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如何运用智慧成功创业:从礼聘军师到办厂

如何运用智慧成功创业:从礼聘军师到办厂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久,钱先生的问题调查清楚了,有关部门给他摘去了政治上的黑帽子,对他不再限制监视了。而做了张果喜的军师之后,钱先生一心一意地为张果喜出谋划策,以他广博的知识和精明的思路,提供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参考意见,使张果喜在木雕行业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最终超过了木雕的发祥地浙江东阳那些师辈同行。张果喜自有了钱先生这个知识面很丰富,又有各方朋友的军师后,如虎添翼,大胆决策,在木雕市场连连取胜。

如何运用智慧成功创业:从礼聘军师到办厂

余江人看来,他们这个厂子能办成这样就很不错了,定期有活干,得的钱也不少,一年年地干下去就行了。厂里的一些工人也觉得很满足。但是,生性要强的张果喜却不打算就此罢休。

他在上海进出口公司看到过不少比做樟木箱更复杂的木雕产品,又曾在东阳那家最大的国营木雕厂看见过他们的一些称得上是珍品的大型木雕,那些价值数万元乃至数十万元的真正称得上是艺术品的东西,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雕出来的!

他还想往上冲一冲,不能只做几百块钱一只的木箱子木椅子,还得做更好的更能赚钱的木雕产品!

真是瞌睡送上了软枕头。他这样想着念着,却苦无着落的时候,遇上了一个能给他引导捷径的人。

他在几次去东阳求艺的旅途中,偶然遇上了一个年长的老者。两人在攀谈中,话语十分投机。张果喜与他谈及的是木雕的起源与历史演变。那位年过半百的老者谈起此事竟然如数家珍。倒不是他从事过此项手艺,而是他从前曾经读过许多书,再一个也是这一带的人,自小便听说过这方面的历史掌故。

张果喜与老者谈得投机了,便大胆地把自己的处境说了,又探问起来,能不能想法把他那个远居僻远山区的小厂办得更像样一点,甚至能与东阳木雕这样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木雕之乡相抗衡?

老者坦然地笑道:“要超过东阳木雕现在的状况也不难,只要你肯动心机,敢做敢当,就行了。”

张果喜忙问怎样才能做到这些?于是老人一五一十地把时下东阳木雕厂家的优势与局限一一列举。张果喜听得如痴如醉,觉得老人分析得句句在理,所阐之论人木三分,令人心服。

这年轻厂长当即便问:“老同志,你在哪里工作?如若不嫌我们余江地方穷,我们厂就把你请去做个高参,当个军师,行不行?”

谁想他这一说,老人竟将脸色都变了,显出黯淡之色,低声对张果喜说出了自己的身份与身世。这可让张果喜着实一惊。

原来这位姓钱的老人是个“历史反革命”。钱先生早年投笔从戎,入学于国民党中央军校,此后就进了国民党军队任军官,只是个下级军官,并没有打过几回仗,而后就在解放战争中被俘,关了一阵后,释放回了老家。原以为不会再有事了,就在家乡自耕自织过日子罢了,不想土改过后没几年就镇压反革命。钱某虽说历史上没有血债,也不能躲过罪责,判了十几年徒刑,强伯在一个矿区劳动改造了十几年,吃足了苦头。

钱先生于1973年释放出狱,出狱时已经年迈,工作是不可能的,在农村干农活也干不动,眼下只有帮人家代书写帖,挣一口饭吃,处境很不好过,这一两年因为听了一些旧友的劝说,到有关部门去跑一跑,想把过去自己遭遇的不公正待遇申诉一下,看能不能让上面改了那“反革命”的罪名。

这样说过,钱先生对张果喜说:“我这种已经是半个身子在棺材里躺着的人了,怎么还能接受你们那样重的委托呢。实在是……当不起啊!”

张果喜听罢忍不住连声感叹,但他却决意不改口,一定要钱先生随他去做事,为他当个军师参谋,他保证让老人日子过得比眼下要强。他说:“你跟着我,只要你用脑,动动嘴,不用你动手干活。只要有我张果喜一口饭,也会省下半口留给你。请相信我。”

钱先生果然就随着张果喜去了,当了张的私人秘书。不久,钱先生的问题调查清楚了,有关部门给他摘去了政治上的黑帽子,对他不再限制监视了。而做了张果喜的军师之后,钱先生一心一意地为张果喜出谋划策,以他广博的知识和精明的思路,提供了许多很有见地的参考意见,使张果喜在木雕行业中脱颖而出,一鸣惊人,最终超过了木雕的发祥地浙江东阳那些师辈同行。

张果喜自有了钱先生这个知识面很丰富,又有各方朋友的军师后,如虎添翼,大胆决策,在木雕市场连连取胜。在这种种决策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中了制作在日本有着广阔市场的佛龛。(www.daowen.com)

这是在1979年秋天,工厂办得有些起色的张果喜带着军师钱先生一起又到了上海,一则为供货,再就是想探寻一下新的路径。此时全国的形势因中央开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起了重大的变化,钱先生提醒张果喜好时机快来了,要先动一动脑子先走一步。万事走在别人前面总不会吃大亏。

他们在上海看到了日本佛龛,张果喜一下子就被那东西给吸引住了。因为那一只佛龛的标价在他看来简直是天文数字!那只不过是一些木雕板组成的一种佛教用品,能值那么高的价,如果让余江厂做,那还不很快就发大财了吗?

当然,说是这么说,张果喜也不是没看到,佛龛的工艺要求非常高,只是几尺见方的那么大一块面积,由几千块雕龙画凤的雕板拼合,看起来既精致又高雅,的确算得是上上等的工艺精品了。日本的佛教很兴盛,一亿日本人中间,信佛教的占大多数,而且日本的众多佛教流派又多以居家修行为本教的基本教义之一,出家人也都呆在自己的家里开佛堂,念佛经。许多普通日本家庭内都很虔诚地供着一个佛龛。因此佛龛在日本的销量非常大。

在中国境内有能力做佛龛的也只有像木雕之乡东阳的那些技术力量强大的木雕厂,而余江工艺木雕厂的那些工人只怕见都没见过这种特殊的雕刻图案。

张果喜揣摸着,这种佛龛销价那么好,如果我们厂里能做成功,以后就又扩大了销路,又能打响牌子,困难再大也要想办法弄成!

钱先生也支持他下决心干,对他说如果能从佛龛这一关打开日本市场,以后的好处就多了。把产品打出国外,挣来外汇,就连进出口公司也得对你刮目相看,更不必说余江县的那些小虾小鱼了。

张果喜最后就与上海进出口公司的官员谈定,签下了一份做50套佛龛的合同,这一次把合同带回去,厂里就很少有人反对了,人们这时反而都过于自信了,以为做这种佛龛也还是用木头雕刻一下,算不了什么。

过去是不敢做,现在是过于自信。张果喜看出了本厂那些人的自满情绪。他也不多说,自任攻关组长,亲自把技术关口。他又把自己整天泡进了车间里,有时全天24小时在车间就有20小时。

张果喜很懂得质量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他对手下工人制作的每一块雕花板都进行严格检查。有一回,他看到其中一块雕花板的质量不过关,有些粗糙马虎,就挑了出来,让众人过来。一问清楚,竟是原先技术较好的吴师傅做的。

张果喜更来气了。他也不管吴师傅资格老,年纪大,当即用斧头把那个做工粗糙的雕板劈成了两半,对全体职工说:“我们的厂没名气,也缺少各方面的优势,所以我要求大家做活一定要百分之百地讲究,百分之百地雕好每一块板。我们厂要生存,要打开门路,就只有一条,保证质量!”

在场的职工看着张果喜那胀得通红的脸,又听了他那番话,心里也都明白,张果喜说得对,没有质量,他们余江工艺木雕厂就啥也不是了。吴师傅更觉得自己在这事上做得不好,以后就再也不敢对质量放松一丝一毫。在两个星期后的全体职工技术质量评比中,吴师傅雕出来的部件被评为全厂第一名。

第一批50只佛龛就在这样的努力下完成了。因为质量过硬,运到日本去后,很快就抢购一空。以后,日本方面就时常点名要余江工艺木雕厂的佛龛产品。一来一去,余江厂的名声也就在日本传开了,然后又返回国内,进出口公司的人听说余江做的佛龛在日本受欢迎,下次的定货就都给余江厂备着了。

自从以制做佛龛打出了余江招牌后,张果喜才真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过去产品每年也有不少,但由于销路和其他方面的原因,利润总是不很好,现在把佛龛这道菜炒起来,眼看着收益就高了。

东边日头西边雨。余江厂的生意一好,国内制做同样产品的几个厂家的订货单就难拿到了。那些国营厂在市场竞争方面原是具有优势条件的,但由于吃着大锅饭,质量上时常出点偏差。一回两回还能勉强,到了三回四回,人家可就不理你了,把订单直接就给了余江厂。

到八十年代,余江工艺木雕厂就把市场瞄准了国际市场,从此开始走上一个高潮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