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及其应用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及其应用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产业分类是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也是产业政策制定和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随后,三次产业分类的理论首先得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统计学界的认可,并正式出现在两国政府的统计手册中。三次产业分类法从深层次反映了社会分工深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成为目前研究产业结构理论的一个最主要的分类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

产业结构理论概述及其应用

▶一、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就是人们为了满足不同需要而根据产业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特征将进行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的企业进行分解和组合以形成多层次的产业门类的过程。产业分类是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也是产业政策制定和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需要。从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研究的角度出发,人们对产业进行了不同的分类,因此存在的产业分类方法有许多种,这里对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进行介绍。

(一)三次产业分类法

三次产业分类法是由新西兰经济学费希尔(A.S.Fischer)首先创立的。他在1935年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及其分类依据。费希尔的划分以社会生产发展阶段为依据,以资本流向为主要标准,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指出,人类的经济活动可以分为三个产业,即所谓的第一产业(Primary Industry)、第二产业(Secondary Industry)和第三产业(Tertiary Industry)。第一产业是人类初级生产阶段,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畜牧业,产业活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狩猎业、渔业林业;第二产业的形成始于英国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的迅速发展为标志,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建筑业、运输业、通讯业、电力业和煤气业等;到20世纪初,随着大量的资本和劳动力进入非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开始形成,包括商业金融业、饮食业以及科学、卫生、文化教育、政府等公共行政事务。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分类法,但他并没有做规律性总结。在费希尔三次产业分类的基础上,英国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科林·克拉克在其1940年发表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一书中,首次运用三次产业分类法分析经济发展的某些条件,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揭示了经济发展同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联系和规律。随后,三次产业分类的理论首先得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统计学界的认可,并正式出现在两国政府的统计手册中。不久,这种分类方法在全世界流传开来。

三次产业分类法从深层次反映了社会分工深化与产业结构演进的关系,成为目前研究产业结构理论的一个最主要的分类方法,并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由于费希尔和科林·克拉克在研究三次产业分类法中所做的贡献,两人一起被公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创始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经济活动的日益复杂化,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缺陷变得越来越明显。例如第三产业中包含的行业差异显著,可以包括从最简单的修鞋、理发到最复杂的航天、科研;可以包括对技术要求最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餐饮业到技术要求很高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如信息业、生物技术等;也可以包括公共行政事业单位和国防部门。因此,这种传统的产业分类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需要,探讨一种新的产业分类方法来更科学地进行产业分类已成为产业理论界的一项迫切任务。

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方法: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为标准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为三大类,即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第二产业是指加工取自自然界资源的物质生产部门,而将从第一、第二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分为第三产业。根据这一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农业,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狩猎业和林业;第二产业是指广义上的工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建筑业、采掘业和矿业以及公共事业(煤气、电力、供水等);第三产业是指广义上的服务业,其活动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中不同于物质需要的需要,主要包括运输业、通讯业、商业贸易、金融业、房地产业、餐饮业、旅游业、娱乐、生活服务、文化教育、科学、新闻传播、公共行政、国防等。目前,欧美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划分方法。

(二)标准产业分类法

标准产业分类法是为了统一国民经济统计的口径而产生的,由权威部门按统一口径对产业进行划分。标准产业分类法又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分类法和国际标准分类法。

1.国家标准分类法。国家标准分类法是指一国(或一地区)政府为了统一该国(或该地区)产业经济研究的统计和分析口径(如表4-1),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根据该国(或该地区)的实际而编制和颁布的划分产业的一种国家标准。该分类法具有以下特征:

(1)权威性,它是由一国(或一地区)的政府或其技术标准管理部门编制和颁布,而不是由个人或产业研究机构自己编制的,因而具有权威性;

(2)强制性,它是一国(或一地区)的国家标准,是为了统一统计口径和分析口径以便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因此在运用上具有强制性,不能随意更改;

(3)科学性,该分类法比较能反映该国(或该地)的产业发展和变化情况,也比较能适应其产业发展和变化的需要;

(4)广泛的适应性,即这种产业分类法能便于进行比较分析。

表4-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2002—2011对照表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国家标准分类法。美国于1972年编制和颁布了它的国家标准分类法。美国的分类法设有7位数字的编码,第一位数字代表产业部门,第二、第三位数字代表产品类,共99种主要类,然后再层层细分,一直细分到7位数字,共分为7 500余种产品类型。英国编制的国家标准分类法有27个主要产业种类,181个产业分类。

我国也有对产业进行科学分类的国家标准,即《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 2011)。该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即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来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 2002)相比,它有以下显著特点:

(1)按照国际通行的经济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进一步打破了部门管理界限,对原标准中不符合这一原则的分类进行了调整;

(2)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状况,重点加强了第三产业的分类,新增了大量服务业方面的活动类别;

(3)对新标准的每一个行业小类,全部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Rev.3)的最细一层分类建立了对应关系,即通过软件可使我国的新标准直接转换到国际标准,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兼容,改变了我国统计资料与国际难以直接对比的状况;

(4)2003年版《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 2002)》又作了对接(参见表4-1)。

2.国际标准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一世界各国的产业分类,于1971年编制和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国际标准分类法把全部经济活动首先分解为10个大项,然后将各个大项分为若干个中项,再将各个中项细分为若干个小项,最后将各个小项细分为若干个细项;从而把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大、中、小、细四个层次,并规定了相应的统计编码。其10个大项是:

A 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B 矿业和采石业;

C 制造业;

D 电力、煤气、供水业;

E 建筑业;

F 批发与零售业、餐馆和旅店业;

G 运输业、仓储业和邮电业;

H 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服务业;

I 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业;

J 不能分类的其他活动。

国际标准分类法实际上同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一致的,且比后者更细致。它同三次产业分类法有着密切的相关联系,其分类的10个大项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从而同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三次产业相对应:第一大项为第一次产业,第二至第五大项为第二次产业,第六至第十大项为第三次产业。因此,根据国际标准分类法所做的统计具有很高的可比性,为产业经济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从而被广泛运用。

(三)两大部类分类法

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创立的产业分类法。马克思在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时,按照物质产品的最终经济用途,将社会总产品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与此相适应,全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也划分为制造生产资料的部门即第Ⅰ部类和制造消费资料的部门即第Ⅱ部类。第Ⅰ部类生产各种生产资料,主要产品是各种生产工具、设备、原料、材料等,其产品用于生产性消费;第Ⅱ部类生产各种个人消费品,其产品主要用于个人消费。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通过对两大部类产品消耗和补偿关系的研究,得出了社会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条件,并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马克思的产业分类法对研究资本主义再生产关系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实践有重大意义。

(四)农轻重分类法

农轻重分类法是将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物质生产分为农、轻、重三个部门。这里的“农”,指的是广义的农业中的各个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等;“轻”是指轻工业,其生产的产品主要为消费资料,主要的轻工业部门有纺织业、食品业等;“重”是指重工业,其产品主要是生产资料,典型的重工业部门有钢铁工业、石油工业、煤炭工业、电力工业、化工工业等。

农轻重分类法是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分类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它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具有比较直观和简便易行的特点,可以大致反映出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两大部类之间的关系,对宏观上进行国民经济的计划和控制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因此,这种分类法不仅在社会主义国家被采用,而且也被一些其他制度的国家以及一些世界性组织所采用。

(五)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

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要投入一定的生产要素。根据不同产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主要生产要素(劳动、资本、技术)依赖程度的差异,可将国民经济各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三种。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劳动力需求的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这里的“劳动”,通常是指体力劳动。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资本的有机构成较低,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是活劳动,如服装工业、食品工业、餐饮业等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资本需求的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这类产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高,如钢铁工业、石化工业等就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也称为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指在其生产过程中对技术需求的依赖程度较大的产业。这类产业的产品表现出低物耗而高附加值的特点,一些新兴的产业,如计算机工业、网络产业、新材料新能源工业、航天工业等就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

按生产要素集约程度进行分类,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大,表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越大,表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此外,生产要素集约程度分类法还反映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趋势,即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过渡,最后过渡到技术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一国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

但该分类法对产业的划分是一种相对的划分,不存在绝对的划分基础,划分界限比较模糊,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由于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可替代性,导致了同一产业在不同地区对各生产要素需求程度的差异,其结果是同一产业在不同的地区,可能就会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因此,从这一点来说,该分类法也存在着局限性。

(六)霍夫曼产业分类法

霍夫曼产业分类法是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G.Hoffmann)在对工业化过程进行分析和考察时运用的一种分类方法。他出于研究工业化发展阶段的需要把产业分成三类,即: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其中消费资料工业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工业、服装工业、皮革工业、家具制造业等;资本资料工业包括冶金金属制品业,一般机械工业、运输机械工业、化学工业等;其他工业包括木材加工业、造纸工业、橡胶工业、印刷工业等。霍夫曼运用这种划分方法的目的是为了分析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比例)问题。分类原则是将产品用途有75%以上用于消费品的归于消费资料工业,产品用途有75%以上用于资本资料的产业划分为资本资料工业,介于两者之间的划分为其他产业。这一划分法的缺点是确定的75%的划分界线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划分和量度的,因而这一分类方法在特定条件下才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七)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钱纳里—泰勒分类法是指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泰勒在考察生产规模较大和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制造业内部结构的转换和原因时,为了研究的需要,将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划分为初期产业、中期产业和后期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

根据这一分类法,初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初期对经济发展起着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食品业、纺织业、皮革业等。初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其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具有较强的最终需求性质,后向关联系数较小;具有较小的收入需求弹性;生产技术和工艺比较简单。

中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中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非金属矿工业、橡胶工业、木材与木材加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煤炭工业等。中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它包括中间产品和部分最终产品;也有明显的最终需求性质,前向关联系数较大;具有较高的需求收入弹性;在很多场合能较快结束初期产业发展中的进口替代政策。

后期产业是指在经济发展后期对经济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制造业部门,包括服装和日用品、印刷出版、纸制品、金属制品和机械制品等。后期产业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征:是前向关联系数较大的制造业部门;具有很强的中间需求性质,也是后向关联系数较大的部门;具有较高的收入需求弹性。

这种分类法,一方面有利于在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中深入考察制造业内部各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进而揭示制造业内部结构转换的原因,即产业间存在着关联效应;另一方面,有利于相关政府部门根据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产业的不同特征制定产业政策,促进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www.daowen.com)

(八)战略关联分类法

战略关联分类法是以产业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为标准进行产业分类。按照战略地位的不同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先行产业、重点产业等。

根据罗斯托的阐述,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他认为,主导产业应同时具备如下三个特征:

(1)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

(2)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

(3)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有产业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主导产业的这三个特征是有机整体,缺一就不可成为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往往既对其他产业起着引导作用,又对国民经济起着支撑作用。

先导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向某一战略目标方向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这类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往往起着引导作用,但未必对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

支柱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着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这类产业往往在国民经济中起着支撑作用,但不一定能起到引导作用;同时,往往由先导产业发展与壮大,达到较大产业规模以后就成了支柱产业,或先成为对其他产业的发展既起引导作用又对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然后再发展成为对其他产业的发展不再起引导作用而只对整个国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支柱产业。

先行产业的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先行产业是指根据产业结构发展的内在规律或自然规律必须先行发展以免阻碍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这类先行产业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另一类先行产业是指根据国民经济战略规划的需要人为地确定必须先行发展以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即先导产业。广义的先行产业包括狭义的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

重点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重点产业的概念比较模糊,缺乏科学性,它可以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先行产业等。

▶二、产业结构的含义

产业结构这个概念最初出现在1940年代。当时产业结构的含义还不规范。1957年,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发表了题为《产业结构与投资分配》的论文,文中用inter-industry解释产业结构(industrial structure),认为产业结构就是“产业之间”的结构,即一个国家所有产业的净产值或投入的资本等经济指标在各产业的分布状况或比例关系。

产业结构,既可以解释为某个产业内部的企业间关系,也可以解释为各个产业之间的关系。直到1960年代初对于产业结构的理解还是两者并存的。以产业组织理论创始人贝恩(J.S.Bain)1959年出版的《产业组织》一书为标志,“产业内部的企业间关系”被“产业组织”概念所界定,随后在197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对此概念极力澄清,认为产业结构仅指产业间的关系。

在我国,一般把产业结构定义为产业间的关系,指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与数量比例关系。这一概念有以下含义。

1.产业结构是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

2.产业结构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以某种标志将国民经济分为若干个产业。

3.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主要反映产业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式。其中:

(1)产业间的生产联系,是指每一产业的经济活动依赖于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以其他产业部门的产出或成果作为自己的生产要素的投入;同时又以自己的产出或成果,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服务。

(2)产业间的技术联系,是指每一产业的技术发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受影响于其他产业的技术发展。

(3)产业间的经济联系,是指产业之间的生产联系的紧密程度和范围,直接取决于该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在一定交换关系下的经济利益关系,它通过产业间产品或劳务的交换关系体现出来。

4.产业间的数量比例关系,首先反映的是各类经济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情况,如资金、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分布;其次,反映的是国民经济总产出在各产业的分布情况,如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值、总产量和劳务、利税在各产业间的分布。

▶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历史背景

如何有效合理地配置资源,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是经济学家研究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经济学家对各种经济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经济理论。产业结构理论是人们将经济分析深入到产业结构层次,在对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和产业结构政策实践的探索过程中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

西方不同经济学科的形成和发展都是起源于一定的历史背景,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相对应,并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大体经历了一个从个量分析到总量分析再到产业分析的漫长过程。

以完全竞争为假设条件的古典经济理论,其分析侧重于个量分析。其重要结论是,市场机制通过“看不见的手”能自我调节资源的有效配置,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干扰,主张政府不作为。可以看到,这种个量分析对于说明单个产品市场的局部均衡是有相当大的说服力的。但是该理论的前提——完全竞争——在现实市场上是不存在的,甚至可以说自由竞争本身就孕育着垄断。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使古典经济理论发生了严重危机,市场失效了,“看不见的手”不灵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试图为解决危机开出一剂良方,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将经济分析投向宏观层次,即总量分析,诞生了以国民经济总量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经济理论。其重要结论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有效需求不足,“非自愿失业”总会存在,充分就业只是偶尔的、暂时的,市场机制本身没有足够的力量使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业和产出小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水平。因此,政府有必要且有能力发挥调节市场的作用,即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凯恩斯的主张一度获得了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经济,帮助国家摆脱了经济危机,但同时孕育了更大的失衡,造成国家财政赤字不断膨胀。凯恩斯主义受到了质疑。

凯恩斯主义的失效,使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面临着两难处境:回到古典主义经济理论去搞完全竞争,实践证明行不通;实行凯恩斯主义,又使财政赤字、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由此,经济学家们在两者之间寻找出路,把研究的目光投向了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观层次——产业层次,进行产业分析,去寻找活跃市场机制和弥补市场缺陷的具体途径和方法。这样,就促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四、产业结构理论的思想渊源

早在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将世界各国存在国民收入水平差异和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原因归结于各国产业结构的不同。在1672年出版的《政治算术》一书中,配第通过考察得出结论:与农业相比,工业的收入多,商业的收入又比工业多,即工业比农业的附加值高,服务业比工业的附加值高。这一发现后来被称为配第定理。配第定理为英国经济学家柯林·克拉克重新发现并第一次研究了产业结构的演进趋势奠定了基础。

到18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分别于1758年和1766年发表了重要著作《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在这两部著作中,魁奈提出了关于社会阶级结构的划分,把整个社会划分为三个阶级:

(1)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生产的阶级,包括农业工人和租地农场主;

(2)土地所有者阶级,即通过地租和赋税从生产阶级那里取得收成的阶级,包括地主、官吏、君主及其仆从等;

(3)不生产阶级,即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阶级,包括工商资本家和工人。可以说,配第和魁奈的发现和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来源。

德国国家主义学派的经济学家李斯特(F.List)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国民体系》一书中,提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五个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时期[1]。他还提出了采用国家干预经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理论。李斯特的产业演进论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对于后来产业经济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有些政策主张后来被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所采用。

▶五、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20世纪30—40年代是现代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英国经济学家克拉克、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和列昂惕夫等人。

霍夫曼(1931)提出的霍夫曼定理揭示了工业结构重工业化的趋势。赤松要(1935)提出了产业发展的“雁行形态理论”。克拉克(1940)提出了三次产业的结构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规律,开创了产业结构研究的新局面。库兹涅茨(1941)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联系。列昂惕夫是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早在1941年他就系统地分析了美国的经济结构,撰写的《1919—1929年美国经济结构》一书是产业结构理论的经典之作。

从这个阶段开始,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逐步从最初的实证分析转向理论研究,促进了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

(二)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这个时期对产业结构理论研究有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包括列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丁伯根、希金斯和筱原三代平等。

列昂惕夫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体系,用于分析经济体系的结构与各部门在生产中的关系,研究经济的动态发展与技术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对外贸易与国内经济的关系、国内地区间经济关系及各种经济政策所产生的影响。库兹涅茨在克拉克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研究了三次产业所实现的国民收入比例关系及其变化。刘易斯在其著名论文《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一个二元经济结构模型,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赫希曼总结了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设计了一个不平衡增长模型,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当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某些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罗斯托提出了著名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钱纳里提出了“发展型式”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不变,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将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霍夫曼根据霍夫曼比例,把工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特别符合工业化的前期发展趋势。丁伯根制定经济政策的理论中包含丰富的产业结构理论。希金斯描绘了不发达国家二元经济结构的特征。筱原三代平为日本规划产业结构时提出了“筱原两基准”。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和产业结构政策的实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到处是一片废墟,经济濒临崩溃。如何医治战争的创伤,重建和振兴经济,是日本政府面临的严峻问题。日本政府通过规划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目标,设计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途径,确定不同时期的主导产业,并通过政府一系列的相应政策来确保主导产业的崛起,从而引导整个国民经济按既定的目标发展。日本政府不同时期实施的各有侧重的产业结构政策促使了该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战后短短二十年,日本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要一两百年才能走完的历程,令世人瞩目!

日本的“亚洲奇迹”引起了世界各国经济学界、政界和世界组织的广泛关注。各国经济学家在对日本经济成功经验进行仔细研究后发现:日本的产业结构政策在完成这一经济复兴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样,产业政策的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起来,促进了人们对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

▶六、产业结构理论的研究对象及基本体系

按产业结构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的不同,对产业结构的研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分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经济资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的运行关系,这是“产业发展形态理论”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产业结构是研究产业间技术经济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产业联系理论”的观点。广义的产业结构理论是这两种观点的综合。

产业发展形态理论是从“质”的角度动态地揭示产业间技术经济的相互联系形态和发展趋势,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反映一国经济的发展水平、发展程度、内在活力与增长潜力,它一般由两个指标来测量:一个是价值指标,如某一产业部门创造的国民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比例,或某一产业的资本额占全社会资本额的比例;另一个是就业指标,如某一产业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

产业联系理论是从“量”的角度静态地研究和分析产业间联系方式的技术经济数量比例关系,即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这种关系说明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联系:一个产业的产出是另一个产业的投入,一个产业的投入是另一个产业的产出,投入产出关系就是产业间在投入与产出上的相互依存关系。

产业结构通过产业间质的组合和量的规定,构成了产业间经济资源的分布结构,这种结构既是产业间数量比例关系,又是产业质的联系的有机结合;既是静态比例的关系,又是动态关联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是以研究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为对象,寻找最优经济增长途径为目的的应用经济理论,主要运用动态的比较方法,研究一国或国际间产业结构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摸索出产业结构发展与变化的一般趋势,为规划未来的产业结构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的基本体系主要由产业结构形成理论、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产业结构影响因素理论、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产业结构分析理论、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产业结构政策理论以及产业结构关联理论等几部分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