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编制问题与机会搜寻行为测量量表的预试调查问卷

如何编制问题与机会搜寻行为测量量表的预试调查问卷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经过文献检索,未能找到问题与机会搜寻行为测量量表,因此,此种行为的测度需要以访谈内容为基础,编写相关题项。最后,本研究综合专家学者与银行工作人员的意见,对问卷题目进行修订,形成了包括23道题目的预试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表4-1员工积极前摄行为问卷题项及其来源续表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编制。

如何编制问题与机会搜寻行为测量量表的预试调查问卷

(一)文献分析

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国内外并未开发出成熟的员工积极前摄行为量表,现有量表主要包括:(1)主动性人格量表开发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贝特曼和格兰特开发了一份主动性人格量表,其中包含17个题项,这可以看作对员工前摄行为测量研究的开端之一。(2)员工前摄行为具体类型的量表开发阶段。众多学者在对员工前摄行为的具体类型进行有效识别之后,又相继进行具体类型的员工前摄行为量表开发。(3)员工前摄行为整体量表开发阶段。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针对员工前摄行为的整体概念进行量表开发,例如,帕克和柯林斯(Parker & Collins,2010)将10种具体前摄行为的量表进行整合,设计出一份用于测量员工前摄行为的综合量表;贝森哈克和哈托格(Belschak & Hartog,2010)开发了一份包含12个题项的量表,用于测度员工前摄行为的整体概念。

通过对上述量表的题项内容进行分析,发现现有量表不能满足本研究的测量目的,主要表现为:(1)主动性人格量表是对于人格特质的测量,与本研究对于积极前摄行为的界定不符;(2)阿什福德和布莱克(Ashford & Black,1996)开发的量表测量的是组织社会化情境下的员工前摄行为,与本研究关注的工作情境不一致;(3)帕克等(Parker,Williams & Turner,2006)开发的量表与员工积极前摄行为的结构界定不相符;(4)帕克等(Parker et al,2010)开发的量表中仅有部分题项属于对员工积极前摄行为的测量,而且不能测量本研究中的全部积极前摄行为;(5)贝森哈克(Belschak et al,2010)开发的量表虽然按照影响效果,将员工前摄行为进行划分,但也未能明确指出量表题项中哪些题目能够测度积极前摄行为。因此,本研究需要按照概念说明,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与员工积极前摄行为具体类型相关的测量量表。

经检索,主要参考的量表为:(1)兰克等(Rank et al,2007)开发的积极服务行为量表(PROSPER);(2)达因和勒平(Dyne & LePine,1998)开发的建言行为量表;(3)阿什福德等(Ashford et al,1998)开发的议题营销量表;(4)帕克等(Parker et al,2010)开发的员工前摄行为量表。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经过文献检索,未能找到问题与机会搜寻行为测量量表,因此,此种行为的测度需要以访谈内容为基础,编写相关题项。

(二)确定测量题目

为了保证量表的信度内容效度,本研究优先考虑从成熟量表中选择题目,结合前文质性研究得出的类型构成,参考扎根研究中的访谈记录,共编写了30个题目,内容如表4-1所示。为了保证问卷的内容效度与精简性,本研究邀请4位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研究人员(2位教授、1位副教授和1位博士生)对各个题目进行仔细审阅,在对题目文字表述、类型划分、题目数量进行充分讨论之后,对每种积极前摄行为下的测量题目进行筛选。按照梁建与樊景立提出的量表内容效度的评价准则,在定性评价过程中,主要关注三个方面:(1)检查每个测量题目是否具有代表性,即这些测量指标是否恰当地代表了概念定义中某一方面的内容;(2)所有的测量题目是否完全涵盖了研究对象的理论边界,测量指标是否与概念定义之间实现一一对应;(3)测量题目的分配比例是否反映了概念中各个成分的重要性。[2](www.daowen.com)

为了确保测量题目符合银行信用卡部门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再次邀请5位信用卡部门工作人员对这些测量题目提出改进意见,并请他们对问卷题目的可理解性与清晰性作出评价。最后,本研究综合专家学者与银行工作人员的意见,对问卷题目进行修订,形成了包括23道题目的预试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形式(详细预试问卷见本章结尾处)。

表4-1 员工积极前摄行为问卷题项及其来源

续表

资料来源:作者整理编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