这有利于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三废”在自然界稀释、净化,也有利于就地处理。

(2)工业企业的厂址选择要考虑环境因素。一是工矿企业选点要注重保护水源,对排放有毒物质和“三废”较多的企业不应摆在水源地或河流上游,以避免对水质的污染;二是工矿企业的选点要注重风向,对排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的企业不应摆在生活区和工矿区的上风地带;三是工矿企业的布点也要防止对农业生产的污染,还应尽量少占农田。

(3)建设新厂时,要实行污染处理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的办法,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

上述五条原则是从不同侧面对产业布局提出的要求,每一条原则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目的都在于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