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及综合评价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及综合评价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市场结构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三个: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由于CRn指标计算简便,直观易懂,容易获得所需资料,因而它被广泛应用于市场集中的实证研究中。洛伦兹曲线描绘的是市场占有率与市场集中由小到大的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因此,这三个指标应综合使用,相互补充,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市场集中度。

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及综合评价

市场结构是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市场结构的主要决定因素有三个: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

▶一、市场集中度

由于市场是由买卖双方组成的,因此,市场集中可分为买方市场集中和卖方市场集中。但由于买方市场以分散为特征,买方市场集中仅限于某些特殊产业(如军火产业),所以,市场集中通常是指卖方市场集中。又由于产业是从卖方的角度定义的,因此,市场集中又叫产业集中。市场集中是指在特定产业中,若干家最大企业所具有的经济支配能力。它通过若干家最大企业的销售额等指标在整个产业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即市场集中度)反映出来。市场集中度是指在某一特定产业中,市场份额控制在少数大企业手中的程度,它是反映特定产业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的一个基本概念。

(一)绝对集中度

它一般是以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的累计数占整个产业市场的比例来表示。设某产业的销售总额为X,第i企业的销售额为xi,第i企业的市场份额为,又设CRn为产业中最大的n个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之和,则有:

利用这一指标,根据某产业的CR1,CR2……CRn数值绘成曲线,可以反映和比较特定产业大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

由于CRn指标计算简便,直观易懂,容易获得所需资料,因而它被广泛应用于市场集中的实证研究中。但这一指标也存在一定缺陷:

(1)在比较两产业的集中度时,对n的不同取值会有不同的结论。

(2)这一指标只反映了n个最大企业的情况,而忽视了产业中n个企业以外的企业数量及其规模分布情况。

贝恩最早运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对产业的垄断和竞争程度进行了分类研究,他将集中类型分为6个等级,并依据这种分类对当时美国产业的集中度进行了测定,见表2-1:

表2-1 贝恩对产业垄断和竞争类型的划分及实例(美国)

1980年代以来,产业经济学界争论较大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如何测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市场集中度问题,以及根据集中度指标对垄断企业实行政府管制时,是否要考虑国际竞争力问题。显然,(2.3)式的绝对集中度测定模型是以不发生产品进出口的封闭经济为前提的。但现代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模型作必要的调整。对此,尤顿(Utton)和摩根(Morgan)曾提出一个考虑到国际贸易因素的绝对集中度测定模型:

在上式中,CRn为n家最大企业的绝对集中度;Qn为n家最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额;Xn为n家最大企业的出口额;Q为整个产业的销售总额;X为整个产业的出口总额;M为整个产业的进口总额。

由于出口对国内市场的竞争没有影响,因此,要从国内外销售总额中扣除;相反,进口会增加国内市场的产品供应量,强化企业间的竞争,所以应该在分母中加进这一因素。把进出口因素归入绝对集中度测定模型后,就会降低绝对集中度,其下降的程度取决于对外开放的程度以及进出口在销售总额中的比例。进出口比例越大,绝对集中度就会越低。

(二)相对集中度

相对集中度指标是反映产业内部企业的规模分布状况的市场集中度指标,常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赫希曼 赫芬达尔指数。

1.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描绘的是市场占有率与市场集中由小到大的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在图2.2中,对角线上的任何一点到横轴和纵轴的距离均相等,意味着企业规模均等分布,对角线右下方的曲线是特定产业的企业规模相对分布曲线,即洛伦茨曲线,它偏离对角线的距离越大,企业规模分布越不均匀,即大企业的相对集中度较高。

图2.2 洛伦茨曲线

2.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均等分布线与洛伦茨曲线之间的阴影面积(记为S1)和等边三角形面积(记为S1+S2,其中S2为等边三角形面积减去S1的剩余部分)的比率。即:

基尼系数的经济含义是:如果S1为零,基尼系数也为零,表明企业规模完全均等;如果S2为零,基尼系数为1,表明产业内只存在一家企业。对绝大多数产业来说,基尼系数总是在0和1之间,基尼系数越接近于零,企业规模分布越是均等,而基尼系数越接近于1,说明企业规模分布的差异越大,市场集中度越高。

相对集中度指标的主要缺陷是:

(1)虽然不同的洛伦茨曲线表示不同的企业分布,但所得出的基尼系数可能相同;

(2)无论产业内企业数量多少,只要它们大小相同,则基尼系数都为零,但事实上,产业内各企业即使规模相同,只要企业数量不同,该产业的集中度也是不同的。

这就是说,相对集中度忽视了产业内企业数量差异对集中度的影响。

3.赫希曼 赫芬达尔指数。赫希曼 赫芬达尔指数(Hirschman-Herfindahl Index,简记H.I指数),最初由A.赫希曼提出,1950年由哥伦比亚大学的赫希曼在他的博士论文《钢铁业的集中》中进行了阐述。由于它兼有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指标的优点,同时能避免两者缺点的特点,因而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该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2.6)式中,N为产业市场中企业总数,其他字母的含义同前。这一指标的含义是:它给每个企业的市场份额Si一个权数,这个权数就是其市场份额本身。可见,它对大企业所给的权数较大,对其市场份额也反映得比较充分。指数值越大,集中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赫希曼赫芬达尔指数以H.I=1(完全垄断时)为一极,H.I=0(完全竞争时)为另一极,能够测定各个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该指标的不足之处是:它用相对规模(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来测定市场集中度,会过高地估计本来就比较大的市场份额。此外,在实践中一般按照企业规模进行分组统计,难以取得单个企业的数据。如果假定同组企业的规模相等并由此来计算赫希曼 赫芬达尔指数,就会产生系统偏差,使所得的指数值小于真值。

在以上三个测定市场集中度的指标中,绝对集中度主要反映特定产业中若干家最大企业的集中程度,但不能反映该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均不齐程度;相对集中度主要反映整个产业所有企业规模的差异,但不能较好地反映领先企业的集中程度;而H.I指数虽然在理论上优于前两个指标,但也存在直观性差、对小企业所给权数较小的缺点。因此,这三个指标应综合使用,相互补充,才能较准确地反映市场集中度。

▶二、产品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是企业在经营上进行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也是一种非价格壁垒,具体是指同一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的同种产品在质量、款式、性能、销售服务、信息提供和消费者偏好等方面存在差异所导致的产品间不完全替代的情况。产品差异之所以为企业所青睐,是因为其使企业面临一条向下倾斜的剩余需求曲线,使企业拥有将价格提高到高于边际成本的能力,也就是说,具有市场势力。

产品差异化分为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垂直差异是指比竞争对手更好的产品;水平差异是与竞争对手不同的产品。而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垂直差异化和水平差异化两种手段交替使用而成功地推出自己的品牌的例子不胜枚举。

从消费需求角度来看,产品差异包括消费者对类似产品的不同态度。因而,产品差异的原因就包括了引起购买者决定购买某种产品而非另一种产品的各种原因。具体地,产品差异的原因可以概括如下:

1.物理差异。产品的设计、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差异。通过改变产品设计、质量、外观、售后服务等,争取购买者的偏好,是企业非价格竞争的主要内容。其主要方式有:一是不增加成本开支的情况下,改变质量、外观和服务;二是利用高技术设备和高质量原料,以及不断投入新的设计和服务来改进产品。

2.心理差异。企业的广告宣传和其他促销手段而造成消费者主观上认识的差异。广告宣传的方式主要有:一是直接介绍产品的性能,使得购买者了解可以选择的替代品;二是说服性广告。

3.服务差异。企业在售前和售后提供的服务内容和服务质量方面所存在的差异。

4.空间差异。生产和销售同一产品的企业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导致了产品间的差别。购买者与销售者的距离不同,使购买活动在方便程度、耗费时间等方面表现出差异。对购买者来说,由于企业和销售点的距离不同,购买产品的价格也不同。(www.daowen.com)

虽然产品差异的原因各种各样,但在不同行业中造成差异化的原因却有所不同。例如,由于消费者信息闭塞,易受广告宣传的引诱,所以,广告在产生产品差异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尤其表现在肥皂、香烟和酒等产品的差异上;而电气装置和汽车则主要是产品设计上的差异。同时,研究者还发现,消费品行业比生产品行业的产品差异程度要大,因为在后一行业里,消费者对所购产品的质量及技术情况了解甚多,许多产品又是标准化的,因而,产品有形差异并不多。显然,在农业林业、水产业及矿业等行业中,产品差异显得微不足道,而在批发、零售、服务业、建筑业、运输业中,产品差异却显得很大。

大体说来,企业可通过以下行为实现产品差异化:

1.R&D行为。企业为使自己的产品区别于同类企业的产品并建立竞争优势,就要大力开展研究和开发工作,努力使产品在质量、式样、造型等方面发生改变,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顾客需要。

2.地理行为。企业产品的生产地和销售地的选择均以地理便利为基础,由此带来位置和运输上的好处。这种地理差异对于企业节省成本、广揽顾客有着重要作用。

3.促销行为。产品差异对消费者的偏好具有特殊意义,尤其是对购买次数不多的商品,许多消费者并不了解其性能、质量和款式,所以,企业应通过广告、销售宣传、包装吸引力以及公关活动给消费者留下偏好和主观形象。

4.服务行为。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中,服务已成为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通过训练有素的职员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缩短结账过程等,满足消费者的合理的差异需求。事实上,许多消费者不仅乐于接受优质服务,而且愿意为产品中包含的信息和训练支付费用。

▶三、进入壁垒

(一)进入壁垒的含义和特征

进入壁垒就是新企业进入特定产业(或市场)所面临的一系列障碍。进入壁垒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进入壁垒是针对特定产业或企业;

(2)进入壁垒是可变的;

(3)进入壁垒是企业针对竞争对手采取策略性行为的主要方式,具有针对性;

(4)进入壁垒具有多样性,一般可以分为经济性进入壁垒与非经济性进入壁垒。

经济性壁垒具有自发性,它是新企业在对进入产业后的预期收益和竞争对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进入新市场(产业)的一系列障碍因素。与此同时,经济性壁垒具有平等性,它对所有企业都会产生阻碍,甚至对于行业中已有的企业。而非经济性壁垒则具有外在强制性,企业只能主动地适应这种壁垒,大部分行政性、法律性和技术性因素导致的进入壁垒往往属于非经济性壁垒。非经济性壁垒一般具有特定范围,而且在这个范围内存在着对不同经济主体的歧视性。

(二)经济性进入壁垒的分类与产生原因

经济性进入壁垒通常分为: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对特有的经济资源的占有等。

1.绝对成本优势。根据贝恩的观点,绝对成本优势是指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行业内原有企业(established firm)比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Prospective entrant)通常具有的低成本生产能力。由于这种能力的存在,使得潜在的或新进入的企业在试图进入市场过程中或进入市场之后,与原有企业相比处于一种竞争劣势。

斯蒂格勒认为,绝对成本优势壁垒按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

(1)现有企业通过专利申请而垄断工艺技术或产业标准;

(2)原有企业拥有高级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具有的人力资本优势;

(3)原有企业通过与供应商订立长期原材料等要素供应而具有的优势。

专利技术是产生绝对成本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专利限制了新企业取得最新技术的机会。专利保护的有效性,决定了新企业进入产业或市场的难易程度。撇开专利保护的非经济性,一般专利保护的经济性壁垒是通过新技术被仿制的成本来衡量。而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仿制所需要的时间来表示专利技术的绝对优势的大小。美国经济学家曼斯费尔德(Mansfield)等,在1981年考察了由48种产品构成的创新的样本,发现仿制成本大约是原来创新成本的2/3,有60%的专利产品需要4年左右才被仿制出来。

2.规模经济优势。根据产业内企业规模经济要求,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必须具有与原有企业一样的规模经济产量或市场销售份额,才能与原有企业竞争,才能在进入后在行业中立足。这之前,新企业的平均总成本(由平均生产成本与平均交易成本确定)一定高于原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

如果新企业试图以最低经济规模进入市场并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从而会导致行业总供给量的大大增加。当需求富有价格弹性时,供给超过原来的需求水平,从而导致产品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甚至低于单位平均成本,结果新企业将得不偿失。

3.产品差异化。在产品差异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市场中,原有企业实施差异化往往是构成进入壁垒的一个更为重要因素。产品差异化(product differentiation)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与其他竞争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使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产品差异化作为厂商的一种理性的策略行为一般视为非经济性壁垒,但由于存在产品差异化成本与收益,因此将它作为一种经济性壁垒。简单地将产品差异化理解为非价格竞争行为是不正确的,当然产品差异化表现方式与价格歧视不同。

4.对特有的经济资源的占有。特有的经济资源主要是指专利权、特许权和关键性的金属或非金属资源。通过控制这些资源也可以阻止别的企业进入某一特殊市场或产业。如我国是世界上稀土金属资源拥有最多的国家,控制稀土资源出口就可以阻止国外一些公司进入高档音响、高档光学仪器生产行业,因为在这些行业需要用稀土作为关键原料投入生产。

(三)非经济性进入壁垒的种类与产生的原因

非经济性进入壁垒一般包括:政策法律制度、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等。

1.政策法律制度构成新进入企业的进入壁垒。政府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政策法律制度是构成行业外潜在进入者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

德姆塞茨等人认为,在某些产业中,企业经营需要获得批准和执照,企业进出口需要获得有关许可证,资金筹措也要受到政府限制,还有差别性的税收壁垒、专利制度,这都将成为阻碍新企业进入的壁垒。并且这些壁垒很难用降低成本或增加广告费等手段加以克服。

例如,对于电力石油化工、钢铁等规模经济极其显著的装置性行业,国家严格限制规模不经济企业进入产业。对自来水、煤气、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产业,国家对企业进入也实行严格控制。

2.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主要指寡头垄断行业中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成过剩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为,由此形成阻碍新企业的壁垒,这是产业内原有企业为保持其在市场上垄断地位而设置的一系列战略性进入障碍。

从潜在竞争企业角度分析,潜在竞争企业进入市场的决策是建立在进入市场后能够取得利润这一信念基础上的。只有当进入市场后预期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新企业才会进入市场。因此,市场上原有企业为了阻碍潜在竞争者制定进入决策,就会想方设法动摇潜在竞争企业的信念。

典型的阻止进入策略行为,往往是指原有企业为了长期占领市场,在短期内不惜采取掠夺性定价战略,使进入企业进入后无利可图。除此之外,原有企业通过事先收买专利,致使潜在竞争者难以有取得竞争力的技术,从而抑制其进入市场,从而保持其市场垄断地位,获取垄断利润。

有大量实证资料可以证明,原有企业在获得专利方面的刺激往往超过潜在的竞争者。尽管某种专利技术含量低于原有企业已经拥有的技术水平,但原有企业也会购买这种专利。由此可见,阻止进入的策略性行为理论,为原有企业购买专利后束之高阁的现象提供了一种解释。

除此之外,策略性进入壁垒还表现在:为今后获得源源不断的垄断利润,设法通过第一阶段大量投资来取得第二阶段的低成本技术,从而为阻止竞争对手进入创造条件;或者在第二阶段生产出相互兼容的第二代产品,增加用户的转换成本(switching cost),对两代产品实施捆绑销售(tie in sale);或者在第一阶段通过策略性投资,进行垂直一体化以阻止竞争对手进入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