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来,在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达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紧紧围绕“打造一枢纽、两中心、三基地,建设秦巴地区经济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坚持“加快发展、追赶跨越”的工作总基调,抢抓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克难奋进,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努力实现了新的跨越,为达州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达州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大关,预计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50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计达79.3亿元,是2010年的2.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 289亿元,是2010年的2.14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629亿元,是2010年的2.0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超过23 155元和9 990元,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三次产业结构预计调整为20∶53∶27,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新兴产业取得突破发展,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城镇化进程步伐加快,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初步实现。
(二)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境内襄渝、达成和达万三条铁路已投入运行,营运里程614公里,火车站客站改造已经完成,巴达铁路力争2015年底建成投运;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6条,其中达渝、达万、达陕、达巴高速已建成通车,通车里程370公里,达营、南大梁高速正加快建设;建成国省干线公路381.5公里、农村公路18 236公里;达州机场迁建获国家正式立项批复。能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境内天然气年生产能力达100亿立方米,中石油宣汉净化厂一期工程即将建成投产,川投天然气发电一期工程建成投运,500千伏、220千伏输变电线路工程加快建设,经开区、渠县汇北输变电站工程和九节滩、石佛滩电站等项目建成投产,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全面完成,农网改造项目全部纳入国家投资计划。水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大力推进“3+10+1”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土溪口水库项目建议书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双河口水库开工,白岩滩、刘家拱桥、寨子河、石峡子、土地滩等加快建设,全市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1.5亿立方米,新增和恢复有效灌溉面积4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30万亩,解决18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物联网等网络设施加快建设,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维护的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基本实现。
(三)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引进安凯清洁能源汽车、维奇光电、正源微波纤等骨干企业,达兴能源2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等项目建成投产,瓮福达州磷硫化工基地二期、4万吨三聚氰胺等项目开工建设,煤炭、冶金、建材、机电、医药、纺织等传统产业产品层次进一步提升; “ 1+7”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21平方公里,超规划目标51%,园区集中度达55.8%,经开区调区全面完成,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工作正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加快建设,我市被国家规划为全国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确定为全省首批现代物流试点示范市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试点城市。金融业、商贸服务业和旅游业稳步发展,争取国家批准发行企业债券30亿元,新创建旅游景区国家AAAA级2个、AA级2个,房地产、咨询、会展、信息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体系加快构建,农业“4+8”工程和“六带三区两基地”建设深入推进,特色产业基地初具规模,预计到2015年全市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20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75万亩、设施农业8万亩、畜禽标准化养殖场5万个、养殖小区2500个、农产品集中加工区4个,发展特色产业250万亩、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 766家。
(四)城镇化步伐加快
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进程加快,预计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1%。达川区挂牌成立,北外滨江、西外马踏洞、南外三里坪、经开区长田坝四大新区和南城升华广场、西城莲花湖、北城滨江、白塔路区域四个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 “ 6 × 2”畅通美化工程进展顺利,2014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78平方公里、人口85万。县域经济取得较大发展,5个县城正逐步向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迈进,2014年经济总量达到96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72%,其中大竹、宣汉和渠县超200亿元;20个重点镇正逐步向小城市迈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预计到2015年累计编制新村建设规划7个。
(五)民生民本持续改善
教育文化事业稳步发展,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规模扩大,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图书馆、市博物馆和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等重大项目建成投入使用,西南职教园区、市中心医院业务综合楼等项目加快建设;连续四届成功举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新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3处、省级14处;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成果转化成效明显,人才结构更趋优化,实施的“千名硕博进达州”行动等重大人才活动,3年累计引进人才1 000余人。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体育设施基本实现各县市区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左右,妇女儿童、残疾人、地方志等其他社会事业健康发展。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市总人口达到690万人左右。《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实施顺利,精准扶贫机制进一步健全,“五大扶贫工程”大力推进,截至2014年,全市贫困发生率为11.62%,贫困人口累计减少60余万人左右。
(六)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出台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的决定,构建了6大重点领域和22个关键环节的改革框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机制取得重大突破。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十二五”前四年累计引进招商项目372个、投资总额2 389.033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42个、签约金额1 844.26亿元,安凯清洁节能汽车项目、大连万达城市综合体项目、中青国际家居生活广场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签约落户达州,与重庆市19个部门及重庆两江新区、万州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7个县(市、区)分别与重庆市相关区县缔结为友好区县。
(七)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和重点流域治理工程扎实推进,截至2014年底,全市新增造林41.28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66.58万亩,年均新增森林面积10.32万亩,森林覆盖率41.51%,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城乡绿化成效显著,全民义务植树累计参加人次达1 380万人,植树6 395万株,累计绿化道路1 874公里,绿化河流677公里,城镇新增绿地4.82万亩,中心城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宣汉、大竹、渠县和开江成功跨入全省绿化模范县。全市SO2、 NO2、 PM10三项主要污染物年日均值均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区及各交通干线噪声基本达到环境功能区要求,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9%,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85%。
图1达州市地理区位图A
图2达州市地理区位图B
二、“十二五”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一)通川区“十二五”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预计“十二五”末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13.7%;预计到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35 780元,年均增长5.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将达到6.7亿元,年均增长17.4%;分别是“十一五”末的1.31和2.23倍;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工业强区”强力推进,服务业持续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消费持续繁荣
预计“十二五”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达610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7倍。其中,预计201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159亿元,是2010年的2.06倍。预计“十二五”末,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53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35倍。其中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0亿元,是2010年的2.26倍。
3.双核双带六区顺利推进,城乡统筹不断创新
聘请国内外知名设计团队,科学编制完成双核双带六区总体建设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北外滨江高品质生活区张家坝城市综合体、罗江宜居旅游休闲区柳家坝城市新区开发等项目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有力实施,城市棚户区、农村危旧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序推进。建成一批新村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多个“美丽乡村”获省市表彰。城市特色商业街区和重点景区风貌整治全面完成。交通“三年攻坚”计划全面启动,达宣快速通道加快建设,城乡路网结构更加优化。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通川教育“三年振兴”计划全面启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公共卫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居民生活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预计“十二五”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25 8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2 120元,均达到“十一五”末的1.95倍。
5.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效明显,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社保、户籍管理等各项改革进展良好。公共财政体制不断完善,公用行业改革不断深化,投融资机制不断创新,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活力显著提升,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外来投资步伐加快,利用区外资金规模不断扩大。
6.生态建设持续加强,城乡环境不断改善
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通村公路全面硬化,城市污水垃圾处理率得到提高,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环境污染得到全面控制,万元GDP综合能耗比“十一五”末明显下降,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二)达川区“十二五”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保持稳步增长
2015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年平均增长10.3%,其中,第一产业45亿元、年平均增长3.6%,第二产业92亿元、年平均增长12.5%,第三产业48亿元、年平均增长10.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8亿元、年平均增长1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9亿元、年平均增长15.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亿元、年平均增长23.8%。“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541亿元、年平均增长19.4%
2.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工业发展效益良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14.5%,累计完成工业投入133亿元,技改投入108亿元。截至2014年底,全区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7户,小微企业759家。工业园区1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并形成可观实物工程量。信息化发展迅速,宽带覆盖率城区和乡镇达70%,行政村达20%。现代农业发展初具规模。 “ 5+5”工程扎实推进,粮食年产量达45万吨以上,创建万亩粮油高产高效示范片8个,蔬菜播种面积20.5万亩,成功申报“中国乌梅之乡”,“三园两带”基本建成,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龙头企业均实现“零”突破,全区7个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成效明显,新建新村聚居点7个。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形成了轻工产品、餐饮娱乐、建材家居、滨河休闲四大商业圈。建成国家、省、市级商业示范社区5个,重点物流企业5家,打造农村商贸中心7个。商贸物流园区建成省级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集聚区,河市物流园区启动建设,产城融合初见成效。
3.城镇建设扩容提质
城乡规划编制实现全覆盖,新型城乡体系初步构建。全区现有人口114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3平方公里扩大到16.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41.0%,城区人口由18万增加到23万。三里坪新区、翠屏山片区、小河嘴片区和河市片区建设全面展开,亭子新城正在规划,石桥、麻柳等13个重点城镇和百节、万家等11个小城镇加快建设,其中石桥、麻柳列为国家级重点镇,并先后纳入四川省“百镇试点行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创建省级环境优美示范乡镇1个、村庄(社区)10个,城乡面貌加快改善。
4.基础建设取得突破
主城区“六大组团”城市道路骨架加快构建,“四纵三横一带”道路主框架逐步形成,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基本完成,通村公路硬化达100%,水电气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重点工程有序建设,达巴铁路、达营高速等过境交通干线进展顺利,国道210线大修工程加快建设,省道201线达川段路面竣工投运,达巴、达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雷音铺隧道、河新路启动建设。石峡子水库开工建设,覃家坝水厂主体工程完工。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9.2万亩、农村户用沼气池9 008口。500千伏达黄线、宣达线等城乡电网工程扎实推进。
5.民计民生明显改善
“315”群众工作法列入四川法治蓝皮书,十大民生救助制度全省推广。教育“三通两平台”建设工程有效推进,实现贫困地区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分级诊疗制度启动实施,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率100%。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全覆盖。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推进,新增草街子、杨柳、三里坪片区城市棚户区改造583套,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完成廉租房、公租房建设1 922套,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扶贫工作集中攻坚、整体推进,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7亿元,全区脱贫7万人。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3%。
6.生态建设效果显著
大力实施“蓝天、绿水、青山”三大生态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17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10.6万亩。森林覆盖率、城市绿地率分别达31.8%、 41.8%。申报创建2个省级生态乡镇,1个市级生态小区,64个市级生态村。强化环境保护,城市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重点流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饮用水水源保护得到加强。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工业污染防治力度加大,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100%,工业用水重复率达77.9%,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2%。
7.改革开放深入推进
“改革开放创新促进”战略深入实施,“六大领域”改革全面开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园区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等重点任务率先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全面推行,审批项目人住率达100%。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值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60%。“全域开放”理念牢固树立,对外开放合作加大,外贸出口总额累计达8 167万美元,新增出口企业4家,出口产品达10种以上,利用外资1 000万美元。积极参与“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西博会”“渝洽会”等经贸活动,累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达322亿元,签约投资3 000万元以上项目115个,意向性投资额达567亿元。
(三)大竹县“十二五”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4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3.34亿元,总量居全省第33位、全市第1位,“十二五”前四年(下同)年均增长12.2%,增速稳居全市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 642元,比2010年增加11 152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0.59亿元、年均增长23.4%,财政总收入16.88亿元、年均增长1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78亿元,年均增长16.4%,增速稳居全市第一;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09亿元、年均增长1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9.93亿元,年均增长1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 835元,年均增长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 518元,年均增长15.3%。荣膺“西部竞争力十强”,综合实力居全省第37位,2014年综合目标考核获全市第1名。
三次产业稳定于“二三一”结构,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23.0 ∶ 52.5 ∶ 24.5调整为2014年的20.45∶4.3 ∶ 25.3。农业经济稳步发展,2014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51.83亿元,年均增长4%;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创建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主导地位更加稳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13户,产值超十亿元企业1户、超亿元企业77户,创有中国驰名商标3个,培育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4个;大竹工业园区被列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培育计划,创建成全省首批工业强县示范县。服务业繁荣发展,2014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为64.03亿元、年均增长13.3%,外贸出口1725.5万美元,创建成全省现代流通示范县、全省首批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县,荣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全省十大区市县旅游目的地。
2.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初步形成了“一环、两航、两铁、三高速、四干线”的综合交通运输骨架,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3 606公里,南大梁高速、达渝高速大竹南出口连接线、国道外迁、竹石路快速通道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水利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土地滩水库开工建设,新建各类水利设施1 650处,水利工程蓄引提水能力达2.04亿立方米,有效灌面达2.59万公顷,解决了32.65万人饮水安全问题。电力、能源、通信等保障能力提升,“三网”融合加速推进,县城4G网络全面覆盖。
3.城乡建设扎实推进
城区规划日趋完善,东湖新城、北城新区、东柳新城加快建设,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14年,县城建成区面积23.61平方公里,城市常住人口23.6万人,城镇化率37.4%,年均提高1.55个百分点。两化互动、产城融合进程加快,经开区累计完成政府性投资14.15亿元,建成干道20公里,基础设施覆盖面积达10平方公里,入驻项目99个,建成投产项目72个。农村基础、农业产业、新村集中连片发展,建成新农村综合体10个、新(改)建新村聚居点54个、幸福美丽新村8个。庙坝镇、石桥铺镇被纳入全国重点镇,周家镇被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形成“一主、一副、五极、三十七点”城乡发展布局,山前与山后实现统筹发展、加快发展、全域发展。
4.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富民科技、人民满意教育、文化惠民、人文卫生、阳光计生、安全食品“六大工程”协调并进,“9+8”民生工程纵深推进,每年民生投入占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的65%以上,连续四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科普示范县,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51.5%。连续承办四届全国新农村文艺展演,成功申办2016年达州市第三届运动会,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强县复查验收,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三级乙等医院”,创建并巩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成果。城乡人均收入比由2010年的2.16 ∶ 1缩小到2014年的2.07 ∶ 1,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助农增收工作先进县。扶贫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四年间脱贫近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0年的17.29%下降到2014年的8.79%。就业、教育、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再获全省双拥模范县。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能力提升,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5.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不断加强,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河湖生态修复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取得新成效,2014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9.5%、绿化覆盖率达42.5%、城市绿地率达34.85%。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县内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得到改善,全面终止城乡饮用水源水库承包合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95%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5.39%,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节能减排取得实效,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22.9%、年均下降6.3%,超额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四年累计削减15.07%、 10.40%、 3.00%、 8.00%,达到目标任务要求。
6.改革开放不断深入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减少到222项。完成工商质监、食品药品、卫生计生、教育科技、农业林业等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城市执法管理体制有效理顺。大竹“撤县设市”经省政府报国务院审批,完成月华、高明、天城、童家“撤乡建镇”和设立竹阳、白塔、东柳街道办事处。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机制不断完善,资源市场化配置体制日益健全,税收分享、政府债务控制等十项财税改革加快实施。国企改革不断深化,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承担全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改革试点,建立全市首个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县农村信用联社改制大竹农商行获银监会批复。庙坝“全国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经验在全省推广。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四年间招商项目185个,到位资金356亿元。
(四)万源市“十二五”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总量大幅增长
2011年以来,万源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到2014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将达到118亿元,年均增长14.5%。财政实力显著增强。2014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将达到3.6亿元,较2011年增加1.5亿元,年均增长19.7%。财力的增强为支持经济建设和推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较雄厚的物质条件。
2.投资建设效果显著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更新改造和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对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产生深远影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年年创新高,到2014年底,4年累计将完成334.5亿元,年均增长18.9%。“十二五”期间,统筹推进“四个一批”重点项目共283个,累计完成投资151亿元,竣工投产项目70个。
3.向上争取不断突破
近年来,我市围绕“稳增长、扩内需”总体要求,敏锐捕捉扩权强县(市)试点、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主体功能区划分等重大机遇,积极主动,整体对接,重点推进。建立项目储备库,加大编报力度,向上争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以来,我市累计向上争取项目254个,资金达11.6亿元(发改口径),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6.9亿元,省预算内资金4.7亿元。
4.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围绕“提升主城、完善河西、东扩北改、城市上山”战略,万源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火车站片区旧城棚户区改造、城市东区建设和罗家湾山地整理快速推进;城市垃圾污水管网等功能快速完善,市容市貌整治快速推进,城市承载功能和品位明显提升,到目前,已成功创建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并努力争创省级生态市和卫生城市。到2014年底,城镇化率将达到38.7%。
5.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以建设“现代山水森林城市”为中心,坚定生态立市、生态兴市、生态富市,坚持绿色发展路径。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2014年5月,我市成功被纳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目前,正加快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加强节能监察机构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企业。新建城乡排污治污基础设施。加强煤矿和非煤矿山、规模养殖企业的排污监管,限期治理煤矿矿井废水,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
6.民生持续得到改善
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5 788元,年均增长1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8 462元,年均增长11.6%。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职业教育得到加强,办学条件显著改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卫生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医疗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文化、体育、旅游、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广播电视基本实现“村村通”。人口、养老、档案、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五)宣汉县“十二五”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
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0.56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长12.2%,“十二五”末预计达到28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97.77亿元,是2010年的2.5倍,年均增长16.4%,“十二五”末预计达到110亿元;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14.02亿元,是2010年的3.6倍,年均增长37.8%,“十二五”末预计达到15.1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5.82亿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5.8%,“十二五”末预计达到96.6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3.86亿元,是2010年的2倍,四年累计完成628亿元,“十二五”末预计达到224亿元。连续八年荣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目标绩效管理一等奖,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跻身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第一方阵,列入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四川省享受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
2.产业基础不断夯实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29.4∶43.2∶27.4调整为2014年21.4 ∶56.1 ∶22.5。工业主导型经济结构初步确立,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6.3%。普光经济开发区成功纳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建成区面积达到7平方公里,产值达到250亿元。被列为全省首批工业经济强县示范县。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2014年粮食总产达到56.54万吨。牛、菌、烟、药、果、茶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蜀宣花牛”获国家新品种认定。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整县制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培育年产值超亿元流通企业15家,西区核心商圈初步形成,宣汉商贸物流园加快推进,成功纳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社区示范县。旅游业发展加快,洋烈水乡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百里峡成功创建为大巴山国家地质公园,“十二五”时期,旅游接待人数、综合收入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3.城乡面貌明显改观
县城被成功纳入达州卫星城市规划,建成区规模从6平方公里增加到12平方公里。西区景观大道、西门运动休闲广场、巴山红军公园升级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完成,百节溪公园、巴人广场加快建设。南坝、胡家、双河纳入“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全国重点镇”。建成新农村综合体8个、新村聚居点224个。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35.8%。通车里程突破5 300公里,实现100%的乡和村通水泥路。宣南路、南樊路等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及达陕、达万高速路宣汉段竣工投用,达宣快速通道加快建设。白岩滩水库枢纽工程基本完成,土溪口水库加快前期。截至2014年年底,建设各类水利工程5 310处,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89处。被评为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新建油气管道275公里,35个乡镇用上管道天然气。完成南坝镇等44个乡镇及县城的全光网改造,被列为四川省全光网信息化建设试点县。(www.daowen.com)
4.生态建设持续优化
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截至2014年年底,化学需氧量累计削减1 457.1吨,氨氮累计削减183.4吨,二氧化硫累计削减49.7吨,氮氧化物累计削减20吨,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4.52%。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森林覆盖率累计提高5个百分点,2014年达到60%,活立木蓄积量达到2000万立方米。成功创建宣汉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县、绿色模范县城,纳入“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
5.社会事业长足进步
201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 063元,是2010年的1.7倍,年均增长13.6%,“十二五”末预计达到18 940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 875元,是2010年的1.8倍,年均增长15.9%,“十二五”末预计达到6 580元;城乡人均收入比从2010年的3.15 ∶1缩小到2.9 ∶1。各类教育快速发展,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大班额现象有效缓解,职教园区加快建设。农村医疗条件不断改善,新农合实现全覆盖,计生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县人民医院创建为国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被评为全国中医工作先进县、全国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全县数字电视整转基本完成。四年累计新增就业17 93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2014年,五大保险参保人数达到80.04万人,比2010年增长0.08%,民政救助面不断扩大,实现应保尽保。四年累计建成保障性住房3 500套。累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48万人。在全市率先实现网格化服务管理全覆盖,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均在95%以上,连续四年被表彰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
6.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城镇落户全面放开,农村林权制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改革成为全省唯一区域试点。公益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全面取消“以药补医”,药房托管成效明显。公共财政体制和投融资体制不断完善,村级会计委托代理模式在全县推行,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信用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下放县级审批项目48项,182项县级行政审批项目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办理。行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率先在全省成功试点公务员聘任制,成为全国典范。创新实施“30条意见”,在南坝、胡家两镇开展的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乡镇活力充分激发。与重庆市渝北区、成都市金堂县、武汉市黄陂区等友好区县交流合作明显加强,充分利用西博会、渝洽会等平台,突出招大引强,截至2014年底,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亿元以上项目39个,到位资金110亿元,全年出口总额1 546万美元,增长50.1%。
(六)渠县“十二五”发展基本情况
1.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2014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09亿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60.2%,年均增长15.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47亿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38.2%,年均增长9.5%;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06亿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106.1%,年均增长26.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96亿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80%,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为8.3亿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50.6%,年均增长12.7%;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20 767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66.6%,年均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 513元,比2010年增长77.8%,年均增长19.5%。
2.产业规模逐年扩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34567”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加快推进,建成农建综合示范区6万亩、现代畜牧养殖小区达425个、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达100万亩,2014年农业增加值为55.17亿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52.6%,年均增长13.2%,连续三年荣获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奖,2014年再度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四川省现代农业重点县。“一主一专两辅”工业园区建设持续推进,基本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能源、机械电子等为主导的工业产业格局。2014年工业增加值达到96.6亿元,比“十一五”末期增长61.8%,年均增长15.5%,全县共有工业企业29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5家。工业主导产业园区拓展到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29家。第三产业持续繁荣,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7.16亿元,比“十一五”规划末期增长65.1%,年均增长16.3%,地旺广场、长德商贸城等大型商业综合项目投入建设,“宽带乡村”工程全面启动,成功创建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5条精品旅游线路纵深打造,人谷成功创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万兴酒店正式挂牌四星级旅游饭店,成功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顺利入选中国最具价值文化(遗产)旅游目的地城市,2014年游客接待总量达198.67万人次。全县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一五”末的27.74∶5.8 ∶ 26.5转变为2014年的26.4∶ 46.2∶ 27.4,总体步入工业化中前期水平。
3.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城乡建设亮点纷呈
渠江二桥、南城救灾生命通道、北城救灾生命通道、生命通道连接线、东城水厂、220千伏汇北变电站工程等项目相继竣工;长德商贸城、渠江三桥、西岸救灾生命通道等项目相继开工;南大梁高速公路、巴达铁路、刘家拱桥水库、农村饮水安全、农网升级改造、小型农田水利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县公路总里程达4 897公里,比“十一五”末期新增2 347公里,改建新建农村公路2 480公里,南大梁高速的贯通结束了渠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土溪火车站正式停靠动车,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骨架的对外畅通对内连通的交通运输体系。
城区三大组团、3条救灾生命通道与南大梁高速、境内三个火车站、国省干道相连互通,以县城为中心的“1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2014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6.5平方公里,比“十一五”末期增加8.5平方公里;县域城镇化率达40.3%,比“十一五”末期提高8个百分点。城镇体系日益完善,“一主一副四支撑二十八基点”的渠江流域生态滨江城镇群加快建设,50平方公里中等城市主骨架基本形成。城镇建设快速推进,三汇镇、临巴镇被列入“百镇建设试点行动”计划。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建成幸福美丽新村11个、新农村综合体和聚居点300个。
4.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2014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5.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渠江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47天,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95%,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3%。保持了地绿、水净、天蓝的生态环境,成功创建全省绿化模范县和省级环境优美示范县,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验收。渠城老城区取水点上移、流江河滨江生态走廊等项目竣工。川东水泥、华蓥山电厂脱硝和华新水泥脱硫、天渠盐化废气治理、新临江煤矿废水治理和清溪场镇、静边镇防洪治理及渠江西岸堤防工程全面完成。东城污水处理厂和临巴、有庆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开工建设。“三山两水两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快建设,马鞍山生态公园持续打造。
5.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城乡校点布局规划顺利完成,办学行为不断规范,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振兴渠县教育”完成阶段目标。渠县文庙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坝遗址已纳入国家大遗址公园保护储备项目,渠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公立医院改革稳步推进,全面实现药品零差价销售,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全面形成,顺利通过“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验收,成功创建省级免疫规划示范县。
到2014年底,累计新增就业人员19 1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由“十一五”末期的4.2%下降到3.9%,实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全覆盖;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扶贫解困139 533人,贫困发生率大幅降低;应急救灾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县物资救灾储备仓库建设基本完成,高标准建成3条救灾生命通道,妥善完成了“9·18”特大洪灾重建恢复和灾民安置工作。建成保障性住房4 112套,完成“百万安居工程”农房建设5 000户和农村危旧房改造18 726户。完成7处“千吨万人”骨干水厂及148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有效解决了33.72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发展动力持续增强。渠县被列为全省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县。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确定三汇镇、临巴镇为渠县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镇,下放行政管理权限102项,撤县设市、撤乡建镇工作有序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运行,行政审批事项减少12项,行权平台和监察平台运行规范。“三公”经费压减22.46%,财政预决算依法公开;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成效明显,新登记市场主体2 638户、注册资金22.9亿元。农村“六权同确”工作顺利推进,户籍改革逐步深化;农村廉租房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多元化办学、办医格局基本形成,民营医院增至13家,民办教育机构增至88所,对外合作成效显著,到位资金116.8亿元。
(七)开江县“十二五”发展基本情况
“十二五”期间是开江县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我县遭受了多次洪涝灾害,经受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把开江建成“秦巴地区特色魅力城市和魅力川东小天府”的奋斗目标,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开创了发展最快,变化最大、效果最好、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党群干群关系最融洽的崭新局面,为“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全县生产总值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将由2010年的62亿元上升为113亿元,年均增长11%;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由2010年的25亿元上升为5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将由2010年的1.93亿元上升为4.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将由2010年的47亿元上升为102亿元;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将由2010年的33 ∶ 41 ∶ 26调整为28 ∶ 46 ∶ 26。五年间,开江县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工业强县”战略顺利实施,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进出通道更为便捷;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联动推进,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济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十三五”时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社会建设全面进步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预计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21 8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10 390元,分别比2010增长10 106元、5 078元。就业规模持续增长,转移农村劳动力人数不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社会保障建设不断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序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扩大。教育事业全面推进,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有所提高。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农村医疗参保达99.9%,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文化体育等事业加快发展。低生育水平得到巩固,有力促进了人口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民主法治水平不断提高。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推进,为“十三五”期间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3.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国有企业改革、财政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林权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深入推进。“主融重庆、西联成都、东引沿海、互动周边”的开放战略步伐加快。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2010~2014年,全县共引进项目86个,到位资金212亿元;设立了驻杭办、驻蓉办、驻渝办等机构,与上海市三林镇、杭州市余杭区、重庆市九龙坡区缔结为友好区县(镇),极大地提升了开江在省内外的影响。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为“十三五”期间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4.生态建设持续推进
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程有序推进,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取得新成效。2014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37.5%,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宝石桥水库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大,空气质量、饮用水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十二五”县域经济发展经验
(一)深化了经济体制机制改革
1.积极推进了扩权强县改革
以简政放权为核心,进一步深化了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理顺了市区关系,建立了县域开发经营权与行政管辖权相统一、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管理体制。凡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必须由市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审批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一律下放到了县;凡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由市级行政主管部门收取的费用,均由各区(市、县)征收并全部用于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鼓励了县域在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先行先试,支持了省直管县试点,增强了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积极探索了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对经济实力强的乡镇,赋予了建设管理、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县级管理权限。
2.深化统筹了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统筹推进了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政策措施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了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了城镇落户限制,加快推进了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探索建立了财政转移支付同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促进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深化了用地制度改革,严格落实了耕地补偿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大力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优化了项目区设置和结余指标使用,统筹推进了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深化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健全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探索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所,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依法有序流转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鼓励了企业以租赁形式有偿使用国有土地。
3.深化了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
充分发挥了政府整合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了地方投融资平台,扶持壮大了县域发展(控股)公司、投资公司和国资公司。完善了地方债券融资机制,支持了县域重点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渠道,扩大了融资规模,降低了融资成本。大力推动了县域金融机构创新,加快推进了各区(市、县)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组建了产权清晰、股权结构合理的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推进了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研究制定了民间投资“负面清单”,完善了支持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配套措施,引导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进入了县域城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商贸流通等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鼓励了各类金融机构扩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投放规模,探索开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农村土地承包权等产权抵押贷款,稳步推进了农村土地流转保证贷款试点。
(二)加快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改善了县域发展条件,大力实施了“一枢纽五射两横”铁路、“一射二环三纵四横”高速公路和“五纵七横”干线公路工程,加快建设了达宣、达开、达渠三条连接中心城区快速通道,升级改造了现有干线公路,扎实推进了乡镇枢纽站点和农村路网改造工程,努力形成了外联内畅、覆盖城乡的县域交通网络,到2017年基本实现乡镇和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70%以上。大力实施了“3+10+1”控制性水利工程,加快了县域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设立了水源保护区,提高了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到2017年基本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加快了城镇信息化建设,大力实施了“宽带村村通”工程,努力实现了农村信息网络全覆盖。大力实施了“气化达州”工程,因地制宜发展了农村沼气、太阳能、风电等清洁能源,到2017年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解决了无电农户通电问题。加快了县域城区给排水管网、城镇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动了污水和垃圾处理向村镇延伸,进一步改善了城乡居民人居环境。
图3“一射两环三纵四横”高速公路规划图
(三)加快了优势产业发展
1.大力实施了工业强县战略
认真实施了园区“121”和企业“百十一”工程,坚持以园区建设为依托,以做大做强企业为重点,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建设培育了一批独具县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通川区重点发展了医药、服务包装、食品饮料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达川区重点发展了生物保健品、生物新材料、新材料包装及信息产业;大竹县重点发展了汽摩零配件、矿山机械、轻工纺织、节能环保、煤炭等产业;宣汉县重点发展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先进制造业、硫磺和盐卤深加工、铁合金和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渠县重点发展了电子电器、盐岩开发、食品加工和汽摩配套等产业;开江县重点发展了高端工模具、电子电器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万源重点发展了食品、药材、林产品等生态产品加工业,着力打造了绿色、有机、富硒的特色农业品牌。大力实施了创新驱动战略,充分发掘了自身发展潜力,建立健全了产、学、研、用一体的自主创新发展机制,提高了县域发展能力和水平。
图4“五纵七横”次级干线公路规划图
2.加快发展了城乡服务业
坚持了有规划、有重点地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了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构建了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结合县城改造、新区建设,合理布局商业网点和各类专业市场,着力构建了内外贯通的县域商贸物流中心。深入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工程和新网工程,畅通了农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渠道,推进了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积极打造了“中国气都”“红军之乡”“巴人故里”三大特色名片,加速发展了县域生态和文化旅游业。积极发展了城乡金融服务业,引进了各类金融企业建立分支机构,推动了县域银行、信托、基金、证券等金融服务业大发展。加快发展了县域科技咨询、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推进了农村支付体系“讯通工程”和农村信用体系实验区建设。
图5“一核五城”现代物流发展格局
3.着力发展了现代农业
完善了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切实保护了基本农田,深入实施了千亿斤粮食工程,大力实施了农业“4+8”工程,深化了“六带三区两基地”建设。加大了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不断拓宽了融资渠道,积极引导了城市工商资本投入农业,加快推进了集中连片农建综合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鼓励了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加强了新型农民培训,加快培育了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村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以产村相融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了农村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支持发展了农业保险,不断扩大了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推广了菜篮子工程保险、渔业保险等新型险种,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强化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面落实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严格落实了农民增收工作区(市、县)委书记、区(市、县)长负责制。大力实施了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强化了农业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引进了农业技术人才,提高了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科技对农业贡献率达到70%。
(四)加快推进了新型城镇化
图6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图A
图7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图B
坚持了规划引领,统筹考虑主体功能区划分,突出了互补联动、特色发展,加快了县(市)城市总规修编,着力优化了城镇化发展格局,加速构建了“1+5+20+120”的现代城镇体系。深入实施了主城区带动战略,突出了以产兴城、以城带产,推进了产城一体化发展,同步实现了产业集聚和人口聚集。加强了县域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推进了新区建设、危旧房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加快了宣汉、开江2个卫星城市和大竹、渠县、万源3个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大力实施了“百镇建设试点行动”,根据城镇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定位,打造了一批工业强镇、商贸强镇和旅游名镇,加快推进了有条件的新农村综合体向小集镇发展。稳步推进了行政区划调整,积极争取了撤县设区(市),启动实施了一批符合条件的乡镇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工作。
(五)加大了扶贫攻坚力度
坚持以区(市、县)为主体,推进了“贫困地区县级工作考核机制、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金融扶贫开发机制、社会参与扶贫攻坚机制”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积极争取了国家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发展政策,以实施秦巴山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为平台,整合了财政扶贫资金和各专项资金,大力实施了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切实解决了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和“短板”问题,增强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造血功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大力发展了社会事业
大力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加快了县域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确保了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同步。加快了城乡基础教育设施建设,优化配置了教育资源,重点向偏远山区倾斜,推动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了农村危房改造、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快了镇和中心社区卫生院、敬老院、便民服务中心等配套公共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了基层文化设施标准化工程,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累计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建立健全统筹了城乡的居民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社会综合保障体系,努力推进了社会保险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的转变,稳步提高了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强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提高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和保障力。
四、“十三五”县域经济工作思路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以构建全国次级交通枢纽、商贸物流节点城市、四川东向开放门户城市和全国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为目标,继续推进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加大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和开发利用力度,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
(二)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力保投资消费稳定增长
“十三五”期间,应坚持立足内需、内外并举方针,充分发挥投资、消费和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协同拉动作用,挖掘经济增长潜力,着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三)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十三五”期间,加快特色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转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构建完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十三五”期间,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达州发展转型升级的体制机制新优势,努力走在全省深化改革前列。
(五)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空间
“十三五”期间,要以创建国家内陆开放合作示范城市为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向西开放和扩大内陆开放,大力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不断创新开放合作新模式,不断优化投资创业环境,扩大招商引资的渠道与规模,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我市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十三五”时期,以科学规划为引领,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不断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合理确定城市发展规模,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发展,扎实推进美丽新村建设,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七)着力推进扶贫攻坚,努力消除绝对贫困
一是推进连片扶贫开发。以秦巴山区区域扶贫攻坚规划实施和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为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扶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发展政策。合理确定连片扶贫范围,实施一批带动力强、覆盖面宽的扶贫骨干项目,增强连片贫困地区发展造血功能,实现所有贫困县“摘帽”。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推进生态移民和扶贫开发。二是大力实施精准脱贫。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新村建设、生态建设等重点,整合扶贫资金,突出推进优势资源开发和就地转化,提升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实现828个贫困村、63.6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深化“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活动,加大对口定点扶贫力度,制定帮扶规划,落实帮扶责任、资金和措施。三是完善扶贫开发体制机制。创新贫困地区工作考核、精准扶贫、干部驻村帮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金融扶贫开发和社会参与扶贫攻坚等扶贫工作体制机制,着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八)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持续推进民生持续改善
“十三五”期间,以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全面加快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城乡居民。
(九)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切实增强持续发展能力
“十三五”期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大力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强化污染防治,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十)完善社会治理结构,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十三五”期间,主动适应社会观念变化、社会结构转型和利益调整新形势,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社会治理结构,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确保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