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型构建前提
根据前文定义,国际工程政治风险是由于东道国政府或社会组织的原因导致项目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不利变化,进而给承包商带来不利后果。因此,本研究将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处置对策及其生效的过程抽象为:国际工程项目在东道国的经营环境由于东道国政府或社会原因发生变化后,承包商或其背后的母国政府为了减小这种环境变化对项目带来的损失,通过一定的措施或手段与东道国当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或社会组织)重新达成一致,使国际工程项目在新的环境下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
2)建模目的
本研究构建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处置对策效果评估SD模型的主要目的包括以下几点:
(1)探索处置对策在政治风险环境下的作用机制。考虑政治风险的动态变化、项目受到政治风险的动态影响以及承包商与东道国当局的动态博弈过程等动态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处置对策是如何生效的。
(2)构建特定政治风险环境下,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处置对策效果的评估平台。通过对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处置对策的生效过程进行SD仿真,可以模拟不同环境下,某一政治风险处置对策的生效过程并评估其对策效果。从而为承包商建立政治风险处置预案提供决策支持。
(3)识别对政治风险处置对策效果具有关键影响的敏感性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政治风险处置对策效果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式,进而识别出敏感性较高的因素。为中国国际承包商提高抗政治风险能力、最大化其政治风险处置对策的效果提供合理化建议。
3)系统边界
本章将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处置对策的生效过程看做一个系统,该系统运行的功能是减小政治风险事件对国际工程项目的负面影响,实现对策收益。对策生效的过程受到对策的特征、政治风险事件对国际工程项目的压力、承包商与东道国政府的博弈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对策自身的特征决定了对策的成本以及承包商和东道国政府二者的收益,政治风险事件对国际工程项目的压力决定了对策生效的紧迫性,承包商与东道国政府的博弈决定了对策生效的可能性。因此,系统的边界为处置对策、政治风险、工程项目、承包商、东道国政府。(www.daowen.com)
4)系统中的因素
该系统主要模拟国际工程政治风险处置对策的生效过程。建模主要针对政治风险环境、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处置对策、承包商和东道国当局的博弈过程之间的互动关系。考虑政治风险环境、国际工程项目、政治风险处置对策、承包商和东道国当局的博弈过程等要素,构建多因素动态交互演化的分析模型。该模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政治风险环境相关因素:政治风险事件发生后,其发展和对外国投资的影响受到东道国政治社会因素的调节作用(Yin,2003)。政治风险环境相关因素包括政治风险类型、东道国母国关系、东道国政府治理水平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国际工程项目在政治风险下受到的压力大小。
(2)国际工程项目相关因素:根据赵林度(李永红和赵林度,2010)等学者的研究,项目系统在外部环境风险冲击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抵抗作用类似于Maxwell元件,此类元件由一个弹性元件与一个粘性元件串联而成,表现出粘弹性(Schmid-Schönbein,et al.,1981)。弹性代表项目自身对风险的被动抵抗能力,由项目风暴露来表征;粘性代表项目自身应对风险的学习能力,是一种主观抵抗能力,由项目风险应对能力来表征。项目粘弹性越大,其受到风险冲击作用后的应变速率越小,其随着时间的应变程度也越小。
(3)政治风险处置对策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对策的收益、成本,以及承包商或其背后的母国政府为了使对策生效而让渡给东道国当局的政治补偿。这种政治补偿包括社会贡献、政治捐献、政治游说、来自母国的协议沟通,也包括反向的威胁,如以集体撤资为威胁、来自母国的压力等(Keillor,et al.,2009;王旋子,2013)。
但是,根据鲁宾斯坦的讨价还价理论(穆素,2005),对策生效被拖延的每个时期,其收益都会有一个折扣,即被贴现(Discount),被贴现的速率用贴现因子来表示。
(4)承包商和东道国当局的博弈过程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共识积累情况和对策生效概率。随着共识积累的增加,对策生效概率提高。而承包商谈判力系数和对策与东道国需求一致性可以放大或减小共识积累的速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