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原则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原则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15年9月正式发布了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这一系列标准,用于指导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同时它也是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全员参与的原则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体现。应该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决策,避免盲目决策。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标准和原则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这些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1)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15年9月正式发布了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这一系列标准,用于指导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同时它也是进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

(2) 国家标准。我国于1992年等同采用了ISO 国际标准,并发布了GB/T 19000系列标准,用于指导我国的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根据ISO9000:2015系列标准,于2016年12月30日发布了《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GB/T 19000—2016)《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19001—2016)。这一系列标准于2017年7月1日实施,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指导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体系认证的主要依据。

质量管理体系七项原则是2015版ISO9000族标准的编制基础,在总结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用高度概括的语言所表达的最基本、最通用的一般规律。它的贯彻执行能促进组织管理水平的提高,并能提高顾客对其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帮助组织达到持续成功的目的。这七项原则具体如下。

(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的生存依赖于顾客。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应该不断识别外部顾客,如用户、承包商、项目的其他受益者,以及内部顾客,如项目实施过程中接受前一过程输出的部门、岗位或个人;明确其动态要求;有计划地衡量顾客满意程度并针对结果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2) 领导作用。在项目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应该全面考虑所有相关方的需求;为项目编制可行的质量计划;设定有挑战性的质量目标;营造一个适合于项目特点的质量文化环境;为员工提供所需的资源和培训,并赋予其职责范围内的自主权。(www.daowen.com)

(3) 全员参与。员工是项目的具体实施者,项目质量管理中所有员工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都需要对项目质量高度重视,都需要通过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做出贡献。全员参与的原则是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体现。

(4) 过程方法。项目决策规划、实施和验收整个生命期正是由大大小小诸多不同的过程所构成。一个项目过程的输出往往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项目的过程与过程之间往往会形成复杂的过程网络,通过这些网络与内部和外部顾客相联系。因此,在项目质量管理中应用过程方法时,应对每一个过程特别是关键过程的要素加以识别和管理。这些要素包括输入、输出、活动、资源、管理和支持性过程。

(5) 持续改进。影响项目质量的因素在不断变化,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也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项目的相关方应不断地改进其工作质量,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效果和效率,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日益增长的和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

(6) 以事实为决策基础。决策存在于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决策的有效性将决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应该建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数据和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决策,避免盲目决策。

(7) 关系管理。供应商提供给项目的资源将对项目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处理好与供应商的关系,是承包商向顾客提供满意项目成果的保障之一。与供应商保持互利合作,对承包商和供应商来讲是一种双赢战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