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探析绵阳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探析绵阳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绵阳既是工业大市、科技大市,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小市、弱市。当前,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面临巨大的机遇和希望,这就要求以科学视角、开放眼光、战略思维、求实态度来分析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认真梳理和研究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对于加强市县统筹、推动全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窦圌山

绵阳市委提出,发展县域经济,是绵阳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的重中之重。绵阳既是工业大市、科技大市,同时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小市、弱市。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全市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当前,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既面临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也面临巨大的机遇和希望,这就要求以科学视角、开放眼光、战略思维、求实态度来分析研究县域经济发展问题。在“十三五”时期,绵阳县域经济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特别注重抓好创新驱动,抓好转型升级,抓好开放合作,抓好深化改革,抓好绿色低碳发展,抓好“有感发展”。大力实施“强县兴市”战略,以县域实力的提升托起绵阳城市的整体发展。

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我们成立了课题组,深入到县市区进行调查研究,并认真学习先进市县发展县域经济的经验,通过对绵阳“十二五”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明晰了县市区发展差距的原因,提出了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 目标、思路和重点,并就促进县域经济崛起提出建议。

一、“十二五”实施情况比较分析

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是一个古老而悠久的历史名城。“十二五”时期,绵阳县域经济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经济总量逐年增长,经济结构逐步优化,涌现出一批县域经济特色鲜明、发展势头较好的县市区。但与省内外先进县(市、区)相比,特别是与成都、德阳的县域经济比较,我市县域经济在综合实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认真梳理和研究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取得的成功经验及存在的不足,对于加强市县统筹、推动全市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取得的成绩

从绵阳“十二五”县域经济发展前三年的情况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完善,财政收入稳步提高,人民生活逐步改善,取得显著成绩。

1.经济增速保持稳定增长,总量规模逐年扩大

2011~2013年,在国内外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国内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特殊情况下,绵阳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连续三年GDP增速分别为15.2%、 13.3%、10.0%,经济总量由2011年的1 200.78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455.12亿元,两年累计增长254.34亿元。全市9个县市区中,连续三年GDP增速超过全市平均水平,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有4个,分别是涪城、江油、游仙、安县;2013年,县域经济总量超过100亿元的县市区有4个,其中最高的涪城区经济总量为539.48亿元,较之2011年净增91.79亿元。这四个县两年累计净增量超过了2013年盐亭、梓潼北川、平武等4县当年的经济总量(详见表1) 。

表1 2011~2013年绵阳县市区经济总量及增速

2.投资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持续增收

2013年,全市县域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0亿元,比2011年增加148亿元,增速连续三年保持在13%以上,均高于同期GDP增速;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 001亿元,比2011年增加120.1亿元,增速为7.4%。投资和消费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县域经济的壮大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 100元,较2011年增加5 120元,同期增速为11.3%;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 257元,较2011年增加2074元,同期增速为12.7%。

3.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服务业比重逐年提高

近年来,伴随着国内经济转型改革的深化,绵阳县域经济积极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从2013年全市及各县市区的经济结构来看,全市9个县市区中,有6个县市区第二产业的比重在50%以上,全市当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3.8亿元,增速10.7%,快于当年GDP增速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仍然占据着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与2011年的经济结构作比较,全市9个县市区,第一产业占比下降的有5个,服务业占比上升的有6个,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逐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详见表2) 。

表2 2011~2013年绵阳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4.绵江安北同城发展,西部山区连片发展,东部丘陵多极发展

绵阳以“大绵阳”建设为突破,加快聚集特色产业,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大绵阳半小时交通圈,缩小北川、安县、江油与中心城区的发展差距,统筹推进绵江安北同城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成面积超200平方公里、人口超200万的“大绵阳”。同时,绵阳还以基础建设为突破口,以产业发展为重点,充分发挥山区水利能源、药材、茶叶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积极培育山地蔬菜、特色养殖、休闲度假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虎牙、王朗、涪江六峡等旅游景区,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差异化发展之路。另外,绵阳坚持因地制宜、辨证施治,深入挖掘东部丘陵区发展潜力,着力打造绵三、绵盐、绵梓产业带,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做强做大梓潼圣迪乐、三台苏格拉蒂橄榄油、盐亭绿神丝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

1.县域经济总量不大、整体实力不强

从绵阳发展情况来看,县域经济始终是制约绵阳发展的最大短板和关键瓶颈。特别是丘区县、民族县经济总量偏低、发展速度较慢,严重制约全市经济整体提升。根据四川省县级(含县级市)经济综合评价资料显示,绵阳市除涪城稳居十强前列外,江油离十强渐行渐远,游离在30位左右。从2012年全省59个扩权强县资料看,除江油外,绵阳的三台、安县、梓潼和盐亭经济增速都排位靠后。2013年,三台、盐亭、安县、梓潼、平武、北川六县地区生产总值仅占全市33.5%。

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评价前20强分布情况

2.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绵阳各县域中,平原、山区、丘陵等多种地域条件并存,由于各县域的发展基础和地域条件不同,发展规模和速度也存在较大差别,长期积累下来,全市各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距,并且这一差距正在不断扩大。从2013年的绵阳县域经济总量来看,4个GDP总量上百亿元的县域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达78.8%,最高的涪城(539.48亿元)与最小的平武(31.29亿元)相差508.19亿元;从绵阳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来看,经济总量靠前的涪城、江油、游仙的经济发展速度从2011~2013年连续3年领先于其他县域。

3.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够,传统产业比重偏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绵阳市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但由于区位条件的限制,丘陵和山区县传统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缓慢,经济发展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从2013年的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看,三台、盐亭、梓潼三个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仍在30%以上,而同期占比低于10%的仅有涪城1个。传统产业占比长期居高不下,不利于各县域工业化的进程,将会成为制约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县域经济缺乏有力支撑,投资创新能力不足

目前,绵阳各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总体来说缺乏支柱行业,龙头企业,企业规模较小,优势产品、特色产品不突出,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不多,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作为拉动经济增长动力的投资增长不大,2013年较2011年投资净增量达到20亿元以上的仅有涪城、江油两个县域,而同期盐亭、北川、平武3个县域投资净增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投资的增长疲软,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绵阳县域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的步伐。

(三)发展对比分析

为了更好地判断绵阳县域经济的发展态势,课题组依据近三年四川省统计局公布的全省175个(2011、 2012年为173个)县级经济综合评价结果,并选取经济总量、地域等与绵阳相近的德阳做比较,找出绵阳县域经济在横向比较中与省内其他县市区的差距。

1.2011~2013年绵阳县域经济在全省的位次变化情况

(1)部分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次出现下滑。与2011年相比,2013年绵阳县域GDP总量位次下滑的有4个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位次下滑的有3个县,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位次下滑的有5个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位次下滑的有8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次下滑的有4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次下滑的有2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下滑的有6个县(详见表3) 。

表3 2011年与2013年绵阳县域主要指标总量在175个监测县位次

(2)部分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次出现下滑。与2011年相比,2013年绵阳县域GDP增速位次下滑的有6个县,全部工业增加值总量位次下滑的有6个县,服务业增加值增速位次下滑的有4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位次下滑的有7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次下滑的有5个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下滑的有7个县(详见表4) 。

表4 2011年与2013年绵阳县域主要指标增速在175个监测县位次

(3)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强,排位降多升少。与2011年相比,2013年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排位出现较大变化,有5个县排位出现下滑,降幅最大的三台县下降了23个位次。分类别看,3个平原县(涪城、江油、安县)位次保持基本稳定,4个丘陵县(游仙、三台、盐亭、梓潼)位次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1个山区县(平武)排位出现下滑,1个民族县(北川)排位上升(详见表5) 。

表5 2011年及2013年绵阳县域经济综合排位

注:1. 2011年综合排位为173个县,2013年新增巴中恩阳区、广安市前锋区,综合排位为175个县。2.恩阳区在2013年综合排位中居161位,在丘陵县中居第69位;前锋区在2013年综合排位中居46位,在丘陵县中居第19位。

2.绵阳与德阳县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什么状况是个相对的概念。只有通过与其他地区作比较,才能找出绵阳县域经济相对水平及发展差距。现将绵阳县市区经济情况与德阳县市区情况作比较。

2013年,绵阳9个县域中GDP总量超过100亿元的有4个,总量最大的涪城(539.48亿元)是最小的平武(31.29亿元)的17.24倍,而同期德阳6个县域中GDP总量超过100亿元的有5个,总量最大的旌阳(411.85亿元)是最小的罗江(75.48亿元)的5.46倍;绵阳9个县域平均GDP为161.68亿元,而同期德阳6个县域的平均数为233.28亿元,两者相差71.6亿元,德阳平均县域经济总量是绵阳的1.44倍。

从产业结构来看,2013年德阳县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的仅有2个,而同期绵阳有7个,其中有3个县域超过30%;德阳县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60%的有4个(旌阳、广汉、什邡、绵竹),而同期绵阳仅有涪城1个。

从个体数据看,2013年德阳6个县域中,人均GDP均超过2万元,有4个县域达到4万元以上,同期绵阳9个县域人均GDP达到2万元以上的有5个,超过4万元的仅有涪城1个;德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5万元的县域有3个,同期的绵阳仅有2个;德阳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万元的县域有4个,同期的绵阳仅有2个。

从绵阳与德阳的县域经济总体比较来看,两市县域经济总量相当,但绵阳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强县少,大部分县域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大,与德阳县域经济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二、发展目标和思路

当前经济整体进入换挡期,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新常态绝不只是增速降了几个百分点,转向“新常态”也不会只是一年两年的调整。认识不到新常态下的新趋势、新特征、新动力,不仅难以适应新常态,更难以把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十三五”期间,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和思路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县域经济放在这样的大背景来定位,以此来考虑和确定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

(一)新常态下县域经济特征分析

“十三五”期间,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应该是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成为常态。一是生产结构中的农业和制造业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服务业取代工业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的步伐加快;二是需求结构中的投资率明显下降,消费率明显上升,消费成为需求增长的主体;三是收入结构中的企业收入占比明显下降,居民收入占比明显上升;四是动力结构中的人力、资源粗放投入明显下降,技术进步和创新成为决定成败的“胜负手”。在这“四升四降”中,先进生产力将不断产生和扩张,落后生产力将不断萎缩和退出,既能涌现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同时一些落后的、过剩的产业和产品将付出代价。

面对新常态,首要的在于抢抓机遇。绵阳县域发展拥有城镇化的广阔空间、“四化”融合的巨大动力、消费升级的庞大市场、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还有远未得到充分发挥的资本潜力、劳动力潜力、土地潜力等,让潜力源源不断地焕发出来,用“改革红利”赢得“人才红利”“创新红利”的新机遇。

(二)发展类型定位分析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涵盖“三农”、兼容城乡的区域经济。在整个经济的大格局中,县域经济如何定位、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县域经济发展,考察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定位显得十分必要。

分析绵阳九个县市区的实际情况是发展定位的基础,应考虑四个方面的组合关系:一是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 自然资源包括县域的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生物、土壤等;历史基础包括县域拥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量、工农业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程度、产业结构、城镇建设与基础设施条件等。二是人口、技术和资本基础。这是对县域经济活动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一般来说,人口密度大、数量多、文化技术素质高,对经济发展有利,技术作为区位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对县域经济的影响非常大,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因素。对落后地区来说资金是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核心因素。三是市场。市场的调节作用无所不包,无时不在,甚至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牵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四是组织与管理能力。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制动性因素,其既体现出人对县域经济活动的适应,又体现出县域经济活动在人的意愿下发展,通过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及调节作用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四个条件的组合,我们对全市九个县市区基本情况和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将绵阳分为三种类型:即中部浅丘科技城带动型、东南丘陵特色产业扩张型和西北山区资源生态保护型。三种类型县域经济变化情况是:中部县域稳步发展,东南县域发展加快,西北县域发展相对稳定。

1.中部浅丘科技城带动型

本类型包括涪城、游仙及江油、安县、三台、北川平坝部分。主要分布在沿涪江、安昌江的人口密集区,承接科技城的经济技术辐射,区位优势较明显,工业经济基础较雄厚,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聚集效应显现,区域经济的发展活力较强,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水平较高,发展较全面。

2.东南丘陵特色产业扩张型

本类型包括三台、盐亭、梓潼。人口密集较大,工业化水平近几年发展较快,属农业及加工业主导型县,产业特色、优势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集聚功能有待强化,县域工业发展水平和效益均有待提高。要重点迎接绵阳科技城产业梯度转移,发展配套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以农产品为主的加工业,加大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做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

3.西北山区资源生态保护型

本类型包括平武、北川大部及江油、安县的山区部分。人口密集度低,工业化水平低,传统农业比重偏高,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山地农业在该类县域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十分突出,为农业主导型县。县域企业和支柱产业较少,缺少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要立足于发挥山区资源优势和民族地区政策优势,大力开发水能和矿产资源,突出发展资源开发型工业、水电及其配套产业和特色生态旅游业。

从“十二五”与“十一五”期间的类型分析比较看,九个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依然较大,第一类是全市经济发达地区,各项经济指标遥遥领先;第二类属于经济中等发达地区,经济活力和发展潜力较强;第三类为经济相对落后地区,大多数指标与第一、二类差距较大。

(三)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加快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保持专注发展定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加快释放发展活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牢固树立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理念,加大政策调整,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机制,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县域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进程,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力争用较短的时间,实现绵阳县域的“富民升位”和经济社会的稳步、较快发展。

绵阳“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以“四个全面”作为治县理政的根本理念,继续实施“六大发展战略”,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重点是要稳定投资消费,着力挖掘经济发展新潜能;着力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加速转型升级,着力做强经济发展新支撑;打造科技新城,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引擎;统筹城乡建设,着力拓宽经济发展新空间;服务民生需求,着力共享经济发展新成果。走出一条富有绵阳特色的城乡一体化县域发展道路。

(四)发展战略和总目标

绵阳“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是: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继续实施“六大发展战略”,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县城为发展中心,将县域建设成为农业综合竞争力突出、工业特色鲜明、第三产业完善、城镇体系合理、县域财力逐步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人居环境优美、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谐的典范。

“十三五”的五年,是绵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富民强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的五年。绵阳“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是:到“十三五”末,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有明显提高,工业有较大发展,现代农业水平有较大提高,城镇化步伐进一步加快。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9.5%,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16%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8%~15%,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4%~2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300~450元。县域生产总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5%左右,县域工业化水平达到50%左右,县域城镇化水平达到45%。巩固发展标准高、规模大的工业园区,形成产值达到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1~2个以上。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实现。

(五)发展思路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绵阳县域经济发展思路是: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主线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做大做强县域镇域经济整体综合实力为目标,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县域科学发展,实现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主攻方向,立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培育竞争优势,坚持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加快技术进步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优化空间布局和促进城乡统筹,保障民生幸福和改善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经济的内生动力和综合竞争力,使其成为转方式调结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主导力量,为绵阳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把握大趋势

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已经不是发展的主题;二是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2.调速不减势

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经济发展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对过剩产能的调整会影响增速,而做好新兴产业的加法和乘法则会创造更多增量。经济增速目标适当调整将为今后改革留下更大空间。如果目标定得较高,经过努力也可实现,但可能绷得太紧,不利于其他工作从容展开,要加快结构调整,意味着新兴领域的投资可能会加快。

3.增长动力多元

经济的强韧性是防范风险的最有力支撑。我们应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以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满怀信心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努力化解各种成长中的烦恼。

4.突出问题导向

要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推进改革,推出既具有年度特点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举措,继续抓好各项改革方案制定。加快行政审批、投资、价格、垄断行业、特许经营、政府购买服务、资本市场、民营银行准入、对外投资等领域的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改革的推进,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坚持与时俱进,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提出既针对具体问题又有利于长远制度安排的改革措施。

5.守住民生底线

要体现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社会政策托底的思路。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环境均发生改变,低收入群体和困难家庭可能会面临更多压力。强调守住底线,既是实现社会公平目标的需要,也是保障社会稳定大局的需要。坚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要做好就业和扶贫工作。做好就业工作,要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就业目标;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实现精准脱贫,防止平均数掩盖大多数。做好就业和扶贫,是新常态下中央经济工作的两个重要底线。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充分发挥好政府保障社会公平的职能,针对特定目标和群体精准发力。

(六)发展重点

围绕发展思路,在总结“十二五”发展的成功经验和不足,借鉴发达地区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绵阳“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仍然把工业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战场。

1.打造核心竞争优势

对绵阳市中部浅丘科技城带动型的县、市、区而言,多属工业主导型县市区,产业层次较优,工业化水平较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显著。要重点围绕绵阳科技城建设,特别是集中发展区建设,狠抓“4+3”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突出发展下业、现代服务业和旅游业,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要适应创新型发展新趋势,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把县域作为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培育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协调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信息化为带动,加快由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加速信息化技术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农业现代化为方向,深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坚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做大做强镇域经济,多渠道拓宽乡镇财源。

2.大力培植特色产业

对绵阳市东南丘陵特色产业扩张型的县,一方面要实施“原产地品牌战略”,走特色农产品市场化之路。有的县名优特产品历史悠久享誉四方,具有发展这类产品的传统优势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确立发展这类地方特色产品的生产作为主导产业,是现实的选择。另一方面,要实施“合作开发战略”,走加工增值之路。有一定的农业和林业商品性产出是农业县的共同特点,而因为缺乏投资、技术、人才等现代加工业发展的基本要素而得不到加工增值是这类县经济发展的共同特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市场运作,引进外部投资者解决资金、技术、人才问题,合作发展资源型加工业,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要以新型工业化为依托,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发展一批规模优势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应明显、辐射带动力强、财政贡献率高的主导产业。集中扶持一批重点镇或中心镇,发挥小城镇发展资金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和支持镇域根据主体功能区划和产业布局要求,结合城镇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等因素,加快培育乡镇(街道)特色产业。统筹产业园区布局建设,创新管理模式,到2020年县域园区产业集中度达到80%。

3.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对绵阳市西北山区资源生态保护型的县,应在原有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寻求突破单一产业结构的切入点,以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多方位的发展模式。结合国家“天保工程”,大力发展营林经济;审时度势调整产业结构,确立电力、茶叶等主导工业;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纯天然山野菜系列食品、山地蔬菜基地、特色养殖、特色度假村等产业。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加快县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全面推动生态绵阳建设。充分发挥生态环保的引导作用和倒逼机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促进县域努力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4.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把县域经济做成“富民经济”。各县市区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支撑,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好新一轮扶贫开发纲要,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坚持财政投入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加快健全民生投入保障机制。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率,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以基层为重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绵阳“十三五”县域经济发展对策措施(www.daowen.com)

在经济新常态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十三五”期间绵阳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建设中国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部署,进一步把握自身定位,明确工作思路,发挥比较优势,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制约难题,力争县域经济在新常态中迈上新台阶,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一)以转变发展理念为导向,增添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发展理念对县域经济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作用。在新常态下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把转变发展理念与抢抓新机遇相结合,增添县域经济转型发展新动力。

1.主动适应新常态

经济新常态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压力和挑战,一是持续发展更加紧迫;二是结构优化更加紧迫;三是要素制约更加紧迫;四是扩大消费更加紧迫。与此同时,经济新常态也给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和增长空间,一是有利于转变方式,科学发展;二是有利于换挡提速,弯道超车;三是有利于完善链条,培育集群;四是有利于城乡统筹,普惠民生。对此我们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全面客观看待经济形势,既看到经济增速换挡的客观必然性,又看到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有利趋势,切实摒弃“高速情结”“换挡焦虑”,保持对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信心。

2.彻底转变传统思维

新常态下,必须认真分析和研判县域经济运行的趋势,摒弃过去那种粗放式高速增长的习惯思维,坚持以稳中求进为总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遵循发展规律,调整发展方式。一是保持稳步较快的发展势头,把经济增长速度调整到合适的档位,把经济结构调整到更加合理的状态。二是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改变过去追求规模和速度,过分依赖土地矿山资源、廉价人力资源、房地产开发以及政府超财力举债发展的传统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人均数量的同步提升,实现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三是加强三次产业统筹发展,突出产业转型升级,使三次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四是注重县域经济发展特色,在涪城、游仙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盐亭、梓潼等丘陵地区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在平武、北川等民族地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充分体现全市县域经济三种不同类型的特色和个性,构建竞相发展格局。

3.抢抓发展新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实现科技城建设突破性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实施新一轮综合改革的战略机遇,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国家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流域经济带的新兴机遇,省内首条城际高铁成绵乐客专建成通车的现实机遇,以及科技城建设的独特机遇等交相叠加,绵阳县域经济发展跨越提升、大有可为的优势更加凸显。绵阳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精神,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在新常态下努力开创转型跨越、科学发展新局面。

(二)以调整结构为契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面对当前新的经济形势,发展县域经济应把“稳增长”和“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1.加快需求结构调整

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消费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为主向投资和消费双力拉动转变。一是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在关注投资总量和增速的同时,更加注重投资结构优化和投资质效提升,着力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产业投资,加大社会民生、节能环保、“三农”基础设施、重点消费平台的投资。二是有效扩大消费需求。在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县域要更加注重吸引和汇聚外来消费。积极整合商贸、旅游、文化、餐饮、娱乐等各类优势资源,提升消费品牌,吸引更大区域的居民消费能力。

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推动产业能级向高端发展,三次产业结构逐步向高层次格局迈进。一是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通用航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2+4”优势产业等领域,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重大项目,努力创造竞争新优势。加快发展技术研发、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努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二是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发展,降低小微企业的准入门槛,加强小微企业公共平台建设,在金融信贷、资金支持、税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扶持。三是进一步明确各园区的主导产业,有效避免园区之间低水平竞争和重复建设,推动园区向更高层次发展。四是引导支持企业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方面攻关,确保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部分新兴产业占据一批技术制高点,促使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3.加快要素结构调整

大力提高要素使用效率,切实推动经济增长从依靠高投入的粗放型模式向集约型模式转变,破解资源制约瓶颈。一是财税投入和优惠方面,在主体上更多地向小微企业倾斜,在导向上更加突出科技创新,通过多种融资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小微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二是出台支持工业地产发展的政策措施,支持综合性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建设,鼓励企业通过对厂房实施加层改造、利用地下空间等途径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率。三是用活人才人力资源。加大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引导其向重点行业、技术创新领域及重点开发项目集聚。完善优先落户、子女就学、配偶择业、住房医疗等保障措施,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人才在绵阳安居创业。

(三)以构建特色产业体系为核心,推动县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发展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绵阳必须因地制宜,把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县域经济腾飞的核心,为县域经济发展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

1.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

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保障,必须进一步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一是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继续实施产业、企业、园区“三倍增”计划,深入推进“2+4”优势产业纵向延伸、横向配套、集群发展,大力发展节能环保、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4+3”高端成长型产业,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二是促进大中小企业竞相发展。大力推动攀长钢、铁骑力士等地处县域的企业加快发展,积极扶持捷智光电、九九天目、海瑞尔等小微企业不断壮大,力争每个县市区都培育一批带动作用大、核心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三是推进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江油工业园、梓潼经开区、游仙经开区等县属经济开发区,合理确定园区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和发展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提高承载能力,确保“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80%以上。四是大力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技改工程,强化技术革新、产品创新、装备升级,着力推进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与产品提档升级,引导支持优势企业设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推进科技创新,鼓励企业争创名优品牌,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2.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夯实绵阳县域经济突破的农业基础。一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巩固和发展好粮油生产大市、“西部沼气之乡”等综合优势和独特价值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西南种业高地”,把绵阳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主导优势明显、布局合理集中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特色产业基地和食品安全基地。二是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种养业、特产业等优势产业,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和支持力度,培育打造一批起点高、规模大、覆盖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企业集团和企业集群,打造一批知名度高、信誉好、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培育一批农产品驰名商标。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项目争取力度,采取多元化社会资金筹集模式,引导各类资金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交通运输、农田水利、生活环境提升工程和“创森八大工程”,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行动,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四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坚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进一步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加快农业科技人才培训,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重点,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精管理的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队伍。

3.大力发展城乡服务业

坚持把服务业作为调整县域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全面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一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绵阳区位、交通和产业基础优势,扎实推进新皂、石塘、龙门、石马—东林物流园区和江油、安县、三台物流中心建设,推进以商贸流通业为重点的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同时加快培育一批物流配送中心、龙头服务企业及中介服务机构,不断壮大物流业规模。二是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咨询、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新兴服务业,满足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多样化需求。抢抓“三网融合”试点城市机遇,推广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信息服务产业链发展。鼓励发展担保、监理、咨询、公正、评估、会计、律师、设计、劳务中介、经纪代理等商务服务业,加快商务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家庭教育、家庭保健、养老陪护等家政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快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力争用3~5年时间再创建3个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不断扩大绵阳旅游客源市场,把绵阳建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城市。

(四)以发展民营经济为重点,打造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要把民营经济发展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政策扶持,鼓励民营企业竞相发展,构建完善的民营经济发展体系,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积极培育市场主体

全面落实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进一步降低准入门槛,减少行业限制,放宽市场准人,除国家明令禁止的外,所有领域一律对民间资本开放,鼓励各类民间资本依法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社会公益性事业等行业和领域,为富临、东材科技、利尔化学等本土民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松绑开路”。同时,进一步放宽工商注册登记条件,取消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收费项目,真正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挑大梁、唱主角。

2.努力壮大企业规模

按照“抓大带小”的思路,实施民营企业“成长工程”,促进民营企业总量上规模、结构上档次、质量上水平、管理上台阶。一是加快培育一批市场潜力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集团,使骨干民营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二是选择有条件的中小微企业予以重点扶持,使其尽快成长为骨干民营企业。三是积极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中小微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向规模以上企业发展,逐步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3.着力优化竞争环境

从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入手,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培植催生民营企业成长的土壤。一是规范和简化审批流程,压减各项审批环节和事项,打击吃拿卡要、乱收费等行为,减少各种人为增加的投资成本,营造良好的政务环境。二是进一步规范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树立公平、诚信的经营理念,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三是鼓励大型金融机构到县城及乡镇设立分支机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设立各类融资服务机构,主动帮助和支持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切实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坚持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充分肯定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重要作用,使民营企业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地位,优化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

4.全面鼓励全民创业

一是全面落实鼓励自主创业的各项政策,支持本地居民、企业技术人员、下岗失业工人、转业退役军人和高校毕业生创办民营经济实体。二是完善创业公共服务体系,搭建创业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项目融资、贷款担保、税费减免、人才培养、信息咨询、创业指导、市场开拓、技术服务等支持,为各类创业主体发展壮大创造条件。三是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的培养和打造,加快形成一支开拓意识强、管理水平高,讲责任、讲诚信的优秀企业家队伍,使之真正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五)以加速新型城镇化为载体,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城镇是县域经济的载体,城镇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按照城镇建设、城镇经济和城镇管理“三城”并举、统筹推进的原则,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

1.构筑新型城镇体系

全力推进城镇建设,着力构建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县城为支撑,以镇为基础的现代城镇体系。一是提升中心城区承载能力。围绕“一城三区”中心城区架构,继续加大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一批道路、管网、供热等重点市政工程,提倡“组团式”发展,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二是提高县城(县级市)发展水平。引导和促进各类要素和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把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规划衔接起来,把工业集中区与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把老城区改造与新城区建设统筹起来,努力建设成一批规模适度、设施完善、产业配套、环境优美、各具特色的县城,切实增强县城吸纳、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三是加大重点集镇建设力度。重点推进6个部级重点镇(松垭、魏城、武都、豆叩、文昌、三北坝)、9 个省级重点镇(潼川、西平、云溪、擂鼓、青莲、厚坝、花荄、秀水、龙门)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打造一批集聚力、带动力强的专业镇和特色镇,培育发展城镇群。四是有序推进安县改区、三台设市工作,做好撤乡设镇和城关镇改街道办事处工作。

2.大力发展城镇经济

一是发挥县城和重点集镇人才、资金、管理和基础设施优势,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努力构建三次产业结构合理、统筹协调的发展格局。二是加大县城建设发展力度,谋划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聚集人口、吸纳就业、增强经济实力的新型工业化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促进优质产业和先进生产要素向县城聚集,把县城建设成为县域工业的聚集地、服务业的聚集区,成为辐射拉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区。三是坚持城镇空间布局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盘活城镇空间资源,推进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提高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

3.提高城镇管理水平

一是把加强管理作为提高县城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以人性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为核心,以提高居民素质为基础,全面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和文明程度。二是坚持建管并重、综合治理,加强道路交通、水电气、环境卫生等公共服务管理和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管理,积极探索“管理、服务、执法”三位一体的城镇管理模式。三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着力解决“脏、乱、差、堵、违”等突出问题,努力营造开放文明、和谐美丽的城乡环境。

(六)以园区建设为依托,构筑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园区建设是促进产业聚集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依托。要在现有基础上,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园区建设规模、质量和水平。

1.科学编制园区规划

规划是园区发展的基础,规划水平决定了园区建设水平。一是把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园区建设的重点,并与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城镇体系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和城市(县城)总体规划相衔接,与地方经济特色相结合,解决好规划衔接问题。二是结合本地产业基础、产业特色及优势条件,明确产业定位,确定1~2个重点产业,明确产业园区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逐步将现有企业向园区聚集。

2.增强园区服务功能

安县民俗活动春社踩桥

大禹故里——北川

报恩寺风光

大庙百尺楼

平武王朗

李白纪念馆

新北川巴拿恰全貌

城市夜景

仙海玫瑰湖

药王谷辛夷花海

越王楼

江油机械产业园一期

一是坚持基础先行、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园区供电、供水、供气、道路、环保、通信、消防以及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二是健全信息咨询、技术研发、产品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解决关键共性技术的特色产业研发平台,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和转化能力。三是抓好项目聚集,引导同类项目规模聚集、上下游项目协同聚集,每个园区规划发展2~3个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龙头,发展产业链条,今后新上产业项目和搬迁改造企业必须进入园区。四是健全园区管理机构,加强园区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打造一支整体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精简高效的的园区管理队伍。

3.破解土地瓶颈制约

当前土地供需矛盾突出,土地管理政策严格,必须多措并举、扎实有效地破解园区建设的土地瓶颈制约。一是严格园区土地使用管理,进一步提高园区内土地的利用效率。二是按照工业化和城市化相结合的原则,推进建设用地向城镇集中、向园区集中,新建和引进的项目,原则上都要进入园区。三是加强土地挖潜,将砖瓦窑、工矿废弃地、未利用地等非农用地通过改造、复垦等方式转化为建设用地,满足园区建设用地需要。

4.提高招商引资质量

招商引资是推进园区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要抓住国际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和扩大城乡消费、扩大对外开放的良好机遇,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和新的突破。一是采取招商会、推介会等各种形式,加大对绵阳以及各县市区综合优势的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绵阳、投资绵阳的产业园区。二是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开展领导招商、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一对一”小团组招商和代理招商,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把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和园区功能定位开展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对主导产业具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好项目。四是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项目库,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聚焦成渝、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港、澳、台等地区,有针对性地选择一批企业和项目开展合作。

(七)以深化体制改革为手段,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体制性矛盾仍然是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最根本性的措施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活力。

1.推进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一是统筹城乡改革,围绕多规协调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农村产权制度、农业规模经营体系、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新型乡村治理机制、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统筹城乡教育等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尽快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加快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二是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改革,探索推进土地流转的合理途径,实现农村土地产权明晰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森林折股量化,落实林地的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重点解决农村个体私营企业贷款难问题;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对农民工的歧视性政策,使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破除农民进城的体制性障碍。

2.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优化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完善国资监管制度,推进国有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支持长虹、九洲等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快国有资产监管从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二是大力推进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在“十三五”期间全面完成全市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加快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三是推进国有企业重组和转型。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实现内部资源整合或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联合,支持长虹、九洲、攀长钢、新华集团等国有企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

3.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一是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大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力度,除国家和省明确要求外,其他审批权和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均下放至县市区管理。二是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直接干预。三是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信息共享平台,向社会公布行政审批办事指南、办理流程和权力运行图,加强行政审批质量控制、绩效管理和评估监督。四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推进公共资源交易集中、规范、高效运行,严格控制各类年检、年审和注册,清理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中介服务行为。

4.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一是合理确定县市区、园区财政体制和范围,理顺市和县市区收入划分,规范推进税收属地征收和非税收入按比例分成,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制度。二是建立规范透明的现代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决算编报体系,政府收支要全部纳入预算;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强化预算监督,推进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加强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约束,预算未安排事项一律不得支出。三是规范政府举债行为,适度控制市、县级政府举债,严格禁止乡镇政府举债,探索编制政府资产负债表。四是建立健全税收制度体系。推进增值税改革,扩大营改增实施范围;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加快资源税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自然生态空间,建立环境保护税制度。

(八)以完善扶持政策为支撑,优化县域经济发展环境

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宽松的政策环境,市、县两级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营造加快发展的平台和条件。

1.完善扩权强县政策

一是深入开展扩权强县试点。支持江油、三台、盐亭、梓潼、安县、平武、北川等试点县用好省政府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项目直接申报、用地直接报批、财政直接管理”等8个方面56项政策,围绕放权、让利、搞活,扩大县域经济管理权限。在梓潼许州、游仙魏城等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扩权强镇”改革试点,对吸纳人口多、经济实力强的镇,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给予县域经济最大自主发展空间。尽快研究制定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事项目录及其配套政策,除国家有明确规定外,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县市区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县市区管理。三是鼓励县域结合自身特色,大胆探索县域经济发展新模式,选择部分典型县域开展先行先试。四是全面清理针对县市区及其企业的检查评比,取消一切不合法、不合规、不合理的检查评比活动,大幅度减轻县级压力和负担。

2.完善财政支持政策

一是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促进财力分配向县域倾斜,增强县级政府可支配财力,使县级财政有更大的调剂空间。二是实施县级财政收入提升工程,充分运用财政政策、体制、资金等手段,发挥好财政保障、支持、激励职能,推动县级做大做强财政“蛋糕”,支持县域产业发展。三是整合现有的市级各类扶持产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设立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通过贴息、担保等形式,集中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品牌创建以及主导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突破等发展重点。

3.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一是出台金融扶持政策,一方面指导帮助县域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高县域自身融资能力;另一方面支持大型金融机构向县域增设分支机构,延伸服务网点,设立专项资金,解决县域贷款融资难的问题。二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进一步扩充资本规模,加快处置不良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和资金供给能力,充分发挥农发行和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主渠道作用。三是积极支持、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鼓励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扶持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发挥民间融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四是在做大做强国有担保体系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县组建政策性担保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融资担保领域,支持各级供销合作社参与组建农信担保机构,提高为县域经济发展融资担保的能力。

4.保障建设用地需求

一是依法保障建设用地。对县域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优先列入市上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年度用地指标;市上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用地指标,市留用地指标适当向经济强县和财政困难县符合使用条件的项目倾斜。二是改革用地报批管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向县域倾斜,优先保证县城工业园区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产业集群和招商引资项目的所需用地;积极探索集体建设用地依法流转的有效方式,在其转让、租赁、作价出资入股等方面实行更为灵活的支持政策,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用地需求。三是鼓励节约集约用地。合理确定土地储备与融资规模,加大土地前期开发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土地价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节约集约用地引导力度,对各县实行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奖励制度,允许节余指标异地有偿调剂使用;建立工业用地价格调节机制,对政策大力支持的重大项目和投资强度与容积率高的项目实行优惠地价,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5.强化人才科技支撑

一是提高县域科技创新能力。鼓励技术服务机构、技术市场、在绵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县域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县域的开发、引进和推广应用,围绕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吸引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县域企业工作,鼓励科技人员利用科技成果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增强县域经济科技实力。二是建立县域科技投入保障机制。增加科技资金投入,重点支持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开发,支持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推广,改善基层科技基础条件;支持科技要素参与分配,切实落实收益分成、技术入股、股权激励等分配政策。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重点培养县域经济发展急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实用技术人才,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搭建人力资源配置平台,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开辟“绿色通道”,允许、鼓励各类人才向县域流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