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与新思路(2015-2016)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与新思路(2015-2016)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省连续四年圆满完成总量减排任务,2014年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7%,是前三年平均下降幅度的3.6倍;二氧化氮浓度在持续上升7年后出现首次下降。全省大面积长时间灰霾污染有所缓解,2014年PM 10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5.7%,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2015年1~9月PM 10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6.7%。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21项重点工作及实施方案。

县域经济工作总结与新思路(2015-2016)

四川省环境保护厅

十二五”以来,四川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环境保护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务,积极服务发展,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服务经济发展。强化环评审批,确保了成都新机场等综合立体交通枢纽重大工程、乌东德等水电基地建设项目、成都地铁民生工程和神龙汽车等重大产业项目的顺利实施,争取环保部支持天府新区升级为国家级新区。二是扎实推进总量减排。我省连续四年圆满完成总量减排任务,2014年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27%,是前三年平均下降幅度的3.6倍;二氧化氮浓度在持续上升7年后出现首次下降。三是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全省大面积长时间灰霾污染有所缓解,2014年PM 10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5.7%,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2015年1~9月PM 10平均浓度较2013年下降6.7%。水环境质量总体逐步改善,6个出川断面均达标,沱江流域水质由20世纪初的全部不达标上升到50%达标。四是积极防范环境风险。全力实施重金属污染防治,全面加强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管理,全域排查环境隐患,较好地控制了5种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科学处置了74起突发环境问题,确保了全省环境安全。五是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21项重点工作及实施方案。建成国家级和省级生态县47个,建设自然保护区168个, 自然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上在逐步恢复。六是全面加强环境监管。全省新建的127个空气自动站按新标准实时发布国控点位数据,8个市(州)环境监测站具备了109项水质全分析能力,岷沱江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超标资金扣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排名与激励、环保执法大检查等监管措施作用明显。七是大力推动环保产业。成都金堂、绵阳游仙、 自贡板仓、广安武胜四大环保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全省节能环保装备企业产值达520亿元,8个重点市环保产业产值达509亿元。

2016年,全省环保系统将紧紧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三大发展战略”“两个跨越”、治蜀兴川、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的战略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总量减排为抓手,强化环境法治,打好水、气、土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和谐幸福四川打下良好的环境基础。

一、加快推进地方立法,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今后几年,我们将陆续修订出台《四川省环境保护条例》《四川省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办法》《四川省水污染防治条例》《四川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地方法规规章,通过加快地方立法,进一步创新环境保护机制、落实各级党委政府、部门和企业的环保责任,建立完善依法保护环境、打击环境违法的制度体系。

二、实施三大行动计划,分区域持续改善环境质量

认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减排、抑尘、压煤、治车、控秸”为重点,严格实施重点控制区特别排放限值,严控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煤炭消费增长幅度,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努力推动大气环境质量改善;强化饮用水源和良好水体保护,加大入湖河流和重点小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持续改善全省水环境质量;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基础调查,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和建设用地分类管理,有效遏制土壤污染。

三、优化总量控制制度,分行业深入推进治污减排(www.daowen.com)

全面实行排污许可,根据资源环境禀赋和环境功能要求差异,分区分类实施总量控制,分阶段严格控制排放总量指标和排污许可总量;强化重污染行业、工业园区管控,加强“小微”排污企业和城乡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全面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圆满完成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四、强化全过程监管,有效降低重点领域环境风险

将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决策,加强典型环境风险区域和关键环境风险问题综合管控,建立全方位、多层级的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实施环境风险分类、分级管理,强化重污染天气、饮用水水源地、有毒有害物质、涉重金属等重点领域环境风险预警,完善环境应急响应分级体系,积极防范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确保全省环境安全。

五、提升生态保护和建设水平,构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认真实施省级环境功能区划,严格划定和控制生态保护红线,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强化资源开发利用监管,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六、夯实环保能力基础,提升环境监管水平

建立完善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指标体系。将PM10、 COD、氨氮、总磷作为环境质量约束指标,实施分区、分级、分类、分期的环境质量目标差别化管理,创新跨流域、跨区域和城乡协同治理。建立区域差异性环境质量目标考核体系。在全省选择60个县(市、区)实施环境质量改善攻坚,实行环境质量排名,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推动建立乡镇(街道)环境监管机构,鼓励村、社区设立农村环境保护监督员,有效提升环境监管水平。加大环保科研投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环境治理,着力推进环保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