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完善民主执政条件下的群众监督,需要通过强有力的群众监督促进党内监督的有效开展。
其一,构建有效的法律及制度,对人民群众的监督权给予充分的保障。随着社会民主政治的发展,我国公民社会也逐渐显现其价值和作用,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党内民主的发展。要顺应这一趋势,就必须赋予群众充分的监督权。
其二,党内监督也要以群众监督为基础。邓小平指出,要让群众监督领导干部,人民有权依法进行检举、控告、弹劾、撤换、罢免党政官员。[99]因此,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要不断扩大群众监督,以促进党内监督,促进党务政务在内容、形式、程序及时限等各方面的规范及公开,以便使党政机构更加规范地行使公共权力。
其三,要完善党内权力运行机制,以促进群众监督和党内监督的互动,人民民主的发展就会为党内民主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从根本上促进党内民主的发展。[100]这也表明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
但就目前的情况看,群众监督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这就需要加强和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以便有效地促进党内监督。
第一,要培养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监督参与意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就把人民群众看作是主人,并赋予人民群众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监督等各种民主权利。但是,就几千年来的中国政治传统而言,民众缺乏民主精神和参与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并且现阶段部分党政领导干部与群众的关系现状也很难使群众的监督意识得到培养。因此,必须对群众的监督意识进行培养,从而有助于形成群众监督与党内监督之间的相互促进。
第二,要拓宽和创新群众监督的各种渠道。一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来进一步明确人民群众履行监督的权利、义务和合法权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监督党组织及党员的权利。二是让群众监督的信访渠道更加畅通。这就需要切实改变党的信访机构的工作态度和运行状况,使群众监督真正能够对党的监督发挥应有的作用。三是要通过多样化的群众监督促进党内监督的开展。这就要求在群众评议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权利。四是要加强党务公开,以便群众监督的进一步开展。知情是监督的前提,要使群众监督和党内监督相互促进,就需要群众知悉党内事务。五是要发挥群众监督的舆论价值,因为群众监督的舆论作用可以有效监督党内的不法行为。
第三,构建和完善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互动机制。一是要完善党内干部选任与群众监督的互动机制。党内干部选任不仅需要党内领导机构管理,还应该规定对选任者进行群众监督,即在本单位、本部门进行民意测验,对多数群众不认可的干部不能提拔任用;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再由党委全委会讨论决定,这样也才能体现人民民主权利。二是建立群众对党内干部收入的知情制度,这样有助于通过群众监督,防止党内腐败的存在。三是建立党员及党组织与群众密切联系的制度。党员及党组织应该通过多种形式与人民群众进行接触,这样才能让民众了解党的政策和执政方针,也有助于党能够密切联系群众。四是构建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互动的反馈机制,保证群众监督对党内监督的信息得到回应和处理。五是完善群众监督对党内监督开展的激励和保障制度。依法行使监督权的群众,其工作、生命财产安全和家庭生活等权利必须得到保障,对那些打击报复群众揭发其腐败行为的党员及党政领导干部应予以严肃查处,[101]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两者互动。
【注释】
[1][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20.
[2]陈华.合作视野下的政府信任关系研究[J].学术论坛,2011(3):54.
[3]王强.公共行政的范式转换及其政府信任问题[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1):40.
[4]刘米娜.公民文化视野下的政府信任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1(1):63.
[5]李砚忠.政府信任的理论解读[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3):30.
[6]管仕廷.论转型时期我国政府信任流失与重塑[J].理论观察,2011(5):29-30.
[7]王强,韩志明.和谐社会中的政府信任及其建构途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1):8-20.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2.
[9]刘熙瑞.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2(7):32-35.
[10]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
[11]唐进.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构建现状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7-8.
[12]陈建兵.论公共服务型政府及其建设[J].兰州学刊,2008(1):43-46.
[13]张序.公共服务型政府:一个中国式命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2-18(11).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tion/2011-02/18/c_121098148.htm.
[14]WILSON,WOODROW.The study of administration[J].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887(6):197-200.
[15]赵黎青.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N].学习时报,2008-07-17.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54 /49156 /7523375.html.
[16][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17.
[17]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4):45-47.
[18]抑扬.杜拉克谈企管观念革命[J].中外管理,1999(2):54-56.
[19]李娜.提高公务员服务意识的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7):153-154.
[20][美]罗伯特B登哈特,珍尼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1.
[21]沈锦坤.论新公共服务理论视域下的公务员服务意识[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7):7-8.
[22][美]罗伯特B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04.
[23][美]罗伯特B登哈特,珍尼特V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65
[24]汪永成.中国行政改革的阻力:来源分析与消解策略[J].理论与改革,1999(1):35-37.
[25]周作瀚,张英洪.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和参政权[J].政治学研究,2007(2):45-48.
[26]刘伟.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不良倾向及其矫正[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5):46.
[27]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5.
[28]格林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39.
[29]徐勇.中国农村研究(2006年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67-80.
[30]林语堂.吾国吾民[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73.
[31]刘伟.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不良倾向及其矫正[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5):46-51.
[32]胡宗山,唐鸣.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民自治[J].政治学研究,2009(1):89-90.
[33]刘伟.黄陂三自然村农民政治意识与政治参与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8.
[34]唐震.新时期农民政治参与问题透视[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8-41.
[35]李高东.我国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的成因及对策[J].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0-21.
[36]阿尔蒙德,西维尼·维巴.公民文化:五国的政治态度和民主[M].马殿君,阎江华,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203.
[37]陈浩天.中国农村基层民主:生成、价值与运作——村民自治制度运行的政治社会学变迁[J].中共浙江党校学报,2011(6).
[38]徐勇.草根民主的崛起:价值与限度[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000(夏季号).
[39][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21.
[40]董前程.协商民主与农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创新:一种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路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41]连儒来.当前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4).
[42]蔡志刚.现代化视角下我国农民公民意识问题探析[J].前沿,2010(10).
[43]张庆侠,苏国安.试论村民自治与我国农村民主化进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
[44]朱宁峰.农民的公民意识及对村民自治的影响[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4(3).
[45]陈方南.影响农民公民意识形成的障碍及其解决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0(9).
[46]陈明.我国农民公民意识的培养路径[J].理论导刊,2011(7).
[47]韩志明.公民问责:理论意义与制度设计[J].中州学刊,2007(5):14.(www.daowen.com)
[48]刘潇潇.公民问责:价值、问题及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3):45.
[49]田作高.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现状[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1):1.
[50]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08.
[51][德]迈克尔·德图佐斯.未来的社会[M].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60.
[52]于建嵘.理智对待不同性质的群体性事件[EB/OL].[2009-04-09].http:∥news.163.com/09 /0409 /08 /56EOOK9A000120GR.html.
[53]于建嵘.群体性事件症结在于官民矛盾[EB/OL].[2010-01-09].http:∥www.p5w.net /news /xwpl /201001/t2783292.htm.
[54]温家宝.围绕大局突出重点深入推进政府廉政建设——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2010-01-09].http:∥www.cctv.com/news/china/20060227/101900.shtml.
[55]郭严森.基于利益博弈视角的群体性事件剖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9-32.
[56]胡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问题[J].学理论,2010(7):42-44.
[57]闫纪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及处置对策[J].理论导刊,2010(5):32-34.
[58]张传鹤.我国群体性事件的最新发展态势、成因及对策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0(5):43-46.
[59]张爱军.群体性事件概念之名实辨析[J].社会科学论坛,2010(13):168-173.
[60]秦健.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和处置对策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4):84-98.
[61]杨亚非.转型期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建设研究[J].学术论坛,2010(11):36-38.
[62]赵静,张麦兰.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的当代建构[J].兰州学刊,2006(10):97-99.
[63]王梦奎.中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2.
[64]S M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55.
[65]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35-36.
[66]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02.
[67]郑曙村.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转型及其路径选择[J].文史哲,2005(1):150-154.
[68]胡建,刘惠.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流变及其重塑[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1):9-10.
[69]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1.
[70]徐凤真.农村土地流转纠纷及其解决机制[J].理论学刊,2011(3):72.
[71]刘建丽.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当代经济,2012(1):80.
[72]李桢.当前阻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35-37.
[73]王守智.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地方政府、农民与中介组织[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3-19.
[74]戴学来,李家祥.日本的结构改革特区与我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J].开放导报,2007(6):56-59.
[75]郎佩娟.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深层问题与政府行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1):28-32.
[76]刘刚.农民土地产权残缺与不公平农地收益分配制度研究[J].经济纵横,2008(11):65-67.
[77]李维庆.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残缺及变革方向[J].中州学刊,2007(9):42-44.
[78]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5.
[79]秦晖.论地权的真问题——评“无地则反”说[N].经济观察报,2006-08-21(33-34).
[80]陈成文,赵锦山.农村社会阶层的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选择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8(10):37-40.
[81]纳灿辉,马国芳.政府职能社会化与培育社会中介组织[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5):32-36.
[82]蔡志荣.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十大关系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6):2159-3160.
[83]农业部.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四对关系[N].人民日报,2009-08-04(4).
[84]黄国庆.基于农民利益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49):75.
[85]崔明明,常伟.农村土地流转:公共选择与政府参与[J].兰州学刊,2012(4):127.
[86]夏波.中国共产党加强党内监督的探索历程与经验启示[J].学理论,2011(2):11.
[87]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从一大到十六大[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138.
[88]杨荣.中共三代领导人群众监督思想的比较研究[J].科学社会主义,2010(5):39.
[89]朱庆跃.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监督的基本经验[J].实事求是,2008(5):49-51.
[90]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落的启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132.
[91]王翠芳.中共党内监督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J].社会主义研究,2011(4):24-28.
[92]陈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问题研究综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11):20-24.
[93][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M].张雁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154.
[94][美]詹姆斯·布坎南.宪法经济学[N]//刘军宁,等.市场社会与公共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342.
[95]于晓静.对干部权力监督的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22-123.
[96]马辉,杨玉梅.群众监督: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的基础[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54.
[97]徐伟民.浅论群众监督的地位和当前价值[J].理论月刊,2010(2):134-136.
[98]顾阳.党内监督的几个问题[J].党政干部学刊,2009(6):20.
[9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2.
[100]朱红东,万泽民.论民主执政与人民群众的监督[J].江汉论坛,2011(1):16-20.
[101]胡松,方茁.论当前廉政建设中的群众监督机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