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创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扶贫移民工作为强劲助力

创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扶贫移民工作为强劲助力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立足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瓶颈和民生问题,融入全省工作大局,加强统筹谋划,优化工作布局,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真抓实干,全面提升了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了扶贫开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底部支撑作用。强化高位推动,凝聚攻坚合力。同时,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省直相关部门推动落实。三是强化工作考核。

创新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扶贫移民工作为强劲助力

四川省扶贫移民

十二五”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参与下,全省扶贫移民系统始终把扶贫移民工作作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推进“两个跨越”的一项全局性任务,坚持开发式扶贫、精准扶贫和开发性移民、先移民后建设方针,树立底线思维,突出问题导向,深化改革创新,集中用力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平稳推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为促进我省贫困地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取得明显成效。2011~2014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从1 356万人减少到497.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4%降为7.7%;全省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置移民16.69万人,兑现后期扶持政策110.07万人。

一、站位全局统筹,全面优化扶贫开发工作布局

扶贫开发既是一项复杂系统的民生工程,又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发展问题。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立足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要求,着眼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瓶颈和民生问题,融入全省工作大局,加强统筹谋划,优化工作布局,举全省之力、聚全省之智真抓实干,全面提升了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了扶贫开发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底部支撑作用。

强化高位推动,凝聚攻坚合力。一是领导重视,亲自督战。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空前重视扶贫开发工作,频频发出重要指令,密集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王东明书记和其他领导干部先后多次深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地震灾区调研指导,了解现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将我省扶贫开发推向新的战略高度。二是统筹谋划,挂牌作战。省委、省政府鲜明提出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 目标,采取刚性手段和硬性措施高位谋划、全力推动。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把扶贫开发列为全省“八大主要任务和着力重点”之一,省委十届四次全会把扶贫“六项机制”改革纳入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今年,省委十届六次全会以全会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出台《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对我省新阶段扶贫攻坚进行了整体布局、系统部署和制度安排,发出了决战全面小康的动员令、吹响了全力精准扶贫的冲锋号,其规格之高、力度之大是我省首次,开创全国先河。三是制定条例,法治护航。为把一系列扶贫开发重大决策部署和刚性规定转变为法治手段和自觉行为,组织开展了我省扶贫开发立法工作,制定出台《四川省扶贫开发条例》,于2015年6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成为全国首批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战略的地方性扶贫法规,为构建合力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格局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全省上下站位全局重扶贫、融入大局抓扶贫的共识形成、行动有力。

强化综合施策,完善工作布局。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破解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制约瓶颈的关键抓手,以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两轮驱动”为理念,以开发式扶贫为总方针,以实施精准扶贫为主线,以《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四川省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中共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和扶贫开发10项重点工作“3+10”政策组合拳为总要求,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实行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常规扶贫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相结合、扶贫开发与防灾减灾相结合、扶贫政策与农村低保制度相结合、扶贫开发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项目扶持与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专项扶贫与强农惠农扶贫相结合、 自身努力与争取支持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各界帮扶相结合,全域推进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工程”,加快推进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的“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重点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富民产业培育、乡村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工程、农村电网改造、信息网络覆盖、教育事业发展、基本医疗服务、生态环境保护、新风正气塑造等10项工作,力争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现象,不断健全贫困地区骨干网络,彻底解决贫困群众急需急盼的“最后一公里”“最后几百米”问题,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配套水平,提升贫困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全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快速发展。

强化末端落实,健全责任体系。为推动各级各部门将扶贫开发抓在手上、落到实处,确保减贫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强力构建了领导有力、责任明确、措施到位的扶贫开发责任体系。一是完善组织机构。省市县三级进一步健全完善了以党委或政府一把手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扶贫开发的政策研究、任务分解、工作协调和督查指导。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充分发挥了作为全省扶贫开发工作的“大脑中枢”作用和统揽协调作用,每年定期研究事关扶贫开发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重要政策,并及时加强统筹指挥和工作调度。二是分解目标任务。着眼2020年减贫目标,分年度细化减贫任务,提出重点县“摘帽”计划。每年将年度减贫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市县两级政府,省与市、市与县层层签订减贫目标责任书,建立起扶贫开发目标体系。同时,将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分解细化到省直相关部门推动落实。三是强化工作考核。用好考核“指挥棒”,引导贫困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转变政绩观,将年度减贫任务作为重点纳入民生工程及民生实事政府目标考核,每年开展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对市县两级推进扶贫开发、完成减贫任务情况进行考核评比,对在扶贫开发中不履职、不作为和弄虚作假的领导干部加大问责力度。

二、务实精准扶贫,创新推进扶贫体制机制改革

全面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增强扶贫攻坚动力与活力的着力点,着力破解制约脱贫进程的体制机制瓶颈,力促实现以改革的思路走出一条扶贫攻坚的新路,强力推动实施了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四到县”制度、社会扶贫、金融扶贫、扶贫考核等扶贫“六项机制”改革创新,为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提供了有效路径和制度要求,有力推动全省扶贫开发转型提质。

建立起精准扶贫机制。为切实推动扶贫开发由“大水漫灌”向“精确滴灌”转变,经过深入调研和精心设计,研究制定了我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指导意见》,构建起精准识别、精准辨证、精准扶持、精准减贫的工作体系。按照统一标准和程序准确识别贫困户和贫困村,实行“两公示一公告”,做到政策公开、规则公平、结果公正、群众公认。全面完成我省625万农村贫困人口、11 501个贫困村的识别工作,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建立了全国联网的贫困信息系统。在找准致贫类别和致贫原因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帮扶措施,分类确定了“五个一批”所涉及的贫困户数、人口、结构及分布情况,列出需求清单和任务菜单,对有劳动能力的329.3万贫困人口,开展产业项目扶持和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家庭增收;对缺乏和无劳动能力的157.4万贫困人口,纳入农村低保范围,保障基本生活;对因病致贫的113.7万户贫困家庭,加大医疗救助,缓解其生活压力;对生存条件恶劣的贫困人口116万人实施易地搬迁。2014年全省129.6万减贫人口真正到户到人,做到了扶贫成效可检验、脱贫人口可核查。

建立起干部驻村帮扶机制。为将减贫责任下沉到村、聚焦到户、锁定到人,建立精准扶贫的“管道”,研究制定了我省《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实现对全省“双联”工作、对口定点扶贫、“三支一扶”计划人员、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等帮扶力量的统筹整合,形成了由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省直机关工委牵头主抓、省直部门分工配合、市县党委政府具体管理,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干部驻村帮扶机制。建立了省领导联系指导市州和基层工作制度,每位省级领导负责指导1个市州和1个县,联系1个贫困村和2户贫困户,并实行动态调整;省直部门至少联系1个县、帮扶1个贫困村。启动了“四个一”帮扶活动,即每个贫困村至少有1位联系指导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同时,每个贫困户落实帮扶责任人。目前,已选派驻村干部3.96万人,组建工作组1.08万个。

建立起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严格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要求,将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形成了按减贫任务、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人均财力等因素测算,与资金使用绩效挂钩,采取定向财力转移支付方式分配扶贫资金,将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由县级政府根据群众意愿和工作目标自主确定扶贫项目、科学安排扶贫资金的精准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机制。建立起常态化、多元化、规范化的扶贫资金项目监督检查机制,完善了政府监管、社会监管、群众监管等制度的业务流程,建立健全了举报受理、限时反馈机制,实现对扶贫资金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动态监管,适时组织开展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绩效监管和审计检查。

建立起金融服务扶贫机制。为充分发挥金融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特殊作用,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会同人行成都分行等七个单位制定出台了我省《关于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意见》,就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功能、创新金融扶贫产品提出了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会同银监局等五个部门研究制定了《关于创新开展扶贫小额信贷的实施意见》,并会同农行四川分行、邮储银行四川分行精心编制了《四川省扶贫小额信贷操作指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的扶贫小额信贷产品,有效解决贫困户贷款难、利率高的问题,有力支持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启动实施了巴中扶贫金融合作试点,与农行四川分行、邮储银行四川分行签署了金融支持扶贫战略合作协议。2014年扶贫小额信贷总额达30.3亿元。

建立起社会参与扶贫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扶贫工作水平,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会同17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创新社会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研究建立了财税支持、表彰激励、引导服务等政策措施,搭建了“四川爱心扶贫网”“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活动、“全国扶贫日”四川活动、“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等形式多样的社会扶贫平台,形成了涵盖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企业扶贫、社会组织扶贫、个人扶贫等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扶贫工作机制,进一步拓宽了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领域和路径。

建立起贫困县考核机制。为确保真扶贫、扶真贫落到实处,逐步建立完善了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机制、贫困县约束机制和退出机制。 目前,制定出台《四川省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贫困县必须作为、提倡作为和禁止作为的事项。制定出台《四川省贫困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从2014年起对88个贫困县实行分类考核,取消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54个贫困县的GDP考核,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建设等作为重点内容,以减贫和增收作为主要考核指标,考核结果纳入县级领导干部个人年度考核内容,作为评先评优、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切实引导各地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扶贫开发上来,改变了贫困地区政绩指挥棒。

三、推进整体联动,深度整合扶贫开发优势资源

为切实调动人才、技术、资金、政策等优势扶贫资源向贫困地区聚集,充分发挥扶贫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完善了扶贫开发投入增长和整合机制,强力整合行业扶贫资源,积极引导社会扶贫资源,建立起涉及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的政策体系和资源保障渠道。

加大财政专项投入。一方面积极争取中央财政专项扶贫投入,另一方面逐年增加省市县三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同时,加大了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四年累计投入中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74.7亿元、市县两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7亿元,其中2014年省级财政专项扶贫投入达到14.47亿元,是2010年2.5亿元的近6倍。

整合行业扶贫资源。以“五大扶贫工程”“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为重要平台,以实施扶贫整村推进项目、扶贫连片开发项目为基本单元,督促行业部门围绕贫困问题制定工作计划、加大项目规划、落实资金投入、提供政策支持。四年累计投入行业扶贫资金2 098.5亿元;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退耕还林、就业技能培训等行业政策实现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优先保障,有效放大各类强农惠农政策对扶贫开发的叠加效益。

调动社会扶贫资源。推动中央和全省各级1.26万个部门(单位)及浙江、珠海参与支持我省扶贫开发;启动了直通车式的“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活动;扎实开展了“扶贫日”四川系列活动,首个“扶贫日”公募到位资金2 162.8万元、意向资金近1.2亿元;实施了“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四年累计吸纳社会扶贫资金215.88亿元、项目25 696个、人才4 620名、技术312个,社会参与我省扶贫开发的活力充分调动。

四、瞄准重点区域,用力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

四川省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四大片区”是全省贫困程度最深、发展水平最低、民生问题最多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抓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就抓住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四年来,坚持把“四大片区”作为全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按照先难后易、各个击破的思路,强化上下联合、左右配合、内外结合,集中优势力量和优势资源,一个区域一个区域研究,一个区域一个区域推动。“四大片区”累计投入各类资金6684.09亿元,农村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700.90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335.82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8%以上,贫困面貌明显改善,内生动力持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坚持统筹规划。始终把发展作为反贫困的治本之道,用规划统领发展与扶贫,高质量编制了我省“四大片区”“十二五”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规划总投资2.60万亿元,其中实施项目总投资1.03万亿元,专项规划总投资334.8亿元,储备项目总投资1.54万亿元。规划明确增收和减贫两个目标,突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生态环境等六个重点领域的瓶颈问题,分年度细化制定了“6+2”实施方案,持续用力推动实施片区规划。

坚持分区施策。紧扣高原藏区“发展、民生、稳定”三件大事,深入实施了牧民定居行动计划和帐篷新生活行动、 “ 9+3”免费教育计划和卫生事业发展计划等“三大民生工程”,加大了阿坝州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工作,重点实施了藏区新居建设、文化发展繁荣、扶贫解困行动等“六大民生工程”,先后投放连片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以工代赈、异地扶贫搬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发展与环境治理工程等一大批民生项目,有力助推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反贫困进程。围绕建设文明和谐美丽新彝区目标,实施了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启动了彝家新寨、乡村道路畅通与大交通建设、教育扶贫提升等“十项扶贫工程”。累计建成彝家新寨1 262个10.46万户,建设通村通乡公路5 525公里,解决农村饮水安全50.7万人,新改建校舍28.52万平方米,建成50个家庭农牧场,培育农民合作社35个,建成1 008个村卫生室,同时加大特色产业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秦巴乌蒙连片扶贫开发,突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贫困群众收入增加,以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实施连片扶贫开发和整村推进,着力解决了片区贫困群众住房、饮水、产业、公共服务等难题。

坚持资源整合。坚持集团作战、整体扶贫,整合各类资源,汇聚各方力量,优先在“四大片区”开展了党政机关定点扶贫、东西扶贫协作、社会爱心扶贫活动。11个国家机关定点扶贫20个县,114个省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41个县,攀枝花、泸州、德阳等6个市和成都市10个区(县)对口支援20个县。深入实施东西扶贫协作,促进经贸、信息、人才、扶贫等各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浙江省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1.37亿元帮扶四川省藏区,实现浙江7市32县对藏区32县“一对一”结对帮扶全覆盖。珠海市投入资金7 000余万元,加大对凉山州的帮扶力度。在“四大片区”率先开展了“结对认亲、爱心帮扶”活动,搭建起社会帮扶直通平台,释放了扶贫济困的综合效益。

五、突出综合治贫,深入实施扶贫开发五大工程

扶贫开发仅靠单一手段、常规措施难以奏效。为此,坚持瞄准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实行输血与造血结合,扶贫与扶智并举,全面启动实施了“五大扶贫工程”,一大批项目落地见效,既解决了贫困地区的外围发展问题,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急盼民生难题,实现了精确瞄准、精准施治。

实施基础扶贫,发展条件大力改善。顺应贫困地区群众改变“蜀道难”的强烈期盼,把交通基础设施作为扶贫工作重点。全省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3万公里,新增64个乡通油路、359个村通公路,实施溜索改桥项目77个。实施甘孜、凉山“交通大会战”,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和干线公路9 984公里,基本结束乡村不通公路的历史。深入实施“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亭子口、武都水库等重大水利水电工程相继建成投用。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3年以来解决了969万农村人口和136万农村师生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无电家庭通电等工程,完成农村电网改造2.53万千米,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15.6万户、68.1万人。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解决5万多个边远山区20户以下自然村农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电话、宽带通信设施通村到户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新增5 145个自然村通电话、8 053个行政村通宽带。

实施产业扶贫,增收渠道有效拓宽。编制实施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产业扶贫规划》,布局60个现代农业、40个现代林业、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加强生态绿色资源,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围绕茶叶、蚕桑、中药材、果蔬、畜禽、花卉、烟草等建设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成功培育出“大凉山”“圣洁甘孜”“巴食巴适”“广元七绝”等全国知名农产品品牌,全省53个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中贫困地区占21个。推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贫困地区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0%。编制实施了《四川省乡村旅游扶贫规划(2014~2020年)》,启动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加快创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全国民族地区全域旅游试验区,同步开展了旅游扶贫机制创新、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向国家分两批次申报了12个市州66个县(市、区)505个村。全省有国家级旅游扶贫工程重点村402个,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4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村748个,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3 572家。

实施新村扶贫,农村面貌加快改变。围绕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目标,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坚持先难后易、分步实施,优先解决无房户、危房户、困难户问题,不落下一户一人,做到建成一片新村、带动群众增收、实现整村脱贫。建成新村和聚居点3.27万个、321.6万户,惠及贫困群众30万户、130万人。突出地域和民族特色建设新村,在藏区32个县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启动建设藏区新居,涉及535个乡镇、3 316个行政村,建成新居3.9万户;在彝区建成彝家新寨1 262个、惠及群众51万人;在秦巴山区建成巴山新居1 382个、惠及农户35.3万户。在乌蒙山区建成乌蒙新村156个、惠及农户24.9万户。统筹推进新村公共服务配套,围绕聚居点和新村建设,普遍建成了集便民服务、农民培训、文化体育、卫生计生、综治调解、农家购物于一体的“1+6”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应急广播、科学普及、党员教育、体育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连片贫困地区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200多个。

实施能力扶贫,能力素质不断提高。印发实施了《四川省教育扶贫工程意见》, 88个贫困县2014年投入412.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7%。大力推进学前教育,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981所,减免家庭困难幼儿保教费64.06万人。全面实行“三免一补”,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380.49万人,资助困难学生约110万人。实施了民族地区15年免费教育,持续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累计4万名藏区学生到内地接受职业教育。实施了“国家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三大专项计划”和免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加强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开展新型农民培训72.4万人次,品牌培训3万余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412.2万人次,开展青年劳动者技能培训4.5万人,对12 606名低保家庭高校毕业生给予求职补贴。组织开展了省际劳务洽谈会,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开展现场招聘,帮助群众拓展就业渠道。加强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贫困地区新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61个、达到32 886个,新增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 108个、达到1413个。持续在贫困地区落实了医疗人才队伍对口支援。

实施生态扶贫,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天保工程二期累计安排中央投资116.5亿元,管护国有林1.82亿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 336.4万亩、补偿集体公益林8 313万亩。实施草原禁牧补助7 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 200万亩、发放牧民生产资料综合补贴45.2万户。完成92个县(市、区)、180个建制镇、878个行政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成346处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生态移民4 965户、避灾移民6 643户。继续推进防洪抗旱减灾,在17个贫困县开展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建成13座小型抗旱水库。在24个县实施重要支流治理项目、79个县实施中小河流治理项目、55个县实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

六、依法规范移民,全力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

近年来,全省水利水电资源开发加快推进,已建、在建、拟建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526座,涉及安置人口174万,移民搬迁安置任务艰巨繁重。在全省上下的主动作为和扎实工作下,全省移民工作实现了平稳高效推进,在保障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依法维护移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法审核审批移民安置规划。坚持先期介入,加强对移民实物指标调查、安置规划大纲与规划编制的指导督导,严格审查(核)移民前期设计成果,规划深度和质量整体提升。累计审核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规划大纲》52个,审批《移民安置规划》48个、《实施规划》3个、《规划调整报告》14个;迁建县城2座、集镇32座,完成移民房屋建设约160万平方米,迁建企业152家;开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安置阶段性验收29个,确保了重大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如期蓄水、发电。

探索“先移民,后建设”试点。为解决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赶人”的问题,在现有政策框架下,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全国首创“先移民后建设”新理念,在卡基娃、立洲水电站试点取得成功,并探索完善了工作的条件、程序和范围,受到移民普遍欢迎和国家有关部门充分肯定。“先移民后建设”上升为我国移民工作新方针,在全省全面推行。

着力创新移民安置方式。针对库区安置条件和移民意愿,坚持“以农为主、以土为本”前提的同时,创造了自谋职业、 自谋出路、投亲靠友、养老保障、复合安置等安置方式。针对三州地区土地资源容量严重不足、“以农为主”的移民安置方式难以实施的现状,在阿坝州毛尔盖水电站开展了农村移民逐年补偿安置试点,对四川独创的移民养老保障安置方式进行了改革完善。2011年,省政府同意将逐年补偿作为安置方式之一,在甘孜州两河口水电站农村移民安置工作中成功实施,拟扩大试点。

全力推进重点工程移民安置。推进移民安置管理由流域分工模式向以电站管理为主、工作环节为辅的网状分工模式转变,强化移民安置工作计划管理,切实提高了移民安置工作水平。泸定水电站累计落实生产安置3 492人;安谷水电站建设征地任务全面完成;大岗山水电站生产安置移民2 102人、搬迁安置移民615人、过渡搬迁安置2085人;溪洛渡、向家坝、瀑布沟、锦屏、官地水电站等重点项目后续收尾工作有序开展;两河口、杨房沟、双江口、枕头坝一级、沙坪二级、卡基娃和立洲等项目移民搬迁安置平稳实施;硬梁包、金川、巴拉等3个水电站“先移民后建设”移民安置工作稳步推进。对在建的26座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协议签订工作进行了全面清理,启动了安谷、枕头坝等11座水电站移民安置独立评估。

七、创新后扶方式,加快推进库区和安置区发展(www.daowen.com)

坚持将移民后期扶持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以“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为思路,严格落实后期扶持政策,创新后期扶持方式,加大投入力度,确保移民不但搬得出,更能稳得住、能致富。

精心编制后扶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以规划引领项目建设。结合库区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衔接农业、水利、交通等相关专业规划,精心编制了“‘十二五’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重点项目规划,确保了移民后扶工作科学、规范推进。

狠抓后扶重点工作。按照“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集中配套、产业联动、梯次推进”的原则,统筹使用中央结余资金、应急资金和省上的库区基金,实施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事业等项目,移民技能培训100余万人次,受益移民累计达260余万人。确保效益最大化。重点推进移民避险解困试点工作,编制完成移民避险解困试点方案并获国家部委审批,启动实施涉及11个县30个移民村13 350名移民的第一批试点项目建设,完成涉及24个县64个移民村32 358名移民的第二批试点项目申报。有序推进两批移民后扶整村推进示范片建设,总投资33.7亿元,惠及30个县、129个村、村民163 055人、移民95 596人。扎实开展了三峡外迁移民帮扶和对口支援开县工作。

动态管理后扶人口。及时将完成搬迁任务的移民纳入后期扶持范围,累计向上新争取移民后扶人口指标89 068万人, 目前全省共计110.07万多人纳入后期扶持政策范围。及时加强移民后扶人口的动态管理,坚持每月统计,每季度核减,确保了全省后扶人口管理规范有序、实现全国联网管理。及时足额向核定后扶人口发放直补资金,及时调整了移民养老保障安置政策,将发放标准由190元/月提高到310元/月,并建立了“两年一调整”的动态调整机制。

及时调处信访问题。健全定期稳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及时全面掌控全省移民信访稳定动态,推动瀑布沟汉源库区内安移民、溪洛渡自主外迁移民等突出信访问题、重点信访事项有效化解,未发生群体性事件和安全事故,确保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总体稳定。

八、坚持立足长远,大力开展移民政策法规研究

以“服务移民群众,完善安置政策,强化规程规范,推动库区发展,确保社会稳定”为主线,强化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库区移民政策法规研究,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移民立法进程。在全国率先启动开展了《四川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工作条例》立法调研工作,对移民工作各阶段的实施内容、分步流程、标准要求和实施主体进行科学设计、合理界定,对移民前期工作的技术量化指标、中期工作的实施流程规范、后期工作的政策措施进行明确规定,用法律的方式固化移民工作的工作流程和实施行为。移民工作立法纳入省政府2015年立法项目,计划2016年颁布实施。 目前已完成前期调研论证和起草工作,进入省政府修改和征求意见阶段。

完善移民工作规范。为确保移民工作质量和效率,充分考虑各阶段、各环节移民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我省移民工作实际,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移民工作规程规范。一是强化了移民安置规范。对通告发布、前期管理、规划设计、安置验收等涉及移民安置工作的程序进行了细化分解,确保了移民安置工作依法规范。二是强化了监督管理。着力加强移民安置和后期扶持全过程监督管理,强化对移民资金的审计和监察,同步开展三类考核,即移民机构年度工作考核、规划设计单位和综合监理、独立评估单位的履职考核,构成全方位、强有力的管理监督网络。三是强化了移民权益。维护移民合法权益是整个移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省在明确各方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的同时,切实加强对移民工作前期、中期、后期事关移民权益事项的刚性约束,明确了移民群众在后期扶持工作中的建设主体、受益主体、监督主体地位,充分保障了移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加强移民政策研究。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分布地域差异性大、移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诉求等问题,大力开展政策梳理和政策研究。先后组织开展了《四川藏区水电移民安置若干政策研究》《探索四川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政策调整研究》《探索新时期移民安置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相结合的新途径》等课题研究,为移民工作的创新推进提供了决策依据和理论基础。

九、决战全面小康,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底部基础

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全省扶贫移民工作取得明显成就,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依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任务艰巨、形势紧迫,进入到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决战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主动融入全省“两个跨越”大局,以改革创新为统领,结合新形势新任务,奋力攻坚、真抓实干,持续用力推动贫困地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真正让扶贫移民对象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创新体制机制,提升扶贫开发攻坚实效。一是建立目标责任机制。认真落实省级领导、省直部门联系指导贫困县工作制度,完善“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管理体制,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工作机制。二是健全投入增长机制。整合民生资源,重点推进涉农资金整合,以县为平台统筹调度、精准配置扶贫资源。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提高扶贫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深入推进普惠金融,用好小额信贷、移民搬迁发债和贷款政策两大扶贫特惠金融产品。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优先向贫困县倾斜。三是构建资产扶贫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确保贫困村和贫困户多渠道增收。探索投资收益扶贫模式,实行贫困户收益保底、按股分红。探索理财收益扶贫模式,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将无指定用途的扶贫捐资或安排到户的扶贫资金,采取委托经营方式,帮助获得理财收益、分红收入。四是创新社会扶贫机制。充分对接在川定点扶贫的中央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继续做好东西扶贫协作和省内定点帮扶工作。鼓励、支持、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采取定向、包干等方式参与扶贫,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信息平台,大力培育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五是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制定减贫验收办法,明确贫困户脱贫标准、贫困村和贫困县“摘帽”标准,完善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完善贫困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办法。对完不成扶贫开发攻坚任务的一票否决。加强对行业扶贫工作的考核和定点帮扶工作的督查。建立贫困县退出机制,对“摘帽”的贫困县,保持扶贫政策不变、扶贫投入不减,巩固扩大扶贫成果。

强化人才支撑,夯实贫困地区基层基础。一是加快人才引进。制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加快引进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科技创新人才,推动院地合作试点,创新农业科技项目,支持企业、个人到贫困地区创业发展。实施“四大片区”急需紧缺人才选育五年计划,开展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专业技术人才对口帮扶贫困县,为贫困地区培养本土人才。对贫困地区公务员录用、职级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为基层干部和各类人才扎根农村、安心基层创造良好环境。二是夯实基层基础。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鼓励和选派思想好、作风好、能力强、真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年轻干部、退伍军人、高校毕业生到贫困村工作,认真落实向贫困村党组织选派“第一书记”举措,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建立联合党组织,推行驻村帮扶单位、帮扶企业与村支部联建党支部。加强基层扶贫机构和队伍建设。扶持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解决贫困户特殊困难的实力。三是落实驻村帮扶。进一步落实帮扶力量,提高县以上机关派出干部的比例,从省、市、县三级抽调了解农村、能力较强的优秀干部,组建驻村帮扶工作组,确保全省11 501个贫困村每个村至少有1位联系指导领导、1个驻村工作组、1个帮扶单位、1名“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组和驻村干部的考核力度,推动加强基层基础、推进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四项任务落实。推动驻村帮扶工作组长年驻扎、包干完成脱贫任务,确保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工作组就不撤出。

聚焦贫困人口,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一是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培育扶持和就业帮助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区域特色产业,扩大转移就业培训和就业对接服务,通过发展生产和务工实现稳定脱贫。二是移民搬迁安置一批。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到2020年实现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应搬尽搬。三是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四是医疗救助扶持一批。针对患大病、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建立大病保险制度,探索财政支持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办法,资助无劳动力的特困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建立大病救助机制,扩大救助覆盖范围,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五是灾后重建帮扶一批。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和发展振兴,帮扶地震、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区贫困人口脱贫,有效解决因灾致贫返贫问题。

采取过硬举措,精准解决突出贫困问题。坚持以“四大片区”为主战场,编制并实施幸福美丽新村、富民产业培育、乡村道路畅通等《扶贫开发十大专项行动方案》。一是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以新村建设作为提高贫困地区发展能力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彝家新寨、藏区新居、巴山新居、乌蒙新村建设,全面实施危房改造,解决贫困群众安居问题。二是培育增收富民产业。建设60个现代农业、40个现代林业、4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县,启动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发展生态观光游、民俗风情游、康养度假游和红色文化游,实施农村电商三年行动计划,支持与省内发达地区共建“飞地产业园”。三是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实施交通大会战,改善贫困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交通条件,到2020年所有乡镇通油路、建制村和新村聚居点通硬化路。四是改善农村水利条件。决战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加快55个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改造以及小型农田水利和“五小水利”工程建设。五是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全面解决无电群众用电问题,实现县域电网同网同价、供电服务均等化。六是抓好通信网络覆盖。推进电视户户通、广播村村响和“宽带乡村”建设,到2020年基本实现村村有宽带、户户有电视。七是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五长”责任机制,巩固提升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在民族自治地方稳步推进“15年免费教育”,将“9+3”免费教育计划逐步拓展到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八是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先扶持计划生育贫困家庭脱贫。九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支持贫困地区群众直接参与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增加生态建设管护收入。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土地沙化及石漠化治理和水环境治理。探索向贫困地区倾斜的生态补偿机制和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十是塑造农村新风正气。加强乡村社会治理,大力培育文明健康、勤俭节约、 自立自强、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

强化三个理念,推动移民工作六个转变。一是强化政府主导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市、县人民政府的责任主体、工作主体、实施主体作用,加强目标管理和检查考核,明确有移民任务的重点市(州)、县(市、区)要统筹各类资源,整合各种政策,将移民群众搬迁安置到区位条件好、土地容量足的地方,确保移民通过搬迁安置可发展、能致富。二是强化移民为本的理念。坚持把促进移民致富奔康作为移民工作的核心目标,制定更细化和实化的举措,保障好和维护好移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强化利益平衡的理念。进一步理顺移民工作“三个主体,五个方面”的法律关系、利益关系、工作关系、监督关系“四个关系”,规范地方政府、项目业主、移民等主体之间权利,发挥政府管理协调和市场决定性的作用,达到各个主体间利益的总体平衡,着力推动移民工作“六个转变”,即由重工程、轻移民转变为移民和工程并重,由重结果、轻过程转变为结果和过程并重,由重后期、轻前期转变为前期和后期并重,由重官方、轻民意转变为民意和官方并重,由重业主、轻移民转变为移民和业主并重,由重搬迁、轻发展转变为搬迁和发展并重,形成“双赢”“多赢”“共赢”的良好局面。

苍溪县陵江镇胡家梁移民集中安置点

大堡镇月儿坪彝家新寨

红原县安曲乡夏哈拉玛村

大堡九家村移民新村

凉山州布拖嘎锅村彝家新寨

木里藏族自治县东朗乡亚英村特色藏寨

向家坝移民新居

达县大堰乡六岗村新貌

以实施“旅游扶贫”为突破口的西充县双龙桥村新貌

元坝镇大坝连片扶贫开发项目建设

邓小平故乡广安市水淹区连片扶贫后新面貌

依山傍水的红光乡黑池村巴山新居

广元市贫困地区新居

美姑县巴普镇埂则村村民达则俄日一家高兴地搬进了新居

甘孜州雅江县八角楼乡日基村巴登乡村酒店外貌

村村通工程提升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

大小凉山崎岖的山路改建成了畅通、平整的公路

利州区金洞乡贫困户果蔬立体套种园

壤塘县大骨节病人集中供养点

严格规程规范,健全移民工作法规政策。以加快推进我省《移民条例》立法工作为引领,进一步理清移民工作“三个主体、五个方面”责权利、完善各类规程规范和政策架构。一是明确移民各类主体责任。对现行的移民管理体制进行完善,省级将重点放在移民资金项目的统筹监管上,市县两级执行实施移民安置规划,项目业主将移民工作摆在工程建设的首要位置,充分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地方发展。规划设计和监督评估单位发挥好技术支撑作用,坚持移民安置和后续发展统筹考虑,确保规划的深度。同时,坚持尊重和引导并重,突出移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形成联动共治的移民工作格局。二是健全完善移民工作规程。严格执行我省《移民工作管理办法》,加快出台移民单项工程代建、专家库、年度计划考核等具体管理办法,确立行业规程规范。三是更加重视过程控制。进一步健全移民工作执行推进机制、监管机制和现场处理机制,在实物调查、规划编制、搬迁实施、后续发展等各环节工作中,严格把关,规范操作,实现移民工作流程化、标准化和精细化管理。四是完善移民工作政策架构。推进移民政策并轨,推动移民征地与一般建设征地政策在安置方式上同源、补偿标准上同价;完善移民收益政策,科学测算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投资总额中移民安置费的比例并给予重点倾斜支持,合理确定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投入比例,建立移民个人收益和地方资源收益的保障机制;健全移民安置政策,加强农业安置、货币安置、逐年补偿等各类安置政策的平衡研究,实现“等质同价”,做到移民不论选择哪种安置方式,都能保持或者提高原有生产生活水平;加强移民特殊政策的研究,开展民族地区移民安置和特殊实物补偿政策、“先移民后建设”管理政策、移民补偿政策动态调整长效机制等政策的研究,建立科学完备的移民政策架构体系。

突出后扶重点,加速库区和安置区发展。抓住用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大机遇,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依托水电资源开发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工程所在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确保移民群众发展有路子、务工有点子、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突出移民后扶三项重点:一是建设移民美好家园。坚持精准扶持的思路,精心编制实施移民后续发展规划,把移民安置与新村建设、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加强移民安置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采取特殊举措,加快特困移民脱贫解困步伐。二是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现代农业,科学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带动移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对移民实施精准扶持,确保后扶资金项目精确落实到户到人。三是加强就业创业培训。依托职业技术院校,强化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和劳务培训,努力增加城镇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增强移民自我发展能力。同步加强库区和安置区社会治理:一是加强移民社区治理。坚持社会治理思维,创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维稳思路、方式和手段,完善移民社会融入机制,逐步淡化“移民”身份,突出“公民”意识,确保移民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二是加强移民信访稳定工作。建立健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平台和科学的利益协调机制,注重从政策机制上入手,从源头上破解矛盾。突出重心下沉,关口前移,强化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着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三是改进移民安置中的群众工作。充分尊重群众愿意,发挥群众作用,积极组织引导群众参与,依靠移民群众做好稳定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