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扶贫战略转型的思路

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扶贫战略转型的思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前所述,在当前农村贫困减少难度增加的条件下,中国农村扶贫必须实现转型。过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思路既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推动了农村贫困发生率的迅速下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不平等问题越发突显出来,严重地弱化了经济发展的减贫效果。

如前所述,在当前农村贫困减少难度增加的条件下,中国农村扶贫必须实现转型。过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发展思路既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又推动了农村贫困发生率的迅速下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不平等问题越发突显出来,严重地弱化了经济发展的减贫效果。在此情形下,必须实现扶贫战略的思路转换,由过去以效率优先战略引导的农村贫困减少转向兼顾公平的扶贫战略。图7-2对此进行了思路清理。

图7-2 经济发展视角下扶贫战略转型的思路

图中共有两个大虚框,第一虚框反映了效率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农村减贫效应,第二个大虚框示意了兼顾公平发展战略下的农村减贫策略。两个虚框之间连接的箭头代表农村扶贫战略由效率优先思路下农村扶贫战略向兼顾公平思路下农村扶贫战略的转型。在第一个大虚框中,在效率优先发展思路的引导下,农村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和发展质量等对农村贫困产生重大影响:农村通过农业增长、收入提升和就业增长实现农村贫困家庭收入增长,研究表明过去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贫困减少的贡献率达到一半以上;经济结构调整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居民结构、分配结构、交换结构和消费结构实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或消费节约,从而有效推进农村减贫;而经济发展主要通过发展的稳定性、效率性、创新性等推动农村贫困减少,但收入差距扩大和农村环境恶化则削弱了这种发展所带来的减贫效果。这些考察指标中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作为减贫因素的居民结构调整和分配结构调整又在发展质量因素中分享性指标中加以反映;交换结构调整则与发展稳定性指标相互交叉影响;发展结构性指标大都通过结构调整这一因素发生作用;增长性和效率性指标都能通过经济增长的指标反映出来;创新性发展质量因素通过农业科技水平提升实现农业经济增长。(www.daowen.com)

第二个大虚框则说明了兼顾公平发展战略下农村扶贫的具体策略和政策。其中第一个小虚框为后期农村扶贫战略转移下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提供思路:具体包括农业发展战略、产业结构调整战略、非农就业推进战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农村市场体制完善战略和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战略。它们与第一个大虚框中的经济发展减贫效应的分析存在不同的对应关系。第一个大虚框中农业增长、收入提升以及就业增长等途径推动了农村贫困减少,因此必须通过农业发展策略(包括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强农业科技开发和农业现代化经营)、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包括农业专业化经营、农业多元化经营和发展农村工商业)以及非农就业推进策略(旨在提升收入和增加就业)等途径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以进一步实现农村经济增长推动农村贫困减少,为了强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减贫效应,必须进一步采取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对应产业结构调整减贫)、非农就业推进策略(对应产业结构调整减贫和就业结构调整减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策略(对应发展持续性减贫)、农村市场体系完善策略(对应交换结构调整减贫、消费结构调整减贫和发展稳定性减贫)、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策略(对应居民结构调整减贫)。

在第二个大虚框中有两个小虚框:第一个小虚框表明要实现扶贫战略转型所要采取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第二个小虚框是具体在经济发展视角下采取哪些措施助推农村贫困减少。两者间的箭头表示前者为基础,后者为目标性政策。其对应关系是:农业发展策略与项目扶贫、人力资本扶贫措施对应;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与项目扶贫、人力资本扶贫措施对应;非农就业对应人力资本扶贫措施;基础设施建设策略对应项目扶贫措施;市场体系完善策略对应项目扶贫措施;收入分配体制健全策略对应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措施。

最后,所有的这些策略和措施都归结于精准扶贫战略实施这一落脚点,以实现农村贫困的全面减少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