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加强宣传教育,改进方式途径

加强宣传教育,改进方式途径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宣传和教育主体范围的扩大,可以加强和促进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的宣传和教育,并促进民众对其的理解,增强可信度。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宣传和教育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应成为党和政府的一件大事。

加强宣传教育,改进方式途径

目前,中国政治发展教育实际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在宣传和教育主体方面,主体是党和政府的相关部门、电视媒体、教育机构,民间机构、公民个人没有纳入宣传和教育的主体之中,主体的多样性不够;在宣传和教育内容方面,多为党和政府的会议、文件及其精神,以及我国新时期政治发展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中国政治发展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没有向民众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内容过于单一;在宣传和教育对象的实际构成方面,现阶段宣传和教育的对象多为高素质的人群,如党政机关的工作人员,或者是学生、知识分子等,而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如农民农民工以及普通城镇居民则疏于宣传和教育;在宣传和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上,多为电视和报纸这样的传统媒体,而对新兴媒体,如网络等利用不够,实际上当今民众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等新兴媒体了解和接受相关的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多方面的改进,才能达到宣传和教育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的效果。

1.扩大政治发展实际状况宣传和教育的主体范围

现阶段宣传主体的范围过窄,宣传和教育的主体范围应随着民主政治和时代的发展予以适当的扩大。一是加强官方主体的作用。其本身对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的宣传和教育要有一定的质与量的保障,实时和适时地宣传和教育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宣传党的政策。让民众了解和认知真实的状况,对中国政治充满信心,并能够积极关心中国政治发展,献言献策。二是积极争取民间的宣传机构和个人,并对其加以正确的引导,让其参与到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的宣传和教育之中,发挥官方机构起不到的作用。这些民间宣传机构和个人可以包括各种民间机构,如私营企业、公司,各种形式的社区和基层机构,还包括对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有所认知的个人,积极鼓励其在平时的活动、发展,甚至生活中,对其所属或者周围的人群利用各种形式宣传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民间机构和个人参与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更加贴近民众,起到官方机构起不到的作用,同时也是对官方机构宣传和教育的一种弥补。宣传和教育主体范围的扩大,可以加强和促进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的宣传和教育,并促进民众对其的理解,增强可信度。

2.增加宣传和教育所面对客体的范围

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宣传和教育。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虽然一直在接受政治发展的宣传和教育,但其接受的宣传和教育,多数不是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而是政治发展的理论或者政治发展方向的目标、方向等意识形态的宣传。其在学校所接受的政治发展宣传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在很多时候存在着不可信或者敷衍的情况,急需改变。特别是随着新的传播媒介网络等的出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相关的政治信息,容易受到不良宣传的影响,而很多学生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很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其次,把普通民众和低知识阶层的民众纳入宣传和教育的重点。这部分民众接触中国政治发展知识的机会较小,在很多时候是被忽略的对象,这部分人主要包括农民、进城的农民工以及城镇低收入者。鉴于时间、金钱、接触的机会、对政治的关心度等各种原因,他们对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知之甚少。这部分人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其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随着这部分人经济状况的改善和素质的提高,他们也会逐渐关心中国政治发展,因为这将涉及自身的利益。重视和加强对这部分人的宣传和教育,对于国家各方面的发展,效用是显而易见的,也有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

最后,加强对知识分子的引导。知识分子一般较为关心中国政治发展,并对其实际状况有着各自的见解。知识分子的言论对社会影响较大,引导其按照中国国情,正确地对待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就显得十分必要。政治发展实际状况教育所面对的客体一定要全面,并针对不同的客体采取不同的方式,宣传和教育的内容和手法也要实事求是。

3.明确和丰富宣传和教育的内容

现阶段政治发展实际状况教育内容单一,不能适应各个方面的需要,因而宣传和教育内容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我们一方面要充实理论宣传和教育的内容,这个理论包括政治发展方面的国内外的理论,并给予民众以理论的分析指导。当然重点还应是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宣传和教育,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宣传,可以让民众明确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和实际取得的理论成果,增强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心。另一方面在宣传和教育过程中,要增加我国政治发展实际存在的问题,及其这些问题的成因以及国内外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的介绍。也就是说,强调宣传和教育不能只是正面的内容,实际存在的问题也要向受众传达,并提供解决的方法,引导民众正确看待中国政治发展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4.改变传统宣传和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新时期,宣传和教育不应局限于原来传统的方法和途径,对其进行顺应现代科技和民主政治发展要求的改进已经成为必然。传统的宣传和教育方法和途径存在有其合理性,但要在改进的基础上进行加强。传统宣传和教育的方法指的是党和政府利用报纸、电视、集体学习等方式加强政治发展内容的灌输。其合理性就是通过这种无处不在的灌输,使民众自觉和不自觉的接受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但是,随着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民众素质的提高,其弊端十分明显。民主政治的发展要求民众自觉自愿地接受宣传和教育,因此,要改进传统的方法和手段,更多地采取引导的方式。而利用传统媒体进行宣传和教育,也需要更多引导式的宣传和教育,让民众在了解和认识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的同时,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分析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

除此之外,可以利用新兴传媒特别是网络去宣传和教育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民众正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政治正在成为新名词,公民网络参政的热情也逐渐的提高,并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加强通过网络宣传和教育已是重点,在这个方面政府已经有相关的政府门户网站,但这还远远不够。要加强对政治言论的网络社区的监管和规范,通过其对网民认知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进行宣传和教育。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宣传和教育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状况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应成为党和政府的一件大事。要采取正确、适时的举措,真正使宣传和教育落到实处,以适应民主政治和国家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新时期,引导民众正确地分析和对待中国政治发展的实际状况是宣传和教育的关键

【注释】

[1]阳浙江.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初探[J].人才资源开发,2008(3):67-69.

[2]徐辉.浅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人才,2008(12):50.

[3]王坤,张意佩,杨健.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大课堂建设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2012(7):119.

[4]王亚斌.创新型人才特质与评价维度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4):25-27.

[5]孟凡静,王璐.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和条件探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88-90.

[6]卢光莉.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大家,2012(18):182-183.

[7]王金华.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平台建设[J].理论月刊,2010(11):13.

[8]汪勇.社会思潮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及应对[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23.

[9]荆钰婷,谭劲松.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载体与方法创新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6):101-105.

[10]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1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798.

[12]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

[13]彭恩胜,傅琛.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向度”[J].教育与职业,2010(30):44-45.

[14]李静静,汤子琼.高校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思考[J].经济师,2009(1):30.

[15]佘红艳.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校中的实现路径[J].学理论,2009(32):40.

[16]何灵,曾伟立.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研究[J].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0(4):65-66.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18]吴毅君.网络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J].国外理论动态,2010(8):45.

[19]列宁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336.

[20]李恩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西方“隐性教育”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12):67.

[21]薛中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学校[J].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0):50-52.

[22]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时的讲话[J].人民论坛,1996(11):1.

[23]王金华.简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与对策[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2):16-19.

[24]缪苗,许明.澳大利亚教学专业国家标准框架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10):76-80.

[25]龙卓华.法国教师教育专业化历程解读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3):86.

[26]刘捷,谢维和.中国高等师范教育百年省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

[27]徐今雅,朱旭东.“专业教育”辨析:兼论专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J].复旦教育论坛,2007(6):29-34.

[28]张元龙.对教师教育有关概念的认识[J].教师教育研究,2011(1):7-8.

[29]李中国.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J].继续教育研究,2010(8):91-92.

[30]龚宝成.三位一体”教师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5):78-79.

[31]朱水萍.澳大利亚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述评与启示:拉筹伯大学教育学院的教学实习考察[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62-65.

[32]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1):35.(www.daowen.com)

[33]吴康宁.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取向研究[J].教育研究,2000(9):45.

[34]吴琼,高夯.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12(1):47-48.

[35]虞伟庚,胡锋吉.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J].南京社会科学,2008(8):25.

[36]殷世东.教师专业化的困惑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1):32.

[37]钟秉林.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师范院校的转型[J].教育研究,2003(6):40.

[38]武海顺.教师教育改革的理论、模式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56.

[39]陈桂香.教师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困惑[J].学术交流,2011(7):205.

[40]黄崴.从“师范教育”到“教师教育”的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6):45.

[41]龚宝成.三位一体”教师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1(5):78-79.

[42]康艳霞.教师教育“一体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10(3):108.

[43]张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J].学理论,2011(12):246-247.

[44]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时报,2011-04-25(1).

[45]金艳.大学文化的内涵与结构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4):86-88.

[46]程光泉.哲学视野下的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126.

[47]何光沪.大学精神档案(当代卷)[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2-221.

[48]韩延明,栾兆云.我国现代大学文化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4):9-14.

[49]刘少雪.试论大学的责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1):60.

[50][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50.

[51]蔡劲松.大学文化理论构建与系统设计[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26.

[52]潘崎峰,潘宏佳.校园文化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作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106-107.

[53]高金祥.试析大学文化功能的产生及构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65-67.

[5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55]宋新海.公民意识的养成及其当代意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2):149.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57]赵家祥,聂锦芳,张立波.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53.

[58]詹木生.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理性思考[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69-171.

[59]龚建萍.高校德育中的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89-91.

[60]谢安国.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成因及教育对策探析[J].兰州学刊,2009(9):163-165.

[61]李尚旗.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及其路径选择[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0(2):36-38.

[62]李俊卿.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实证研究与培育路径[J].社会科学家,2010(11):106-109.

[63]蒋笃运,张雪琴.公民意识形成的内在机制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44.

[64]包利民.生命与逻各斯:希腊伦理思想史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91.

[65]赵黎青,帕特南.公民社会与非政府组织[J].国外社会科学,1999(1):35-38.

[66]朱慧.中美学校公民教育的差异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154-155.

[67]周宗奎著.儿童社会化[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

[68]法学词典(修订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69]戚渊.论宪法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1996(2):112-125.

[70]黄甫全.学校公民教育:问题及其对策[J].学术研究,1997(4):79-81.

[71]刘国华,张积家.对学校公民教育若干理论问题的认识[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82-86.

[72]张宜海.谈学校公民教育[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6):197-198.

[73]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其教育实践问题研究[M].兰州:甘肃出版社,2008.

[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6]胡春娜,周雁翎.我国学校公民教育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2):11.

[77]于辉.论我国学校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0(2):93-9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