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新定义人心: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重新定义人心: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曾筑室会稽阳明洞,世人称阳明先生。王阳明的心学,虽受明以来的诸多大学推崇至伟人,甚至圣人的高度,将心学排到孔孟之后,近年来有关心学的著作也层出不穷,但坦言之,大都生搬硬套,囫囵吞枣,艰涩难懂,并没有搞清楚心学的真谛。王阳明的核心“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从概念到概念很难说得清楚。顾炎武看来,明末国家动荡不安,政权不稳,以致亡国,正是王学空谈误国的结果。

重新定义人心: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思想

王守仁(1472-1529年),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会稽阳明洞,世人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心学,虽受明以来的诸多大学推崇至伟人,甚至圣人的高度,将心学排到孔孟之后,近年来有关心学的著作也层出不穷,但坦言之,大都生搬硬套,囫囵吞枣,艰涩难懂,并没有搞清楚心学的真谛。因为心学本来就是一种思辩哲学,艰深难懂,自然不在话下。王阳明的核心“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之说,从概念到概念很难说得清楚。

有人打了个比方来说明。瞎子也知道黑白的概念,但让他挑选具体的黑白之物,他便不知道哪个是黑哪个是白了。所以,可说瞎子不知黑白,不是因为瞎子不知黑白概念,而是因为他不能辨黑白之实物。同样的道理,高谈仁义的人,说的那个漂亮可以胜过大禹,但让他们在仁与不仁之间选择时,便不像说的那么漂亮了。概念和行为之间就不能统一了,知行不一。口惠而实不至。仁义道德,成了“三岁孩童都道得,八十公公行不得”的广告词,当人们反过来要用仁义道德之名来窃取荣华富贵时,言行不一遂成为普通的人性炎症。

王守仁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三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其中的“心即理”是三说的理论基础。而“良知”,即“天理”,它就是本心,是不须向外求的。但是“良知”可能受到私欲的蒙蔽,因此,通过自我修养得到途径“去人欲,存天理”,以达到“致良知”的目的。而“知行合一”的“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行”就是“致良知于事物”。“知行合一”就是“求理于吾心”,把心与理合一,其实也就是“致良知”。由此可见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打个比方说,某企业家知道掺杂使假是不好的,但他为了赚更多的钱,又看到别人也都在做掺杂使假的事,于是他违背了自己的良心和道德底线,跟着别人走上了不正确的路。如果这个企业家平常加强学习提高自我修养,“去人欲,存天理”,追随自己的本心本意,按照事物本质规律去做,就不会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行为另做一套了。(www.daowen.com)

王阳明打破封建等级观念,提倡在“良知”面前人人平等,这种人格平等说,虽与封建伦理有相矛盾的地方,但在“吾心良知”面前,“圣人”与“愚夫愚妇”是同一的。打破了人的品级和阶级区划,无疑是一种进步。

但是明末清初的务实学者顾炎武宋明理学进行了批判。顾炎武看来,明末国家动荡不安,政权不稳,以致亡国,正是王学空谈误国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