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农业发展政策促稳增长

农业发展政策促稳增长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生产发展。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稳定增长,农业各个方面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表2-12000年以来中国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一方面,蔬菜、水果、油料和茶叶等适销经济作物的产量水平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受到库存积压多、需求下降、价格走低等原因的影响,棉花和糖料等农产品产量呈现下降趋势。

农业发展政策促稳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0年以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继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21世纪初国家取消了长期实行的农业税,对农业包括粮食生产和其他林牧渔业生产实施补贴,调整了被长期扭曲的收入分配体系,近年来又对不适应农村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进行了改革。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

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得到稳定增长,农业各个方面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林牧渔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24915.8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112191.3亿元,17年间增长了3.5倍,其年均增长速度在3%~4%间(见表2-1)。农业生产在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表2-1 2000年以来中国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

(一)种植业得到持续发展

1.粮食增收持续稳定

2000年以来,在“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引导下,我国实施了粮食生产补贴政策,对小麦和稻谷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对产粮大县和大户予以奖励。在一系列优惠政策引导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激发,粮食生产持续丰收。

2000年以来,全国粮食生产持续丰收,极大地振兴了农村经济,尤其是从2004年至2015年实现了连续12年粮食增产。2016年,国家为配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调减玉米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度略有下降,但仍然是历史上第二高产年份。全国粮食总产量2016年达到61625.0万吨,比2000年增加15407.5万吨,其增长幅度为33.4%,年均增长1.4%。表2-2显示了2004年以来粮食持续丰收的情况。其中,2016年稻谷产量为20707.5万吨,比2004年增加2798.7万吨,增长15.6%,年均增长0.5%;2016年小麦产量为12884.5万吨,比2004年增加3689.3万吨,增长40.1%,年均增长3.1%;2016年玉米产量为21955.2万吨,比2004年增加8926.5万吨,比2011年增长68.5%,年均增长4.7%。

表2-2 2004—2016年粮食生产持续增收情况

续表2-2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7年)》。

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2000年以来,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粮食市场竞争,我国不断创新粮食生产科技开发,努力研发优质粮食品种,国家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3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2000亿斤大关,并在随后四年内连续超过12000亿斤,意味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生产水平跨越了新台阶。[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提升,保障了国内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供给安全能力增强,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目标。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居民人均粮食保有量达到446 kg,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7 kg,比国内2000年提高81 kg,而且稻谷、玉米和小麦三种主要粮食的自给水平超过了98%。[2]

3.粮食生产区域布局不断优化

我国禀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粮食生产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空间优势,积极开展粮食生产区域布局,形成了一系列粮食主要生产区域。从播种面积来看,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山东等13个主要粮食生产省份在2016年的播种面积达到了12.2亿亩,占全国粮食播种总面积的71.6%。从产量来看,2016年主要产粮省份的粮食产量达到9355亿斤,在全国粮食总产量中占比达到75.4%。从对增产的贡献来看,主要产粮省份2012—2016年增产累计达到421亿斤,占同期全国粮食增产量的比例高达80.6%。[3]

4.粮食单产增加

我国不断推进农业科技应用,积极推广优良粮种,积极改良粮食种植方法,极大地增加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粮食品质不断优化,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全国粮食亩产2016年达到363 kg,比2012年增产10 kg,增产幅度为2.8%。[4](www.daowen.com)

(二)经济作物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

1.经济作物结构实现持续优化

经济作物是农民进行农业生产获取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我国一直把抓紧抓好经济作物种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不断调整经济作物结构。2000年以来,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在总体上一直保持较高水平,经济作物结构得到不断优化。一方面,蔬菜水果、油料和茶叶等适销经济作物的产量水平不断增长。全国油料总产量2016年达到3629.5万吨,相对于2012年增长9.8%,其年均增长幅度为1.7%。2016年全国蔬菜产量达到79780万吨,比2012年增长了12.6%,年均增长3.0%。全国水果产量达到28351万吨,比2012年增长了17.9%,年均增长4.2%。全国茶叶总产量达到240万吨,比2012年增长34.1%,年均增长7.6%。另一方面,受到库存积压多、需求下降、价格走低等原因的影响,棉花和糖料等农产品产量呈现下降趋势。全国棉花总产量2016年为530万吨,与2012年相比减产了154万吨,下降幅度为22.5%。全国糖料总产量2016年为1234l万吨,与2012年相比减产了1144万吨,下降幅度为8.5%。[5]

2.经济作物区域布局趋于合理

在当前农业分工日益明确的趋势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合理布局经济作物生产区域对促进其生产水平提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的主要经济作物有向自然条件优越、地理区位较好的地区聚集的趋势。棉花生产主要向光照条件好的新疆地区聚集,新疆全区的棉花产量2016年达到359万吨,在全国棉花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67.8%,其占比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16%。糖料生产主要向广东、广西、海南、内蒙古、云南等省(区)集中,五个省(区)的糖料产量2016年达到10946万吨,在全国糖料总产量中的占比达到88.7%。

(三)林业生态建设和林业生产成绩突出

1.林业生态建设力度加大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鼓励林区农户积极开展林业生产和维护,森林资源不断增多,美丽家园逐渐形成。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全国造林面积稳定增长。国家林业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造林总面积2016年为720万公顷,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161万公顷,其增长幅度为28.2%,年均增长率为6.5%。其中,人造林总面积为382万公顷,基本上与2012年持平;飞播林为16万公顷,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3万公顷,增长幅度为19%,年均增长速度为4.4%;新封山育林面积2016年为195万公顷,比2012年累计新增31万公顷,增长幅度为19.2%,年均增长率为4.5%。二是森林覆盖率不断增加,全国绿化率不断提升。林业总局的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森林总覆盖率2016年为22.3%,与2012年比较提高了0.7%;森林蓄积总量2016年为164亿立方米,与2012年比较增加了8.2%。三是自然保护区增多,生态保持不断得到强化。林业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2015年为2740个,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7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15年达到9649万公顷,与2012年比较增加了234万公顷,增长幅度为2.5%,年均增长率为0.8%。[6]

2.林产品产量增长稳定

木材外,当前我国林产品产量在总体上呈现相对稳定增长的态势。出于生态保护的需要,国家对木材生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限制,木材产量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2016年,全国木材总产量为7776万立方米,相对2012年减产了399万立方米,下降比例为4.9%。除木材外,其他林产品产量则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国家林业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国橡胶总产量2016年达到82万吨,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1.7%;全国松脂总产量2016年为133万吨,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9.2%;全国油茶籽产量2016年达到216万吨,与2012年相比增长幅度为25.2%。[7]

(四)畜牧业生产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1.畜产品产量增长相对稳定

我国肉类总产量2016年达到8538万吨,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151万吨,增长幅度为1.8%,年均增长率为0.4%。其中,猪肉产量受价格及生产周期的影响,其产量趋势表现为先扬。全国猪肉总产量2016年达到299万吨,与2012年比较减少了44万吨,下降幅度为0.8%;牛肉羊肉产量持续增长,全国牛肉总量2016年为717万吨,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55万吨,增长幅度为8.3%,年均增长率为2.0%;羊肉产量达到459万吨,比2012年增加了58万吨,增长幅度为14.5%,年均增长3.4%。家禽产量增加:2016年全国禽肉产量达到1888万吨,相对2012年增加了65万吨,增长幅度为3.6%;禽蛋总产量为3095万吨,与2012年相比增加了234万吨,增长幅度为8.2%,年均增长率为2.0%。牛奶产量下降有所下降:2016年,全国牛奶产量为3602万吨,与2012年比较减产142万吨,下降幅度为3.9%。[8]

2.畜牧业养殖逐步实现规模化

2000年以来,规模化畜牧业养殖得到继续发展,养殖效率持续提升。畜禽监测结果显示:2015年,以养殖生猪10000头为标准,达到或超过该标准的单位共计饲养生猪9004万头,占生猪饲养单位产量的64.3%,与2012年相比提高了1%;达到或超过该标准的养殖户共计饲养生猪3187万头,占规模生猪饲养户的20.7%,相对2012年提高了1.9%。[9]

(五)渔业生产快速增长

1.水产品产量持续稳定增长

农业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水产品总量达到6901万吨,相对2012年增了长16.8%,年均增长4.0%。其中,海水类水产品达到3490万吨,增长了15.1%,年均增长3.6%;淡水类水产品产量达到3411万吨,比2012年增长了18.7%,年均增长4.4%。[10]

2.水产品生产方式变化明显

目前,水产品生产方式由过去传统捕捞方式逐步向人工养殖转型: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增长相当迅速,占比不断提高;捕捞型水产品产量增长相对较慢,占比逐年下降。2016年,人工养殖的水产品总量为5142万吨,相对2012年增长了19.9%,年均增长4.6%;捕捞型水产品产量为1759万吨,相对2012年只增长8.6%,年均增长速度仅为2.1%。人工养殖水产品产量占水产品产量的比重不断提高:2016年,人工养殖的水产品总量占水产品总量的74.5%,相对2012年提高了1.9%。[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