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产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产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其后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并提出其研究方向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至此,以SCP为范式的产业组织理论正式形成了。

产业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一、产业组织的含义及渊源

产业组织理论是现代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发端。产业组织理论是以价格理论为基础,通过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的具体考察分析,着力探讨产业组织的状况及其变动对产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从而为维持合理的市场秩序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途径。

所谓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与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

产业组织理论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关于市场机制的论述。其后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并提出其研究方向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18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在这部著作的第4篇,即生产要素——土地、劳动、资本和组织中,他研究了产业组织。他指出,组织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并提出:分工能提高效率;专门工业集中于特定的地方,能提高效率;大规模生产,也能提高效率。由于产业组织可以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产业经济学(Industrial Economics)也称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马歇尔在分析规模经济成因时,发现了被后人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矛盾,即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使企业的单位产品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加,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

从20世纪初开始,随着生产日益集中,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垄断、寡头垄断的市场支配现象已为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普遍市场问题,以英国剑桥大学教授斯拉法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学家以收益递增规律与完全竞争前提相矛盾为突破口,对马歇尔的价格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于是引发了一场关于“马歇尔冲突”的理论争论。英国和美国许多经济学家围绕着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对产业组织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贝利和米恩斯(A.Berle &G.Means)于1932年发表了《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一书,详尽地分析了1920年代到1930年代美国的垄断产业和寡头垄断产业的实际情况,并对股份制的发展更易使资本集中到大企业中从而造成经济力集中等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193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伯伦(E.A.Cham Berlin)和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罗宾逊夫人分别出版了《垄断竞争理论》和《不完全竞争理论》,均提出了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的所谓垄断竞争理论。张伯伦以垄断因素的强弱把市场类型分为从完全竞争到完全垄断多种类型。他还着重分析了垄断竞争、同类产品的生产者集团与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产品差别化、过剩能力下的竞争等问题。1940年,克拉克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克拉克认为,不完全竞争存在的事实表明,长期均衡和短期均衡的实现条件是不协调的,这种不协调反映了市场竞争与实现规模经济的矛盾,为了研究现实条件减弱这种不协调的方法和手段,有必要明确有效竞争的概念。所谓有效竞争,简单地说,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

此外,梅森(E.Mason)第一个发表了有关产业组织体系的论文,并于1939年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及价格政策》一书。正是以上述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才产生了产业经济学。SCP范式(结构—行为—绩效分析范式)建立后,不同的产业组织理论流派相继发展起来,具有影响力的包括芝加哥学派、新奥地利学派、新制度学派。

▶二、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是在19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1938年,梅森(E.Mason)在哈佛大学成立了一个产业组织研究小组。在继承张伯伦等人的基础上,梅森提出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向,并于1939年出版了《大企业的生产和价格政策》一书。梅森将有效竞争的标准归结为两个方面:

(1)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的条件被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

(2)从市场绩效的角度来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被归纳为市场绩效标准。

继梅森的研究之后,一些经济学家将有效竞争的标准从二分法扩展到三分法,即市场结构标准、市场行为标准、市场绩效标准。

在市场结构标准上,集中度不宜太高,市场进入容易,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异化。在市场行为标准上,对于价格没有共谋,对于产品没有共谋,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市场绩效标准上,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宜的规模,销售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的现象,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现象。

1951年,梅森的学生贝恩发表了论文《产业集中度与利润率的关系:美国制造业1936—1940》,在理论上和方法上为“结构—行为—绩效”范式(SCP)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59年,他又出版了《产业组织》一书,该书被认为是第一部系统地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同年,凯森、特纳又合作出版了《反托拉斯政策》一书。此外,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的建立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至此,以SCP为范式的产业组织理论正式形成了。

▶三、产业经济学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严格以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为指导,实施反垄断政策,但是随着美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最强的钢铁、汽车等主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下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以哈佛学派为指导的垄断政策产生了质疑。

因此,从1970年代中后期开始,围绕着反垄断政策的放松,批判和针对结构主义政策论的产业组织学派的理论观点引起了注目。与此同时,一些新理论和研究方法也应运而生。其中,最具影响的是芝加哥学派、可竞争理论和新奥地利学派及博弈论方法。(www.daowen.com)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

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产生于1960年代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斯蒂格勒(V. Stigler)、德姆塞茨(H.Demsetz)、布罗曾(Y.Brozen)、波斯纳(R.Posener)等。与哈佛学派不同的是,芝加哥学派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三者关系上,认为市场绩效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高集中度市场中的大企业必然具有高效率,而产生这种高效率主要在于大规模生产的规模经济性、先进的技术和生产设备、优越的产品质量和完善的企业组织和管理等因素。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由鲍莫尔以及帕恩查(J.C.Panzar)和伟利格(R.D.Willing)等人发展起来的。可竞争市场理论认为,如果企业进入和退出市场(产业)是完全自由的,相对于现有企业,潜在进入者在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成本等方面不存在劣势,潜在进入者能够根据现有企业的价格水平评价进入市场的盈利性,潜在进入者能够采取“打了就跑”(hit and run)的策略。由此,在可竞争市场上就不存在超额利润,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生产低效率和管理上的X低效率(X-Inefficiency),良好的市场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思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

新奥地利学派是由米塞尔(L.Mises)、哈耶克(F.A.Hayek)、柯兹纳(I.M. Kirzner)、罗斯巴德(M.N.Rothbard)、阿门塔诺(D.T.Armentano)、斯巴达罗(L. M.Spadaro)、李特勒其德(S.C.Littlechild)、里奇(W.D.Reekie)等发展起来的。新奥地利学派和芝加哥学派一样也信奉自由主义。新奥地利学派认为唯一进入壁垒的是政府的进入管制政策和行政垄断;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产品差别化实际上是企业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

1980年代后,由于博弈论的引入,以泰勒尔、克瑞普斯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将博弈论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研究,分析了非市场制度安排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形成了新产业组织理论。“新产业组织理论”继承了SCP的分析范式,但对其进行了发展和改进。“新产业组织理论”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三个研究对象中,更注重对“市场行为”的分析。强调了企业行为的重要性,认为企业行为对市场结构具有反作用,市场运行状况对企业行为进而对市场结构会产生反向作用。同时,“新产业组织理论”建立了双向、动态的分析框架。在研究方法上引入了博弈论,这样大大丰富了对企业行为的研究。

(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

产业布局理论最重要的成果是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业在空间的集中与分布即产业集群,越来越成为影响产业、地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资源配置效率、国际竞争力提高和国际贸易变动的重要因素,日益受到经济学界的关注,特别是1990年代以美国迈克尔·波特、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融合了产业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知识,提出了包括产业集群的内容、特征、类型、动因、形成机制、效应等内容的比较系统的产业集群理论,充实和完善了产业布局理论,增强了产业布局理论的完整性、现代化、解释力和应用价值。

(三)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

产业结构理论可追溯到1672年英国经济学家配第的《政治算术》中关于工业比农业商业比工业附加值高的结论。之后1758年和1766年法国经济学家魁奈发表了《经济表》和《经济表分析》,其突出的贡献是在“纯商品”的基础上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所做的分析。配第和魅奈的研究是产业结构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1930~1940年代,产业结构理论基本形成。代表性人物有赤松要、库兹涅茨、里昂惕夫和克拉克。赤松要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库兹涅茨阐述了国民收入与产业结构之间的重要关系,里昂惕夫建立了投入产出分析法,克拉克分析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变化与人均国民收入之间的规律。

1950~1960年代,产业结构理论得到重要发展。主要代表性人物有:里昂惕夫、库兹涅茨、刘易斯、赫希曼、罗斯托、钱纳里、霍夫曼希金斯。里昂惕夫建立了投入产业分析体系,包括投入产出分析法、投入产出模型和投入产出表等;库兹涅茨在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方面也有进一步的研究,出版了《现代经济增长》、《各国经济增长》等重要论著;刘易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赫希曼提出了“不平衡”增长学说;罗斯托提出了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钱纳里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会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中初级产品出口将会减少,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和出口替代。拉尼斯、费景汉在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费景汉—拉尼斯模型(Ranis—Feimodel),它是一种从动态角度研究农业和工业均衡增长的二元结构理论;霍夫曼提出了霍夫曼法则和霍夫曼工业化经验法则。此外,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加拿大经济学家希金斯、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对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均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产业政策理论的发展

1990年代,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陷入了长达十年的经济衰退,人们开始反思日本产业政策的利弊,看到了政府对产业发展过度和不当干预,这在短期内可能有一定的效果,但长期可能有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极大地推动了美国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1990年代新经济繁荣,人们又感到适当的政府引导和支持对产业发展是必要的有益的。日美经济发展的这种巨大反差,加深了对产业政策目标、手段和作用的认识。

(五)产业规制理论的发展

规制经济学(Economic Regulation)是197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主要研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或社会公共机构如何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市场微观经济行为进行制约、干预或管理,即主要是沿着规制机构对经济主体的进入和退出、价格、产量及服务质量等有关行为这一思路展开的。早期的规制经济学文献一般将重点放在对公共事业规制的研究上;斯蒂格勒起初也把规制看作是“为产业所需并按其利益设计并运行的国家权利”;此后,乔斯科(Joscow)和诺尔(Noll)全面总结了竞争与非竞争产业的价格与进入规制;到1981年,斯蒂格勒又将规制的范围扩展到所有的公共—私人关系中;此外,鲍莫尔和奥茨(Oates)对环境的规制及政策问题、维斯凯西(Kip,W.Viscusi)对产品及作业安全的规制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

规制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引入“经济人”假设和供求分析,运用信息经济学、博弈论、激励理论,把产业规制的研究引向深入。具体表现如下:由公共利益规制理论转向利益集团规制理论和激励性规制理论;由强调规制的必要性转向更注意规制的效果和合理化;由加强规制转向放松规制而引入竞争;由单向限制转向博弈和激励;由限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转向规制与竞争平衡;由信息完全转向信息不完全;由作为外生变量转向内生变量;由注重需求分析转向注重供给分析。并指出:规制不能完全代替竞争,竞争也无法替代规制,没有理想的规制和竞争,理想的状态是规制和竞争的兼容协调。由此深化和完善了产业规制理论,更好地说明了“为什么规制,怎样规制,规制是否有效”等基本问题,使产业规制理论更加贴近现实,更具有解释力,并且加强了具体产业的规制的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实现了产业规制理论的实践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