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县域工业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成效显著

县域工业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成效显著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省经信委“十二五”期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可大致分为县域经济发展成效、发展与创新之道以及未来发展思路三大类。县域工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县域工业经济调结构转方式成效显著

四川省经信委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工业战线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指导思想,大力实施“三大发展战略”,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增后劲,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展壮大县域优势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大力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加强经济运行综合调节和要素保障,县域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调结构转方式取得明显成效,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

四川省经信委“十二五”期间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可大致分为县域经济发展成效、发展与创新之道以及未来发展思路三大类。

一、 县域经济发展成效

在四川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十二五”期间,全省县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县域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同时在发展过程中,实践了一批创新发展思路,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为:

(一)县域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

136个县(市)工业增加值从2007年的2 028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5 848亿元,年均增长23.5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从同期的4688.8亿元增长到18 848.5亿元,年均增长32.08%。县域工业已占据全省工业的半壁以上江山,136个县(市)2012年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54.2%,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3%,实现利润占全省工业实现利润的54.32%。县域工业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12年全省县域GDP比2007年新增7205亿元,其中县域工业增加值净增3 820亿元,占同时期县域新增GDP的53%。产值过100亿元县迅速增加,全省工业总产值过100亿元县从2007年的9个增加到2012年的59个,新增50个。其中超500亿元的县从无到有增加到5个,出现了2个产值过1 000亿元大县。县域工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由农向工加速转变,2012年,136个县(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9.4 ∶ 53.0 ∶ 27.6。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平原县和丘陵县是县域工业发展的主要区域,丘陵和盆周山区县域工业快速增长。

(二)县域工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

加强县域工业发展指导,根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及产业基础等,推动县域工业结构调整,资源性加工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配套型制造业成为县域的主要工业产业,平原、丘陵、山区和民族县呈现中心城市配套制造业基地——劳动密集型轻小加工业与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和资源产业梯次分布的空间特征。民营经济和内资企业成为县域工业的绝对主体,2012年136个县(市)实现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县域工业的69.7%,规模以上内资企业实现产值占全省的47%、县域的68.6%。中小企业贡献不断提升,2012年全省县域有7788户规模以上企业,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61.92%,实现营业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0.35%;实现利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68.84%,实现税金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4.97%。

(三)县域工业集中集聚水平不断提高

除民族地区县外,平原、丘陵和盆周山区的县(市)全部建有产业园区,“县县有园区”已成为县域工业发展的重要特点。2012年,136个县(市)建有100余个各类产业园区,约占全省园区数量的一半。其中有29个产业园区列入“51025”重点产业园区培育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园区规划和已开发面积分别占全省的47%、 45.5%,初步测算产业集中度47.6%,低于全省近18个百分点。其中,15个平原县产业园区开发强度较高,建成面积已占规划面积的75%以上,产业集中度达到70.6%; 44个丘陵县建有45个产业园区,建成面积占规划面积的32.2%,产业集中度达到64%,略低于全省水平;26个山区县产业园区建成面积占规划面积的28.9%,产业集中度52.4%; 51个民族县建有15个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度只有27.6%

(四)探索创新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加强对县域工业发展的分类指导,分区支持,引导各县域按照所处区域、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不同,积极融入所处经济区域,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探索不同特色的县域工业发展道路。一是市域县域一体联动形成城市配套工业发展模式。成都市通过明确各圈层和县区产业定位,将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机械装备、医药保健等现代制造及配套工业布局在二、三圈层县(市),将其建设成为成都市重要的城市配套产业功能区。德阳广汉发展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等成为德阳、成都的重要配套产业区。绵阳安县积极承接绵阳外迁汽车制造及配套零部件产业,汽车及机械制造业初具规模。二是区域共振梯次承接形成开放—承接发展模式。成都周边的中江、彭山简阳、名山等则通过市—市、县—县合作平台,承接成都的产业转移和扩散,积极融入成都经济区发展。广安邻水武胜等县引进龙头企业大力承接重庆的汽摩配件产业,资阳安岳、达州大竹等则通过整体承接方式成为重庆、成都的鞋业、纺织服装产业重要外迁基地。德阳罗江电子信息、磁性材料等产业70%以上企业来自绵阳。三是以资源为主导形成自立—延伸发展模式。不少资源丰富或远离中心城市的县域,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矿产农产品资源,发展资源采掘加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了县域工业的主体。攀西地区的会理、会东、冕宁、盐边等县资源产业成为县域工业主体,泸州古蔺遂宁的射洪等县则大力发展酒类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业。

(五)化解过剩产能和工业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

以县域为重点,坚持分业施策、重点突破,着力推进稀土整治、钢铁重组、水泥淘汰、煤矿关闭、玻璃升级、白酒转型、鞋业转移,完成433户企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淘汰水泥产能746万吨、炼钢32万吨、平板玻璃240万重量箱,并大力度实施煤矿清理整顿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坚决关闭小煤矿424处,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载能行业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0.5个百分点以上。扎实推进工业节能减排,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开展“千户企业节能行动”“万户企业节水行动”和“十大重点工业节能工程”,在清洁生产、工业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实施了一批重大支撑和示范项目。

二、发展与创新之道

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克服地区差异性、主导产业不明确、县域经济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层次低、发展方式粗放、要素保障偏紧、产业聚集度低以及产城互动弱等困难,成功经验的推广和创新发展道路的探索是从根本上打破不同县域经济发展困局的必然选择。

(一)因地制宜——推进县域产业错位发展

统筹考虑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要素禀赋、环境容量等实际条件,抓住主攻方向,梯次推进资源大县、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区位优势县等四类县加快转变,打造一批定位准确、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工业大县、强县。

1.推动平原地区县领先发展

平原县作为成绵乐交通经济带的重要腹地、交通节点、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与资源市场,要借助交通条件形成的一小时经济圈,积极承接成绵乐眉大城市的产业梯度转移,分类推进“产业两大提升”“园区两大支持”。一是以成都为核心,优化提升现代城市配套制造业。围绕成都经济区中心城市,发挥中心城市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流转中心的优势,以15个平原县域为重点,加快发展现代制造及配套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工业,形成我省重要的城市配套产业功能区。二是大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业。顺应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加快白酒、茶叶生猪中药、果蔬、饮料食品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打造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县。三是支持园区扩容升级。支持平原县发展步伐较快,规划面积不足的园区,适度增加开发规模,确保有足够的发展空间。申报一批产业基础优、发展前景好的工业园区筹建省级开发区。四是支持县域“51025”重点产业园区引领区域发展。发展主导优势产业,提高园区内企业间、产业间的关联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平原地区县园区产业集聚、创新集成、投资集约,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形成平原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

2.提升丘陵地区县加速发展

依托成渝交通经济带、宜泸渝长江黄金水道,主要承接重庆以及来自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一是提升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依托自然矿产资源优势,在川东北、川南等丘陵地区县域,大力发展资源密集型产业。二是加快发展就业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百万人口大县为重点,在川东北、川南经济区以及成都经济区等丘陵地区人口大县,布局和承接省内外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环节企业,建设省内重要的产业承接基地。三是强化规划引导。明确丘陵县域产业园区发展的方向和类型,对符合要求的产业园区,准予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个县原则设立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或园区,实现“一县一园区”。四是推进产业集中集聚发展。推进丘陵地区县域园区提高开发强度,完善产业分工协作,提高产业集聚水平。集中集聚发展,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引导招商引资企业向园区集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提高产业集聚水平。

3.实现盆周山区县跨越发展

依托嘉陵江、渠江和重要交通干线,承接外来产业,发展本地特色资源型产业。一是将连片扶贫区转变为连片特色产业区。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为契机,重点布局发展特色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与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连片特色产业功能区。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发挥山区县特色农产品优势,把一二产业联系起来,把农产品精深加工作为县域工业的重要方向,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三是推进城镇化和新村建设。突出山区特色风貌,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建成一批宜居宜业的新型小城镇和富有活力的经济强镇。实行新建聚居点、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修复相结合,推进新村建设。四是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推动山区县域园区依托特色资源,合理规划建设农产品加工、资源转化、绿色发展的特色产业园区。

4.促进民族地区县特色发展

依托本地特有资源优势,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一是大力发展特色资源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以水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和铝、锂、硅、磁材、人工晶体等新材料产业,培育壮大中藏药业,推动川产道地药材的产业化,发展茶、林、果、菌、药材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特色农副产品开发产业带发展。二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积极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原料需求,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布局原则,建立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深化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农业闲置土地向农业现代化企业、经营大户集中。三是合理规划产业园区。支持甘孜、阿坝、凉山等民族地区以“飞地”园区为载体,深化与内陆地区的合作。

(二)分区施策——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1)工业较发达、经济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县等县域,以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跨越发展,推动工业集群集约,谋求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

(2)在中间水平,工业发展有一定基础的丘陵地区县与盆周山区县等县域,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加快主导产业发展和整合升级,着力解决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优势不优等问题,形成具有规模效益的特色产业、知名产品、龙头企业,实现以品牌强产业、以特色促发展。

(3)工业基础薄弱、不适宜大规模发展工业的民族地区县等县域,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和对口帮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发展特色农业、林业,注重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发展潜力转化为现实优势和发展动力。

(4)实施差别化配套政策,在项目审批、企业孵化器建设、科技创新等行政审批、财政支持方面,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适当降低条件;对工业强县增加环境保护、科技含量等转型指标权重

(三)要素保障——保障县域经济要素供应

1.强化用地保障

对急需落地的重大产业项目,可在产业园区规划未利用的土地范围内,按增减挂钩先行对规划范围内的农村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和利用,所需指标纳入次年计划解决。

2.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

研究制定资源开发地按西部大开发政策享受便捷供应的价格、数量政策。扩大留存电量政策的实施范围,争取攀西、乐山、乌蒙山区和秦巴山区享受留存电量政策。

3.支持小额信贷担保机构参股地方商业银行,设立县域分支机构

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加大融资平台建设力度,加强银企对接,综合运用无偿补助、偿还性资助、创业投资引导、风险补助、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园区企业。

三、 未来发展思路

下一步,四川省经信委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工作要求,围绕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兴县,进一步提高县域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做强做大县域特色产业,走出一条提质扩量、转型增效、加速发展的县域工业发展道路,到2017年,在平原、丘陵、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县域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规模较大、集聚集约水平高、贡献较大的工业经济强县,大力提升平原地区县现代化水平,推动丘陵地区县实现突破发展,壮大山区县特色经济,扶持特殊贫困县跨越发展。

(一)进一步加快培育壮大县域优势工业

(1)以县域特色资源为依托,进一步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业循环经济产业。

(2)以县域特色农产品资源为依托,结合“互联网+”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产品加工业”。

(3)着力创造优良的生产就业环境,以“返乡流+技术”反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大力发展。

(4)以区位为依托,进一步发展城市配套工业。

(二)打造“一区二片四带多圈”的县域工业发展格局

围绕四川省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基地、战略资源开发、现代加工制造业、科技创新产业化、农产品精深加工五大基地,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空间布局。一是将攀西县域建设为战略资源开发重要的功能区和产业集聚区。抓住国家设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机遇,大力发展钒钛钢铁、稀土冶炼加工、稀有金属矿开采加工等产业,以所属八个县(市)为主体,将攀西地区县域打造成为四川省重要的战略资源开发功能区、精深加工产业集聚区。二是将连片扶贫区转变为连片特色产业区。以秦巴山区、乌蒙山区集中连片扶贫开发为契机,重点布局发展特色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与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连片特色产业功能区。三是指以成都为中心城市的配套制造业产业带,以丘陵县域为重点的大宗农产品加工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带,以盆周山区县域为重点的特色农产品加工与特色资源开发带,以民族地区县域为重点的特色农副产品开发四大产业带。即以成都为核心,以15个平原县域及成都市周边部分丘陵县域为重点,打造为中心城市配套的制造业产业带,集聚全省县域工业 60%以上的产出;发挥乐眉雅资遂南等部分丘陵县人口、区位和农产品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承接东部与中心城市外迁服装鞋帽家具与电子组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粮油肉禽饮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劳动密集与城市配套制造业产业带;在广南巴达遂自内宜环川东南区域,发挥资源与人口优势,重点发展成渝汽车机械配套产业、天然气盐卤等资源性工业和粮油肉禽酒茶等大宗农产品加工业,形成农产品加工和特色资源产业带发展;在环川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茶、林、果、菌、药材等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形成特色农副产品开发产业带发展。四是围绕城市群中心城市推进圈层融合打造“多圈”。即以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东北城市群和攀西城市群等四大城市群的中心城市为次级发展极核,以市域县域一体联动、产业梯次分布为特征,以圈层发展效应促进市内县域工业梯次布局、差异发展,形成以若干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多圈”发展格局。

(三)以现有工业强县发展经验为蓝本,新培育发展一批工业强县

在全省136个县(市)中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资源禀赋高,有重大资源开发和重大项目布局的县(市),支持县域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做大做强,力争在2017年形成30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增加值超150亿元的工业强县。

同时对弱县采取进一步整合各项政策和资金,加强工作指导和对口支援等政策扶持,加快一批有资源、有产业、有劳动力等比较优势、潜力较大的县加快发展,努力在现有弱县中形成40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超300亿元、增加值超100亿元的新兴工业县。此外,还将特色立县作为未来特色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之一,充分挖掘资源特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

(四)示范发展一批工业强县和特色工业县

一是坚持强县牵引。在全省136个县(市)中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资源禀赋高,有重大资源开发和重大项目布局的县,强力支持县域主导产业加速发展,做大做强,力争在2017年形成30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00亿元、增加值超150亿元的工业强县。二是加快弱县提升。进一步整合各项政策和资金,加强工作指导和对口支援,加快一批有资源、有产业、有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弱而不强的县加快发展,努力形成40个以上工业增加值超300亿元、增加值超100亿元的新兴工业县。三是促进特色立县。在少数民族区域、盆周山区和秦巴乌蒙山片区的部分县,充分挖掘资源特色、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作用,加快一到两个特色主导产业发展,努力形成10个以上工业增加值超30亿元的特色工业县。

(五)分类推进突出优势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发展

统筹考虑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要素禀赋、环境容量等实际条件,明确发展思路,抓住主攻方向,分类指导,梯次推进资源大县、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区位优势县等四类县加快转变,打造一批定位准确、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工业大县、强县。一是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业。在攀西、川东北、川南等县域,大力发展能源电力、天然气与盐卤化工、钒钛钢铁、绿色建材等资源密集性产业,形成富有地域和产业特色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工基地。二是以农产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顺应城镇化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我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值,加快白酒、茶叶、生猪、中药、果蔬、饮料食品等大宗优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川东北、川南经济区、川西经济区、成都经济区等县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一批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县。三是以就业为导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川东北、川南经济区以及成都经济区等全省21个人口超百万大县,布局和承接省内外纺织、服装、制鞋、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环节企业,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以区位为依托大力发展城市配套工业。立足于成渝经济区建设,合理引导和承接“双核五带”中心城市的产业溢出和扩散,在中心城市周边圈层县(市),布局发展一批为龙头企业、龙头产品配套的辅助制造业,大力发展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机车车辆、发电设备、节能环保、航空航天主机和重点产品配套的材料、零部件、基础工模具等产业,形成特色产业带和城市配套产业集群。

(六)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县域工业集聚发展(www.daowen.com)

坚持集中集聚发展理念,推进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形成特色明显、功能分区合理、集聚效应显著的现代产业园区。一是合理规划布局园区。一个县原则设立一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实现“一县一园区”。要依托中心镇和重点镇规划建设专业产业园,推进相应产业向专业园集中,形成“一区多园、一园一业”发展模式。明确功能(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类型,对符合要求的产业园区,准予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支持县域“51025”重点产业园区引领区域发展。发展主导优势产业,提高园区内企业间、产业间的关联度,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将双流经济开发区、广汉经济开发区、富顺晨光工业园区等29个产业园区打造成为2 000亿元、1 000亿元、500亿元园区,形成县域经济发展重要支撑。三是大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产业园区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技术研发、公共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步伐。大力推进平原、丘陵区县产业园区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园区承载率和土地利用率。四是分层次推进集中区建设。重点推动平原地区县域园区转型升级,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加快推进丘陵地区县域园区集中集聚发展,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引导招商引资企业向园区集聚,构建完善的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推动边远山区县域新园区依托特色资源,合理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发展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支持甘孜、阿坝、凉山等民族地区以“飞地”园区为载体,深化与内陆地区的合作。

(七)进一步化解过剩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

一是分业施策化解重点行业过剩产能。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过剩产能的思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决遏制产能盲目扩张。钢铁行业严格控制增量,在3 600万吨产能的基础上不再新增产能,组织实施25户地方中小企业的兼并重组,组建四川地方冶金控股集团。水泥行业支持大型骨干水泥企业在省内兼并重组其他水泥企业,形成一批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内外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鼓励企业发展高标号水泥和特种水泥等新产品,强制推行水泥生产发扬脱硫脱硝余热利用技术,强化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和能源、资源单耗指标约束,对整改不达标的生产线依法予以淘汰。电解铝行业支持国内外大型电解铝企业到我省实施兼并重组,淘汰160KA及以下的预焙槽,实施差别化电价。煤炭产业按计划再关闭小煤矿100处,做好2013年关闭500处小煤矿收尾工作。二是大力支持县域淘汰落后产能。确定年度淘汰计划,对15个行业、300户以上企业的落后产能实施淘汰,整合相关政策资源加大对县域淘汰落后产能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三是引导相关产业、企业有序转移。引导白酒行业向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集中,改变小、散、乱状况。引导成都平原地区的印染、鞋业、家具等行业向生产成本较低县域整体转移。

(八)进一步推进两化互动建设,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一是坚持两化互动,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全省“一核四群五带”的城镇化发展格局为基础,促进县域城镇体系与县域产业体系互动发展。依托县城和中心城镇建设,布局产业集中区和专业园区,促进要素集聚和人口集聚,吸纳农村人口进厂进城,促进县城扩容、城镇提质。二是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业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积极支持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根据原料需求,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的布局原则,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深化龙头企业—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农业闲置土地向农业现代化企业、经营大户集中,促进农村生产由家庭经营向农场企业经营转变。三是坚持联动发展,以工业化带动服务业。坚持提升传统服务业与发展新型服务业相结合,以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着力解决县域服务业比重过低问题。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加快培育一批服务业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促进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制造业互动发展。四是推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县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演进升级,全面推进“三网融合”。支持县域实施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各项专项行动计划,健全和完善社会化、专业化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重点行业电子商务供应链协调能力。推动县域工业集中区实施数字园区建设。

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富县建设夯实底部基础的实施意见

(代拟稿)

为认真贯彻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县域经济工作会“坚持工业强县富县”任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进一步夯实我省底部发展基础,现就加快推进工业强县富县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要求,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创新驱动为路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强化园区载体,培育企业主体,优选主导产业,做大工业规模,做强工业实力,提升发展质量,增强县域产业支撑,走出一条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扩量提质、转型增效、加速发展、环境友好的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为四川省实现“两个跨越”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在平原、丘陵等重点开发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分类建设一批工业经济强县(市),为做强县域工业、做大县域经济探索路径、明确方向,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产业支撑有力、集聚集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工业强县富县。到2017年,力争一半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30个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全省培育2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3个超过1000亿元以上的工业强县(市)。

二、发展壮大县域特色工业

(三)发展四大导向产业。统筹考虑交通区位、产业基础、要素禀赋、环境容量等实际条件,梯次推进资源大县、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区位优势县等四类县加快转变,打造一批定位科学、特色明显、综合实力强的工业基地县。

——以转型为导向提升发展资源精深加工产业。依托自然矿产资源优势,在攀西、川东北、川南等县域,优化发展能源电力、天然气与盐化工、钒钛及稀土、绿色建材等资源密集型产业,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实现清洁、循环生产,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产品,打造一批富有地域和产业特色的资源密集型产业加工基地县。(责任单位:相关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和改革委、省委农工委、国土资源厅等)

——以转化为导向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依托农产品资源优势,在川东北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成都经济区、攀西经济区等县域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知名农产品加工产品品牌,打造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县。(责任单位:相关市、县政府,省委农工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和改革委、农业厅、林业厅等)

——以就业为导向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百万人口大县为重点,在川东北、川南经济区以及成都经济区等人口大县,布局和承接省内外纺织、服装、鞋帽、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机械、电子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促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建设省内重要的产业承接基地。(责任单位:相关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和改革委、投促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等)

——以联动为导向大力发展中心城市配套制造业。围绕多点多极发展战略,合理引导以点极为核心的中心城市产业溢出和扩散过程,在区域中心城市周边圈层县(市),布局发展一批为龙头企业、整机产品配套的辅助制造业,大力发展为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工程机械、机车车辆、发电设备、节能环保、航空航天主机和重点产品配套的材料、零部件、基础工模具等产业,集聚产业主要加工配套环节,形成城市配套产业基地。(责任单位:相关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和改革委等)

(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将县域主业突出、成长较快、规模较大的骨干企业,优先列入省“小巨人”“成长型”企业、小升规等各类企业培育计划,在项目申报、资金补助、市场开拓、企业兼并扩张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到2017年,力争平原、丘陵、山区县(市)都有一批销售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责任单位: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商务厅等)

(五)积极创建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开展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培育、示范试点和建设工作,将区域建设为知名品牌示范区、商标聚集区,培育一批四川名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设富有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以县域为重点,结合创建“质量强市(镇)示范城市”和“百镇建设行动”,支持创建国家级和一批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特色产业县、工业产业专业镇。(责任单位:相关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质监局、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六)有序发展专业市场。坚持工贸、商贸、产城结合,建设发展一批与当地特色产业紧密结合、面向区域甚至全国的产品批发零售、配套齐全、物流发达、线上线下结合的专业化市场。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全民触网”和“全企入网”工程,重点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省级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示范县(区),基本实现县域全园触网、品牌产品网上直购、企业网上营销。(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商务厅、经济和信息化委、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三、提升产业园区建设水平

(七)促进园区集中集约集群发展。合理控制县域产业园区数量,大力提高县域产业园区发展质量,强化产城融合发展,着力培育一批定位准确、功能完善、配套齐全、集聚与辐射力强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园区。新上工业项目和城镇腾退企业原则上必须入园发展,严格限制对园区外零星工业项目用地的审批。合理控制园区主导产业数量,提高主导产业占比。着力提高园区投入产业强度,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场地容积率、单位面积工业承载力、投资强度和税收等要求,研究制定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县域产业园区投入—产出控制标准。研究制定工业集中区建设管理规范标准和反映产业集中区发展实况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和改革委、商务厅、科技厅、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统计局等)

(八)分类推进园区三大提升工程。实施“51025”重点产业园区和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计划,培育发展一批营业收入超2 000亿元、1 000亿元、500亿元产业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园区发展层次提升工程,加强县域园区整合发展,支持符合政策要求、产业基础优、发展前景好的工业集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支持有条件的县域建设外向型产业园区。实施园区开发机制提升工程,推动县域园区与中心城市科技型、都市型产业园区联动发展,形成都市研发设计、县域制造配套、物流配送的园区间分工体系;支持甘孜、阿坝、凉山等民族地区深化与内陆地区及州内各县域间的合作,发展“飞地”园区,完善县域园区开发管理体制,鼓励县域工业主管部门和工业园区合署办公。(责任单位:相关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和改革委、科技厅、商务厅、环保厅等)

(九)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县域中心城镇、产业园区与周边铁路、高速公路的连接通道,完善县域电力、天然气、生产生活用水、通信网络等管网体系,为县域工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多方充实产业园区投资平台资本金,提高其融资能力,积极引入龙头企业、社会资本以多方式参与产业园区水、电、路、气、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对重点开发区基础设施项目,优先争取国债资金和国家政策性贷款支持。(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发展和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财政厅、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

(十)完善公共平台建设。加快在县域园区建设一批面向中小微企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投融资服务、技术研发、检验检测、创业孵化、信息网络、物流仓储、展览展示、人才培训、电子商务等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和产业联盟,依托县域“51025”重点产业园区建设一批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对符合条件的重点产业园区开展直供电试点,推进园区多平台集成建设,创建一批省级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省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厅、商务厅、科技厅等)

四、着力推进县域产业开放发展

(十一)建设产业承接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园区产业承接新模式、新机制,以县域为重点,确立与建设一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等省级专业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投促局等)

(十二)深化区域产业合作。完善四大城市群区域产业合作发展和利益分享机制,规划、引导成都等中心城市服装、鞋帽、轻纺、造纸等产业有序向区域内外县(市)整体转移。推动成都等中心城市、发达省区与县(市)联建、共建产业合作园区、产业整体转移园区、产业配套加工区。(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和改革委、投促局等)

(十三)建设出口加工基地。充分利用陆地港、保税区等建设,大力推动龙头企业、特色产品“走出去”,以县域为重点,积极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出口企业生产加工基地。(责任单位:省商务厅、发展和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等)

五、放手发展民营经济

(十四)大力培育市场主体。除国家明令禁止的以外,坚持“非禁即入”,全面放开民营资本投资领域。全面落实小微企业扶持政策,积极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小微企业,扶持小微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发展。提高民营企业家整体素质,每年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面向中小微企业负责人的能力培训。(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厅等)

(十五)积极鼓励创新创业。加大创业指导培训、信息咨询、税费减免、投融资服务、市场开拓等扶持力度,完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中心建设。在创业资金、融资服务、场所提供、土地供应、市场开拓等方面优先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就业量大的创业项目。支持县域工业企业积极参加“万企出国门”“川货全国行”“惠民购物全川行动。”(责任单位:各市、县党委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商务厅等)

(十六)大力实施回引工程。实施返乡创业计划,每年重点支持一批农村能人和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创办企业,吸引各地在外成功企业家、知名人士回乡投资兴办各类工商企业。(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民营经济办公室、工商联、工商局、投促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展和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委、商务厅等)

六、完善推进机制

(十七)发挥强县牵引作用。实施“工业强县培育工程”,优先在平原、丘陵选择一批产业基础好、区位条件优、资源禀赋高的县(市),开展工业强县试点示范建设。(责任单位:省工业化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

(十八)形成政策支持合力。探索建立产业发展、人口转移同土地年度供应指标挂钩机制,统筹考虑县(市)工业增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项目建设等因素,加大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工业用地指标保障力度。加大财政资金整合扶持力度,优先支持工业经济示范强县(市)产业发展。强化政策叠加效应,支持示范县(市)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基地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将工业经济示范强县(市)优先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城乡住房保障、现代农业(林业、畜牧)、环境保护重点县等试点,并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责任单位:各市、县政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住房城乡建设厅、农业厅、林业厅、环保厅等)

(十九)加强组织领导。省工业化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工业强县富县建设工作。省级有关部门及各成员单位要重点抓好规划引导、配套政策制定、产业发展指导,建立相应激励制度,并加强对有关县(市)的指导和政策引导。(责任单位:省工业化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成员单位)

四川省工业化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确定四川省第一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的通知

川工城办〔2014〕 5号

(2014年12月10日)

为贯彻落实省委县域经济工作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13]21号)“加快建设一批工业经济强县”的要求,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审查和现场抽查,决定将双流县等14个县(市)确定为四川省第一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总体要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要求,以富民强县为目标,以工业强县、产业兴县、创新驱动为路径,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强化园区载体,培育企业主体,优选主导产业,做大工业规模,做强工业实力,提升发展质量,强化县域产业支撑,走出一条符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扩量提质、转型增效、加速发展、环境友好的县域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为我省实现“两个跨越”目标打下坚实底部基础。

(二)主要目标。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在平原、丘陵等重点开发区分类建设一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为做强县域工业、做大县域经济,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探索路径、明确方向,形成一批产业特色明显、产业支撑有力、集聚集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工业强县富县,支撑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到2017年力争有40个县GDP过300亿元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二、第一批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名单

(一)平原县6个:成都市双流县、郫县,德阳什邡市、广汉市、绵竹市,绵阳江油市。

(二)丘陵县7 个:资阳简阳市,眉山市仁寿县,遂宁市射洪县,内江市隆昌县,德阳市中江县,达州市宣汉县、大竹县。

(三)其他类别县1个:凉山州会理县。

三、有关要求

(一)形成政策合力。各成员单位、市(州)人民政府要按照省委县域经济工作会要求,细化工作举措,将示范县(市)优先纳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新农村建设、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等试点,并在土地供应、资金支持、政策和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提高工业强县示范县(市)的发展动能。

(二)完善建设方案。各示范县(市)要按照示范工作要求和目标,进一步完善《四川省工业强县示范县(市)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完善相关规划、政策保障和工作体系,进一步优化县域工业发展环境,带动县域“四化”同步进程。

(三)认真组织实施。各示范县(市)要按照《方案》,制定年度实施计划,落实各项目标和任务,加快组织实施。要落实好促进工业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加快重点创建任务的落实,确保取得成效。

(四)加强督促指导。各市(州)人民政府要加强对示范县(市)的服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各示范县(市)要于次年度1月20日前将本县示范进展情况报我办。我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各示范县(市)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对成效不突出、进展缓慢的进行督导,一定时期后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将取消其资格。

(五)加大宣传力度。各市(州)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手段,加大对工业经济示范强县(市)的宣传报道,积极营造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氛围,切实增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提升区域整体实力的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