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国当前资源配置状况看,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对比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教育资源配置过程的公平与效率对比存在的问题
教育资源的配置过程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的筹集与分配,而其中分配主要是指分配方式,主要指此过程中采取何种标准与何种方式进行分配,而此种分配方式则从根本上影响分配的公平与效率。一是教育资源筹集过程的公平就是指在筹集教育资源时,需按照能力原则筹集教育的费用。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主要是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在征税时,国家针对所有的普通民众都是同等的,这意味着在教育资源的筹集上,所有的民众都是相同的,这就体现了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因为在这里能力强者和能力弱者都是一样为教育资源筹集做出同等的贡献,这种相等是相对于其税收贡献而言的。二是教育资源分配方式的公平,这是指以机会均等为准则,从而保证每个参与资源分配的个体占有均等的教育资源的机会。教育资源筹集的效率特指在资源筹集过程中,负担者由于对教育经费分担而发生的成本最低,一般情况下,教育资源分配方式的效率通过资源配置的结果表现出来。这种分配方式不公平在现阶段表现为:地区不公平;城乡不公平;区域不公平等,表现为有些地区多占,特别是城市地区,这种多占更多地表现为效率较高,但是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则较慢。这就导致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比例存在矛盾,从而导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由此引发更多的社会问题,严重引发阶层对立。
2.教育资源配置结果的公平与效率对比存在的主要问题(www.daowen.com)
教育资源配置的最终结果就会形成一定的教育资源配置结构,而这种配置结构就是现阶段教育资源配置不公的现状,表现为城市过多、农村过少;发达地区过多,不发达地区过少;东部地区过多,西部地区过少等诸多问题。从资源配置结果看,公平多是指教育资源在各参与分配者之间,通常以大体均等的占有量加以分配,即是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各学校间,特别是不同受教育者个人之间,要按照与其规模和需求相对应的数量加以分配。这种理论上的要求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难实现,由于权力、城乡差别、特权等各种因素影响,使教育资源多数集中在少数学校,政府的教育投资多数倾向于一些地区和学校,这也就存在着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名牌学校和非名牌学校、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等投入上的巨大差别。投入的差别多是由于政策上的原因,这就导致了享有主体的差别,这是教育政策不公所导致的一个重要结果。从资源配置结果看,效率指的是资源配置的结果要使效益最大化,即教育资源的分配要形成一定的“优势结构”。[65]现阶段,中国的教育资源配置使效率很难得到发挥,这是因为教育资源投入较少的地方,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其根本不能获得教育资源投入所带来的好处。可以说,甚至在某些偏远地区,连最基本的教育资源配置都很难保障,根本谈不上教育资源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基本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短缺经济”问题。但教育领域的供求关系却仍然十分紧张,一方面,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另一方面,教育财政资源的供给,却不能满足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需求,特别是教育经费供给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这就造成短缺教育的现实,也造成教育不公的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具有超大规模教育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教育供给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这必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由现阶段教育财力供给和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现实矛盾所决定的。不同时期这种短缺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一般来说,通常首先表现为满足基本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其次主要是扩大和增加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最后是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机会的资源供给短缺。这与教育资源配置公平与效率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我国现阶段教育资源供给的短缺而言,其具有过渡性的特征,这不仅反映经济发展成熟程度的特点,而且还反映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的特点,从一定程度上,其表现为既有总量性短缺,取决于经济发展是否能够为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财政资源;还有财政性、体制性和结构性短缺,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调节和政府的政策调控得以缓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