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简单地说,就是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人才。对于创新型人才,国内已经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创新型人才所应该具有的能力和素质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如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独创性,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1]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在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上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开拓性,并能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2]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独特的创新特定能力,其在自身的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以及实践能力上,具有独创性、新颖性以及开拓性,特别是能够提出问题,以解决问题,最后开创实践和研究新局面的人,这些成果具有前沿性和与时俱进的特性。因此,创新型人才主要特指:
(1)从根本特性上来看,要具有特定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质特定的思维模式主要是指创新型思维的培养,这种思维是具有与众不同的视角、思路、见解和方法等,能够与时俱进,具有胆大的勇气、精神、胆识以及气魄等。除此之外,在思维模式和心理特质上,创新型人才还具有特定的特征,在问题发掘仪式上,对发现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区别与抽象能力、综合能力、组织的一贯性、再定义与再构成的智力等,这些也是与时俱进的。而所有的关键就是思维的创造性,以此带来的素质的综合性,最终在于知识的多领域性,这才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
(2)从所应具备的能力结构来看,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多种能力,其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这就包括思维技能、专业技能、精神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能力与技能也是创新型人才发挥能力的基础。
从能力角度看,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这些综合能力高于一般人。而且这些能力要从多个角度去进行考察,可以包括知识整合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沟通为目标的国际交往能力、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实际应用为导向的知识转化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全面素质发展与团队合作的能力等。并且创新型人才能够将综合技能进行发挥,进行创新性的思维和活动,这才是关键。(www.daowen.com)
(3)从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而言,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丰富、合理的知识结构以便支撑其创新性的创造。
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一定要是全方位的,这是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性活动开展的基础。这种综合的知识能力结构,需要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这也是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一个缺陷。特质培养方面,应主要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技能培养方面,应主要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培养方面,应强化隐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获得。[3]
从上述特性可以看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有三个人群:高校学科带头人、高校青年教师、高校学生。高校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应该放在高校学科带头人身上,这样可以形成具有特色的、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群体和创新团队。正如上文所述,创新型人才应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突出的创新能力,经过长期的积累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性业绩,并得到社会和同行的广泛认可,创新型高级人才在个人素质上表现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合作能力、敬业精神,能取得创造性的劳动成果和对人类做出较大贡献。[4]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就对高校所需要进行的工作进行要求,即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需要的条件和环境。而我国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在此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在所提供的条件和环境上并不能够达到一定的要求,这就使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作很难有效的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受到阻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