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
(一)产业链的概念
产业链是我国学者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但产业链的思想可以追溯到18世纪中后期的古典主流经济学家对劳动分工的研究。赫希曼于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从产业的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角度论述了产业链的概念。最早提出“产业链”一词的是我国学者傅国华,他在1990—1993年从事海南热带农业发展课题研究时,受到海南热带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启迪,提出了热带农产品产业链,促进海南热带农业发展的观点。
产业链的概念提出后,被广泛地应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等领域,但是在概念内涵的认识上仍然存有偏误或不完全。我国关于产业链的定义主要由以下几种:
1.产业链是产业经济活动过程。产业链是一个产业在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按照各产业部门之间内在的技术经济关联要求,客观形成的前后顺序关联的经济活动、经济过程、生产阶段或经济业务所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周新生,2006;赵绪福, 2006;郁义鸿,2005;龚勤林,2004;郑学益,2000)。
2.产业链是产业价值转移和创造的过程。产业链是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是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构成的企业共生价值系统(杨公朴和夏大慰,1999;杜义飞和李仕明,2004;张铁男和罗晓梅,2005;李万立,2005;卜庆军、古赞歌和孙晓春;2006;芮明杰和刘明宇,2006)。
3.产业链是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链是基于分工经济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包括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和零售商等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强调相关产业或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而且,产业链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组织(既不是市场这种松散的组织,也不是企业这种科层组织),它充当了企业经营活动所需要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弥补了市场失灵、组织协调的缺口,既能够化解松散的市场交易带来的巨额交易费用,又可以规避企业那种随规模增大而急剧增长的管理费用,因而是更能适应日益精细化与全球化的专业分工协作的、替换市场交易和企业交易的新的交易形式(曾永寿, 2005;蔡宇,2006;李靖和魏后凯,2007)。
以上三种定义分别总结了产业链的生产属性、价值属性和组织属性。在此基础上,可以说产业链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描述的是厂商内部和厂商之间为生产最终交易的产品或服务所经历的增加价值的活动过程,它涵盖了商品或服务在创造过程中所经历的从原材料到最终消费品的所有阶段。
(二)产业价值链的内涵
波特在研究企业竞争优势时,首次提出价值链的概念,即“每一个企业都是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各种活动的集合。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用价值链表示”。基本的价值链包括企业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和采购四种辅助活动以及内部后勤、生产经营、外部后勤、市场营销和服务五种基本活动,每一个企业的价值链都是由以独特方式连接在一起的这九种基本的活动类别构成的。同一产业内的企业有相似的价值链,但是,因为每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环节的重要性不同,从而构成企业各自的潜在或特有的竞争优势。同时企业价值链还体现在价值系统的更广泛的系列活动中,即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构成的价值系统。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无处不在,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
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背后所蕴藏的价值组织及创造的结构形式,产业价值链代表了产业链的价值属性,决定产业链的经营战略和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反映价值的转移和创造。如果说“产业链”描述了产业内各类企业的职能定位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产业市场的结构形态,那么,“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则更加突出了“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正是在产业链的结构下遵循价值的发现和再创造过程,充分整合产业链中各企业的价值链,持续地对产业链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
产业价值链的主要特征是:
(1)构成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每个环节都是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上游环节和下游环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关系,是一个价值递增过程。
(2)增值性是产业价值链的一个主要特征。
(3)产业价值链具有循环性的特点。价值增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4)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技术关联性强且在技术上具有层次性。
(5)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存在着增加值与盈利水平的差异性。
(6)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对要素条件的需求存在差异性。不同的环节,对于技术、人力、资本、规模等要求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区位偏好。
根据波特的价值理论,把产业价值链描述为:是指某一行业中从最初原材料到初步加工、再从精加工到最终产品以及到达消费者手中为止的整个过程中价值的分布和关联。产业价值链实质上是产业链的价值的转移和创造,它反映了产业链更深层的价值含义。
产业价值链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从结构属性上看,产业价值链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相关环节和组织载体构成的一个网络状链式结构,可简称产业链。从价值属性上看,产业价值链是在此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的过程。从现代工业的产业价值链环节来看,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产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活动都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价值活动,而每个环节又包括众多类似的企业,它们的价值创造活动具有相似性。
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价值链三者互为关系。产业价值链代表了产业链的价值属性,它是由产业链内各个企业的价值链整合而成。产业链是一个产业成长发展的必然产物。产业链是随着该产业的形成而自然形成的,因此,根据产业的特性不同,不同的产业链具有不同的价值链,其产业价值链构成往往存在差异性,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产业链分工
产业链是产业活动的一种分工。表达经济增长是基于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生产率提高。在实际产业活动中,劳动分工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产业链是其中的一种。
没有分工,就无法区分相应的各个价值增值环节,也就没有产业链的存在。产业链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分工与专业化理论。斯密(1776)揭示了工业生产是一系列基于分工的迂回生产的链条,并指出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即“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继斯密之后,英国经济学家阿林·杨格(1928)认为,市场规模扩大引致分工的深化,分工的深化又引致市场规模的扩大,这是一个循环累积、互为因果的演进过程。沿着统一思路,斯蒂格勒(1971)认为,企业之所以不把报酬递增的功能交给专业化企业(产业)来承担,是因为“也许在给定的时期,这些功能市场规模太小,不足以支持一个专业化的企业或产业”。所以,“在不断成长的产业中,典型的情况应是纵向非一体化,而纵向一体化倒是衰落产业的特征”。杨小凯(1999)继续把报酬递增与分工、专业化联系起来。
从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可以看出,分工与专业化生产、规模报酬递增密不可分。随着技术的进步、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需求的多样化,原来由企业承担的部分职能开始发生分离,企业所承担的职能越来越趋向于专业化。随着各个环节从事同一分工的企业不断增多,随之形成的产业纵向分工也越来越细。比较典型的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市场的形成,企业的纵向分离、外包、外购中间产品或中间服务开始大量出现。此时,单个企业的生产不仅受到自身能力的制约,还受到上下游企业的制约。随着产业中分工的不断深化和演变,企业之间的关系也不断演变,既有相互之间的合作与互补,也有相互竞争和制约,产业链的雏形就显现出来了。产业链就是一种以收益递增为特征的纵向产业内分工和以比较优势为特征的横向产业间分工为主导且相互交织的产业组织形式。因此,分工的深化是产业链发展和市场扩大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迂回生产”的延伸和价值链的拉长。分工所带来的产业链结构中新增的节点或中间环节,既是价值的新增长点,也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市场容量和产业链的联结密度是产业链分工变化的直接原因(图5.3)。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分工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产业链所属空间的联结密度的恒定增加和市场容量之扩大。市场容量大,分工未必发展。市场容量只是分工的一个附加因素。只有产业链所属空间的联结密度在同样时间、同样的程度上不断增加的时候,市场容量的增加才能促进劳动分工的发展。
图5.3 产业链分工程度模型[4]
联结密度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由于产业链具有空间布局的属性,产业链上各产业同区位的协同聚集度差异会对整个产业链的分工发展及竞争力有直接影响(高伟凯、徐力行、魏伟,2010)。如果企业在不断集中的过程中决定了分工的发展,那么分工反过来会进一步加强企业的集中化趋势。当然,这种作用本身并不是一种结果,因为分工总归是一种衍生出来的事实,分工不断进步的前提是产业链密度的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还体现在产业链所在地区的凝聚性。城镇化发展(区位、市场规模和人口集中)、沟通和传播手段的数量和速度(信息化建设程度)等都与地区凝聚性有关。
▶三、产业链整合与优化
(一)产业链整合
1.产业链整合的内涵。产业链整合是指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其他非核心业务则由产业链上其他企业协作完成,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只要是产业链上的企业能够直接或间接控制链上其他企业的决策,使之产生期望的协作行为,就视为产生了某种程度的“整合”。产业链整合有助于链上各成员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改善企业绩效。在变化的环境中,产业链整合成为更新企业能力的战略工具。
主导企业的存在是产业链整合的前提条件。主导企业通过设立行业标准、共享技术、资源和控制核心环节的多种方式,组织和协调各节点上企业的关系,构建产业链并决定产业链的组织方式。主导企业专注做自己最擅长的业务,自己不擅长的,或不属于自己的核心业务,就与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分享利益(卜庆军,古赞歌,孙春晓,2006)。
协同运作是产业链整合的目标。产业链整合的目标是链上企业要产生协同运作的效果。产业价值链的构成和协同方式过去仅仅基于产品或服务的利益交易,而现在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链上的企业不但数量大幅增加,而且更为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协同方式逐渐发展成为以战略联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流程对接和文化融合等为特征的深度合作。
信息共享机制是产业链整合的基础。目前,企业竞争已演变为产业链之间的竞争。如果没有完善的信息交互、协同机制,产业链上的节点还是彼此独立的信息孤岛,不能成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各节点上的企业无法协同运作,追求和分享分工产生的利益。
风险、成本和利益共担是产业链整合的结果。产业链整合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产生风险、成本和利益共担的结果,使得产业链的各环节上企业都可以随着整条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而获得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
2.产业链整合的模式。整合的本质就是对处于分离状态的事物或现状进行调整、组合和重塑。产业链整合则是以节点企业为主体,以核心企业为主导,根据产业链内生逻辑,企业间互相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其实质是企业突破边界,为降低交易成本,在产业链上寻求最佳资源组合,通过拓展可利用的资源空间来修正资源约束条件,实现资源从狭义向广义、由外部向内部的转变。产业链整合的边界和效果取决于企业对广义资源的控制力。产业链整合通常是围绕主导企业进行的,整合目标是产业链上企业产生协同运作的效果。在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要以信息共享为基础,并且实现风险、成本和利益共担。
产业链包含纵向的链状形态和横向的行业形态两个维度,因此,要增强产业链运行的稳定性,提高产业链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也需要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两个方面进行整合。其中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代表了产业链整合的深度,纵向整合产业链越长,则产业链的资源加工深度和价值增值就越多。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代表了产业链整合的宽度,产业链环节的整合宽度越宽,则产业链的规模就越大,其对产业链发展的影响就越大。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体现了企业对产业链资源的控制和整合能力,产业链的横向整合则体现了企业对行业的带动能力、领导作用和市场控制能力。
(1)产业链的纵向整合。产业链的纵向整合就是对产业链纵向形态上的战略性资源进行整理、协同、综合、系统化、集成和融合,形成对战略性资源和能力的有效控制,是培育核心竞争力,保持竞争优势的战略性行为。产业链纵向整合的目的是通过确定产业链各环节创造价值的大小及其重要性,识别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主导环节,占据产业链发展的优势地位,实现对整个产业链资源的控制和优化。其表现通常是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以及产业链的接通。产业链中主导企业通过多种途径将其生产经营业务分别向上下游的相关部门延伸,逐渐掌握和控制产业链的关键环节。
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方式有纵向合并和纵向约束两种。
纵向合并就是企业将产业链上存在上下游关系的企业合并,组合成新的企业整体。通常将产业链下游合并称为前向合并,目的是获得生产经营所需的原材料的投入;将产业链上游合并称为后向合并,目的是提高产品需求的稳定性。
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就是节约了交易成本,尤其是在专用性资产投资的情况下,资产的专用性越强,所带来的投资沉淀成本就越高,供应商和重复购买者就有强烈的合并动机来避免沉淀资本投资所带来的潜在损失。当然,通过纵向合并,新的企业整体会在市场获得更多的谈判优势和议价优势,或者至少避免了谈判劣势。纵向合并将原来多个企业的市场分工转变成一个新企业的内部分工,并没有影响产业价值链的增值方式。
当然,也可以产业链的某一环节为中心沿双向进行产业链整合,只不过整合的方向取决于相对于该环节的位置而已,因此,后向或前向合并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
纵向约束是指产业链上的企业可以通过对上下游企业施加约束,比如主导企业通过技术控制、资本控制和渗透、契约约束等机制使得其他企业接受一体化合约,通过价格或产量控制实现纵向上产业链垄断利润的最大化。纵向约束与产业链横向整合中的横向战略联盟有着本质上的相似之处。
按照产业链各环节整合控制的紧密程度,纵向约束可分为紧密型约束和松散型约束(贝赞可,2003)。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密切,关联程度高,相互之间的影响大,主导企业的控制能力强,则为紧密型约束,反之,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联系较少,关联程度较低,相互影响也较小,主导企业的控制能力较弱,则为松散型约束。紧密型约束对产业链的控制能力和支配能力强,能够更好地统筹、协调产业链的资源配置和运行,通常是对关键技术环节的整合,代表了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松散型约束对产业链的控制和资源配置能力较弱,一般用来整合相关的非核心的业务。
(2)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产业链的横向整合围绕产业链上的主导环节或关键环节展开,主要是为了增加产业链的“宽度”,扩大产业链环节的规模,增强核心企业实力,在增强主导环节或关键环节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提高薄弱环节能力,提升整体产业链的竞争力和运行的稳定性。产业链横向整合的目的主要是整合企业各项技能,提升企业核心能力、扩大企业规模,提升规模竞争优势、提高市场占有份额,避免行业内的散乱竞争。
产业链横向整合的方式主要有整合企业能力、建立衡量企业联盟,以及进行横向合并三种。(www.daowen.com)
第一,整合企业能力。企业能力是指企业通过资源配置发挥其生产、竞争作用的能力,来源于企业生产、制造、技术、销售、资金、管理等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以及组织资源的整合。因而对产业链上的关键企业能力进行整合,就是促使其形成核心竞争力,增强自身以及所在产业链环节的持续竞争优势。对企业能力进行整合可以从强化制度管理、建立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施业务流程再造、培养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等方面入手。
第二,建立横向企业联盟。建立横向企业联盟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链环的市场势力,在保持各企业独立自主性的前提下,以一致的战略目标和合作协议为约束实现联盟,提高对市场价格调整的控制力,便于联盟获得更高的垄断利润,但由于联盟内部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囚徒博弈困境,使得联盟的长期稳定性不容易维持。常见的横向企业联盟方式为价格联盟。价格联盟是链环上的企业通过共同协议对价格予以控制以达到提高利润的目的,但这种方式很容易带来消费者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损失,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
第三,进行横向合并。通过企业横向合并,能提高市场集中度和市场势力,合并后的企业能更好地实现规模经济,促进行业的有效竞争。同时,进行横向合并,提高产业市场集中度也有助于在位厂商,或者与其他在位厂商联合构建进入壁垒,阻止潜在进入者的进入,避免产业的过度竞争。常见的横向合并方式有收购、兼并等。
(3)产业链的综合整合。产业链的综合整合是指产业链之间的相互整合,即产业链之间突破单一产业链的限制,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形成产业之间以及地理空间上的相互融合,构成一个复杂的相互交织的网状组织,从而将产业链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形成产业网。这个产业网无论是地理空间还是产业空间都极大地向外拓展,资本、知识渗透到各个产业中,成为相互联系的纽带。特别是随着产业链整合进程的不断深入,知识、技术成为产业链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资本和知识的外溢推动产业链不断地向外扩张,寻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综合利用各种技术、资本、自然资源,建立产业链之间的联系,构建长期可持续发展优势。这种整合着眼于不同性质的产业链间整合,其实质是产业整合,增加了跨产业链整合的难度。因此,需要借助于公共服务平台,通过资本和技术等来整合物流、金融、信息等服务配套产业,实现对产业链的网络化、多功能化的扩展,甚至向其他优势产业转型,避免出现产业链同构造成的恶性竞争与资源浪费。在这个综合整合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国家的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制定产业链综合整合的战略和措施,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下,进行产业链的综合整合。
案例:浙江金鹰集团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纵向一体化成长
浙江金鹰集团产业链整合过程中的纵向一体化成长路径目前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由单一纺机制造走向纺机与纺织结合
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66年。1970年代末,公司纺机制造业在舟山开了先河。1980年代初,当金鹰成为国内专业制造芒麻、绢纺成套机械设备的企业时,企业决策以超前的思路构筑了国内独树一帜的纺机研制与纺织工艺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主业求精的同时,多业并举,并以低成本、高效益扩张为目的,从1982年起就兼并了定海五金家具厂;1986、1987年先后收购了舟山“七〇九”工厂和舟山轧钢厂两家国有企业,控股了定海毛纺厂。引入高新技术使主营产品进一步得到深化加工的同时,通过东锭西移、北麻南移等西部开发的产业化调整战略,努力开拓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融合的发展之路,不断为金鹰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纺机与纺织的完美结合,使金鹰在纺织行业一路领先,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态势。1987年起,先后收购、兼并、控股了四川、安徽、新疆、河北和浙江的10多家国有、集体企业,不仅使这些濒临倒闭或破产的企业生机重现,为社会减轻了负担,并取得了优势互补的“双赢”效应。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金鹰以国内独树一帜的纺机制造与纺织工艺实践紧密结合的经营特色,逐步形成了强劲的发展态势,用自制设备以超常的速度、最少的投资建立起全国最大规模的绢纺厂以及与之配套的织造、炼染、制衣的一条龙生产企业。金鹰集团以制造麻、毛、丝、绢纺成套机械装备和注塑机械系列设备为基础产业,生产国内领先水平的新型绢纺、亚麻纺、芒麻纺、毛纺成套设备及自动缀丝设备,并建立了绢纺、亚麻纺、制丝,以及与之配套的织造、染整、制衣生产基地,生产60N/2—300N/2桑蚕绢丝、绢绸、亚麻纱、丝羊绒、竺麻纱、布、针织、梭织、服装。开创了国内独树一帜的纺机产品研制开发与纺织工艺实践紧密结合、不断改良、提高,机械制造与试验、生产基地建设并驾齐驱、同步发展的金鹰特色优势,开发了GE型系列新型注塑机、食品机械(空罐、实罐系列成套设备)。形成了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成套装备及项目设计、工艺技术培训等全方位配套服务的独特专业技术优势。1992年以来,连续12年居全国百家纺机骨干重点企业前十强。公司现拥有国内最大规模的60 000锭绢纺56 000锭亚麻纺织产业,国内同行中显示了日趋强盛的优势地位。金鹰集团在巩固强化纺机、塑机、纺织主营业务地位的同时,不断发展、提升食品机械制罐设备和动力机械等产品,在新领域中则以高起点、高品位展示金鹰新的业绩。
随着高新技术向纺织业的导入,先进的纺机与高档纺织品创新层出不穷,正成为世界纺织业竞争的焦点。金鹰集团密切跟踪国际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合作,凭借纺机与纺织工艺实践紧密结合的独特优势,努力探索、反复实践、不断创新,追求新型纺机国产化和发展传统产业,实现市场最大化的目标。
第二阶段:向纺织产业链的下游挺进
1990年代,通过重组、改组、购并等资本营运手段,相继并购了舟山羊毛衫厂、舟山服装厂、舟山柴油机厂、舟山动力机械厂、浙江食品机械厂、嘉兴绢纺厂、新疆伊犁毛纺厂等国有二轻企业。同期,在印度合资兴办了东方金鹰丝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以后,集团控股兴办安徽六安绢纺有限公司,实现当年筹建、当年获利的惊人速度与业绩,成为安徽扶贫帮困的样板企业。此后,金鹰开始了东锭西移的战略转移,实施了“跨海西进”的战略。1997年一举收购四川大型国有企业绵阳绢纺厂,并采用“花钱买机制”,通过战略性改组,以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使停产瘫痪一年有余、“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全面恢复了生产。1998年该企业被四川省计委等部门联合认定为省综合成长型企业,在绵阳社会各界乃至四川省同行中赢得了好评。
1995年,金鹰公司承担的国家首期双加工程“绢麻纺新技术工艺装备消化、吸收、开发项目”取得成功。1996年,金鹰公司借鉴法国、意大利同类机种优点,开发了替代进口的新型毛纺高速系列针梳、粗纱设备。1999年,自行研制了竺麻新工艺技术装备,填补了国内用湿纺精纺竺麻高支纱的空白。1999年,金鹰公司一举买断了拥有160余年生产历史的世界纺机制造著名企业英国麦凯(MACKIE)公司的亚麻、大麻、竺麻、黄麻、剑麻纺机产品制造全部技术及专利、商标、冠名权等知识产权和专用加工设备、工夹模具,成立了金鹰麦凯国际机器有限公司。金鹰公司不断改进、提高的麻、毛、绢、丝等40多种纺机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稳健上升的同时,对外出口逐年提升,并开创了我国湿纺细纱机出口法国西欧市场的先例。目前,绢纺生产规模约占全国现有生产能力的16%,年实际产销量占国内总量的16%以上;对外贸易上已形成了出口高档针织、梭织服装250万件的能力。
第三阶段:全面涉足纺织产业链的原料种植基地建设与生产线建设
新疆有着发展服装工业的良好条件,其丰富的纺织原料不仅量大而且质优,长绒棉、彩色棉、山羊绒、亚麻、蚕丝、罗布麻等,这些都为服装面料的生产提供了先决条件。纺织品是新疆的大宗出口商品,据乌鲁木齐海关统计,2004年新疆纺织品出口达1 327亿美元,约占新疆出口总额的近1/4。服装是新疆出口中亚国家的重要商品之一,周边国家市场潜力很大、前景十分诱人,乌鲁木齐一直都在积极构建连接中西亚的物流平台,内地服装厂不再漠视新疆市场。目前,新疆有231家服装生产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约有十几家,总体上处于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劣势地位,这与全国蓬勃向上的发展形势、与新疆良好的原料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市场条件以及新疆作为西部大开发重中之重的地位极不协调。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不断落实,新疆纺织服装的发展潜力逐渐为世人所认同,给新疆服装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纺织服装要素的西移成为资本流动的新趋势。
进入21世纪,金鹰加快了开发新疆亚麻原料、建设产业基地的步伐。2002年,浙江金鹰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期投资2 050万元,设立伊犁昭苏亚麻制品分公司;2004年,投资4 800万元,开辟10万亩亚麻原料种植基地,购置1 240亩戈壁荒地,成立浙江金鹰新疆塔城亚麻制品分公司,建设6条打成麻生产线;根据与河北张家口市新元纺织厂签订的协议,用现金3 500万元收购其棉纺、亚麻纺的全部生产设备,并成立浙江金鹰股份张家口纺织分公司:投资3 000万元,成立浙江金鹰股份河北沽源亚麻制品分公司,建设4条生产线规模的打成麻加工企业。根据其与新疆奇台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合作开发亚麻产业合同》和新疆奇台县亚麻种植的实际情况,投资2 100万元成立浙江金鹰新疆奇台亚麻制品分公司,在奇台县投资打成麻生产线两条;根据与新疆昭苏县人民政府签订的《合作开发亚麻产业合同》和新疆阿克苏县亚麻种植的实际情况,投资为1 600万元(部分利用旧厂房)成立浙江金鹰新疆阿克苏亚麻制品分公司,在昭苏县的阿克苏投资打成麻生产线两条。
从2003年以来,浙江金鹰集团通过来疆并购伊犁毛纺织厂、同南京外贸集团整合新纺集团,与夏蒙集团斥资建设服装加工工业园等,继续向产业链前向整合演进。
资料来源:刘慧波:《产业链纵向整合研究——以浙江省制造业企业为例》,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二)产业链的优化
1.产业链优化的内涵。产业链优化是指产业链不断运动和变化,从而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由不协调向协调转变,由低效率向高效率转变。产业链是基于产业关联形成的特殊经济系统,产业链优化就是产业链的结构更加合理有效、产业环节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协调,进而不断提高产业链的运行效率和价值实现的转变过程。
现代经济是快速发展中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和国民收入增加、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作用下,市场对各类产品的需求也呈现出多维性、复杂性和可变性,由此决定了作为市场主体的产业链群体内的各个产业部门不断调整自身经济行为,表现为产业链的适应性调整。这些调整包括产业链环节的增删、产业链主体运行路线的改变,以及产业链的空间分布的变更等。产业链优化就是要以这种动态调整为基础,使整个产业链向协调、有序和高效转化。
2.产业链优化的内容和途径。根据产业链优化的内涵与目的,优化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产业链延伸、产业链提升和产业链整合,这也是实现产业链优化的主要途径。
(1)产业链的延伸。产业链的延伸是指产业迂回程度的提高,它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度化中所要求的高加工度化的体现,包括三种情形:向前延伸、向后延伸和增加中间环节。通常所说的延伸是产业链的后续产业环节得以增加,或是得以增生扩张以获取追加收益的过程。加工环节的增加,由于追加了劳动、资本和技术,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附加价值。
产业链的延伸有全国和地方两个层次。从全国宏观层次来看,产业链一般比较完整,构成产业链的环节是经过长期的演变所形成,而一旦形成则不是短期内可以随意改变的,因而可以认为短期内不存在产业链的延伸问题。但从区域层次来看,一定区域内由于受自然、地理、经济等各方面影响,它往往只具有产业链中的一个和几个环节,其他环节没有或相对弱小,因而需要构建完整的产业链条。区域层次内的产业链延伸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结构的高度化,通过后续产业环节的增加带来本区域的高附加价值化,使产业链的增值保留在本区域之中。
(2)产业链的提升。产业链的提升是指产业链整体素质的提高,即产业链的各环节向高技术化、高知识化、高资本密集化和高附加价值化的演进。它也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在产业链中的体现。这是产业链优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提高产业链的竞争力至为关键,但在产业链优化中较少提及。实际上,这个优化内容既不同于产业链的延伸(环节多少或路线长短),也不同于产业链整合(环节之间的连接合作、协调合理),而是各个链环的知识含量、技术层次、资本密集程度和附加价值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中尤以技术素质至为重要。
(3)产业链的整合。产业链整合是产业链环之间的连接、合作与协调,它根据社会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的变化,在产业链环之间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协调各产业链环之间的比例关系,产生出协同效应和聚合质量。产业链的整合有许多内容:从产业链形态要素来看,有物流的整合、信息流整合和价值流整合,以及经营主体的整合等。从产业链的时空分布来看,有宏观层次内的产业链整合、区域内的产业链整合和跨区域的产业链整合等。因此,应以产业链中微观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和伙伴关系为基础,加强产业链环之间的衔接与合作。
产业链优化各项内容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只有达到三者的统一才能有效实现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3.产业链优化的原则。对任意一条产业链进行调整和优化,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主要在以下方面:
(1)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需求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产业链优化的核心就是要使得它更适应这种变化。满足市场需要,符合市场需求,产业链的价值才能实现。
(2)能实现价值的增值。产业链的优化不仅要保证各个环节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且要使整链的价值得以实现,并且最大限度地增值。
(3)合理和有效地利用资源。产业链作为资源转换器,其功能就是对输入的各种生产要素,按市场的需求转换为不同的产出。资源是产业链转换的对象和产出的根本来源,因此,产业链优化既要保证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也要注重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4)符合地方经济资源和社会环境条件。这主要是对于区域产业链的优化而言。区域产业链的构建、延伸和升级,应以地方资源条件为基础,既要考虑原料的供给保障,又要考虑加工中资本和技术的供给保障,还要有相应的地方社会环境。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主导产业?
2.如何利用筱原两基准选择主导产业?
3.世界经济发展经历的五次主导产业群更替中的主导产业分别有哪些?
4.如何判断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5.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标志是什么?
6.评价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7.产业链分工的程度主要由什么因素决定?
8.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有什么模式?
[1] 龚仰军著:《产业结构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2] 周振华:《产业结构优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7页。
[3] 陈鹏、郑翼存:《微笑曲线理论对该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启示》,《市场论坛》,2006年第11期。
[4] 李想:《模块化分工条件下网络状产业链的基本构造与运行机制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