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助力富民强县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助力富民强县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川省科技厅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十二五”以来,四川省科技厅联合四川省财政厅,通过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支持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还得到了科技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二是根据科技部安排,组织开展了四川省2007~2010年专项行动绩效考评奖励项目推荐工作,共有8个项目被科技部列为绩效奖励项目给予继续支持。

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科技助力富民强县

四川省科技

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十二五”以来,四川省科技厅联合四川省财政厅,通过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专项行动”)支持四川省的县域经济发展,同时还得到了科技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该专项行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和壮大县(市)特色支柱产业,创新县(市)科技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总体情况

“十二五”以来,四川省不断扩大专项行动的实施规模,通过强化组织管理和目标责任制,完善管理办法和严格考核程序,加强业务培训和服务指导等工作,项目管理更加科学;各级科技部门、财政部门高度重视,产学研承担单位密切合作,专项实施效果日益显著,财政资金投入取得良好绩效。2011~2015年专项行动共支持169个试点县309个项目围绕主导产业开展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其中,五年间已支持2轮及以上的试点县达99个,国家级项目52个。获得中央专项资金6698.3万元,省级财政专项资金17 000万元。

四川省专项行动通过强化组织管理,重点开展项目的绩效考核和奖励项目的推荐工作。

一是通过制定项目中期监理和结题验收等绩效考评工作细则并严格执行专项管理制度,聘请技术、财务、管理等领域专家进行现场考察和听取项目承担单位的汇报,对项目的组织实施情况、各项任务进度完成情况、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资金到位与使用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措施等进行综合评价。督促项目单位根据监理意见及时制订整改措施,加强了对项目的组织管理,显著提升了专项实施的质量和效益。通过对项目材料预审、复审以及现场检查等措施,项目过程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基层科技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是根据科技部安排,组织开展了四川省2007~2010年专项行动绩效考评奖励项目推荐工作,共有8个项目被科技部列为绩效奖励项目给予继续支持。

(二)主要成效

1.培育壮大了县域特色优势产业

通过引导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增强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了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形成了一批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相关企业2 090多个,研究开发(R&D)经费支出35 279.57万元,实现利税223 480.78万元,年销售额500万及以上企业超过900个,年销售额100万及以上企业近880个,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将近340个;项目产业相关企业年产值7 387 867.7万元,从业人员3 682 983人,吸收农业劳动力5 777 143人;鉴定成果112项,获奖成果94项;申请专利573项,授权专利285项;引智1 624人,研发新产品、新品种686种。

2.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通讨建立标准化种养业基地、开展新型科技服务、培养新型农民,基本构建了科技富民支撑体系,有力促进了项目区农民就业增收。项目直接参与农民3 490 794人,辐射带动农民7 400 958人;直接参与农民人均项目收入559 848.4元,直接参与农民人均纯收入478 755.3元;引进新品种4 568个,新品种推广面积3 318 610亩,推广新技术6 225 项;培训农民1 781406人次,培养乡土人才115 786人,建立培训机构674个,开办培训班17 158期,发放资料5 064 100份,编制培训教材6 197种;建立示范基地3 979个,建设信息平台275个,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821个,其他类平台74个,建立农民协会1 021个,建立农民技术合作组织1 170个。

3.切实加快了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

通过选派科技特派员、组织科技特派团,采用科技特派员技术入股、创办科技企业、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合作社、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方式,加快了人才、项目、技术、资金、信息、管理等创新要素向农村流动、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聚集。选派科技特派员总数4 360人,法人科技特派员521个,科技特派团769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类型中,无偿1 439人,承包型410人,技术入股254人,实体创业153人,其他利益共同体类型1 808人;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71项,年项目总投资237 503.52万元,实现年利润56 688.08万元;形成利益共同体394个,创办企业203个(其中龙头企业82个);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1644个,会员415 674人;项目直接参与农户455 441户,安置劳动力就业391 955人。

(三)主要做法与经验

1.集成多方资源,强力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统筹项目、人才、基地,集成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地方的科技资源,通过省市县联动、产学研结合,以地方经济建设为主战场,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把攻关开发、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进行一体化工程设计,有效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为支撑、引领县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2.创新体制机制,强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在专项行动项目组织申报及实施过程中,项目的产学研各单位按照“资源共享共用、权益合理分享”的思路,通过明确权益分享比例和责任义务,逐一进行了资金、任务的协调落实,所有专项行动项目均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产学研合作协议,推进了跨单位、跨区域、跨行业的产学研的结合,形成了大联合、大协作的局面,促进了优势集成和创新效率的提高,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3.加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科技富民长效机制

我省专项行动立足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科技示范基地,联合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推进科技特派员、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农民科技110等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新机制、新模式,加强基层科技服务能力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

1.存在问题

由于专项行动项目实施规模相对较大,参与单位较多,资金使用分散,项目管理难度较大,尤其是基层科技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支撑项目全产业链需要集成的技术较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区域科技服务能力相对不足,项目资金投入总量偏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专项行动的深入实施。

2.解决思路

提高基层科技干部的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进一步强化项目过程管理,加大产学研集成推进力度,强化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与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以保障我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取得更好的成效。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及安排

“十三五”开始,四川省农业和农村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围绕科技部及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一手抓研发、一手抓转化”的科技工作格局,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创新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广工作,为实现我省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的新发展、新突破提供科技支撑。

作为我省农村科技重点工作之一,四川省将深入实施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围绕县域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发展,以促进农民增收和壮大县域经济为目标,以支柱产业技术集成转化为着力点,强化国省市县联动、产学研推合作,进一步深化试点、扩大示范。

(六)典型案例

案例一:邛崃市在组织实施《优质粮高效生产和加工技术集成创新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中,积极探索南方小麦科技产业化的“邛崃模式”,取得了小麦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良好效果。该项目由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小麦课题组(简称课题组)、 邛崃市嘉禾川农小麦专业科技合作社(简称科技合作社)、成都嘉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企业)等单位承担,采用“公司+科技合作社+农民”的小麦科技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缔结了多方共赢、责权利协调的利益共同体,创建了具有新意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它的办法和经验对经济、社会条件类似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和参考价值,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经营主体

产业化经营的“邛崃模式”是“公司+科技合作社+农民”。

(1)课题组课题组是由我国南方著名小麦育种专家、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教授任组长,聚集了具有共同目标和追求的与小麦育种有关各学科的18名高学历、高水平的专家,其中1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教授职称、6人具有副教授职称。课题组在邛崃市前进镇拥有面积155亩的育种基地及其与育种工作需要基本适应的工作和生活设备设施。课题组建立了一套能正确评价各成员贡献及各成员潜能,保护各成员合理利益,促进成员间和谐相处,工作上互相支持的内部管理办法。课题组自建立以来,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基础研究方面,课题组在小麦后期光合作用、多分蘖、成穗率等领域的部分研究水平达到了国际领先,获得了众多高产、优质、抗病的小麦基因。应用开发方面,课题组培育出小麦新品种17个,大麦新品种2个,在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陕西、新疆、辽宁、内蒙古等省区推广近1 000万亩,为我国小麦科技产业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得到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主要农作物育种攻关计划等持续不断的支持,确保了研发工作的稳定性和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和转化。

课题组的主要职责是:①持续开展南方优质小麦育种的基础和应用开发研究,为小麦产业发展提供优质、高产、抗病、亩产达到400~500公斤、面筋率31%以上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原原种。②研究编制优质小麦栽培技术规范,支持小麦标准化生产。③收集农民技术需求,为农民免费提供优质小麦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技术培训和服务。2011年共举办优质小麦种植、管理技术培训5期,参训农民近1 5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万余份。

(2)科技合作社科技合作社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成立,企业、课题组和农民共投入现金8万元,企业持股51%,课题组持股12.5%, 39位农民持股36.5%。农民股东多数为优质小麦产业化种植基地所在地区的村委会干部,少数为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和号召力的小麦种植大户。科技合作社章程规定:“凡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从事小麦生产经营、能够利用并接受本社提供的服务、承认并遵守本社章程、履行本章程规定的入社手续的中国公民,可申请成为本社成员”,“农民成员要占成员总数的80%” 。出资入股科技合作社的成员即为科技合作社股东,科技合作社现有成员1 500多人。科技合作社由理事长(法定代表人)和选出的7名理事负责全社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内部管理规章制度、财务预决算方案等的制定和贯彻落实、社长、副社长等管理人员的任免。目前的管理团队均为企业和课题组派驻的没有薪酬的兼职人员。科技合作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向成员和优质小麦种植农民供应优质小麦商品种和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合理利润。2011年科技合作社经营良好、效益显著,科技合作社股东分得了与入股金额等额的红利。

科技合作社的主要职责是:①搭建课题组、公司、股东、成员、农户的联系桥梁,组织优质小麦品种等生产资料供给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及服务。②组织优质小麦收购合同的签订及优质小麦收购。③负责科技合作社日常管理事务。④组织年终成员大会、股东分红等。

(3)企业参与小麦科技产业化经营的企业是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成都嘉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成都华丰面粉有限公司和四川嘉禾种子有限公司。成都华丰面粉有限公司占地约60亩,总投资3 634万元,是以小麦面粉加工为主、优质挂面生产为辅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华丰面粉公司有一个花园式的小麦加工厂,拥有目前国内较先进、现代化程度较高的面粉和挂面生产设备,其面粉生产能力为3万~5万吨/年,挂面生产能力为1万吨/年。四川嘉禾种子有限公司集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为一体,是成都市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嘉禾种子公司占地40余亩,注册资金3 000万元,固定资产1 500万元,拥有稳定的制种基地,常年制种面积达1.5万亩,其中小麦良种2000亩,年产优质小麦良种80万公斤,已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陕西、湖南、湖北、安徽、福建、河南、江西等省市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和销售服务体系。

嘉禾集团及其华丰面粉公司、嘉禾种子公司的主要职责是:①应用课题组提供的优质小麦原原种生产商品种并供应给科技合作社成员和其他农民种植户。②向成员和其他农民全额无息垫付优质小麦种子款,并在收购小麦时一次扣回垫付款。③以高于市场价5%~10%的保护价通过科技合作社股东成员上门收购签约农民生产的优质小麦。④与科技合作社和课题组合作,做好优质小麦产业化种植基地的服务和基础建设。

2.运行机制

邛崃市小麦科技产业化经营已初步建立起产业各环节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责权利比较协调的产业化经营运行机制,为确保“公司+科技合作社+农民”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相对稳定、逐步完善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课题组

①种子销售利润提成。课题组从企业小麦种子销售利润中提成30%。②股东分红。课题组在科技合作社入股1万元,2011年分红1万元。③知名度和学术地位提高。由于课题组获得的科技成果得到迅速和广泛的应用推广,成效显著,学术地位和知名度提高,更容易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类科技计划及有关部门的持续支持,研发经费得到保证,条件逐步改善,从而推动新的成果涌现和学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科技合作社、股东成员和成员

科技合作社:①公司种子销售利润提成。企业将每年种子销售利润的15%~20%分配给科技合作社。②农资销售利润。科技合作社以企业出厂价或批发价购进生产资料,以低于市场零售价的价格供应给科技合作社成员,获得批发价与零售价的价差利润。③获得当年的经营利润6%的公益金和支付股东红利后的利润。

股东成员:①获得良种供应和小麦收购的工作补贴。股东成员组织优质小麦种子供应给成员和收购成员生产的优质小麦,科技合作社和企业按每公斤0.02元的标准给予工作补贴。②股东分红。股东成员按入股全额1 ∶ 1的高标准分得了红利。③享有科技合作社成员的全部服务。

成员:①优先获得优质小麦良种供应和低于市场零售价格的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②享受企业提供的购买优质小麦种子的无息垫款。③获得免费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服务。④享受企业的优质小麦加价收购政策。

(3)企业①获得稳定的种子销售渠道和利润。基地的科技合作社成员和小麦种植农民按合同约定全部采用企业提供的川农系列优质小麦品种,企业销售种子获得合理的利润。②获得稳定的优质原料。科技合作社成员和农民按照合同约定将小麦销售给企业,企业获得稳定的优质面粉加工原料。③保证了产品安全。企业向农民销售自己繁育的优良种子,企业控股的科技合作社向农户提供经过精心选择的农药、肥料等农资,通过自己的生产线加工产品和对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从源头和生产过程保证了产品安全。④获得了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服务。小麦科技产业化已被列入邛崃市的经济发展计划,政府及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产业链各环节的领导和服务,使发展中的问题能得到较快、较好的解决。企业已经获得“涌华”牌商标,并获得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

3.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项目利用课题组培育的优质小麦新品种(川农25、川农27)及其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科研成果,通过与科技合作社、企业合作进行产业化推广,取得了小麦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发展的良好效果。

(1)主要成效一是小麦增产。经四川省农业厅组织专家现场验收百亩攻关:“川农27”实收亩产519.8公斤;千亩展示:“川农25”经专家抽查,平均亩产达到468.69公斤;万亩展示:“川农25’和“川农27”平均亩产达到419.83公斤。

二是农民增收。企业通过科技合作社以高于普通小麦市价10%的价格收购小麦,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的一般农民人均增收150多元,科技合作社成员人均增收超过200元。此外,科技合作社股东年底还按股进行了可观的分红。

三是企业增效。科技合作社与成都华丰面粉有限公司收购了6 000吨优质小麦,为公司节约业务费和运费200万元,大大提高了企业效益。

四是产业发展。通过科技合作社,在邛崃市的10个乡镇、53个村签订小麦收购合同53份,带动农户1.5万户,发展优质小麦5万亩。

(2)经验与做法一是积极探索更有效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公司+科技合作社+农民”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产业各环节互利互惠、责权利相协调的运行机制,是在产业各环节都拥有一个共同目标——生产出又多又好的小麦——的基础上联合起来的,它不仅有一般“公司+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功能,而且还具有课题组的科技推动功能,它是一种新的、真正能把科技作为产业发展动力,具有课题组推动和龙头企业带动的“双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双动力”通过科技合作社这个桥梁、互利运行机制这个纽带叠加融合而产生合力,对产业的推动力必然大于两个分力的简单相加。因此,在邛崃市采用该经营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第一个年度就取得将课题组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推广到1 500多户农户、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单产增产20%的成绩。

二是努力创建新型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创建了“课题组+(科技合作社+股东成员+成员)”小麦产业化科技支撑体系。课题组研发基地就在小麦产区,它是最了解小麦种植农民和小麦加工企业需要的小麦科技创新者和输送者。科技合作社是科技流动的桥梁,其股东成员既是科技的传播者又是应用者,成员(小麦种植农民)是科技的应用者。通过邛崃市小麦科技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把优质小麦育种的基础研究、新品种选育和推广以及在推广活动中的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服务比较好地融入了产业链中,并通过科技合作社及其股东成员、成员的活动,把推广的新品种及其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不失时机地交给直接从事生产的科技合作社成员和农民,迅速提高产业生产力,促进产业创新,为解决长期以来农业技术供给和需求脱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利益与成效挂钩困难、农业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经验。

三是不断加快小麦生产现代化进程。邛崃市小麦科技产业化经营通过契约约束使产业各环节——课题组、科技合作社、股东成员、成员和企业形成了权责利协调、 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提高了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按照统一规划、企业主导、政府引导、订单约束、配套服务的原则,在邛崃市10个乡镇的53个村组织科技合作社成员和小麦种植农民集中建设了一批优质小麦产业化生产基地,通过课题组育成的优质小麦新品种推广及其提出的配套栽培技术规范的应用,促进了小麦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大大加快了小麦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四是充分发挥了政府的引导服务职能。邛崃市委、市政府对在该市建设优质小麦产业化基地高度重视,以优厚的条件和优质服务先后引进了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小麦课题组和嘉禾集团成都华丰面粉有限公司。为了推进优质小麦产业化基地建设,成立了市政府优质小麦产业化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分管科技的副市长任组长,市科技局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及基地所在乡镇组织实施,按照“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府引导、科技示范”的原则,以课题组为依托、企业为主体,引导和组织小麦生产农民积极参加,充分发挥政府的协调和服务职能,引导课题组、企业和农民密切合作,针对三方都具有发展优质小麦生产的积极性这一有利条件,引导和推动三方联合建立了科技合作社,并通过签订三方或双方协议、合同的形式构建了邛崃市优质小麦产业链,建立了小麦科技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协助企业、科技合作社成员、优质小麦种植农民、村委会、社区、协会等签订了《优质小麦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及产品收购合同》。政府还协助课题组、科技合作社完成了技术培训;协助企业开展了统一技术规程、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的“四统一”工作,并帮助科技合作社成员和农民争取到种植小麦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支持,有力地支持了小麦科技产业化发展。(www.daowen.com)

案例二:由四川省宣汉县人民政府承担的2013年度国家级富民强县项目《蜀宣花牛繁育推广及精深加工产业化开发》,立项目标是建设优质蜀宣花牛生产基地,解决制约当前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主要任务是繁育体系建设、养殖基地建设、生产技术研发与集成、牛肉加工厂建设、肉牛养殖技术推广等五个方面。项目采取“科研+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构建产供销、产学研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肉牛产业健康、稳定、持续、良性发展,努力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经济强县。

(一)主要做法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鉴于原县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工作变动,为确保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项目对县科技富民强县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进行调整,主要负责项目建设实施工作的组织协调,强化政府的推动作用,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负责基地建设,落实配套经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宣汉县科技局,由李晓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2.成立项目技术攻关小组

项目成立以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王淮任组长、四川成都大学教授王卫,宣汉县畜牧食品局副局长、高级兽医师赵益元任副组长,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县科技局、佳肴食品公司、宣汉县畜禽繁育改良站等单位技术业务骨干组成项目技术组,并聘请达州市科技局局长、高级畜牧师李继开为项目技术顾问。

3.强化草料生产基地建设

为了提高实施效果,项目按照“引进、调整、保护、提高”的思路,对荒山草坡进行改良,提高草地产量、质量和利用率。积极开展人工种草,建立高产人工草地,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充分利用退耕还林契机,大力开展林草间作,发展种草养畜。同时,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改“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草”三元结构,积极开展草粮(果、经)间(套、轮)作,引导和鼓励农民拿出肥田好地种草养畜。

4.制定配套政策措施

项目积极落实牛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措施。一是项目农户改建圈舍占用土地,按项目规划由国土部门实行登记管理,优先审批,所需木材由县林业部门优先考虑计划,按最低标准收取有关费用。二是对项目实施农户自筹资金困难的取得信用联社支持,优先安排小额信贷,或在地方切块扶贫资金中优先安排贷款支持。

5.完善项目产业化运作机制

项目实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机制,合作社牵头建肉牛养殖小区,公司全面落实供、产、销系列服务工作,并同饲养农户签订养殖合同,明确服务内容及职责,制定最低保护价,负责产品的收购,以保护饲养农户的积极性,达到以流通促生产,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建立信息网络,及时发布项目产品生产情况,及时提供产品信息,积极开拓销售市场,把产品转化成效益。

(二)取得的成效

1.项目建立年出栏1000头蜀宣花牛的育肥场1个,发展适度规模蜀宣花牛育肥养殖示范场(户)200个,建立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乡镇15个,实现年出栏优质肉牛5万头以上。为农民带来纯收入5 150万元,户均年纯收入10 300元。

2.项目以蜀宣花牛基地建设为中心,实施农牧结合,采取草草轮作、粮草轮作、林果间套作等种植方式,大力引进、推广种植优质牧草品种,开展粮食玉米秸秆青贮,解决蜀宣花牛生产所需的优质粗饲料,青贮玉米秸秆4吨/头以上。

3.项目推动了优质蜀宣花牛生产技术研发,无公害工业化饲料产品开发;围绕生产各个环节,组装集成包括蜀宣花牛繁殖、饲养、疫病防治、废弃物治理与利用等在内的各项养殖技术规程或标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优质蜀宣花牛生产综合技术体系。育肥期日增重1000克,屠宰率达55%,净肉率达45%以上。

5.项目实施主体——四川佳肴食品有限公司建成冷鲜、速冻、重组、酱卤、副产品等5条加工生产线,形成5 000吨/年牛肉制品的生产能力。实现产值25 090万元,利润4996.53万元,上缴税金1 505.4万元

6.项目借助网络、电视广播等多种渠道,建立健全了科技推广体系;创新了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加强了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三)经验与体会

1.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障。

2.成立专家团队,多单位协作攻关,各课题分工明确,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

3.创新产学研联合模式与运作机制,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

4.突出产业链重点,狠抓自主创新,是产业链得以延伸的关键。

5.注重产业服务百姓,强化技术推广,切实做到科技富民,是产业链做大做强的保障。

二、探索创新

2014年,全省农村科技工作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按照“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支撑引领、全面小康”的科技工作总要求,深化农村领域科技体制改革,突破农业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支撑四川省粮食八连增、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做出了科技贡献。

(一)全省农村科技宏观管理得到加强

——组织启动了“十三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规划”编制工作,制定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开展规划编制前期调研和重大问题软科学研究。共同研究制定了“四川省科技富农惠民行动实施方案”。

(二)农村科技体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

——组织开展农村科技体制改革专题研讨,梳理并研究国家及其他省市相关政策45份,召开涉农科研院所、高校座谈会7次。7月底和9月初,分别组织相关科研单位赴湖北、湖南等省市考察调研,组成川西、川东北、川南和民族地区4个调研组,集中听取11个市(州)、 21个县(市、区)、33个乡镇相关部门和科技人员、龙头企业的建议和意见,并形成5份专题调研报告上报省委省政府。

——根据总体试点方案要求和安排,组织省农科院、省畜科院和宣汉县完善试点方案,大力度推动下放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权,提高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开展科研人员股权激励等试点政策落地。截至2015年6月,试点单位科技人员兼职取酬总数达438人,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4家、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45个、经济实体30个, 自主处置(转让、转化)科技成果11项,222人离岗转化科技成果49项,落实成果收益分配政策6项45人。省农科院探索完善了科技人员创办企业、有偿服务和技术承包三种成果转化模式,省畜科院制订了《科技人员离岗转化成果管理办法》、《科技人员兼职兼薪管理办法》等6项激励制度,宣汉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并打破身份、地域限制,支持科技人员到一线创新创业。

——启动激励农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试点,研究提出《关于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稳定农村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送审稿)》正式上报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激励农村科技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工作总体方案,指导省农科院、省畜科院和宣汉县开展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和科技人员兼职取酬、离岗转化和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试点。

(三)农业科技创新再创佳绩

——深化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大力推进生猪、奶业、蛋鸡、食用菌等19个四川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链示范重大项目,启动21个市(州)45个区域特色农业产业链培育项目,完成了19个现代农业产业链技术创新报告。召开了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全年研发示范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300个以上,龙头企业新增经济效益11亿元以上,直接带动实现年产值35亿元以上,项目区农民年人均增收4 000多元,有力地支撑了泡菜、山羊等产业由小到大,蛋鸡等产业由大到强,食药用菌等产业集群发展。以新希望集团、通威集团、铁骑力士、川茶集团等龙头企业牵头,联合省农科院、四川农大等优势科研单位实施了优质稻米、蔬菜、林—板—家具、茶叶、猕猴桃、奶业、蛋鸡等重大产业链示范项目11个、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链培育项目24个,以及以安全、高效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项目100余项。组织研究提出了生猪、家兔、肉鸡、蚕桑丝绸等10余个四川优势特色产业下阶段技术创新的重点方向、重点目标任务,拟集成整合四川优势产学研单位适时启动实施。今年,已投入研发经费1亿元。

——深化农、畜、林、水产育种攻关,组织优势产学研联合实施水稻、玉米、生猪、肉鸡等29个项目,预计育成突破性品种40个,示范转化米质达国颁二级的杂交水稻200万亩以上;组织开展了“加强农畜育种攻关,建设现代农业强省”专题调研,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农畜育种攻关、建设现代农业强省的意见》《关于政府购买农畜优良品种和技术服务实施方案》和《“十三五”省农畜育种攻关框架意见》,着力推动育种攻关向商业化育种转型。

——深化生物种业科技创新,大力组织推进“突破性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优质风味猪配套系选育”等29个重大项目,全年选育突破性农畜禽水产新品种90个以上。研究提出了“十三五”省农畜育种攻关框架意见,启动编制“十三五”育种攻关创新报告和实施方案,着力构建商业化种业科研体系。今年,“川藏黑猪”配套系通过国家审定,川优6203、宜香优2115、德香4103、 F优498等突破性品种得到广泛应用,二级杂交稻“德优4727”成为长江上游近三年增产幅度最大品种。

——深化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统筹推进一、二、三期课题,创新了杂交中稻超高产精简栽培、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等6项关键技术,集成示范了粮食持续丰产模式13项。 目前,粮丰工程四川项目区主导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主推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水稻增产5%以上,玉米增产10%以上。2015年,汉源水稻百亩示范片亩产达1039.2公斤,创造了四川水稻高产新纪录;丹巴玉米百亩示范片亩产达919.1公斤,刷新了四川百亩玉米示范片的最高产量。

——深化农畜产品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组织省内优势科研院所、高校实施了稻田农产品安全生产、畜禽产品安全生产、疫病防控、资源环境、机械化生产等20余项基础性、公益性农业科技计划;组织研究编制了10个省级农村领域公益性重大关键技术的技术创新报告;组织协调相关省市启动实施2014年度国家支撑计划“畜禽产品安全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征集推荐2015年度农村领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30项,部分推荐项目已纳入国家统一安排。

(四)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成效显著

——纵深推进重大农业科技成果、农转资金、富民强县等科技专项,2014年组织征集并实施省级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项目30余项、国省农转资金专项55项、国省科技富民强县专项66项,争取并投入经费1.2亿元,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50项以上。组织征集了农业科技贷款项目40项,推荐贷款项目17项,申请金额6.34亿元。2015年获国家农转资金专项立项数量与获资助金额均位列西部地区第一。农转资金专项转化成果100多个,推广面积110多万亩,实现直接产值7 000多万元,带动产值近2亿元;富民强县专项带动2500万农民人均增收1 400元以上。

——纵深推进科技成果落地边远贫困地区,2014年开展秦巴山片区科技创新创业扶贫专题调研,征集科技需求,组织产学研对接12场次,推动成果在边远贫困地区落实转化。牵头联合相关省级部门制定并印发《四川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计划实施方案》,组织选派268名科技人员到“三区”82个县(市、区)开展科技服务。推进对口定点扶贫,在平昌建立了10个科技扶贫示范村,5万亩连片有机蔬菜、50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科技示范基地;在恩阳建立了4个科技扶贫示范村,3个富硒茶、5 000余亩银杏标准化栽培科技示范基地,辐射带动6个乡镇3 000多户农户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深入推进农村科技创新转化平台建设,重点抓好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主的产学研新型科研组织,指导优势产学研单位筹建了水产、茶叶等5个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生猪、泡菜、饲料产业技术研究院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的长效机制;组织搭建了饲用作物、油橄榄等5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组织筹建了3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了97个基层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建设。组织开展了“2015农业科技专家企业行”和“川西南农业科技园区产学研对接会”,发布了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200余项,促成产学研对接和合作。

(五)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推动生猪等3个产研院完善协同创新机制,指导筹建蛋鸡、水产等5个产研院,组建工程中心2个、产业技术服务中心近90%;推进雅安、宜宾等4个国家级、93个省级农业园区建设,指导南充、内江创建了国家农业园区。 目前,全省国家级园区已达4个,居西部第一。加强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巴中和郫县试点,建成信息站点530多个。

——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选派科技特派员近2万名,创办企业315家,组建经济合作组织906个,引进、推广先进成果3 400余项,承办了全国“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培训”,培训农民289万人次,示范转化农村先进适用技术,助农增收。按照“立足需求、精准发力、上下联动、务求实效”的原则,认真组织开展“三区”科技人员专项工作,在第一批选派268名科技人员基础上,正选派第二批92名科技人员服务“三区”,7月6~16日举办了135人规模的“三区”地方科技人才培训班,推荐30人参加科技部组织的集中培训。

(六)实例: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截至2014年底,科技部已批复四川省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6个(乐山、广安、雅安、宜宾、南充、 自贡),数量居西部第一。 目前,6个国家级农业园区已建成核心区面积11.3万亩、示范区175.3万亩。园区整合220家企业、服务机构32家、研发机构42家,带动园区内茶叶、畜禽、花木、果蔬、中药材、林竹、酿酒、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发展。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截至2014年底,已批复省级农业科技园区93个,开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促进示范片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93个园区已建立核心区面积33万亩、示范区147万亩,园区内入驻企业2 046家,园区示范新品种1 024个、推广新技术695项、推广新模式177种、开发新产品289个、培训农民233万人。园区财政经费投入52亿元、企业投入128亿元、园区自筹经费29亿元,实现年产值297.5亿元、年上缴税金11亿元、获得年利润59.6亿元。

【先进农业科技园区选介——南充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南充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着力打造为全国丘陵山区生态立体循环农业示范样板。园区成功招引百科、茂源、广绿、金科等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百科有机种养公司承包土地7 000余亩发展有机蔬菜和特色养殖,投资7 000余万元新建成了百科有机农产品展示中心、体验中心和冷链物流中心,实现年产值2亿元。新发展种养专业合作社8个,辐射带动周边2 000多户农户,返包7 356亩土地发展果蔬产业,120户农户养殖优质生猪2万头,群众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面达80%以上。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生猪、柑橘、蚕桑、速丰林和蔬菜、珍稀树木、中药材等“5+3”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当地3万人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

【先进农业科技园区选介——苍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2014年,苍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引进入园企业3家,总投资9 411万元,集中发展猕猴桃、生猪和肉兔三大产业。已建成猕猴桃种植基地1万亩,可年产红心猕猴桃1万吨;建成养殖业基地30亩,存栏基础母猪600头,年出栏生猪2万头和肉兔30万只的养殖场各2个,园区总产值实现1.52亿元(不含加工产值),利润0.31亿元,人均增收2081元,投入一产出比达到1 ∶ 1.7。同时,还建成工厂化育苗基地20亩;猕猴桃科技专家大院1个。该园区成为集猕猴桃产业现代科技观光风景、川北民俗文化情景、山区生态庭园—生态农庄—生态社区—乡村旅游食宿夜景于一体的AAA级景区。

三、发展经验及未来发展

(一)几点体会

一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年来,农村科技工作把握发展现代农业、助农增收的主旋律,高度重视产业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优化提升了全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二是注重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在重大项目和区域布局方面,体现了创新驱动、支撑引领作用,基本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在人才团队、基地平台、体系建设系统配套。2014年,农村领域100万元以上项目达75%以上,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占70%以上。三是推进改革,激发活力。2015年,围绕改革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事业和利益双重驱动,激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一线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目前,试点工作已全面有序展开。四是“一岗双责”,自觉履职。2015年以来,强化了处领导“一岗双责”的主体责任,在宏观管理层面,加强了依法依规办事力度,重依据、把程序、讲制度。在微观层面,加强了形式审查和过程管理,基本做到了检查评估不走过场、监理验收不打折扣、整改完善不留情面。

(二)主要不足

一是积极作为有待加强,开展工作怕摆“摊子”。二是调查研究有待加强,对农业新业态和新产业把控不足。三是县域科技指导工作有待加强,有些科技管理机构定位不清,未能有效履行创新驱动发展职责。这些问题将在来年工作中认真改进。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要根据中央农村工作会和即将召开的省委农村工作会精神,以及厅党组安排部署,积极添措施、创亮点、出成效。总体目标是育成突破性新品种80个以上,研发新技术200项以上、新产品300个以上,转化新成果150项以上,实现社会经济效益200亿元,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 000元。初步打算如下。

一是抓好农业科技改革,强化统筹协调。切实履行科技综合管理职责,抓好农村领域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打破条块分割,进一步推动形成全省农村科技“一盘棋”;深入推进农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试点工作,适时组织召开改革试点经验交流会。二是抓好种业科技创新,夯实品种基础。围绕四川优势特色农畜新品种培育,编制并启动“十三五”生物种业科技规划及实施方案,力争在育种材料与方法、品种培育及配套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三是抓好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产业链示范工程,突出抓好20个产业链示范重大项目,组织市州抓好100个区域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培育项目,优化技术链、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强产业竞争力。四是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应用步伐。深入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农业专项、科技富民强县和农转资金专项,适时组织线上线下成果对接,组织支持重大成果示范项目5项,中试转化成果100项,富民强县项目80项。五是抓好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工程中心、产研院、新农村研究院、产业技术服务中心等创新转化平台建设,推进科技特派员和“三区”人才工作,以及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科技示范。研究制定加强县(市、区)科技工作的意见,推动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落地,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