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列主义的再生产理论与两大部类增长规律
(一)两大部类增长规律的内容
马克思在分析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时,就生产资料生产部门与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比例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列宁在考虑了资本有机构成变化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后,明确得出了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结论。列宁指出:“资本发展的规律就是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增长得快,也就是说,新形成的资本愈来愈多地转入制造生产资料的社会经济部门。因而,这一部门必然比制造消费品的那个部门增长得快。”“这样我们看到,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生产资料生产的增长占优先地位,并不意味着生产资料的生产可以脱离消费资料的生产而孤立地、片面地发展。因为,生产资料的生产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以更多的技术设备和原材料去供应消费资料的生产部门,以满足这些部门的生产需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个部门,总是要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交换去和生产消费资料的各个部门发生联系,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终究要依赖消费资料生产的发展。如果没有消费资料生产的相应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扩大就迟早要遇到困难。
(二)两大部类增长规律的应用
既要承认这一规律的存在及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指导作用,又不能片面理解,夸大其作用,否则是要吃大亏的。改革开放前,我们对这一规律的理解是片面的、夸大的,改革开放后,我们在不断地纠正这种错误,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但是,近年来,实际经济运行的情况表明,这一规律又有被淡忘的迹象,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
配第 克拉克定理是研究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学说。这个定理是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威廉·配第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深入地分析了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变动趋势后得出来的。克拉克认为,他的发展只是印证了配第的观点,故称之为配第定理。后来,人们把克拉克的这一发现称为配第 克拉克定理。
(一)配第 克拉克定理的主要内容
1.配第 克拉克定理的理论前提。配第 克拉克定理的理论有三个重要的前提:
(1)克拉克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是以若干国家在时间的推移中发生的变化为依据的。这种时间系列意味着经济发展,即这种时间系列是和不断提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对应的。
(2)克拉克在分析产业结构演变时,首先使用了劳动力这个指标,考察了伴随经济发展,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分布状况发生的变化。后来,克拉克本人,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其他人,又以国民收入在各产业的实现状况,对产业结构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一些新的规律。
(3)克拉克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是以三次产业分类法,即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三次产业为基本框架的。
2.配第 克拉克定理的内容。根据以上三个重要前提,克拉克搜集和整理了若干国家按照年代的推移,劳动力在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之间移动的统计资料,得出了如下的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次、第三次产业将增加。
3.配第 克拉克定理的印证。劳动力产业间移动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分析中得到印证(表4-2,表4-3),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上的国家在同一时点上的断面比较中得出结论(见表4-4)。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相对来说就越小;反之,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越低的国家,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大,而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相对越小。
表4-2 韩国雇用人数在各产业中的地位 单位:%
资料来源:〔韩〕国家统计办公室:《有效人口调查年度报告》。转引自李鹤容:《韩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载金碚、丁易编著:《转轨时期的产业调整——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表4-3 我国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 单位:%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综合多年数据制表)。
表4-4 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的六国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日〕安藤良雄编:《近代日本经济史要览》,东京大学出版社,1979年第2版,第25页。转引自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1页,表2-1。转引自李鹤容:《韩国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化》,载金培、丁易编著:《转轨时期的产业调整———国际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 1997年版,第70页。转引自陈仲常:《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证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50—51页。《中国统计年鉴》,综合多年数据制表。
(二)配第-克拉克定理的解释
克拉克认为,劳动力在产业间移动的原因是由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出现收入的相对差异造成的。人们总是从收入低的产业向收入高的产业移动的。产业间收入相对差异的现象,17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在他的名著《政治算术》中早就描述过。配第认为,制造业比农业收入高,商业比制造业能够得到多的收入。比如,英格兰的农民每周只能赚4先令,而海员的工资加上伙食和其他形式的收入,事实上每周的收入是12先令。一个海员的收入最终能顶上3个农民的收入。他还指出,人口的大部分从事制造业和商业的荷兰,人均国民收入要比欧洲大陆其他国家高得多。当然,这种不同产业之间相对收入上的差异,就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
导致劳动力产业间移动的深层原因主要有:
(1)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2)不同产业间技术进步的可能性有很大差别;
(3)劳动生产率提高。下面将结合三次产业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1.第一次产业国民收入及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趋于减少的原因。
(1)第一次产业的属性是农业,主要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而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个人收入中用于支付生活必需品的比例减少,即农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德国社会统计学家恩格尔(E.Engel)曾对食品的需求的增长速度将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落后于人们收入增长速度这一点作过论证。他得出的结论是:“越是低收入的家庭,饮食费用在整个家庭开支中的比例越高。”这个结论被称为恩格尔定理。
从这个定理出发,可以推论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饮食的费用占整个家庭开支的比例不断减少。这样,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相对减少,对食品的需求的增加不断落后于其他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随着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就要发生变化,国民收入在产业间的相对分布也发生变化。与此同时,由于需求高增长的产业较易维持较高的价格,从而获得较高的附加价值;相反,需求低增长的产业则只能维持较低的价格和附加价值。这就使农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的份额趋于减少,而其他产业的份额则趋于增加。在第一次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不断减少的情况下,该产业的劳动力也相应地减少,这也是农业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
(2)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和农业生产的其他特点,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业要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的投资很容易出现某种限度,这就是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所谓“报酬递减”就是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量的费用反而上升,以致增产不增收。而工业的情况则不同。工业的技术进步要比农业迅速得多,因此,工业的投资多处于“报酬递增”的情况。随着工业投资的增加、产量的加大,单位成本下降的潜力很大。农业与工业之间的这种差异使农业在国民收入增长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3)农业劳动力生产率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美国、大洋洲和西欧一些国家的农业,大规模地实现了机械化和社会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很快的。由于农业具有存在的土地的有限性和农业的低收入弹性的特点,必然从农业中释放出劳动力,转入其他产业。这也是农业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减少的必要条件。
2.第二次产业对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上升的原因。以上我们已经对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的原因作了一些阐述。需要补充的一点是,不仅人们的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使工业的收入弹性处于有利地位,而且国民收入中支出于投资的部分的增长在不断扩大市场。因此,整个国民收入的支出结构的演变都支持着工业的高收入弹性,从而导致第二次产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上升。
3.第三次产业劳动力相对比重上升的原因。第三次产业提供的服务,从发展的观点看,比农业产品具有更高的收入弹性。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追求更多的服务,形成消费需求的超物质化,第三次产业国民收入的比重也必然上升,由此吸引了劳动力向第三次产业转移。
(三)配第 克拉克定理的应用
根据配第 克拉克定理,通过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比较和不同国家的横截面的比较,可以判定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所处的阶段及特点,为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依据。用这一定理对未来就业需求进行预测,以制定相应的劳动就业政策。
▶三、库茨涅兹等人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
配第 克拉克定理主要是描述了在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规律,并指出了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因是产业之间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相对收入的差异。从这一研究成果出发,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就必须深入到研究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上来。弄清了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分布状况的变化趋势,就可以把它同劳动力分布状况的变化趋势结合起来,深化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分析。在这一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的当属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库茨涅兹擅长国民经济统计,特别是国民收入的统计。在西方经济学界享有“GNP之父”的美名。1971年,由于他在研究产业结构理论方面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对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方面的成果,主要表现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各国经济增长的数量方面》等著述中。库茨涅兹在继承克拉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收集和整理了二十多个国家的庞大数据。对一些国家,如对英国的统计资料则追溯到了19世纪。据此,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这两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作了分析研究。
库茨涅兹在研究过程中,把第一、第二、第三次产业分别称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
表4-5 八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产业构成比较 单位:%
续 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综合多年数据制表)。
表4-6 若干不同经济发展程度国家的产业结构比较 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出版的《国际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整理。
从各国产值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的统计资料中(见表4-5,表4-6),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表4-7 产业发展形态的概括(三部门的构成)
注:“不确定”的意思是很难归纳出一般的趋势,从整体来看变化不大,或者略有上升。
资料来源:转引自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表2-3。
1.农业部门(即第一次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的比重,随着年代的延续,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2.工业部门(即第二次产业)的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大体来看是上升的,然而,工业部门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将各国的情况综合起来看是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3.服务部门(即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差不多在所有的国家里都是上升的。但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却未必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的上升是同步的。综合起来看,大体不变,略有上升。
以上结论是按时间的推移所作的时间系列分析得出的,这类分析也可以用横截面分析的方法进行,即在同一时点上,对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不同的国家,由低到高排列起来进行比较。(www.daowen.com)
弄清了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的演变趋势,就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研究这种演变趋势,也就是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正如前面介绍的,在克拉克看来,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相对收入的差异;而这种产业间相对国民收入,恰恰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之比。
从表4-7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第一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大多数国家都低于1,而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则大于1。并且从时间分析来看,在农业相对国民收入下降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超过了劳动力相对比重下降的程度。因此,在大多数国家,农业劳动力减少的趋势仍没有停止。
(2)第二次产业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上升是普遍现象。但劳动力相对比重的变化,由于不同的国家工业化的水平不同而有差异,综合看是微增或没有太大的变化。这说明,工业化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后,第二次产业不可能大量吸收劳动力。但是,第二次产业相对国民收入上升这一点却说明,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上,在国民收入特别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上,第二次产业有较大贡献。
(3)第三次产业的相对国民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从时间系列分析看,一般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劳动力的相对比重是上升的。这说明第三次产业具有很强的吸收劳动力的特性,所以第三次产业也往往被人们称为劳动力的大蓄水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三次产业一般地说是三次产业中规模最大的一个,无论从劳动力的相对比重,还是从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上看都占一半以上。
1970年代前后,产业结构变化出现一些新的趋势,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第一次产业的劳动力及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1960年代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仍保持着下降趋势。进入1970年代后,这种趋势似有减弱。美国、英国的劳动力和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都已降到4%以下。
(2)第二次产业则无论劳动力还是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进入1960年代以后都呈下降状态。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下降。
(3)唯独第三次产业的上述两项指标都保持着向上的势头,其比重都在50%以上。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服务化”现象,日益受到经济学家瞩目。
▶四、工业化进程与工业结构演变规律
(一)工业与工业结构
工业是从自然界取得物资资源和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它包括:对矿物资源的开发和对天然林的木材采运,利用矿产品和其他资源生产能源和各种原材料,以及将原材料进一步加工成各种制成品的各个生产部门。
工业结构或工业部门结构,是指工业的再生产过程中形成并建立起来的各个工业部门彼此之间和工业部门内部行业之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其基本特点是:它既包括工业部门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又包括工业再生产过程的纵向联系;既有不同部门之间的物质替换问题,又有不同部门之间的价值补偿问题。每个工业部门既是其他部门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其自身的发展也要受其他部门的制约。
(二)工业化及其阶段
1.工业化的含义。工业化是一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经阶段,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著名发展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对工业化的解释是:工业化是以经济重心由初级产品向制造业生产转移为特征的,其原因是国内需求的变动,工业产品中间使用量的增加,以及随要素比例变动而发生的比较优势的变化。从广义上看,还包括生产率增长的某些方面和政府政策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我们认为,工业化是指大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并达到占统治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以农业占统治地位向工业占统治地位的转变,它使一个国家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现代的工业国。
2.工业化的阶段。工业化的阶段与工业化的道路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工业化道路本身就意味着不同的工业化阶段。从已经实现工业化的许多国家来看,工业化的道路可以分为传统型和后起型两大类。传统型主要是以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为代表;后起型主要是指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在“生产资料优先发展方针”指导下实现工业化的路子。目前,理论界有许多人是否定这条道路的,但也有许多人认为这是一条后起国家实现工业化的捷径。这里主要介绍传统型工业化道路的阶段划分。大体来说,整个工业化的过程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推进的阶段,这就是所谓的“重工业化”。反映重工业化水平的指标是重工业化率,它是指在工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中,重工业所占的比例。一般来说,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轻工业起步的。
第二阶段,在重工业过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的发展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发展演进。这即是所谓“高加工度化”。
第三阶段,在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过程中,工业结构将进一步表现出“技术集约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表现为所有工业各部门将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所谓尖端工业的兴起。
从以上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从工业的资源结构看,描绘出了从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到资本集约型工业为主,进而发展到技术集约型工业为主的发展轨迹。
(三)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霍夫曼定理
1.霍夫曼定理的内容。在西方经济学中,对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开拓性的研究而成名的是德国人霍夫曼(Walther Hoffmann)。他在1931年出版了题为《工业化的阶段和类型》的著作。霍夫曼根据近二十个国家的时间系列数据,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这一比例关系就是“霍夫曼比例”,它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或称附加价值value added)和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
霍夫曼通过分析发现,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所谓的“霍夫曼定理”。他还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发展趋势,把工业化的过程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霍夫曼比例为5;第二阶段,霍夫曼比例为2.5;第三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第四阶段,霍夫曼比例为1以下。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是不发达的;在第二阶段,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显然还比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得多;在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达到大致相当的程度;在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
霍夫曼还详细测算了若干国家的霍夫曼比例的数值及变化。据霍夫曼提供的数据,在1920年代,这些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可作如下分类:处于第一阶段的国家有巴西、智利、印度、新西兰等;第二阶段的国家有日本、荷兰、丹麦、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亚等;处于第三阶段的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处于第四阶段的国家还没有出现。
2.霍夫曼定理的评价。霍夫曼关于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及其工业化阶段的理论,自问世以来,一方面保持了广泛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遭到了不少经济学家的诘难。与此同时,也将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研究推向了新的水平。
对霍夫曼定理的诘难主要有:
(1)霍夫曼仅从工业内部比例关系来分析工业化过程是不全面的(梅泽尔斯,A. Maizels);
(2)霍夫曼比例忽略了各国工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存在的产业之间的生产率差异,比如尽管新西兰和韩国的霍夫曼比例是相同的,但很难说这两个国家处于同一的工业化阶段(梅泽尔斯,A.Maizels);
(3)库茨涅兹发现在美国的经济中资本形成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长期稳定的,因此,资本资料工业优先增长的结论是没有根据的;
(4)日本经济学家盐野谷认为,霍夫曼的分类法是不科学的,因为霍夫曼比例中排除了既非消费资料又非资本资料的“中间资料”。
霍夫曼以75%以上的用途作为划分标准,难以准确地界定某一行业属于消费资料工业还是资本资料工业。
3.霍夫曼定理与重工业。在霍夫曼定理提出的年代,重工业是资本资料工业的代名词。因此,霍夫曼定理所描述的生产资料工业优先增长现象就说明了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过程。但是,在以后的年代里,由于重工业内部的消费资料生产和生产资料生产的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重工业内部的消费资料的生产日益占有较大的比例,使重工业不再是仅指资本资料工业。如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在机械工业产品结构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会出现消费资料生产对资本资料生产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但重工业化率却会大大提高。
以上说明,尽管霍夫曼比例的含义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有所变化,从而使霍夫曼定理的适用性受到影响,但是,重工业化是客观存在的,不论对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还是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如此。
(四)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在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过程中,会发生工业结构的另一类变化,这种变化无论在轻工业还是在重工业,都会由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发展。这就是所谓的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高加工度化”意味着工业加工程度的不断深化,意味着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大大快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当然,这种变化只有在原材料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才显得日益显著。这就是说,重工业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为重心的阶段和以加工组装工业的发展为重心的阶段。
日本在1955—1975年间的工业结构变化中可以明显看到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见表4-8,表4-9)。在表中,日本服装工业的发展速度为纺织工业的4倍多;木器、家具工业的发展速度是木材工业的2.3倍;机械工业的发展速度是钢铁工业的2—3倍。而纺织对服装、服饰来说,前者是原材料工业,后者是加工组装工业;木材对家具、木器而言,木材是原材料工业,家具、木器是加工组装工业;钢铁是原材料工业,机械工业是加工组装工业。
工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的事实说明,工业的增长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到一定程度会出现相对下降的趋势,从而对能源、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将相对下降。
表4-8 日本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
资料来源:〔日〕筱原三代平:《经济学入门》下册,日本经济新闻,1979年版,第28页;转引自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66页,表2-10。
表4-9 日本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的结构变化
资料来源:根据铃木多加史《日本的产业构造》第53页数据整理,日本中央经济社1995年版。
转引自陈仲常:《产业经济理论与实证分析》,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1版,第41页。
(五)工业化与工业资源结构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结构的重心由轻工业到重工业、从原材料工业向组装加工工业进行了转移,工业资源结构的重心也会相应转移。
工业化初期,轻工业特别是纺织工业在工业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在工业资源结构中劳动力居于最突出的地位。随着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进展,重工业中的原材料工业的地位将不断上升;而原材料工业各部门的发展,其首要条件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购买庞大的生产设备。在工业化的这一阶段,在工业资源结构中资本因素将居于突出的地位。进而,随着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的发展,技术又将取代资本的地位,成为工业资源结构中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化过程又表现为从劳动集约型工业为重心的阶段到资本集约型工业为重心的阶段,再到技术集约型工业为重心的阶段这三个层次。因此,整个工业化的过程要过“三关”:一是从第一次产业中释放出劳动力;二是为向重工业推进,特别是为原材料工业的发展积累足够的资金;三是为使工业结构向高加工度化发展,开发和获得高新技术。
▶五、贝尔“后工业社会”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贝尔(Daniel Bell)于1974年发表了《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提出了“后工业社会”理论;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三个阶段: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即农业社会阶段,人类的发展受制于自然资源,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工业社会阶段即商品生产的社会阶段,其基础是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后工业社会即服务经济社会,这个社会的基础是服务,财富的来源不再是体力、能源,而是信息与服务。贝尔列出了与上述发展阶段相对应的人均收入水平:前工业化社会人均收入大约在50—200美元(1974年美元,下同)左右;早期工业化阶段人均收入在200—600美元左右;工业化阶段人均收入在200—1 500美元左右;发达工业化阶段的人均收入为1 500—4 000美元。而后工业社会人均收入则为4 000—20 000美元。
贝尔相应地将服务业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社会的服务业以个人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为主,工业社会以与商品生产有关的服务业如商业为主;而后工业社会的服务业则以知识型服务和公共服务为主。贝尔认为后工业社会是服务社会,社会结构从商品生产为基础转向以服务业为基础,知识、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具有突出的重要性,社会价值体系和控制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贝尔同时认为,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服务业发展会经历若干阶段。按照贝尔的思路,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大致是:个人服务和家庭服务→交通通讯及公共设施→商业、金融、保险和房地产→休闲性服务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