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攀枝花县域经济适应新常态发展

攀枝花县域经济适应新常态发展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阿署达花舞人间一、基本情况攀枝花市是围绕三线建设而诞生的新兴工业城市。定期召开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攀枝花县域经济适应新常态发展

阿署达花舞人间

一、基本情况

攀枝花市是围绕三线建设而诞生的新兴工业城市。1965年6月至1978年10月期间,围绕攀枝花工业基地的开发建设,国务院对攀枝花市的行政区划进行了三次大的调整,形成了现在的行政区划格局。 目前,攀枝花市总面积7 740平方公里,总人口123.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8.23万人),辖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5个县区,共有44个乡镇(其中23个乡、21个镇),16个街道办事处。

全市5个县区,从行政区划看,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情况类似,主要由乡镇构成,乡镇数量占全市的95%,东区、西区情况类似,主要由街道办事处构成,且只各有一个镇。从面积看,东区、西区面积较小,东区不足仁和区的1/10,西区不足仁和区的1/14;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面积较大,其中,仅盐边县就占全市面积的44.9%,是全市面积最小的西区的26倍、东区的19倍。从人口看,西区人口最少,不足15万,在全省各市辖区中排倒数第二,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3个县区人口均在22万左右,仅东区人口超过30万。其中东区、西区主要为非农业人口,盐边县主要为农业人口。仁和区、米易县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比例相对均衡。

二、主要做法

(一)全面加强组织领导

出台了《中共攀枝花市委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结合实际,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组成由市级经济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县(区)长共同参与的全市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县域经济发展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在市发改委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协调、管理工作。定期召开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配套建立会议议定事项限时办结、各县(区)每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公开通报等制度。选好配强县(区)党政“一把手”,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化规划引领作用,以攀西经济区(城市群)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为主导,加强规划衔接,统筹县域生产力布局;完善各县(区)经济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坚持重大投资项目会商制度,认真执行《关于对各县(区)入驻钒钛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办企业实行“三分”政策的通知》(攀府函〔2005〕 79号),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二)切实扩大管理权限

围绕“放权、让利、搞活”原则,增强县域经济自主管理权限。推进城乡统筹一体化、农村产业化发展、农村产权、农村社会化管理等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步伐。进一步简化、下放市级审批权限,凡市场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依法取消审批。加快企业投资领域简政放权,除跨县(区)或需全市统筹以及国家明确规定必须由市政府或市级部门管理的项目外,项目的核准权限一律下放到县(区)。凡在城市规划区以外的城乡建设,一律由县(区)政府按属地原则进行管理。积极推进工商登记、行政审批等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办理手续,提高行政效能,促进行政权力依法规范公开运行。探索城镇建设融资体系,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等领域。探索城镇建设用地保障机制,规范推进城乡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试点,积极开展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优先保障县(区)项目用地需求。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和要素保障支持,落实好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专项资金等制度。

(三)着力促进社会消费

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本地品牌商品展会,通过举办节庆促销活动,培育消费热点,引导、鼓励市民增加即期消费,吸纳外地人员来攀消费,利用社会消费刺激县域经济发展。同时,建立完善便民消费网络体系,加快实施鲜活农产品进社区、进超市、进市场、进团体“四进”工程,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配送力度,继续推进社区便民直销店建设,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餐对接”,促进便民消费。引导餐饮、住宿等服务行业加快转型发展,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支持商贸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共同建设线上、线下的营销网络,鼓励市内大型和专业型网络购物平台发展,扩大网上采购、销售和服务规模。

(四)不断加大金融服务

稳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健康发展,引导和支持银行机构到各县(区)布设网点,鼓励银行机构在未设支行的县(区)设立支行或功能齐全的社区支行,支持各县(区)筹建村镇银行。积极发展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用好用足支农和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工具,鼓励县域内银行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确保每年新增存款的60%以上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支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村综合开发和新农村、农业基础设施等建设,确保实现“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目标。做大企业应急转贷资金规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贷款周转过程中的资金困难。壮大钒钛产业发展基金规模,通过贴息担保、股权投资等方式,专项支持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钒钛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较好的成长型企业。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大特色农业保险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健康保险、养老保险等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充分发挥保险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保障作用。

(五)落实财税扶持政策

完善市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深化扩权强县改革,提升县域财政增收能力,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全面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完善资金分配管理办法,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加快推进“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和环保税等税制改革,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财税政策。奖励财政增收贡献大的县(区),加大对困难县(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健全村级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六)扩大招商引资效应

把握产业重点,开展产业链招商,突出重点产业招商,把资源和力量集中到机械制造、钒钛深加工、新能源、现代服务业、阳光康养、农业产业化等六大重点方向上。利用展会平台,开展专题招商,找准目标企业,积极开展项目接洽对接。做好中国(攀枝花)钒钛产业博览会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投资洽谈会筹备工作和项目对接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帮助县区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创新招商工作机制,努力探索多元化招商,通过招大引强,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活力。进一步研究县域经济产业项目布局,引进符合各县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依托资源优势,研究促进产业转移和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有效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推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七)强化科技人才支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扩能增效,启动培育企业创新主体、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两个专项改革试点。抓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重大关键技术、特色农业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加速成果转化推广,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完善公共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科技文献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功能,加强大型科学设备仪器共用共享,促进科技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流动机制,引进和稳定重点领域领军人才,着力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深入开展“全国百家城市技能振兴”等活动,将经济管理经验丰富、专业化水平较高的人才交流到县(区)各层次领导岗位,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定期选拔优秀干部到县(区)工业园区或企业挂职,选派有一定基础的优秀年轻干部采取挂职锻炼等方式学习经济管理知识,大力培养县域经济管理和技能型人才,壮大企业家队伍,充实县(区)、乡(镇)懂经济的领导干部。

(八)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认真执行从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干部中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考录公务员、招聘事业编制人员等规定,拓宽基层人员上升渠道。公开选派一批优秀干部到基层任职,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医生和优秀文化工作者到基层服务,在青年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手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带动力。全面落实村级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等管理制度,健全民主评议、述职述廉、离任审计等制度,严格考核奖惩,确保村民对“两委”满意率达到95%以上。

(九)调整完善考核机制

实行县域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把县域经济发展实绩作为考核、考评县(区)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按照《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川委办〔2014〕 23号),完善并落实对县(区)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实行季度通报、年度总评,对年度考核位次靠前或升位明显的县(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位次后退或后退幅度较大的,对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或对领导班子进行调整。

三、取得成效

(一)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到2013年,攀枝花市县域范畴的5个县区GDP总量为800.89亿元,比上年增长8.22%,比2010年增长50.93%,其中,总量超过100亿元的县区有4个,比2010年增加2个;超过300亿元的县区有1个,比2010年增加1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 437.12亿元,比上年增长5%,比2010年增长33.7%;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08亿元,比上年增长8.1%,比2010年增长3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45.7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比2010年增长78.6%;财政总收入94.08亿元,比上年增长7.6%,比2010年增长6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比2010年增长83.1%。

(二)经济增速相对较快

十二五”前三年,攀枝花市县域范畴的5个县区GDP总量净增加270.26亿元,三年年均增长13.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个百分点,总量和年均增速均为历史最快时期。5县区县均GDP为160.18亿元,是全省县域(指参与评价的175个县市区,后同)平均水平的1.26倍,5县区中除西区外均超过100亿元。其中,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连续三年GDP增速在13%以上,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7.97%、 17.3%和13.1%,高于四川省县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5.47、 4.8和0.6个百分点。三年时间,除西区受煤矿停工停产影响,增速有所放缓外,东区、仁和区净增GDP总量均超过70亿元,米易县、盐边县更是由2010年的不到70亿元突破了百亿元大关。

(三)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2013年,5个县区产业结构都得到了明显优化。非农产业比重达96.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比四川省县域平均水平高11.6个百分点。从三次产业看,东区结构比由2010年的0.2 ∶ 72.4 ∶ 27.4调整为0.2 ∶ 69.2 ∶ 30.6;西区结构比由2010年的1.0 ∶ 84.3 ∶ 14.7调整为0.9 ∶ 84.6 ∶ 14.5;仁和区结构比由2010年的5.9 ∶ 77.6 ∶ 16.5调整为4.6 ∶ 82.4:13 ;米易县结构比由2010年的13.8 :60.0 :26.2调整为9.8 ∶ 67.4 ∶ 22.8;盐边县结构比由2010年的9.08 ∶ 74.71 ∶ 16.21调整为7.84 :77.19 :14.97 。 5个县区的工业占GDP的比重均保持在60%以上,东区、西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分别比2010年提高0.3、 4.8、 2.48、 20.4、 7.4个百分点。从三产上看,东区作为攀枝花市的主城区,实施“三二一”发展方略,二产比重下降,三产增加了3.2个百分点。

(四)经济效益总体向好

2013年,5个县区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4.08亿元,比上年净增加62亿元,增长193.27%;县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8.8亿元,是全省县域平均水平的3倍;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为11.7%,比县域平均水平高6.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利税总额69.74亿元,比上年减少25.8%, 2012年比2010年增长9.6%。出口总额为1.23亿美元,比上年(2.2亿美元)减少44.1%,比2010年增长28.1%,其中盐边县实现了出口零突破,总额由2010年的0元增加到2013年的1 354万元。各县区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3年4县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都在9%以上(西区为8.7%) ,总量与2010年相比,增幅均超过45%(东区、西区、仁和、米易、盐边分别达到48.2%、 46.6%、 47.4%、48.7%、 47.3%) ; 2013年各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米易超过13%,东区、盐边超过12%,西区、仁和超过11%,总量与2010年相比增幅都在50%以上(东区、西区、仁和、米易、盐边分别达到57.4%、 54.7%、 54.1%、 58.4%、 56%) 。

四、发展经验

(一)产业构成差异较大

从全市范围看,2013年,攀枝花市GDP一、二、三产业构成(3.5∶74.6∶21.9)尽管比2010年的一、二、三产构成(4.1∶73.8∶ 22.1)有所调整,但变动幅度不大,仍表现为三产低、二产高、一产小的特征,与全省产业构成(13.0 ∶ 51.7 ∶ 35.3)存在较大差异。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08亿元,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28.22亿元,增长5.1%;林业产值0.78亿元,增长4.3%;牧业产值14.55亿元,增长3.7%;渔业产值3.87亿元,增长4.2%;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6亿元,增长5.6%。农业生产量占全市经济的份额小,增长幅度有限,农业经济在攀枝花市的经济发展中贡献较小。“十二五”以来,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10年的4.1%下降到2013年的3.5%。从各县区产业比重看,攀枝花市5个区县的县域经济产业以二、三产业为主,二产占主导地位。各县区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县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大的米易县、盐边县分别为9.8%和7.8%,比重小的东区、西区比重均不足1%,比重最大的米易比比重最小的东区高9.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县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最大的西区、仁和区均达80%以上。比重最多的西区比比重最小的米易县高1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县区域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大的东区、米易县分别为30.6%和22.8%,比重较小的西区、盐边分别为14.5%和14.97,最高的东区是西区的2倍多,除县区之间外,区与区之间、县与县之间仍然差距巨大。

(二)县域经济总量较小

县域经济总量在全市占有重要位置,对全市经济总量有巨大支撑,特别是第二产业在全市总量中占有较大份额,支撑着全市经济的稳定发展。攀枝花市地处攀西大裂谷中段,电力、水能、光热矿产和生物资源丰富,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但各县区经济总量小,差距大。2013年,攀枝花市经济总量超过100亿元的县区数占全省(183个县市区)的4.2%,超过300亿元的县区数占全省的5.3%,5区县GDP均值为124.3亿元,为四川省县级经济均量水平的90.2%,仅为成都、德阳、绵阳三市县级经济均量水平的39.2%;在2013年四川省181个区县GDP排位中,除东区列第10位、仁和区列第55位之外,其他县区排名在78~137位之间。

(三)人均水平相对较高

2013年,5个县区人均GDP达65001元,相当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的2倍;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 727元,相当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的1.9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 583元,相当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的1.5倍;人均地方公共财政收入5 228元,相当于四川省平均水平的1.5倍。其中,攀枝花市排位靠前的东区人均GDP达86 471元,居全省第1位,是全省2013年10强县人均GDP( 65 784元)的1.3倍,是县域平均水平(29 877元)的2.9倍。

我市具有县区总数少、县区之间差异大的特点,情况在全国、全省都十分特殊,要进行相似性比较非常困难,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直接借鉴。因此,在研究和提出发展目标的相关指标时,不宜所有县区“一刀切”,应既做到统筹考虑,也要“量身定制”,实行“一县一策”“一区一策”。

五、优势展望

(一)交通瓶颈突破在即

交通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条件,交通活则县域经济强。“十二五”期间,过境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的G5京昆高速公路成都至昆明段全线建成通车,过境东区、西区的国道4216成丽高速公路攀枝花至华坪段已于2015年7月建成通车,华坪至丽江段正式进入施工阶段,按计划全线将于2018年12月建成通车。过境仁和区的攀大高速已全线列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调整新增线路,攀枝花段已于2014年底开工,全线有望2020年前建成。“十三五”期间攀枝花将形成自身的“绕城高速”,此外,还可使攀枝花南向通道直接到达出国边境口岸,实现通江达海,成为四川经过云南,融入湄公河流域和东南亚经济圈、进入南亚最便捷的通道。攀宜高速公路正力争“十二五”内开工,“十三五”内有望局部通车。铁路方面,过境米易县、盐边县、东区、仁和区成昆新线攀枝花段现已于2013年底全面开建,成都至峨眉段已开工,峨眉至米易段项目建议书已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永仁至云南广通段已开工,广通至昆明段已开通运营,全线将于2019年前建成通车。“十三五”内,攀枝花将真正形成城市半小时经济圈、县域一小时经济圈、与周边县域两小时经济合作圈、与邻近大城市三小时经济协作圈,彻底打破县与区、县与县、乡与乡之间的空间壁垒,进一步支撑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将得到大幅拓展,区位劣势变为优势,交通状况的改善,将对攀枝花市区域经济布局和优势资源整合产生战略性的影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带动新型产业尤其是旅游、文化产业迅猛发展,县(区)域经济将随着交通状况的改变而使经济走向快速发展之道。

(二)新型产业已成雏形

“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市已初步实现从“钢铁经济”到“钒钛经济”的战略升级,形成了以钒钛、钢铁、能源、化工、矿业、机械制造和生物、太阳能为主导的“★6+2”产业格局,成功跻身首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位列“三个加快建设”之首的中国钒钛之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钒钛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钒产业方面,已形成年产3.5万吨钒制品、60万吨钛白粉、3万吨海绵钛、8 000吨钛锭的生产能力,开发出钒渣、钒氧化物、钒氮合金、钒铁、精钒等产品,成为生产规模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钒产品生产基地。钛产业方面,已开发出钛精矿、高钛渣、钛白粉、钛铁、四氯化钛、海绵钛、钛锭等产品,成为国内最大的钛原料基地和全流程钛下业基地。以钒钛低微合金化为特色的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迅猛,富邦、龙蟒一批极具实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在各县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含钒钛汽车制动毂、汽车破碎锤头、履带板、高速重轨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2013年,全市纳入行业统计的43户机械制造企业实现总产值143.63亿元。各县区在加快中国钒钛之都建设战略的主导下,钒钛资源开发利用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为“十三五”时期延链开发终端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壮大县域产业集群打下了坚实基础,有望形成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到“十三五”末,县区民营企业中出现百亿企业也将成为可能。(www.daowen.com)

(三)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十二五”期间,攀枝花市争取到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全国区域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城市、四川省现代物流业发展试点示范市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示范区等示范试点平台,开创了四川南向开放门户和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区域性商务集聚服务区、矿产能源物资集散地、商贸物流中心、生态宜居中心、冬季阳光度假目的地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步伐加快,一批产业化物流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竣工投用,汉风、恒力、鑫铁、冰点等企业不断壮大,物流业发展迅速。以金融、房地产、信息传输、电子商务、网络和软件业为代表的新兴现代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25.6%,名品、名牌、名店和知名企业的引进速度明显加快,大幅提升了我市服务业档次和市场竞争优势。2013年,全市服务业地税收入占全部地税收入的比重达到37.22%,明显高于第二产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超过24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6%,近三年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35.1%。在攀枝花打造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进程中,阿署达花舞人间景区、普达阳光国际康养度假区、桐子林山水休闲度假区、米易城南休闲度假旅游区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群相继在东区、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开工建设,其效益将在“十三五”期间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得到全面显现。

(四)科技支撑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重大科技攻关及产业化成效明显,已形成煤基转底炉、隧道窑等多条直接还原技术路线回收利用高炉渣中的钛,并为铬、镍、镓、钪等稀散金属的回收利用创造了条件。研制出了含钒Ⅲ级钢筋、锰钒系列汽车大梁板、含钒重轨、钒电池样机、含钒钛汽车刹车制动毂、低合金高强度耐磨汽车锤头等钒钛新产品,宇航级钒铝合金半工业试验研究进展顺利。基本打通了钛产业全流程工艺技术,四川第一炉海绵钛、第一炉钛锭、第一个钛板卷和国内最长最宽钛锭相继在攀枝花市面世。以表外矿、极贫矿、高炉渣、黄磷尾渣、瓦斯泥、烧结烟尘、钛白废酸、绿钒等二次资源开发利用以及钻、铜、镍等稀散金属回收利用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已初具规模。攀枝花市已建成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冶金产品检验实验室、攀钢国家技术中心、龙蟒国家技术中心等国家级钒钛科技创新平台,取得了钒钛产品的标准制(修)定权。其中,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多次开展国家级钒钛制品抽检工作,检测全国多种钒钛制品质量。此外,我市还建成了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1家和省级创新型企业29家。

六、未来发展

(一)适应契合新常态

2011~2013年,四川省衡量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主要依据省政府2009年印发的《县域经济发展激励奖励办法》,该办法将全省部分县区划分为平原、丘陵、盆周山区、民族地区4个类别,以县域生产总值增幅、入库税收收入增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4项指标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考核。攀枝花市的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被列为山区县,东区、西区因农业人口不足30%未纳入评价范围。

2014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产生重大调整,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试行)》,将全省183个县区划分为市辖区、重点开发区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县4个类别,按照《四川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对16项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赋予不同权重,围绕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生态环保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拉通考核排名和类区分类排名。不仅注重发展的速度,而且注重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水平,突出了以发展质量、发展速度和发展成果共享的考核重点,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精神。该考核办法更加全面、科学、立体,有利于在县域经济发展上有亮点、有特色、有提升的县区。按照该办法,东区、西区、仁和区被作为市辖区划为一类,米易县被作为农产品主产区县,盐边县被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至此,全市5县区被全部纳入。

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指标体系的变化,是对全省各县(区、市)发展定位、发展导向的一次重大调整,必将推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常态”。为此,“十三五”期间全市各县区应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按主体功能区定位,根据指标体系新要求,进一步理清发展方向和重点,坚持走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之路,着力突出特色和亮点,补齐发展的“短板”,适应县域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用活用好国省政策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归根结底是临港经济、物流产业的发展。2014年10月,省发展和改革委会同省级有关部门联合出台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规模适度、功能齐全、绿色高效的全省物流园区网络体系,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物流园区20个以上,攀枝花被确定为全省7个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之一(一级城市仅成都1个)。陆路和水路运输体系建设,将使攀枝花成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2014年11月,四川省政府连续发布两大重磅规划(意见),《四川省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快安宁河谷经济发展带和金沙江下游沿江城镇带发展;建设长江上游特色地域文化及生态休闲度假目的地;推动医养结合、养老健康融合发展。《四川省推进实施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工作方案》提出,投资近8 000亿建立体交通走廊,提出到2020年,四川要形成长江上游横贯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便捷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走廊。争取昭通至攀枝花至丽江等项目纳入国家《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动工,特别是明确提出要研究论证金沙江攀枝花至水富段788公里航运资源开发。

“十三五”期间,面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四川突出南向发展等重大机遇,攀枝花5县区要取得突破,必须抓住这些重大利好政策机遇,下大力气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发展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力争到2020年,各大产业物流园实现工业总产值1 000亿元,物流为引领的服务业总产值500亿元。把攀枝花建设成长江经济带上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转型升级的示范区。作为四川南向开放的门户,县域可依托现有的重工基础,发展产业链末端的轻工产品,特别是日用品制造等中亚、南亚、东南亚国家需求量较大的产业。

(三)优化完善发展思路

“十三五”期间,攀枝花市加快县域经济发展,首先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统筹协调速度与质量、工业化与城镇化、城镇与农村、资源与环境、改革与稳定等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有机统一,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重点是依托产业基础,紧紧抓住事关全局、对经济增长拉动力强的支柱产业和标志性工程,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把力量集中到钒钛、机械制造、阳光康养旅游等产业发展和城乡基础设施完善、县(区)实力提升等重点工作中去,推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

1.明确发展目标

按照多点多极夯实底部基础及“到‘十三五’末,攀西地区经济总量在去年(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建设成为经济繁荣、民族团结、和谐进步、人民幸福的新攀西”总体要求,通过努力,使全市县域经济总量明显增加,投资拉动成效显著,税收状况实现好转,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城镇化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稳步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各县(区)综合实力在同类县(区)排序中进位提升,县域经济水平跃上新台阶。到“十三五”末,全市县域生产总值达到1 6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0亿元,税收收入达到10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国家、省标准以内。

2.找准发展定位

各县区需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找准各自主体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走错位发展、差异化竞争之路,克服盲目性、片面性和趋同性,形成特色鲜明、优势各异的县域经济发展支撑点和增长极。东区以建设中央商务区为目标,打造区域性服务业发展高地,建设综合实力雄厚、产业特色突出、城市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整洁、社会和谐幸福的现代化中心城区,确保在全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西区以建设特色工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为目标,加快老工业城区转型,建设产业接续能力强、环境改善明显、民生保障有力的现代城区。仁和区以建设攀枝花南向开放门户桥头堡为目标,以打造区域交通枢纽、生态宜居中心、阳光康养休闲度假基地等为载体,加速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建设独具特色的新型现代城区。米易县以建设特色经济强县为目标,立足“农产品主产区县”新定位,以打造攀西资源开发增长点、现代农业示范区、阳光时尚花园城等为载体,争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排头兵。盐边县以建设“五个盐边”(特色、生态、文明、和谐、幸福)为目标,根据县域南北部实际,实施南北差异化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优化产业布局

东区按照“三二一”产业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区域商贸、钒钛交易、康养服务、金融、科技创新、节庆会展、教育、卫生等中心,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攀枝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扩区调位,积极推进城区老工业区调整改造,逐步形成高梁坪—五道河、弄弄坪产城互动示范区两个以钒钛钢铁及相关产业为主的工业组团,打造全市首个“千亿园区”。西区按照“二三一”产业发展定位,优先发展机械及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型节能环保、钒钛、生物能源等新兴产业,着力建设生产性物流枢纽、工业保障服务商贸区,大力发展钢铁深加工、新型建材等循环产业,完善煤化工后端产业和关联产业。仁和区着力构建机械制造加工、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开发和煤炭采掘洗选为主的新型工业体系;大力发展阳光康养休闲、商贸物流、苴却砚文化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加速推进花城新区干坝塘片区、大河滨河城区、特色集镇等建设;发展果、畜、烟、菜、粮为主的特色精品农业。米易县围绕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进一步做大钒钛磁铁矿采选加工业,大力发展钛白粉及钛材深加工,支持钒铁、钒渣、钛渣等钒钛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打造特色蔬菜、优质烤烟、特色林果、无公害水产养殖、标准化畜禽养殖五大特色农业基地;推进康养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盐边县南部坚持以工业为支撑推进城镇化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矿业、钒钛新材料、煤炭采掘加工、机械制造、清洁再生能源开发,强化特色工业(园区)、城镇、康养旅游业互动发展;北部坚持“产村相融”,注重新村建设与产业发展互动,强化设施蔬菜、现代种养业与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

(四)突出发展重点

1.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区)战略

以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为抓手,筹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建立资源开发与生态补偿准备金制度,通过创建国家级高新区、举办钒钛产业博览会等推动资源创新开发,加快建设中国钒钛之都。进一步完善县(区)工业园区布局规划,统筹思考、个性定制各县(区)工业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壮大现代矿业、钒钛深加工、机械制造、煤炭采掘加工、新能源开发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富邦钒钛制动毂、中国重汽攀枝花矿用汽车生产线、白马铁矿三期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打造县域工业经济“升级版”。到“十三五”末,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12.5%,下业投资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10.4%。加快县(区)产业园区发展步伐,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产业和要素聚集,提升园区发展质效和整体竞争力。大力开展企业“升规”培育,及时跟踪新建工业项目,建立“小升规”企业“一对一”帮扶机制,保证培育措施和相关政策落实到位。到“十三五”末,全市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2013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2.加快发展服务业

一手抓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一手抓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壮大,着力促进服务业比重提高、发展加快、质量提升。到“十三五”末,全市县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8%。围绕“运动、健身、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主题,推动阳光康养产业集群式发展,推进全国著名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打造阳光康养旅游品牌。到“十三五”末,全市县域旅游总收入达到325亿元。围绕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加快推进重点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抓好县(区)商圈和商贸重镇建设,完善市场体系,引进一批名品名店和知名企业,加快大型商贸综合体、亿元专业批发交易市场等项目建设,推进传统服务业达标创优活动,不断丰富、优化、升级商贸服务业态。充分释放服务业存量产能,积极培育发展一批高端的电子商务、技术研发、设计包装、科技咨询、专业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养老、健体养生、文化创意等新兴业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物业、家政、健康、幼托等社区服务体系。

3.发展壮大现代特色农业

盐边、米易、仁和3县区还有较多的农业人口,产业基础较好,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如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早春蔬菜、特色水果、畜牧水产、优质烤烟、林业生物等现代特色农业,到“十三五”末,各县(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可达到63亿元。建立完善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和市场准入制度,建设标准化园艺场、规模养殖场(小区),推广“畜—沼—果”“畜—沼—菜”等种养循环生态生产模式,建成一批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发展基地。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资金整合力度,加快水利、太阳能提灌站、电网、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一批特色农业科技园区或示范基地。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经营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培育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到“十三五”末,力争累计建成新农村综合体34个。鼓励城市工商资本、业主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种养业,扶持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依托蔬菜、水果、花卉、渔业基地,突出“春赏花、夏避暑、秋品果、冬养生”特色,大力发展休闲观光、休闲康乐型农业。进一步打造攀枝花芒果、批杷、石榴等农产品品牌,到“十三五”末,特色水果总产量达到30万吨。

4.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村建设

阿署达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攀枝花市奥林匹克中心

炳三区建设

米易县白马田坝新村

红格至雅江桥

万家山光伏电站

沿江景观

畜牧养殖

坚持产业与城镇化、新农村同步规划、统筹建设,科学规划布局县城、集镇和新村建设,推进城镇危旧房(筒子楼)和棚户区改造,推进产城一体化发展。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深入挖掘不同类型小城镇的特色优势,构筑小城镇发展产业支撑体系,加快“七个一”工程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型、工业型、商贸型、现代农业型小城镇。到“十三五”末,东区、西区城镇化率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城镇化率在现有基础上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突出产村相融和“微田园”特色,实行新建聚居点、旧村落改造提升、传统村庄院落民居保护修复相结合,建设一批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带动新农村建设提档升级,推动乡村旅游大发展。加大投入,完善城镇功能,重点推进路、水、电、宽带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新型社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教育、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对接共享,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十三五”内,实现100%的县(区)、乡(镇)、行政村通水泥路或沥青路;到“十三五”末,80%的县(区)、 70%的乡(镇)道路达到四级公路以上标准。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鼓励已脱离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入户城镇,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到“十三五”末,力争80%的行政村基本完成新村建设,新村建设区域内每个村打造出1~2个主导产业,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高于所在县(区)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左右。

5.提升县域经济开放水平

突出重点产业招商,引进符合县(区)产业发展方向的重点项目,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加大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按照“非禁即入”原则,进一步放宽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支持民间投资加快进入市政、能源、金融、社会事业等领域,扶持培育一批规模型、成长型企业,培育壮大一批中小微企业。到“十三五”末,非公经济增加值达到960亿元,非公经济在全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到60%以上。加快“走出去”战略步伐,培育发展外贸潜力型企业,鼓励支持外贸企业创新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为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缅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努力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产业转移。

6.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以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为抓手,坚决落实产业环境准入制度,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强化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措施,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的污染治理,加强大气、水、噪声、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鼓励企业发展资源综合利用开发项目,加大钒钛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力度,促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长江上游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为载体,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厂等设施建设与管理,连片整治农村环境污染,着力塑造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生态家园,建立健全生态损害赔偿和评估机制,大力推进生态县(区)创建工作。整合地震、气象、国土、农林水等防灾减灾资源,构建统一指挥、高效联动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出台农村民居抗震设防资金补贴政策,确保农村新建民居抗震设防落实到位。

7.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深入实施扶贫攻坚,以边远高寒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战场,突出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倾斜等七个重点,按照“一户一策、一村一品、一乡一业”要求,开展“14+14”对口援助工作,每年推进一批贫困村整村脱贫的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到“十三五”末,确保全市75个贫困村、3万多贫困居民实现全面小康。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高医疗卫生保障能力;高标准构建以县级为枢纽、乡级为骨干、村级为基础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动县(区)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健全应急、公共安全等管理机制,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确保社会稳定。大力开展劳动力就业失业登记、困难群体认定及创业支持、就业援助等工作,健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和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并轨合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