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区位理论
产业的最优空间组织、最优空间区位的确定是产业布局的重要任务之一,产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则是其基本的理论核心。区位理论,或称区位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它的产生与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区位理论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三个阶段的演变。
(一)古典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以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ohann Heinrich Von Thünen)1826年创立的农业区位论、韦伯(Alfred Weber)1909年创立的工业区位论为代表。
1.杜能的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是要阐明:农业土地经营方式与农业部门地域分布随距离市场远近而变化,这种变化取决于运费的大小。
杜能在进行农业区位理论研究时,将复杂的社会假设为一个简单的孤立国,并提出如下假设条件:
(1)孤立国中的唯一城市位于中央,是工业品的唯一供应中心、农产品的唯一贩卖中心。
(2)孤立国位于中纬度大平原上,平原上任何地方具有同样适宜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适宜于农作物生长。平原外围是荒原,与外部世界相隔绝。孤立国完全自给自足。
(3)平原上没有任何可通航的河流或运河,马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
(4)农作物的经营以谋取最大利润为目的,故农民是根据市场的供求关系调整自己的产品类型的。
(5)农业经营者能力相同,技术条件一致。
(6)市场的农产品价格、农业劳动者工资、资本利息在孤立国中是均等的,交通费用与市场远近成比例。
杜能从这个假设的“孤立国”出发,深入分析了在孤立国内,如何布局农业才能从每一单位面积土地上获得最大利润的问题。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什么地方适合种什么作物,并不完全由自然条件决定,农业经营方式也不是任何地方越集约化越好。在确定农业活动最佳配置点时要把运输因素考虑进来,容易腐烂、集约化程度高的农产品生产要安排在中心城市附近,如生产鲜菜、牛奶等;需粗放经营的可安排在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方,如放牧等。并将孤立国划分成六个围绕城市中心呈向心环带状分布的农业圈层,每一圈都有特定的农作制度,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由城市向外,六个农业圈层分别是: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谷物轮作圈、谷草轮作圈、三圃式轮作圈和畜牧圈。
尔后,杜能为使他的区位理论建立在自然条件地域差异的基础之上,他论证了河流、小城市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杜能认为,如果有一条通航河流流经平原中的城市,将使土地合理利用的图形发生变更。如果在孤立国范围内有一较小城市,大小城市会在农产品市场上展开竞争,其结果是小城市也形成类似的规模较小的同心圈层。
杜能圈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见。例如,20世纪初的北京市郊区:近郊区——蔬菜、鲜奶、蛋品;远郊区内侧——粮食和生猪;远郊外侧——粮食、鲜瓜果、林木;外围山区——林业和放牧、干果。
2.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因此,区位因子分析便成了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内容。
基本假定:
(1)假定所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孤立的国家或特定的地区,对工业区位只探讨其经济因素。
(2)假定该国家或地区的气候、地质、地形、民族、工人技艺均相同。
(3)工业原料、燃料产地为已知点,生产条件和埋藏状况不变;消费地为已知点,需求量不变;劳动力供给地为已知点,供给情况不变,工资固定。
(4)生产和交易均就同一品种进行讨论。
(5)运输费用是重量和距离的函数;运输方式为火车。
韦伯把影响工业区位的经济因素称为区位因子。依据不同标准,他把区位因子做了如下分类:
(1)按区位因子的作用范围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一般因子是指对所有工业的区位都产生影响的因子,如劳力费用、运输费用、地租等。特殊因子是指对特定工业区位产生影响的因子,如水质、空气湿度等。
(2)按区位因子的作用方式分为地方因子和集聚因子。使工业固定于一定地点的因素被称为地方因子,如因运费而使工厂的原始分布趋向于某些特定的地方。它决定工业区位的基本格局。在工业固定于某些特定地点后,又会产生一些伴生的区位因子,使工业趋向于集中或分散,韦伯称这类伴生因子为集聚因子。两者均在区位论考虑之列。
(3)按区位因子的属性分为自然技术因子和社会文化因子。由于自然条件、资源和技术水平的特殊性使企业取得效益,韦伯将这些因子称为自然技术因子。由于社会经济形态和一定文化水平而使企业取得效益,韦伯将这些因子称为社会文化因子。韦伯在区位分析中主要考虑了自然技术因子,抽象掉了社会文化因子。
经反复分析、筛选,韦伯确定了三个决定工业区位的因子,即运费、劳动力、集聚,作为“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韦伯认为,合理的工业区位应位于三个指向总费用最小的地方。
由杜能农业区位论和韦伯工业区位论为代表的古典区位论,其特点是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中心,着眼于成本、运费最省。它们均不考虑市场消费因素和产品销售问题。因此,古典区位论常被称为西方区位理论的成本学派。
(二)近代区位论
随着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向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过渡,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一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发达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市场问题成为产业能否盈利,甚至是能否存在的关键。这时,出现了在考虑成本和运费的同时,注意市场区划分和市场网合理结构的区位论。西方区位理论从古典区位论的成本学派逐步发展为近代区位的市场学派。区位论也由立足于单一的企业或工厂转变为立足于城市或地区,由着眼于成本、运费最省发展为追求市场的扩大。近代区位论主要以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为代表。
1.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1924年,美国经济学家E·A·费特(Fetter)发表了《市场区域的经济规律》一文,提出运费、生产费与市场扩大和竞争的规律——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开创了区位论市场学派的先河。
费特认为,任何工业企业或者贸易中心,其竞争力都取决于销售量,取决于消费者数量与市场区域的大小。但最根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每个工厂企业单位产品的运费越低,生产费用越小,其市场区域就会扩大;反之,市场区域会在竞争中逐步缩小。因此,费特根据成本和运费的不同假定,提出了两生产地贸易分界线的抽象理论。
费特假定有A、B两个生产地,利用韦伯提出的等费线方法,可以得出两产地贸易范围,如图6.1所示。费特指出,如果A、B两地各自所需的生产费用和运费以及其他条件均相同,则贸易区之间的界线将是一条与两个贸易中心的连线垂直的直线,即图6.1中的Z0线;如果两个中心运费相同而生产费用不同,两市场区的边界线将是一条曲线,该曲线接近生产费用较高的中心,并环此中心弯曲,即图6.1中的Z1线;如果两个中心生产费用相同而生产运费不同,则贸易区的边界线也是一条曲线,该曲线接近运费较高的中心,并环此中心弯曲,如图6.1中的Z2线。
图6.1 费持的贸易区边界
2.中心地理论。又称中心地方论,或中心地学说,是近代区位论的核心部分。它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Walter Christaller)提出来的。
克里斯泰勒假定存在这样一个抽象的地域:
(1)地域是一个均质平原。
(2)地域上经济活动的移动可以常年在任何一个方向进行。
(3)居民及其购买力是连续的均匀分布,对货物的需求、消费方式一致。
(4)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属于经济行为合理的人。即生产者为谋取最大利润,寻求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消费者的行动具有空间上的合理性,即根据最短距离的原则进行。
克里斯泰勒认为,在某一区域内,城镇作为“中心地”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比如,贸易、金融、企业、行政、医疗、文化和精神服务等。该中心地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一方面必须拥有最低限度的可利用人口,即“门槛人口”,才能保证经营者取得正常利润;另一方面,它的服务也有一个最大距离的问题,即“服务半径”的问题。在此范围内人们愿意前往该中心地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否则,人们就会嫌距离太远而到其他较近的中心地去。(www.daowen.com)
一般而言,中心地规模越小,级别越低,服务半径越小,数目就越多,只能提供较低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如仅限于提供少数几种需求频率高的日常消费品等;反之,中心地规模越大,级别越高,服务半径越大,数目也越少,越有能力提供较高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能提供较低档次的商品和服务,商品和服务种类越齐全,并包含有多个较低级的中心地。根据克氏的假定,同一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全等的,因此,两个相邻的同一等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也是相等的。越是级别低的中心,相邻两个中心之间的距离就会越短。
克里斯泰勒首先从他的基本假定出发,提出了他的理论模式。他认为,在一个平原地区,各处自然条件、资源都一样,人口均匀分布,人们在生产技能和经济收入上均无差别,购物以最近为原则,则这个平原上的中心地最初应是均匀地分布,每个中心地的理想服务范围是圆形服务面。然而,在一个区域内存在多个同级中心地的圆形服务面之间就出现了空档,处于空档地区的居民得不到最佳服务。因而,在这个空白处的中心会产生次一级的中心地。这样在每个上一级中心地之间便会有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依次类推。由于同级中心地之间均以同等强度向外扩张,每个中心地将与其周围六个中心地市场区之间有重叠。根据消费者行为的最短距离原则,重叠区内的消费者将选择最近的中心地,使相邻两中心的重叠区被两个中心地平分。这样,各中心地圆形市场区则可变成具有最稳定空间结构的六边形。每一级中心地六边形市场区的六个顶角处分布着次一级的中心地。依次类推,形成一个多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域相互有规律地镶嵌组合的复杂的空间结构。克氏称其为均衡状态下中心地分布模式。
3.市场区位理论。1939年,德国经济学家A·廖什(Losch)出版了《经济的空间秩序》一书,以后又修改增补刊出第2版,改名为《经济区位论》,创立了市场区位理论。廖什主要是利用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的框架,把商业服务业的市场区位理论发展为产业的市场区位理论,进而探讨了市场区体系和经济景观,成为区位论市场学派的又一奠基人。
廖什首先做了与克氏相似的假定:
(1)平原地区运输条件相同,生产必需的原料充足,且广泛分布于各地。
(2)地区内农业人口分布均匀,有共同的消费行为。
(3)地区内有普及的技术知识,一切人都可用于生产。
(4)排除一切其他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干扰因素。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廖什考察了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结构对产业区位的影响,使区位分析从单个厂商扩展到整个产业。他认为,由于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大而增大,造成需求量的递减,因而单个企业的市场区最初是以产地为圆心、最大销售距离为半径的圆形。通过自由竞争,圆形市场被挤压,最后形成了六边形市场区,这一点与克氏中心地理论相似。而对于多个企业并存的区域,在均匀的人口分布情况下,每种工业产品的六边形市场区大小相同,整个市场区域分成各种各样的六边形市场网。有多少种工业产品就有多少种市场网,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整个区域以六边形地域细胞为单位的市场网络。随着各企业争夺整个地域作为市场,市场网在竞争中的不断调整会出现两方面的地域分异:
(1)在各种市场区的集结点,随着总需求量的滚动增大,逐步成长为一个大城市,而且所有市场网又都交织在大城市周围。城市越向外扩展,市场区的重叠程度越差。
(2)大城市形成后,交通线将发挥重要作用。距离交通线近的扇面条件有利,距离交通线远的扇面不利,工商业配置大为减少,这样就形成了近郊经济密度的稠密区和稀疏区。于是,在一个广阔的地域范围内经济景观就形成了。
(三)现代区位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浪潮汹涌,一门崭新的立足于国民经济发展,以空间经济研究为特征,着眼于区域经济活动的最优组织的现代区位理论应运而生。
1.现代区位论研究的特征。始于1970年代的现代区位研究与古典阶段、近代阶段的区位研究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
在研究内容上,现代区位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孤立地研究区位生产、价格和贸易的局面,将整个区位的生产、交换、价格、贸易融为一体进行研究,而且从以往的区域类型、区域划分的理论研究,转向以分析、解决人类所面临的各种现实问题为主要方向,从注重区位的经济产出到以人的生存、发展为目标,强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研究对象上,从市场机制研究转向政府干预和计划调节机制的研究,从单个经济单位的区位研究走向区域总体的研究,将现代区位与区域开发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如涉及对区域地理环境、经济条件、自然条件、人口、教育、技术水平、消费水平、资本形成、经济政策和规划等各个方面的宏观的综合的分析研究。
在研究方法上,也由静态空间区位选择转入区域各发展阶段空间经济分布和结构变化以及过程的动态研究,从纯理论假定的理论推导走向对实际的区域分析和应用模型的研究。
区位论不同发展阶段,所拥有的特点各异,如表6-1所示。
表6-1 不同阶段区位论的各自特征一览表
区位论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区位论的理论和应用已大大向纵深发展。古典的和近代的区位理论,仍然是现代区位论的方法论基础的组成部分,它们与现代区位论是一脉相承的。
2.现代区位论的主要学派,主要由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社会学派构成。
(1)成本—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的理论核心是关注成本与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该学派认为,产业区位的确定应以最大利润为目标,以自然环境、运输成本、工资、地区居民购买力、工业品销售范围和渠道等因素为条件,综合生产、价格和贸易理论,对区位进行多种成本因素的综合分析,形成竞争配置模型。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E·M·胡佛(Hoover)、W·艾萨德(Isard)等人。早在1931年、1948年,胡佛分别写了《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和《经济活动的区位》两本书,对韦伯的理论做了修改,提出了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和转运点区位论,他为大城市工业集中和港口布局工业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艾萨德早在1950年代中期就开始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将韦伯的区位理论公式进一步推导,并以市场区代替消费地作为变量研究市场对区位的影响,这就使成本学派同市场学派结合起来了。他们综合韦伯以来工业区位理论的各种成果,系统地提出了选择工业厂址的七大指向,即原料指向、市场指向、动力燃料指向、劳工供给指向、技术指向、资金供给指向和环境指向。
(2)行为学派。这是一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对环境的知觉和相应的行为),从而对产业区位进行决策的学派。行为学派认为,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成为区位分析的重要因素,而运输成本则降为次要的地位。行为学派认为,在现实生活中,既不存在行为完全合理的“经济人”,也难以做出最优的区位决策,人的区位行为必然受到实际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限制。其代表人物是A·普莱德(Pred)。但最早提出这一想法的是英国经济学者S·邓尼逊(Dennison)。他在1930年代就曾对古典区位论提出批评,认为韦伯等人的区位论是一种技术联系的空间分析,而忽视了心理社会联系的另一面。实际上,只有同时考虑两者,才能对现实工业区位做出满意解释。真正把行为科学与区位论结合起来考虑的是普莱德。1967年,普莱德在《行为与区位》的著作中,强调区位研究要利用信息论使之接近行为论。他在发展了美国经济学家D·史密斯(Smitch)的空间成本曲线和盈利边际理论的基础上,感到许多工厂并非建立在最优区位。这方面,行为因素起了主导作用。普莱德发现,这同企业掌握的信息量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密切相关。他认为,每次区位决策至少在理论上被看作是在不断变化的信息和能力条件下发生的,对所有选择具有完全知识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只要得到满意的结果就足够了。这使区位问题中行为因素的数量研究成为可能。
(3)社会学派。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强调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学派认为,政府政策制定、国防和军事原则、人口迁移、市场变化、居民储蓄能力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区位的配置。而且与其他因素相比,社会经济因素愈益成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95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日益加强,使区域经济政策的实行及其对区位趋势的影响成为区位研究的新课题。C·克拉克(Clark)等经济学家就曾研究了区域经济政策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二、比较优势理论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源于西方经济学之父、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地域分工学说。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了该理论。他论证了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认为各国、各地区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不论是一国内的不同地区,还是不同国家之间,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有其绝对有利的适宜于某种特定产品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或地区都按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指生产成本绝对低)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这将使各国与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有效利用,这对各国与各地区都有利。这就是绝对优势理论,也称绝对利益论或绝对成本学说。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也因此成为一国或一地区产业布局的理论依据。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李嘉图(D.Ricardo)在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继承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他证明了:决定国家(或区域)贸易的一般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即使一个国家(或区域)与另一个国家(或区域)相比,其中的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各个产业的产品生产上,其产品成本都优于另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条件下,国际(或区际)分工和贸易仍可发生。两个国家(或区域)之间的贸易同样对双方有利。他认为,任何国家(或区域)都有其相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把劳动用于最有利于生产和出口相对有利的商品,进口相对不利的商品,即“两优取重,两劣取轻”,或“优中选优,劣中选优”,这将使各国各地区资源都得到有效利用,使贸易双方获得比较利益。这就是比较优势理论,也称比较成本学说。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也因此成为一国或一地区产业布局的重要理论源泉。
(三)赫克歇尔—俄林(Heckscher-Ohlin)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指出了两个地区或国家之间互利贸易的基础是绝对生产率或相对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但没有解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1919年,瑞典著名经济学家埃利·赫克歇尔(E.F.Heckscher)在解释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时,首先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即两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不同,不同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比例不同,否则两国间不能产生贸易。赫克歇尔的观点被他的学生贝蒂尔·俄林(B.Ohlin)接受,并于1993年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创立了完整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他因此获得了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俄林认为,区域分工及区域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各地区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具体体现在:土地及矿产的差异、资本的差异、劳动力素质和数量的差异、技术水平的差异、经营管理水平的差异。假设区域资本丰富,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成本比较便宜,具有比较优势。相反,区域劳动力丰富,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成本比较便宜,具有比较优势。那么在区域贸易体系中,每个区域都应该专门化于本区域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口那些本区域相对稀缺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比如,某些区域就可专门化于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口其他区域的劳动密集型商品;某些区域就可专门化于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并用于出口,同时进口其他区域的资本密集型商品。这就是用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来说明不同地区之间的贸易。贸易产生的结果是逐渐消除不同区域之间的商品价格差异,进而使两区域的生产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他认为,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从一国范围来看,国内各地区由于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既导致区际贸易的开展,又决定国内工业区位的形成;从国际范围来看,各国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异,既导致国际贸易的开展,又决定国际范围内工业区位的形成。
▶三、均衡与非均衡理论
(一)新古典均衡区域增长理论
以均衡概念为基础形成的新古典区域增长理论,在假定完全竞争、充分就业、技术进步、规模收益不变、要素在空间自由流动且不支付任何成本、生产要素仅包括资本和劳动力的情况下,乐观地认为,给定一个不均衡的区域经济状态,只要存在完全的竞争市场,仅依靠市场即可实现区域的共同增长。如区域A和区域B,前者为发达地区,后者为欠发达地区,这意味着资本在地区A相对充裕,劳动力在地区B相对丰富。在完全竞争机制下,资本将从地区A流向地区B,而劳动力将从地区B流向地区A,从而在地区A实现了已有资本与流入廉价劳动力的结合,在地区B实现了流入的增量资本与相对低廉劳动力的结合,由此可促进区域的共同增长。这一理论给予产业布局的启示是:在发展初期,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并不明显,那么可通过产业布局,扶持某个地区优先发展,使其成为发达地区,通过它来带动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
(二)缪尔达尔的地理性二元结构理论
1957年,瑞典经济学家G·缪尔达尔(Myrdal)在他的《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了“地理性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该理论利用“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这两个概念,说明了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先发展对其他落后地区的促进作用和不利影响,提出了如何既充分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头作用,又采取适当的对策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消除发达与落后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的政策主张。这一理论给予产业布局的启示是:
(1)不发达地区在产业布局上应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即通过鼓励和促进一部分地区经济优先增长的政策,以及差别性的产业布局政策和与此相关的财政政策等,引导生产要素向先行发展的地区转移,使其赶上国际经济发展步伐,促使这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2)不发达地区经过一段时期的非均衡发展之后,一部分地区已经先富起来时,则应从控制全地区之间贫富差距、维护经济相对平衡发展出发,在产业布局上转而采取均衡发展战略,以鼓励不发达地区的快速发展,实现全地区共同富裕的目标。
(三)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于1955年在《略论“增长极”的概念》一文中首先提出了增长极理论。该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增长极概念则是该理论的核心。佩鲁认为,它是由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某些地区或城市聚集而形成的经济中心,该经济中心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具有生产、贸易、金融、信息决策及运输等多种功能,并能够产生吸引或辐射作用,促进自身并推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增长。因此,佩鲁主张政府应积极干预区域产业布局。这一理论给予产业布局的启示是:越是不发达的地区,越是要通过强有力的政府计划和财政支持,有选择地在特定地区或城市形成增长极,使其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并确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优势和中心地位。并凭借市场机制的引导,使得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从临近地区开始,逐步带动增长极以外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