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玲
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然界蕴含着丰富的资源,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来自自然界,生态系统调节和保持着地球生态过程,生命的维持与延续都是建立在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上的。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带给世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自然资源和能源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特别是早期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前车之鉴,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就已提出要在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生态保护意识仍然较弱,目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仍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破坏范围扩大;第二,生物多样性锐减,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第三,生态环境脆弱,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陷入恶性循环。基于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必须采取一切强有力的综合措施,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发展经济,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把现代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1世纪现代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扶贫开发过程中,为了发挥不同地区各自功能中的“主体”功能,按照“将国土空间开发从占用土地的外延扩张为主,转向调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为基础,有度有序开发;提高空间利用效率,引导人口相对集中分布、经济相对集中布局;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的具体要求,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而划入武陵山片区的建始县则为限制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前司长李守信表示:限制开发并不是限制所有的开发活动,而是限制在一定区域进行这种大规模、高强度的城镇化、工业化的活动。对于限制开发区域的发展,将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逐步改善这些地区的生活水平。限制开发区里明确的一类是重点生态功能区,这一类区域是全国生态系统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为全国提供生态安全的保障。它的主体功能在主体功能区规划当中就是要提供生态产品,提供生态安全的保障。这些区域一般来讲,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或者是生态功能非常重要,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也较低,不具备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的条件,实际上也不宜进行这一类的开发活动,以便为全国提供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供给的能力。所以把这一类区域划定为限制开发区域,实际上就是为了全国整体的发展,也是为了全国的可持续发展。武陵山区由于山区面积广大,山势高低不等,以山地为主的各种自然地理风貌保存完整。位于其中的建始县虽然经济发展缓慢,但这也正是其在发展生态经济大趋势下的优势体现:经济欠发达,交通运输、通讯设施等不完备,因此整个地区自然生态破坏比较小,还存在着大量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社会人文风貌,这些都使得建始县及周边区域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生态宝库,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俗传统,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正是该地区未来的开发建设方向。
二、树立“生态立县”意识,谋求可持续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间相互关系的重要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可持续利用资源和环境物质为基础的发展战略,包括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以可持续方式使用资源,在发展中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和改善环境质量等。它是一个关于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三者相互影响的综合的、动态的概念,包含两个基本内容:第一,发展首先是满足生存需要,是消减贫困,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使贫困者的生存状态恶化,也不能因为某些人的生存需求而损坏了其他人和后代人的发展能力;第二,发展不能超过环境的承载能力,要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的消耗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简言之,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基础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谋求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的办法,改变原有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经济高效、生态平衡的产业,建立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从而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自然与人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即绿色经济。[1]发展生态经济即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以生态系统为基础,实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生态经济,就是要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再生产,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局面。由于武陵山区山势连绵,平地稀少,使得该地区交通运输尤为不便,有限资源难以实现优化配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另外,除了经济发展所必须的公路之外,该区域的居民用水、用电等许多基本生活生产条件还没有完全具备,其他诸如网络设施、通讯设施、科教文卫设施等更不完备,经济社会的发展始终处于较为缓慢的状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也较低。2010年3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规划》。该规划以旅游产业为先导,统筹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与特色产业布局,提出保障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的有效机制和政策措施(刘源,2011)。[2]目前我国已经划分了武陵山区等14个连片特困地区,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启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工程”。新十年纲要(2011-2020年)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发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以“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基本思路制定发展规划,是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南。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山地特征明显,自然资源丰富,但同时也基于这样的地理环境,山地林地多,耕地分散,且生产能力低,土地承载力较弱。现有耕地面积为38.65千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4.49%,人均占有耕地只有0.076公顷(约1.14亩),[3]加之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较落后,建始县的生态环境脆弱性较强,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发展。而该县不适合也不宜进行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因此,立足当地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
建始县是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特色优势产业试点县之一,在2011年开展的整村推进工作中,建始县立足于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需要,把交通建设、饮水安全、环境改善等作为优先实施的项目,促进该县基本面貌的改观;依托国家财政资金支持及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基础产业,农民收入大幅提高。首先是在农业产业方面,连片产业带基本形成。把贫困村产业发展与全县的“三线一区”产业布局统筹结合起来,着力建设烟叶、猕猴桃、关口葡萄、茶叶四大产业带。国务院扶贫办将建始县定为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试点县,该县立足自身生态优势,确定了将猕猴桃、魔芋、茶叶、景阳鸡等四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作为扶贫特色优势产业进行规划,并积极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品牌效应。在林业建设方面,建始县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实施,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林木改造等项目,紧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及县域经济发展。在旅游业发展方面,该县认真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结合本地旅游行业发展实际,坚持以旅游规划为先导,以旅游景区为平台,以旅游项目为载体,切实将旅游专项规划与其他发展规划有机结合,从而发挥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作用。目前该县整合各种资源,重点围绕特色民居改造、生态家园建设、生态植被修复、旅游配套服务体系建设、旅游景区建设等项目,多渠道全方位打造生态文明景观带。在交通运输方面,该县通过优化路网结构、延伸公路里程、提升运输能力等措施完善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乡村各级公路通达率,以带动地方发展。
建始县在地方开发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家财政、政策等支持,立足地方优势,将本县的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以生态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已取得一定成绩,如形成了关口葡萄、景阳鸡等“小而精”的特色产业。将种植、养殖产业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在不破坏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特色产业,不仅能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还能促进生态再生产,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
三、建始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建始县经济发展概况
首先,建始县经济获得一定增长,但区域间差距依然较大。作为试点县之一,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为建始县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并在该县各部门协同作用下,建始县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了可喜成绩,生态产业的发展加快了该县脱贫致富的步伐;但是作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山区,其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与东部等发达地区还有很大差距。其次,建始县贫困问题突出,可持续发展能力较低。解决贫困问题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反贫困工作,我国的扶贫攻坚任务取得显著成绩,但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我国仍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建始县贫困成因具有复杂性,贫困成因既有自然、社会的,也有民族、宗教的,还有历史、政治方面的。主要是因为该县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信息闭塞,多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各民族聚居夹杂着民族宗教问题,贫困居民自我发展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返贫率高,贫困程度深且代际传递性强等等,因此基于建始县贫困成因的复杂性,要解决该县的贫困问题仍是一项长期工程。
贫困与环境紧密相连,建始县地处偏远山区,人均耕地少且有较大面积石漠化地区,恶化的生态环境致使农牧林业生产率下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下降,返贫率不断上升,农民陷入贫困;而贫困又加剧了生态的恶化,贫困人口为了生存,在粗放生产条件下,加大了毁林开荒、加剧了水土流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的恶化,从而陷入了“贫穷-粗垦-生态破坏-返贫”的恶性循环怪圈。事实上,摆脱贫困与生态保护之间没有必然的矛盾,发展经济消除贫困与生态建设之间应该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解决建始县的贫困问题必须建立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补偿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助力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4]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和自然相互依存基础上的一种新的文明,人类在利用自然界获得自身发展的同时又主动保护自然界,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生态文明观,是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5]是以人与自然平等为道德原则的生态伦理观。[6]树立生态文明观、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补偿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管理机制,在协调生态环境保护中各方利益关系、维护社会公平等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从而引起了各国在制定发展战略时的高度重视,而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也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生态补偿的概念的界定,因众多学者对其的理解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也从不同学科角度进行了解释和定位。总之,生态补偿以保护生态系统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依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生态破坏和发展计划成本等因素,运用财政、税收、补贴等市场手段,调节生态保护者、受益者、破坏者的利益关系。[7]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研究和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不仅是进行生态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协调区域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我国的生态补偿实践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已有的补偿形式主要包括直接补偿和可持续能力补偿,如直接的资金实物补偿、政策补偿、项目补偿等。武陵山区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该区域不仅是我国内陆难得的生态良好地区,而且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因此建立适合武陵贫困山区的生态补偿机制刻不容缓。武陵山区的山地生态系统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是一种以主体功能区为主体,以主体功能塑造为方向,以生态保护为目标,以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标尺的生态补偿方式。作为一种新型生态补偿方式,主体功能区生态补偿旨在通过经济、政策和市场等手段,促进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生态修复并调动其生态保护积极性;旨在通过激励性和协调性制度安排,实现生态补偿的社会化、市场化和法制化(栾胜基,2011)。[8]
建始县地处新华夏系第三隆起带内,跨大巴山脉南缘分枝末端与武陵山脉分枝余脉结合部,县境水系发达,清江横穿县境,把县境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地貌形态以岩溶地貌和构造地貌为主,是生态较为脆弱的限制性开发区。建始县境内山峦起伏,旱地占耕地83.32%,[9]且人均耕地较少,宜林面积较大,退耕还林是我国政府在对建始县的扶贫开发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国家按照核定的退耕还林实际面积,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提供补助粮食、种苗造林补助费和生活补助费等,通过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以解决退耕农民的生活困难问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就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而建始县在保持水土、治理石漠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生态效益,而直接的资金补偿和林业收益也使农民的收入呈上升趋势,同时也促进了该县产业结构的调整,已初步形成了一条特色产业带。但是,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仍处于探索阶段,贫困地区的生态补偿不足,还有诸多需要完善和解决的问题,如政策本身的不完善,缺乏长效机制,由于政策缺乏连续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这就影响了实施生态补偿的整体效益,特别是现在实行连片整体开发,如果政策摇摆、缺乏一致性,既不利于已退耕还林地区的后续管理,又影响了当地整体生态效益的发挥。还有就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利益相关者的充分参与,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调节利用、维护和改善生态系统服务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但我国生态补偿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他们的参与,如补偿标准不合理、补偿过程不公平等,影响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所行政策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建始县是我国生态脆弱区,面临着生态贫困和经济贫困双重压力,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建始县的脱贫致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可以为建始县的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保证生态建设的可持续性。其次,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协调各区域的利益关系,平衡生态受益者和保护者的分配,增强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第三,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也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始县有汉、土家、苗等1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6.3%,[10]这里生态环境脆弱、地理位置偏远、自我发展能力差,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状况,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差距,加强民族团结。
(三)生态资源丰富,但生态产业开发不足
建始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立体气候特征十分显著,从高山到低山年均无霜期在203~260天,年平均气温在11.7℃~15.5℃,年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左右。建始县境内主要有材林、经济林树种约231种,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生产、科研基地县,人工营造的日本落叶松达50万亩,已成为中国南方日本落叶松最大的“种子园”和“基因库”;是全国的重点产煤县,含煤面积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3%,初步探明优质无烟煤储量约1.9亿吨;是全省的铁矿储量大县,总储量24亿吨,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铁矿储量约9亿吨,铁矿品位达到42%~53%;是“恩施州地道药材”的主产区,已发现的药用植物有1100多种,药材种类多、蕴藏量大、地道性强,药材种植面积现已达5.5万亩;建始县境内水系发达,主要河流有清江、野三河、马水河等10条,流域面积均在100平方公里以上,水能储备丰富。[11]概言之,建始县生态环境复杂,自然地理差异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明显,具有丰富的森林、动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虽然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其受现代工业文明的影响较小,形成了该地区的“后发优势”,同时山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可利用的价值。
贫困问题是历史、经济、地理、自然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在武陵山区,生态因素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该区域的贫困现象,即由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脆弱的生态环境所引发的。脆弱的生态环境给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许多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特点,使得当地交通通讯建设成本高,严重制约了公共基础设施的发展和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进而导致信息闭塞和教育不足,居民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观念落后、小农意识严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使得耕地数量和质量不断下降,造成土地资源稀缺;山地地理环境限制使得农业结构单一,效益低下,青壮年多外出打工增加收入,内生性经济收入缺乏。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目标应当是发掘该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使得贫困居民加快脱贫步伐,并能依靠自身的力量维持和巩固扶贫成果。将该地区潜在的比较优势发展为现实的经济优势。要充分发挥武陵山区内部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发掘特色资源,使得本地区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避免产业同构,重复建设造成的资源浪费;因地制宜地打造高效生态农业模式,例如旅游观光、多样化养殖、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深加工、绿色产品生产和加工等,延伸当地的农业产业链。
我国从武陵山区等贫困地区实际情况出发,坚持综合治理原则,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优势,积极开展行业扶贫工作。要求各行业部门要把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本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并完成本行业国家确定的扶贫任务。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开发当地资源,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特色产业,承接产业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加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并培育一批科技型扶贫龙头企业,以起到带动作用。而在专项扶贫方面,为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建始县在扶贫纲要的指导下逐村制定包括基本农田、人畜饮水、道路、贫困农户收入、社会事业等内容的扶贫规划,整合各类支农惠农资金和扶贫专项资金,统筹安排,结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和科技扶贫,扶持贫困农户,建设产业化基地,扶持设施农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开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如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旅游等产业扶贫;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依据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建始县提出“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思路,着力建设重点示范村,以起到带动作用,争取早日实现“一村一品牌”的建设目标。目前已经在县境内建设了烟叶、猕猴桃、关口葡萄、茶叶四大产业带,并确定了将猕猴桃、魔芋、茶叶、景阳鸡等四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作为扶贫特色优势产业进行规划。该县结合国家长防林工程及“天保”工程,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40万亩;规模种植与庭院种植相结合发展高效经济林35万亩;另外全县还有小水果面积2.5万亩,形成规模的品种有柑橘、桃、猕猴桃、关口葡萄、柿,尤其是花坪乡的猕猴桃最具发展潜力。[12]这些结合地方优势的“小而精”的特色产业都是建始县发展生态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虽然目前建始县在生态产业方面已取得一定发展,并树立了要以“生态立县”的发展意识和提出了要建设生态产业链的发展思路,但是仍有诸多因素制约着它的进一步发展,该县的生态产业尚未形成体系,生态产业开发不足。
生态产业是生态经济的核心和基础,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13]其实质是利用生态技术体系,通过物质和能量多层多级利用或循环,把投人生态系统的资源尽可能地转化为生态产品,实现废物最少化,从而保证生态产品能够创造更多的物质和能量,促进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4]但人们对其理解主要停留在生态农业方面,农业生产过程是与生态和环境关系最密切的过程,农业是生物(作物、牲畜、鱼类等)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和人工经济系统相结合的产业,天然地利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生态位相互配置而形成的产业系统。[15]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但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生态建筑等其他生态产业形式则起步较晚,生态产业作为一个整体,发展尚不平衡。拥有如此之多的生态资源的建始县,许多生态产业领域尚处于空白和半空白的状态,目前生态旅游正在兴起,发展生态经济,形成生态产业链,是建始县在今后发展的方向,必须坚定地走下去。
四、立足生态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加大“生态扶贫”力度
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地带与贫困区域之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相关性,针对上述特征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可持续扶贫方式——“生态扶贫”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和传统农业发展思想的影响,我国大多贫困地区长期以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采取粗放方式,这种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土地生产力下降,最终陷入了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双重恶性循环中。而“生态扶贫”将脱贫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将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兼顾了减贫与生态环境双重目标,而且还体现了减贫效果的可持续性。“生态扶贫”是新一轮扶贫攻坚战略思路之一,是解决武陵山区等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途径。
武陵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山势连绵,生态环境脆弱,各种资源组合不协调,土地承载能力低,贫困地区的生存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人口压力大,毁林开荒,广种薄收,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使当地农民深陷生态环境恶化与贫困的双重恶性循环中,进行“生态扶贫”是新时期开展扶贫工作的必然选择。落实生态扶贫的理念需要技术措施和项目投入,首先需要对该项目的具体政策予以保障,如建立“国家级武陵山地生态系统扶贫规划区”,则是实现武陵山区“生态扶贫”所需要基本政策保障,该政策的实施大致可以分为区域的管理机构、生态扶贫资金运行和管理以及可持续生计的规划等(栾胜基,2011)。[16]规划区专项“山地生态系统”补偿基金运行与管理。根据规划的内容和要求,设立国家级“山地生态系统”专项补偿基金。将“山地生态扶贫”资金定义为专项扶贫基金,强调生态意义的扶贫,将该地区的生态致贫转为生态扶贫,用于抵抗该山地生态系统的原生态脆弱给农户带来的贫困。由于国家的生态主体功能区划已经为国家层面的生态补偿机制明确了空间架构,可以利用激励机制鼓励农户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一方面,提供必要的生态风险担保,保护农户或合作社发展适合该区域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产业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鼓励开发适合山地生态系统休养生息的可持续生计。[17]充分发挥国家扶贫政策、区域发展规划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产业发展、土地流转、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宏观控制与引导性,将生态功能与经济功能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树立大局观念,坚持生态与整体最优原则
发展社会经济,首先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战略定位,武陵山区是我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地理环境复杂、生态系统脆弱、社会经济发展滞后,贫困发生面积广且程度深。因此,武陵山区的扶贫攻坚规划必须立足于当地实际,建设生态产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发展规划》及各区域根据扶贫纲要编制的具体发展规划,都体现了要加强生态建设的发展方向。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示范区,则是武陵山区扶贫攻坚与区域发展的目标。生态产业的建设不能脱离整体的发展,不能只顾局部利益,必须从整体上,按具体规划、布局、分步分期实施。在对经济和生态环境均有利的前提下,形成产业链,使产业吸附更多技术、工艺,发展整体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维护整体效益,要协调生态产业的形成和生态建设、发展生产的各部门及地区建设之间的关系,通过编制发展规划,使之协调交融为一体,促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结合。因此,应充分发挥规划在产业结构调整、生态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的宏观控制与引导作用,以增强武陵山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突出独特优势,因地制宜发挥地域特色
实现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区位、自然、资源、人才、技术、社会经济基础条件等因素,充分发挥当地的区域优势,扬长避短,选择和较优势产业,使该产业的发展与区域社会经济优势等条件有机结合,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产品,形成自己的特色,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且能维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建设。
以建始县“关口葡萄”品牌为例,花坪镇关口乡村坊村(关口)在2002年以前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发展非常落后。但深受中外游客青睐的关口葡萄生长地仅限于这里,关口地处建始景阳河与花坪交界的一个山垭,这里群山蕴林,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境内地势平坦,槽田居多,得天独厚的小气候因子,却孕育了独特的“关口葡萄”。
实践证明,关口葡萄生长地仅限于建始县花坪乡村坊村关口,在充分考虑当地地理生态条件、环境质量状况等条件下,“关口葡萄”这一品牌取得了显著效益。即使是在同一县乡,种植同样的葡萄种苗,但由于地质条件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这些葡萄的品质就要差很多,特别是在口感上与关口葡萄相比差距很大。虽然关口葡萄市场前景广阔,但因其生产的地质、气候条件的限制,难以大面积推广,不过正是因其“量少而质优”,才具有独特开发优势。即使没有地域环境的限制,其他村落见“关口葡萄”效益显著而争相种植,大量出产也只会造成市场需求饱和,“关口葡萄”不再是稀有产品,经济效益亦会下降,甚至退出市场。而建始县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立足各乡、各村实际,制定了“一村一品牌”建设目标,即在扶贫开发过程中,立足县域整体实际,制定发展规划,以村为单位,依托本村优势资源,以整村推进的方式在各村培育特色品牌,共同开拓市场,实现共赢共生。
(四)以生态旅游为牵头,推动产业联动
任何产业的存在与发展,都是多种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不能脱离本地区的客观条件,特别是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和原有经济基础条件,这决定着本地应该发展什么产业、形成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武陵山区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资源富集区。武陵山区由于山区面积广大,以山地为主的各种自然地理风貌保存完整。虽然区域经济发展缓慢,交通运输、通讯设备等基础设施缺乏,但也因此整个地区自然生态破坏比较小,还存在着大量原始的自然风貌和社会人文风貌,这些都使得武陵山区成为我国不可多得的生态宝库,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发展生态产业奠定了基础。
武陵山区旅游资源丰富,该地区有神奇的自然风光,例如,武陵源世界自然保护遗产和张家界、巴东三峡为代表的自然山水风光;还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如以凤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里耶秦简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存,有以土家风俗和苗族村寨为代表的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就是为了科学的利用好现有的旅游资源,防止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在旅游开发中是建设性的、保护性的,同时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目前,生态旅游作为一种宣传主题和产品品牌,已经为大多数人接受,也是旅游者现在普遍追求的放松、猎奇方式。立足区域实际,探索旅游产业与扶贫开发结合的路径及模式是推动武陵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整合旅游、民俗资源,培育生态旅游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注重从政策倾向、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技术支持等多层面支持,探索利贫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二是突破行政区域限制,树立武陵山区为单元的大旅游产业发展观。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布局应以武陵山区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为基点,形成一条旅游产业链;三是树立整体发展意识,充分发扬自身民族文化特色,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四是注重旅游获益共享机制建设,特别是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对于旅游收益的合理分享机制,以推动利贫的民族旅游发展;第五,要加大对区域生态优势的宣传,创立生态旅游品牌。
在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同时,开发设计富有浓郁地方色彩和情趣的生态旅游产品,包括食品、饮料、保健品、日用品、纪念品等土特产品和工艺品,不仅能直接增加经济收益,而且能丰富旅游内容,加强对外宣传作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生态旅游,开发设计生态旅游产品,能很好地带动其他生态产业的发展。如具有民族风情的西兰卡普、背篓,利用当地林木制作的根雕、漆筷,药材加工而成的各种保健品,等等,体现了对当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等产业的开发促进。生态农业等与生态旅游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发展其他生态产业,能有效推动生态建设,为生态旅游奠定基础,而生态旅游又反过来推动其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一整条生态产业链。
建始县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县境内的旅游景点上百个,具有旅游资源品类多、品位高、差异性强、分布广泛的特点,目前建始县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三大区域,即以“建始直立人”遗址、野三河峡谷、景阳河画廊为主的野三河旅游景区,以朝阳观、小溪口、代陈沟为代表的城郊休闲旅游区,以石门河、石柱观、长岭岗林场为中心的生态文化度假旅游区。[18]建始县按照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一节两区三线四品”的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及拓展旅游宣传推介空间,如启动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组织建始县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积极开展旅游宣传推介,展示本县文化旅游特色,增强旅游知名度,提升旅游影响力,已基本构建起了大景区、小景区、旅游新村同步推进的旅游开发新格局。[19]
发展生态产业,则是建始县在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过程中的战略选择,而生态旅游则是其中发展辐射能力最强的产业,以发展生态旅游为牵头,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各产业联动,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以发展生态农业为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发注重食品安全,绿色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保护当地生态资源,还能增加经济效益。发展生态旅游,吸引大批游客,通过体验田园生活等方式展示当地生态产品,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武陵山区地理环境复杂,山势连绵,平地稀少,该地区交通运输受阻严重,而大多农村处于偏远深山和高寒地带,很多地方还没有被开发或刚进行开发,正是因为有此自然条件,才使得那里的生态环境没有或很少遭到破坏和污染,这种相对封闭的生态环境现已成为该地区发展生态农业、开发绿色有机食品的有利条件。实践证明,发展生态农业,是这些地区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有助于改进其脆弱的生态环境,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建始县应该以县域为单位,依托生态优势,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建立以绿色有机食品为主的生态农业,从而辐射、带动整个县域的生态建设和农产品开发。在利用生态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农业的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模式创新,如将电脑农业推广应用作为新型农业的技术支撑,通过科学、高效的生产方式来减少建设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态生产洁净度,改善生态环境。很多游客慕名前来,欣赏当地奇丽的自然风光,品尝原生态绿色有机食品,过一把“生态瘾”。
五、基本结论
区域发展战略是现阶段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提出了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具体策略。要继续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改善老少边穷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武陵山区的扶贫开发步伐,实现脱贫致富,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大对其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破解发展瓶颈,促进该地区发展。而基于对武陵山区现状的考虑,在扶贫攻坚和区域发展过程中,应统筹兼顾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安全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发展生态经济,探索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www.daowen.com)
[1]《建始年鉴(2011)》,建始年鉴编辑委员会,2011年版。
[2]《建始统计年鉴(2011)》,建始县统计局编,2012.5。
[3]《关于未来十年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4]《国务院办公厅扶贫办开发工作督察资料汇编》,2012年5月。
[5]方一平著,《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与组织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
[6]栾胜基:《集特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扶贫”研究报告》,2011。
[7]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生态补偿原理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
[8]龚高健著:《中国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3。
[9]刘源:《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特殊类型贫困群体发展与减贫战略》,2011。
[10]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
[11]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2]陈祖海著,《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12。
[13]李文华,王如松主编,《生态安全与生态建设》,气象出版社,2002.8。
[14]孙忠良,吕学芳:《对武陵山区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的思考》,《商业研究》,2008.12。
[15]黄元山:《恩施州的生态优势与生态立州战略选择》,《清江论坛》,2009年第1期。
[16]廖福霖:《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生产力》,《南平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17]徐建利:《立足生态优势坚定科学发展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镇》,《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报》,2011年第1期。
[18]章力建,吕开宇,朱立志:《实施生态扶贫战略提高生态建设和扶贫工作的整体效果》,《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年第1期。
[19]段美萍,刘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生态补偿机制探析》,《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20]张英:《武陵山区域旅游开发合作的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21]黄小俊,王亚飞:《武陵山区资源整合与战略性产业的培育》,《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17期。
【注释】
[1]龚高健,《中国生态补偿若干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2]刘源:《武陵山区民族文化、特殊类型贫困群体发展与减贫战略》,内部研究报告。
[3]《建始年鉴(2011年)》,建始年鉴编辑委员会,2011年版,第57页。
[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07年。
[5]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生态补偿原理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第103页。
[6]张琳:《论生态文明观》,《烟台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第234页。
[7]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编著,《生态补偿原理与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4,《序》第1页。
[8]栾胜基:《集特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扶贫”研究报告》,内部研究报告。
[9]《建始年鉴(2011)》,建始年鉴编辑委员会,2011年版,第57页。
[10]《建始年鉴(2011)》,建始年鉴编辑委员会,2011年版,第63页。
[11]《建始年鉴(2011)》,建始年鉴编辑委员会,2011年版,第56—59页。
[12]参见《国务院办公厅扶贫办开发工作督察资料汇编》,2012年5月。
[13]方一平著:《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与组织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第124页。
[14]方一平著:《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与组织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第139页。
[15]方一平著:《山区生态产业的开发与组织研究》,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6。
[16]栾胜基:《集特困地区(武陵山区)“生态扶贫”研究报告》,内部研究报告。
[17]《关于未来十年武陵山区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内部研究报告。
[18]《建始年鉴(2011)》,建始年鉴编辑委员会,2011年版,第59—60页。
[19]《建始年鉴(2011)》,建始年鉴编辑委员会,2011年版,第17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