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反应堆轻松应对闪电袭击,实现无损回收利用

反应堆轻松应对闪电袭击,实现无损回收利用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81年6月7日(星期日),以色列空军袭击伊拉克核反应堆,使价值4亿美元的“乌西拉克”核反应堆被彻底摧毁,而以军无一损伤,顺利返回本土。反应堆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约20公里处,周围部署有高炮部队和萨姆-6导弹部队,在巴格达空军基地部署有拦截战斗机,以保护这座核反应堆的安全。1981年6月7日下午4时,以色列袭击分队从埃齐翁机场起飞。以色列飞机全部涂上战时伪装颜料和约旦空军标记。

反应堆轻松应对闪电袭击,实现无损回收利用

1981年6月7日(星期日),以色列空军袭击伊拉克核反应堆,使价值4亿美元的“乌西拉克”核反应堆被彻底摧毁,而以军无一损伤,顺利返回本土。

1975年11月,伊拉克先后与法国、意大利签署了“核子合作协定”,引进了核反应堆设备和技术,预计1981年7月1日可投入使用。反应堆建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约20公里处,周围部署有高炮部队和萨姆-6导弹部队,在巴格达空军基地部署有拦截战斗机,以保护这座核反应堆的安全。

伊拉克掌握原子能技术,使以色列深感恼怒。他们一方面通过外交途径向法、意两国施以影响,一方面准备武力摧毁。就在以色列大选前夕,一个代号“巴比伦行动”的计划就出笼了。以色列抽调14架战斗机(6架F~15、8架F~16),挑选24名一流的飞行员,并抽一名曾参加过1967年、1970年和1973年三次阿以战争的上校担任指挥,组成突击组。

1981年6月7日下午4时,以色列袭击分队从埃齐翁机场起飞。F~15飞机挂有“麻雀”导弹、“响尾蛇”导弹和副油箱,

F~16飞机挂有两枚炸弹和一排“响尾蛇”导弹,带队长机带两枚电视制导的“灵巧”炸弹。编队后,空袭分队沿沙特阿拉伯、约旦边境的起伏地作波浪式超低空飞行,避开地面雷达的“视线”。以色列飞机全部涂上战时伪装颜料和约旦空军标记。当机

群沿约旦、沙特阿拉伯边境飞行时,被沙特的雷达发现并命令其通报身份,以色列飞行员即以流利的阿拉伯语回答:“约旦空军’,“例行训练”,对方信以为真。后又被约旦雷达发现,由于以军机群编队密集,在雷达屏幕上显示的图像又是一个模糊亮点,很像一架大型运输机,以飞行员即用国际民航通用英语回答:“民航机”。再次蒙混过关。为保证隐蔽突然,突击组保持无线电静默,只是在飞越几个预定地标时,由领队向指挥部发一暗语:“黄色沙丘!”以表示飞行顺利。这些措施,隐蔽了机群行动,使周围国家没有察觉。(www.daowen.com)

17时30分(伊拉克时间18时30分),偷袭飞机发现了坐落在巴格达东南19.3公里的反应堆。反应堆三面筑有一道马蹄形土堤,四周筑有高炮和地空导弹阵地,进入轰炸航路前,F~15跃升进行空中掩护,F~16爬高到610米,迅速进入轰炸航路。带队长机发射两枚“灵巧”炸弹,按预定弹着点精确命中目标,炸穿了混凝土结构的圆形屋顶。其余飞机“单机”跟进将炸弹投进了被炸开的缺口。整个袭击历时2分钟,原子反应堆的圆表屋顶坍塌,中心大楼被夷为平地,原子防护罩不见了,核反应堆被毁坏,另两座建筑物也遭到严重破坏。

核反应堆的保护部队,被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晕头转向,高射炮放了一阵空炮,无一命中,萨姆导弹没有来得及发射,拦截飞机也没有来得及起飞,以军飞机已逃之天天了。

主要教训是反应迟钝。以色列对伊拉克建立核反应堆十分恼怒,早就威胁要千方百计地进行破坏,而且报纸上也泄露过。前国防部长埃泽尔•魏茨曼说,总理准备在大选前进行一次冒险行动。但伊拉克军事领导人对此却没有做出反应,警戒部队也没有加强警戒。当以色列14架飞机进入领空后,军队雷达兵没有发现飞机。在以机进行两分钟轰炸期间,导弹部队、航空兵部队没有做出反应,高炮部队虽然进行了射击,然而无一命中,对以机毫无作用。结果毁掉了4亿美元的核反应堆。

“巴比伦”行动有许多迹象,伊本来是可以预先发现做好准备的。如以色列要人在报纸上讲话透露过。从时间上看,先进的防空系统发现目标后五至六秒钟就可以打击目标,而伊军导弹和飞机都没有做出反应。从空间上看,以军长距离飞行,安全往返,周游几个国家,而伊军没能行动。结果主动权丧失了,生存权利被剥夺了,国家遭受了灾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