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优化方法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优化方法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群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前一主导产业群为后一主导产业群的发展奠定基础。部门后向联系水平低、前向联系水平高或中间投入率低,中间需求率高,则表明该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对其他部门的投入依赖较低,但却显著依赖于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过程对该部门中间产品的需求。前向联系程度和后向联系程度均较低,或中间投入率和中间产业率均较低的产业部门。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的优化方法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

(一)主导产业的概念和特征

主导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或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上出现的一些影响全局的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这些产业部门因其利用新技术方面的特殊能力而具有很高的增长率,而且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较强的前后向关联性,因此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能够波及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部门,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经济活动和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主导产业具有一些显著特征。

1.多层次性。由于发展中国家优化产业结构的过程中,既要解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问题,又要解决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问题,实现目标是多重的,所以处于战略地位的主导产业群就呈现出多层次的特点。

2.综合性。由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是多样的,各产业部门在为发展目标服务时,其作用既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主要取决于产业部门的特性。部门特性的差异及面临问题的多样性,要求在选择主导产业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这就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综合性。

产业部门的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长特性,即某产业部门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

(2)关联特性,即某产业部门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是属于推动型,还是属于诱导型。

(3)需求特性,即某产业部门是服务于最终需求,还是服务于中间需求;是对积累贡献大,还是对消费贡献大。

(4)资源特性,即某产业部门所体现的各种资源的密集程度。

3.序列更替性。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也决定了主导产业群的序列更替性。特定时期的主导产业,是在具体条件下选择的结果。一旦条件变化,原有的主导产业群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就会弱化、消失,进而为新的主导产业群所替代。

从经济发展的中短期考虑,由于“瓶颈”作用和“瓶颈”的更替性,主导产业群的选择也要具有序列更替性。不同发展阶段上的主导产业群,既存在替代关系,又存在相互作用。不同阶段的主导产业群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前一主导产业群为后一主导产业群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此,我们不能把基础产业纳入主导产业,或是把支柱产业等同于主导产业。

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是对产业结构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划分、考察所得出的不同概念。基础产业是支撑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的基础部门,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础产业越发达,其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人民生活就越便利。一般而言,基础产业是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前者包括能源工业和基本原材料工业,后者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港口、机场、桥梁等公共设施。从广义上看,基础产业还应当包括一些提供无形产品或服务的部门,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法律等部门,有时还特别强调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主导产业,则是指在产业发展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产业,它代表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方向或趋势,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走向高级化。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有发展程度的差别。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最大、具有稳定而广泛的资源和产品市场的产业,支柱产业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体系的主体,提供大部分的国民收入,因而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支柱。支柱产业的构成及其技术水平决定了产业结构在演变过程中所处的阶段。而主导产业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体系中处于技术领先地位的产业,它代表产业结构演变的方向或趋势,是支柱产业发展的前期形态。主导产业的选择主要侧重于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的长期目标,强调创新、未来的发展优势和带动效应;而支柱产业的选择则注重于短期或中期目标,注重现实的经济效益,在于培育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产业。主导产业在当前经济中可能是影响较小的产业,其资源利用效率可能较低,投入产出比率也可能不尽如人意;而支柱产业则必定是在现实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较大、投入产出比较好的产业。两者在时间上一般呈现为后者对前者的继起,前一时期的主导产业成为后一时期的支柱产业,而在新的时期又会有另外一些产业替代原来的主导产业。

(二)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关系

主导产业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产业部门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复杂。每个产业部门既是其他产业部门存在和发展的一个条件,其自身发展也要受其他产业部门的制约。每个产业部门都需要其他产业提供的产品作为自己的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同时也必须把本部门的产品提供给其他部门使用。因此,各产业部门之间就形成了经常的、大量的、相互交替的技术经济联系。作为国民经济产业部门之一的主导产业,它不能脱离其他部门而独立发展,必须与其他产业部门保持协调发展。

要使包括主导产业在内的各产业协调发展,必须搞清楚各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及其联系方式。根据各产业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程度的差异对产业部门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进行划分,产业部门可以分为:

1.中间需求型产业。部门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程度均较高的产业,或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均较高的产业部门,在社会生产过程中既显著依赖其他部门的投入,又依赖其他部门对本部门中间产品的需求。此类产业部门的产业联系性质属于中间需求型产业。

2.中间需求型基础产业。部门后向联系水平低、前向联系水平高或中间投入率低,中间需求率高,则表明该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对其他部门的投入依赖较低,但却显著依赖于其他产业部门生产过程对该部门中间产品的需求。该产业被称为中间需求型基础产业。

3.最终需求型产业。后向联系程度高、前向联系程度低或中间投入率高,中间需求率低。这类产业部门的产业联系特点是:显著依赖其他部门中间产品对本部门生产过程的投入,但本部门产品的大多数用于非生产消费,即构成社会最终产品。故这类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其他部门的中间投入量和社会最终产品的需求量,因此称为最终需求型产业。

4.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前向联系程度和后向联系程度均较低,或中间投入率和中间产业率均较低的产业部门。这类部门产业联系的特点是:生产过程既不显著依赖其他部门的投入,又不显著依赖其他部门的需求。这类产业的产出主要用于最终产品需求,其增长过程不以其他部门有效供给量的增长为前提,因此称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根据前向、后向联系的程度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联系方式进行分类,产业的联系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间的联系方式。根据部门后向联系程度或中间投入率的高低,可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划分为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两大类。后向联系程度高或中间投入率高的为基础产业,反之为非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运行中,基础产业部门不以非基础产业的中间产品为基本增长条件,但为非基础产业的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投入。因而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间联系方式的基本特征是基础产业应超前发展。

2.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的联系方式。所谓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是根据各产业部门对资源进行加工的顺序而做出的形象概括。上游产业即中间产品供给型基础产业,中游产业即中间产品供给型产业,下游产业即最终产品供给型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产业联系的基本特征是:上游产业为中游产业提供初级原料品,中游产业为下游产业提供再加工的原材料。

从世界各国的工业化经验看,在工业化初期,一般是下游产业得到优先发展;在工业化中期或较完整的产业结构形成期,由于部门间联系水平提高,资源加工深度提高,加上技术进步因素的影响,上游产业、中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趋向下降。但这种下降趋向并不能等同于工业化初期上游、中游产业的发展不足,而是上游、中游产业生产过剩和生产能力闲置。由此可见,在工业化中期,上游产业和中游产业的发展是从有效供给不足转向过剩的关键时期。世界各国的工业化经验还表明,对于一个不发达国家,特别是人口规模较大的国家来说,在工业化中期,必须认真解决上游产业和中游产业生产能力不足、产品供给不足的“瓶颈”约束问题。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主导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驱动轮,整个经济和其他各产业部门只有在它的带动下才能高速增长。同时,主导产业也是形成合理和有效的产业结构的契机,产业结构必须以它为核心才能快速向高级化推进。正因为如此,正确选择主导产业就成了各国促进产业结构发展的重要课题。选择主导产业,首先涉及的就是选择标准问题,即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人们已经提出的基准有很多,较常提到的有以下几类基准:

(一)赫希曼基准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艾伯特·赫希曼(Hirschman)在其名著《经济发展战略》中,依据投入产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依后向联系水平确定主导产业的准则。也就是说,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应依照工业部门后向联系系数的大小顺序排列。赫希曼基准的意义在于:

(1)突出后向联系意味着主导产业部门的选择以最终产品的制造部门为主,这样,主导产业部门的市场需求就有保证。

(2)主导产业部门具有强烈的中间产品需求倾向,这又为支持主导产业部门增长的中间投入部门提供了市场。

因此,主导产业部门通过需求扩大的连锁效应,可带动经济的有效增长。

可以明显地看出,赫希曼基准的出发点在于,在不发达国家,由于资本相对不足,而且扩大资本形成能力的要求相当迫切,所以基础产业的成长要靠市场需求来带动供给。因此,可以把赫希曼基准理解为以需求带动供给增长的不平衡结构的选择战略。

(二)罗斯托基准(www.daowen.com)

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Rostow)在《从起飞进入持续增长的经济学》一书中将主导产业部门在经济起飞中的作用概括为三个方面:

(1)后向联系效应。即新部门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会对原材料和机器产生新的投入需求,从而带动一批工业部门的迅速发展。

(2)旁侧效应。即主导部门会引起周围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趋向于更广泛地推进工业化。

(3)前向联系效应。即主导部门通过增加有效供给促进经济发展。例如,降低其他工业部门的中间投入成本,为其他部门提供新产品、新服务等。

可见,罗斯托基准是依据产业部门间供给和需求的联系程度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

赫希曼基准和罗斯托基准都是依产业间的关联度大小来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它们的着眼点都在于主导产业的带动或推进作用。因此,也有人把这两个基准合称为产业关联度基准。

(三)筱原基准

筱原基准是1950年代中期日本产业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在其论文《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中提出的基准。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两个方面。

1.收入弹性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是指从社会需求来看,使产业结构与随着国民收入增长而增长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原则。收入弹性,又称需求收入弹性,是在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产业的产品(或某一商品)需求的增加率和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率之比,反映了该产业的产品社会需求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收入弹性相对高的产品,其社会需求也相对高。应优先发展收入弹性高的产业和产品,因为产品收入弹性高的产业部门,有着广阔的市场,而广阔的市场正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

2.生产率上升率基准。一般而言,技术进步是造成生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在技术上首先出现突破性进展的产业部门常常会迅速地增长和发展,能保持较高的生产率上升率,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比重也随之增加。因此,生产率上升率基准就具体表现为技术进步率基准。这个基准反映了主导产业迅速、有效地吸收技术水平的特征。优先发展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不仅有利于技术进步,还有利于提高整个经济资源的使用效率。

“筱原基准”从供需两个方面对主导产业的选择加以界定,其内容存在着互补关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四)环境和劳动内容基准

1971年,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提出,在筱原基准之外,再增加“环境标准”和“劳动内容”两条基准。环境基准是指选择污染少,不会造成过度集中问题的产业优先发展;劳动内容基准是指那些能提供安全、舒适和稳定劳动岗位的产业优先发展。当时日本的环境问题变得日益严重,环境和劳动内容基准的提出,是为了实现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五)比较优势基准

地区主导产业必须建立在地区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因为地区主导产业首先是专业化产业。这种经济优势是同其他相关地区的比较而言的,所以,这种优势是比较经济优势。比较优势理论由李嘉图提出,我国学者将其拓展到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研究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选择传统产业并非放弃了“筱原两基准”,而是由于某些传统产业具有比较优势,比较经济优势可以用比较优势系数来表示,它是比较集中率系数、比较输出率系数、比较生产率系数、比较利税率系数的乘积。

当构成比较优势系数的4个因素系数均大于1时,比较优势系数必然大于1,如果4个因素系数都小于1,则比较优势系数必然小于1。显然,作为地区主导产业的候选产业,其比较优势系数值必须大于1,否则,不应予以考虑。当地区内不同产业进行比较时,我们可以按比较优势系数值大小排序,无疑应优先选择比较优势系数值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六)产业协调状态最佳基准

产业协调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结果,是产业结构合理的表现,是产业结构效率高的源泉,产业结构的协调是整个产业作为整体活动的协调,包括生产、技术、利益、分配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各个产业部门处于协调状态时,就会使社会的产业在整体结构上产生1+1>2的效果,形成较高的结构生产率和较强的产业聚合力,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和在产业运动中创造更多的财富,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产业结构运动中,一个产业部门越具有这种功能,在产业结构中的协调性功能就越强,就越有机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

关于主导产业的选择,国外主要对主导产业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某一特定指标来测度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关系,国内主要侧重于指标体系的构建,常用的方法是综合评价法。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两个要素:一个是指标体系的选择,一个是权重的赋予。综合评价方法很多,用于主导产业选择的主要有:SWOT方法、德尔斐法、嫡值法、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方法等,其中最常用的是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前者是一种客观赋权法,后者是一种主观赋权法。

我们认为,这些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是撇开了许多具体因素而抽象出来的理论模式,放眼于未来经济的成长,在理论逻辑上是能够成立的。但要发挥选择基准的作用,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

(1)基础产业相当完善,不存在严重的“瓶颈”制约;

(2)产业发展中不存在技术上的硬性约束,基本具备或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实现主导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条件和管理条件;

(3)不存在资金约束,政府既然选择主导产业加以重点扶持,就必须有资金上的支持。

此外,就已有的主导产业选择基准来看,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例如,市场容量大、生产率上升快的产业为什么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如何计算基准的衡量指标?不同基准之间如何排序?

▶三、主导产业群体及其更替

通过产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相关产业组合成一个群体。主导产业实际上也以一个群体出现,主导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正是主导产业群整体作用的结果。而且,主导产业群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更替而不断变化的。从近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总共经历了五次主导产业群的更替,每次更替的主导产业部门都不相同。

1.近代第一次产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手工业阶段进入到机器体系阶段,世界经济开始在英国等少数国家突破传统经济状态而进入现代经济增长阶段,从而形成了第一个主导产业部门即棉纺织工业部门,以及第一个由纺织工业、冶铁工业、采煤工业、早期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组成的主导产业群体。

2.由于第一次产业革命成果的延伸应用,铁路和机车得到发展,在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铁路狂潮,形成了第二个主导产业部门及主导产业群,即钢铁工业和铁路修建业部门以及由钢铁工业、采煤工业、造船工业、纺织工业、机器制造业、铁路运输业、轮船运输业及其他工业组成的主导产业群体。

3.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以及由此形成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使电力工业、汽车工业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即重化工业成为第三个主导产业部门,电力工业、电器工业、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以及第二个主导产业群中各产业部门相应构成第三个主导产业群体。

4.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继续深化,使汽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钢铁工业、耐用消费品工业历史性地成为第四个主导产业部门,而耐用消费品、宇航工业、计算机工业、原子能工业、合成材料工业以及第三个主导产业群中各产业部门则组成第四个主导产业群体。

5.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完成和一系列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了第五个主导产业部门即主导产业群体。第五个主导产业部门是信息产业,而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宇航工业等新兴产业部门再加上第四个主导产业群中各产业部门组成的产业群体历史性地成为第五个主导产业群体。

以上五个主导产业部门及其群体的更替可归纳为表5-2。

表5-2 主导产业及其群体更替表

续 表

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更替说明,在产业发展中,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历史演进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产业总量由小到大的渐进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和主体发展中不同阶段的不可逾越性,以及社会生产力发展中不同技术阶段衔接的不可间断性,决定了发展中国家在选择和确定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体、进行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群体的建设时,一方面必须循序渐进,但某些领域可以“跳跃式”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兼收并蓄,综合几次主导产业及其群体的优势,缩短产业建设高级化的时间,在起点低、起步晚的情况下,用较短时间走完产业结构高度化所历经的近250年左右的路程,实现产业及其群体的高级化和合理化,实现经济社会的现代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