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不断采取有力措施创新农业发展体制,充分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得到相对持续稳定的发展(见表3-11)。总体上来说,农业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1979—1985年)。在这一阶段,我国政府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放开农产品价格管理,陆续放松农产品贸易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7.1%。特别是1984年和1985年,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分别达到15.2%和13.4%,这在农业发展历史中是相对较少的快速增长时期。1979—1984年间,农业总产值增长7.1%,粮食产量的年均增长为4.7%,水果产量的年均增长率为7.2%。产量增长最快的是油菜籽、牲畜和水产品,其实际产出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9%、9.1%和7.9%。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中期至20世纪末。在这一阶段,农业耕种制度和生产体制变革所带来的刺激效应基本释放完毕,农民吃饭问题基本解决,农村增产积极性有所降低,农业生产进入一个相对发展较缓慢的阶段。统计数据显示,1986—1999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下降至3.7%。粮食产量增长速度下降更快,其年均增长速度下降至1.4%。与此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肉类、水果和水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其产量水平得到迅速提升。表3-10数据显示,1985—1995年和1996—2000年间增长最快的是水产品的产量,其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3.7%和10.2%;同期水果产量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2.7%和8.6%;肉类产品产量同期增长8.8%和6.5%。这就反映了适应需求变化的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在这一阶段,国家为了重新提振农业生产积极性,采取有力措施和制定政策刺激农业生产增长,在取消长期实施的农业税后,又先后实施农业补贴和农产品保持政策,并从上层建筑层面改革农业生产中不适应的经济基础促进,实施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发展的改革措施,农业生产进入一个持续稳定增长时期。统计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农业总产值得到相对较快速的持续发展,其年均增长速度为3.4%。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其年均增长速度也达到了3.9%。油料、水果、肉类产品以及水产品也实现了连续增长,其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4%、2.3%、4.7%和5.3%。
表3-11 1970—2016年中国农业经济的年均增长率/%
续表3-11
资料来源:前期数据来源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贫困减少》[102];后期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0—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增长特征
首先,农业生产实现了较快增长,但其增速明显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速。由表3-11和3-12数据可知:除个别年度外,我国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一般都稳定在3%~5%之间,年均增速为4.12%。农业总产值的增长在改革开放初期更加迅速,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生产体制的变革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表3-11中数据显示:1979—1984年间,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达到7.1%。特别是根据3-12可知,1982年和1984年其增速分别高达11.5%和12.9%。这种增速既高于当时发达国家年均1.2%的增速,也高于同期发展中国家年均2.3%的增速。
但是,与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呈现明显较缓慢的特征。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结果:1978—2016年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7.6%;而同期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则只有4.6%,后者仅为前者的60.5%。不仅平均增长速度低全国平均值,而且在个别年份其增速相当低:1985年其增速仅为1.8%,而且在1999—2003年间经历了一个增长低潮期,增速均低于3.0%;1980年甚至出现负增长。
表3-12 转型时期中国农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及比重变化
(www.daowen.com)
资料来源:前期数据来自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与中国农村贫困减少》[102];后期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7)》。
其次,农业生产增长在波动中趋于稳定,但其波动的周期性并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波动性相对较大(图3-2),这一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更为明显:在1980年农业生产总值出现负增长(-1.5%)后,由于自然条件较好和体制改革激励的影响,1981年和1982年连续出现大幅度的增长,其增速分别达到7.0%和11.5%,并在1983年短暂回落后更是在1984年增速上冲至12.9%,成为农业生产增长率的最高峰值。但这种冲刺缺乏后劲,1985年迅速回落到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最低水平1.8%,其后经过小幅上升后又在1988年回落到2.5%。此后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经历了1988—1991年以及2003—2007年两波幅度较小的波动。
图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的波动性
从图3-2还可以看出,农业生产总值增长速率呈现一种大幅波动到小幅波动再到相对稳定的过程:1978—1985年属于大幅波动时期,1988—1991年以及2003—2007年属于小幅波动时期;自2008年以来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相对趋于稳定,除个别年份外,其年均增速在3%~5%之间。
从整体来说,农业生产的增长无论是大幅波动还是小幅波动,抑或是相对平稳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周期性。从前期的大幅波动和1988—1991年的小幅波动来看,其波动相对来说无规律可循,其增长率时而上升时而下降,增长和下降都没有延续性,没有连续3年的上升或下降。如果要对其波动性进行周期划分,可以将其区分为1978—1991年、1991—2003年、2003—2016年三个周期,其特征分别是大幅波动周期、小幅波动周期和相对平衡期。
第三,农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业结构基本上以种植业为主,其他农业产业占比相当小,而且种植业中以粮食种植为主,其他农作物种植占比较小。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供求导向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居民消费日益多样化,从而农业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由粮食种植向农作物种植多元化发展。表中数据显示:1978—2016年,我国农业生产总值中,种植业占比由80%下降为52.9%,最低占比为2008年的48.4%;畜牧业占比由15.0%上升到28.3%,最高占比为2007年的33.7%;渔业占比由1.6%上升到10.4%,最高占比为2001年和2002年的10.8%;林业比重基本稳定,仅由3.4%上升到4.1%,保持在3.4%~5.2%的范围内。
表3-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情况(单位:%)
资料来源:前期数据来自于《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107];后期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2000—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
农业结构调整还表现在农产品结构的调整。表3-14数据显示,粮食、油料、棉花等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增长缓慢,甚至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表3-1数据显示:全国粮食产量从2000年的40522.4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61625万吨,增长幅度为52.1%,年均增长速度仅为2.9%;油料产量从2000年的2954.8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3629.5万吨,增长幅度为22.8%,年均增长仅为1.3%;棉花产量从2000年的441.7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529.9万吨,增长幅度为20.0%,年均增长不到1.2%。与此相对应的是肉类、水果和水产品等农产品增长相对迅速。表3-1数据显示,这些类型的农产品除肉类在个别年份出现负增长以外,其他年份都为正增长,且增长速度一般超过前述类别的农产品。表3-1数据显示:肉类产量从2000年的6125.4万吨增长至2016年的8537.8万吨,其增长幅度达到39.4%,年增增速为2.3%;水产品产量由2000年的4278.5万吨增长到2016年的6901.3万吨,整体增幅为61.3%,年均增长速率为3.6%。
第四,农业发展显现出地区差异。整个国家农业得到增长的同时,三大区域的发展速度在各个时期发展各不相同。表3-14列示了1980年以来农业生产总产值的增长速度,2010年以前以中部、东部、西部三大区域为分析对象,而2011以后则以2011年度国家统计局划分的四大区域为分析对象。2010年以前区分为两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在1978—1995年间,我国农业生产在整体上呈现从东部向中、西部逐步递减的梯度发展趋势;1995—201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明显趋缓,其增速呈现西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快于东部地区的趋势。表中数据显示:1980—1995年,东部地区每五年的年均增速分别为5.4%、6.4%和5.8%,比中部地区每五年的年均增速4.2%、5.8%和5.4%要高,更高于西部地区每五年的年均增速3.8%、5.3%和4.7%。1995—2010年,东部地区每五年的年均增速为3.9%、4.0%和3.1%,低于中部地区的4.1%、4.3%和3.8%,更低于西部地区的5.7%、5.1%和4.3%。2011年区分为四大区域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仍然保持原有的趋势:东部地区增长速度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则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后,东北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经历了一个由高到低的过程,2011—2013年,其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较多,2014年后其增长速度迅速下降,2016年甚至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表3-14 分地区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比较/%
资料来源:根据2000—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