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构建农村市场体系,提升贫困者增收节支平台

构建农村市场体系,提升贫困者增收节支平台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农村交换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调整都会对农村贫困产生重大影响:从交换结构来看,主要是通过农产品价格指数和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反映出来,表明农业生产者在国民交易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前述研究表明,农产品价格指数上升和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下降能有效推动农村减贫,而农产品价格指数下降和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阻碍农村贫困减少。

构建农村市场体系,提升贫困者增收节支平台

如前所述,农村交换结构调整和消费结构调整都会对农村贫困产生重大影响:从交换结构来看,主要是通过农产品价格指数和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反映出来,表明农业生产者在国民交易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前述研究表明,农产品价格指数上升和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下降能有效推动农村减贫,而农产品价格指数下降和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上升阻碍农村贫困减少。农村消费结构的调整则通过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实现农村贫困家庭脱贫,或者是减少收入和增加支出加剧贫困。交换结构的影响或消费结构的影响都可以通过完善市场机制规避其负向影响而强化其正向影响。与此同时,农村经济发展稳定性这一质量因素也对农村贫困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物价水平的稳定性,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对农村来说前面已经论及,而对物价水平的稳定性则需要构建合理的市场体系来实现。

(一)健全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

前述研究表明: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村家庭能够获取更多的经营收益,从而使农村贫困家庭脱贫概率增加;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村家庭所获取的农业经营收益就越少,农村贫困者脱贫概率下降。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以确保农业生产有较高的收益率,从而能够增加贫困者家庭经营收入。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要建立完备的农产品交易场所。农产品交易场所是农民出售其农产品的主要地点,有了固定的交易场所,农民生产出农产品后只需要将其运送到这些场所进行交易即可,无需因出售场地不确定而增加更多的交易成本。农产品交易场所包括农村集市、农贸市场、农村超市等类型,其形式相对较为灵活。政府部门必须大力推进农产品交易场所建设,每个乡镇或聚居地要有定期的农村集市,以方便农村居民自行销售其农产品,主要是自行销售其零星农产品;每个乡镇或聚居地最好要有农贸市场,方便产量较大的农产品零售与批发;政府部门还可以在农村超市中设立相应的农产品销售点,以便农产品非定期地零售。

其次要建立规模生产农产品销售网络。在本地农村建立完备的农产品交易场所要解决的是农村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农产品,对于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无法全部在本地销售,因此必须在其他地区建立产品销售网络。比如,湖南贫困县龙山大规模生产百合,但这几年其价格一直不稳定,究其原因主要是其外地销售网络未健全。因此,对地区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主管部门必须在相应的销售地搭建完备的销售网络,形成完善的促销机制。

其三要搭建健全的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的销售需要有连接生产基地与销售地之间健全的物流体系,从产品装车、运输、卸货到入库都需要进行严密的安排。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农业规模化生产项目确定时要对其物流体系进行有效安排,在生产农户之间进行合理分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物流体系。

最后要建立农产品价格监控制度。稳定的价格是确保农业生产者获取稳定收益的保障,因此,政府物价管理部门必须对农产品价格进行有效监控。这种有效监控不仅是要对产品价格决策行为进行有效引导,防止市场恶意操纵价格的行为,又要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农户之间恶性竞争导致农产品价格幅度过大下跌。

(二)合理引导农村消费市场导向

如前所述,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与农村贫困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越低,农村家庭在消费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节约更多的支出,农村贫困家庭脱贫概率就越大;农村消费品价格指数越高,农村家庭在消费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将会增加更多的消费支出,从而农村贫困家庭脱贫的概率就越小。因此,要合理引导农村消费,防止农村居民消费幅度过大地上涨。为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指导消费行为的指南,因此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是构建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的关键所在。各级政府部门要通过宣传、沟通和教育等方式引导农民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形成适度消费和健康消费理念。一是引导农村居民树立适度消费观念,既要拒绝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又要避免过分节俭;二是要树立健康消费观念,使消费行为有利于家庭人员身心健康,拒绝使用垃圾食品,学会辨别和拒绝假冒伪劣产品;三是要摒弃攀比心理,引导农村居民根据收入水平决策消费行为。(www.daowen.com)

其次,健全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健全的消费品市场体系是满足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必要前提。目前,一些偏僻农村仍然以定期集市为主解决农村居民日常消费需求,未能形成健全的消费品市场。因此,地方政府部门要积极开展工作,建立以定期集市、农家商店、农村超市等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方便农村居民购买其需要的日常消费品。

再次,合理引导农村消费结构调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需要进行不断调整,这种调整具有自发性,自发性调整并不一定形成科学的调整结果,因此地方各级部门要通过相应手段合理引导农村消费结构调整。一是要根据收入水平提升情况合理实现消费结构升级,从生存消费向发展消费转变,实现居民自身发展需要;二是要避免非适应性消费结构调整,即通过宣传和指导使农村居民避免过度强调消费结构升级而不顾自身收入条件,特别是对那些低收入家庭,不能由于攀比心理而盲目跟从高层次消费。

最后,强化农村消费品市场监控。目前农村消费品市场基本上处于自发运行状态,严重缺乏市场监控,因此各级农村地方政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农村消费品市场监控。一是强化农村消费品市场的价格监控,要通过定期和非定期检查,严厉打击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二是要对农村消费品市场安全问题进行监控,严控各商店和超市进货渠道,严厉查处各类不安全消费品销售行为。

(三)构筑贫困者增收节支平台

农产品市场和农村消费品市场体系的完善为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和节约消费支出提供了平台。而对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贫困者来说,无论在农产品市场上还是在消费品市场上都处于劣势,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对其产品销售和消费行为进行合理引导。

首先,为贫困者农产品销售建立绿色通道。为了确保贫困者农产品能够顺利按合理价格销售,必须采取优惠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农村集市、农贸市场或农村超市中要优先为贫困者设立摊位,采取集中产品轮流销售等方式进行促销,并免除其各种杂费;二是对贫困者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要在销售网络中予以优先销售,以确保其收益实现。

其次,保护贫困者合理消费利益。贫困者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其消费利益要尽量实现最大化。这就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切实保护贫困者合理消费利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切实保护贫困者的消费权利,一旦贫困者消费权利受到侵害必须享受优先处理权;二是经引导贫困者识别假冒伪劣产品,识别对身体有害的消费品,确保其消费安全;三是要优先安排消费者质优价低的消费品消费,引导其识别产品质量和价格之间的可比性,倡导合理消费行为。

再次,正确引导贫困者消费行为。为了使农村贫困者合理安排消费,尽量节约消费成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消费行为进行引导。一是引导贫困者树立合理消费观念,既要避免消费保守不前的理念,又要避免过度消费和铺张浪费;二是要避免因攀比心理而盲目跟从高层次消费,其消费层次要尽量保持基本消费和社会交往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