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之所以选择信用卡业务领域的员工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拉动国内需求与完善调整银行信贷资产结构的制度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最先于1998年5月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并于同年9月出台了《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而后于1999年4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在上述经济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消费金融业务在国内逐步展开,即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正式进入起步阶段。而且,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科学技术日益进步,人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并且,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扩大消费者需求的长效机制,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截至目前,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经历了两个快速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97年至2000年,由于此阶段属于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办初期,国内市场多年积聚的需求得到释放,贷款数额表现出逐年成倍增长的特点。例如,2000年底的贷款余额已经超出1997年末的24倍多[13],在现有市场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之后,消费金融业务暂时进入平稳期。第二个阶段是后金融危机时代,为了促进社会经济的复苏与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刺激消费与消费信贷的政策措施,因而,从2009年至今,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进入了第二个快速发展期。截至2012年底,我国消费贷款余额为208796.45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同期增长了88.62%[14]。我国消费金融市场中的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与消费金融公司等专业性消费金融服务机构,其中,商业银行成为了消费金融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它可以为消费者或企业提供各类消费信贷类产品,比如个人住房贷款、汽车贷款、信用卡贷款、教育助学贷款等,其中信用卡贷款质量相对较为稳定,它的消费贷款不良率明显低于汽车贷款不良率。在中国加入WTO之后,银行业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中间业务投入,特别是信用卡凭借其特殊的成本结构,即较高的固定成本,较低的边际成本,因而商业银行开始集中大量的资源发展信用卡业务。
(二)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竞争激烈与营利能力的微弱
尽管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信用卡产业依然保持快速发展,截至2012年末,全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3.31亿张,同比增长16.0%,全国人均拥有信用卡0.25张,较2011年同期增长19.0%。北京、上海信用卡人均拥有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达到1.47张、1.16张[15]。而且,信用卡授信总额与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截至2012年末,信用卡授信总额达到3.49万亿元,较同期增长34.0%;期末应偿信贷总额达到1.14万亿元,较同期增长40.1%。2012年,我国信用卡交易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48.26%,比2011年增长了6.54%。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日趋成熟,信用卡受理环境日益得到改进,这些外部因素也推动了信用卡市场的加速发展。
在信用卡业务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抢占信用卡市场,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体推出各具特色的卡种。例如,针对高端客户群的钛金卡、钻石卡,针对青年群体的YOUNG卡,针对女性客户的真情卡等。各家商业银行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围绕信用卡设计推出一系列创新性的服务。比如,2011年,招商银行与指定商户合作,构建信用卡积分直接兑换消费的交易平台;建设银行针对其推出的世界旅行信用卡,专门设立“旅行基金”的奖励服务等。这表明商业银行之间在信用卡领域的竞争已经达到了白热化阶段,但是通过本研究前期对部分商业银行信用卡部门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得知这种激烈竞争的结果却是信用卡业务普遍营利能力不佳,甚至部分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处于亏损状态。在剖析原因之前,有必要对信用卡业务的收入渠道进行阐述。信用卡业务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信用卡年费、利息收入、滞纳金等罚款、外币兑换手续费及其他收入。(www.daowen.com)
导致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营利能力低下的原因主要包括:(1)价格管制。我国对信用卡服务实行价格管制,激烈竞争的结果就是信用卡价格几乎达到底限,没有进一步降价的空间,表现出一种价格刚性,而且,为了争夺客户,现有的信用卡基本上均可以通过持卡人年度达到一定刷卡次数而免去次年年费,所以信用卡年费对其业务收入的贡献很少。(2)功能与服务趋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用卡的功能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服务均能够被竞争者在短时间内模仿,导致信用卡产品呈现高度同质化。(3)信用卡使用率较低。一味地强调发卡数量,使一些商业银行陷入了重数量、轻质量的粗放式发展误区,导致休眠卡占据了现有发卡数量的很大一部分,严重影响了信用卡的利用率。然而,近几年一些商业银行正在悄然调整信用卡业务经营的战略思路,通过充分理解信用卡的中介属性,以信用卡为平台,吸引与发展各类特约商户与特惠商户,为持卡人创造价值增值的同时,也为众多合作商户带来利润增长。
(三)员工积极前摄行为对信用卡生态系统构建的重要作用
信用卡作为一种中介产品,具有天然的双边市场。在这一市场中,一边是信用卡持卡人,即消费者;另一边是各行业中的合作商户,而商业银行负责对信用卡平台产生的相关金融业务进行处理,并对此平台进行有效维护与管理。现阶段,一些商业银行正在通过组合上述双边市场一方成员的资源及能力,向市场的另一方提供新价值,推动双边市场中的持卡者与合作商户之间产生正向网络效应,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与商户加入此类市场,不断地扩大以信用卡平台为核心的动态生态系统,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因此,信息革命时代,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之间竞争方式的趋向基于双边市场的动态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这种生态系统是基于客户导向理念所构建起来的,因此在维护与发展此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员工表现出积极前摄行为。例如,工作积极主动,具有超前思维;能够充分调动一切资源,全面了解持卡者与商户的期望,深入挖掘双方的隐性需求;通过持续性的服务,有效地维系老客户,发展新客户;积极克服困难,勇于面对挑战等。而且,根据霍夫斯泰德的国家文化五维度模型,中国文化更倾向于长期导向,反映在工作场所中意味着中国员工的行为表现更加关注于未来,考虑到现在的一言一行可能对将来产生哪些影响。因而,在构建与发展信用卡生态系统过程中,中国员工可能更易表现出一些具体类型的前摄行为,这也符合商业银行对于信用卡部门员工的绩效期望。所以,为了能够在激烈的信用卡业务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成功占据一席之地,商业银行的管理者更需要关注员工的积极前摄行为,一方面,需要了解员工积极前摄行为的具体类型;另一方面,在日常工作中总结激发此类行为的管理经验,促进个体与组织在动态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共同成长。
综上所述,鉴于银行信用卡业务对人力资源特征的新需求,本研究立足于消费金融行业,以信用卡业务领域的员工作为研究对象,归纳与识别员工积极前摄行为的具体类型,提炼维度结构,构建、检验与修正员工积极前摄行为的激发机制模型,并为管理实践设计提供指导性建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