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项目管理的演变历程

项目管理的演变历程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项目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创立和发展。这一技术的出现,被公认为是现代项目管理的起点。我国在传统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早,但后续发展却比较缓慢。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学术发展方面,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项目管理制度的是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教授和钱学森教授。可以看出,我国在现代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和学术发展方面与国际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项目管理的演变历程

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项目管理科学理论与方法的创立和发展。项目管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如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尼母水道,中国的万里长城、都江堰等,都是前人项目管理实践的典范,人类智慧的结晶。但是,当时的项目管理思想还是朴素的、非系统的,没有形成系统项目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主要依靠个人的天赋与才能来进行项目管理。

20世纪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规模的扩大,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探索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亨利·甘特(Henry L. Gantt)在1900年发明了甘特图(又称横道图),被广泛应用于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目前仍然是项目管理的常用工具。1936年,美国在洪水控制的水利工程中提出了“效益与费用比”基本准则,这一准则直至今日仍被广泛应用。

20世纪40年代,直线经理使用“栅栏范围”的理念来管理项目。直线经理只执行直线组织所需的工作,工作完成后,便把“球”踢出栅栏,希望别人来接。一旦踢出栅栏,直线经理就会与项目的一切责任摆脱关系。这种理念的问题在于客户找不到一个可以进行咨询的人,信息缓慢流动浪费了客户与承包商的宝贵时间,所以这种理念在冷战时期逐渐被弃用。

20世纪50年代,各个学科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从不同角度开发了许多理论与方法,网络计划技术(Network Planning Techniques)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1957年,美国杜邦公司将关键路线法(Critical Path Method,简称CPM)应用于一个投资1000万美元的化工项目,结果不仅大大缩短建设工期,而且节省项目总投资约1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958年,美国海军部在“北极星导弹计划”中,利用计算机作为管理工具,开发出“计划评审技术”(Program Evaluation & Review Technique,简称PERT),顺利解决了涉及48个州的200多个主要承包商和11000多家企业的组织和协调问题,节省了大量投资,缩短工期25%(约两年时间)。这一技术的出现,被公认为是现代项目管理的起点。1962年,美国国防部发文规定,凡承包美国国防部有关工程的单位都必须采用计划评审技术来安排计划。由此,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逐渐发展成为管理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为项目管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美国在“阿波罗计划”中,通过立案、规划、评价和实施,开发了著名的“矩阵管理技术”。美国还成功开发了计划项目预算体系(Planning-Programming-Budgeting System, 简称PPBS)。1962年,为解决航天技术落后于苏联的问题,美国召开了“全国先进技术管理会议”,出版了会议文献汇编《科学、技术与管理》,对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技术与方法进行系统的归纳与总结。

随着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学术研究的需要,欧洲于1965年成立了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简称IPMA),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是其成员。美国于1969年成立了项目管理学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简称PMI)。

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能源自主计划”中,将以前积累的项目管理技术进一步完善和系统化,形成了新的评估方法。(www.daowen.com)

20世纪80年代,从项目管理实践中总结提高的理论性著作开始出版,如1983年美国出版了由30多位教授、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撰写的《项目管理手册》,论述了项目组织、项目寿命周期、项目规划、项目控制、项目管理中的行为尺度等问题。同年,美国国防部防务系统管理学院组织编写了《系统工程管理指南》,该书是美国30多年项目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总结,于1986年出版了第2版,1990年出版了第3版,对综合优化武器装备系统的费用、进度、性能,提高系统效能和战备完好性起了重要作用。PMI从1976年开始将项目管理的通用管理上升为“标准”的工作,经过20年的努力,于1987年正式出版了《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简称PMBOK)。PMI在2000年、2004年、2008年和2012年先后出版了PMBOK 第二版、第三版、第四版和第五版, 第六版于2017年正式出版,2018年第1季度正式启用。

我国在传统项目管理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起步早,但后续发展却比较缓慢。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开始项目管理实践,并且创造了许多很好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例如,战国时期都江堰工程从工程项目设计和施工等各个方面都使用了系统思想,成功实施了都江堰分洪与灌溉工程项目。宫廷建设项目的实施,很早就有了“工料定额”和“工时”“造价”管理方法,许多朝代的“工部”都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但是,自宋朝以后开始在科技和管理方面走了下坡路,未能跟上世界科技与管理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从清朝以后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前,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在科技和管理方面逐步拉开了距离,一直处于落后的地位。

在现代项目管理的学术发展方面,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项目管理制度的是著名科学家华罗庚教授和钱学森教授。1965年,华罗庚教授出版了《统筹方法平话及其补充》,书中包含了绘制箭头图、找主要矛盾线等内容,并对统筹法进行了阐释。1992年,钱学森教授提出“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的项目管理体系,探讨了系统工程这种解决复杂巨系统的方法。尽管我国一些高校和研究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做这方面的引进工作,但是现代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到1997年教育部修订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列入。尽管有些高校已经在尝试开设现代项目管理的课程和培养现代项目管理人才,但是国家至今尚未设立高等教育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虽然我国已经有了监理工程师和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认证、注册制度和办法,但其主要是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而不是面向广义项目管理。

可以看出,我国在现代项目管理的职业化和学术发展方面与国际上还存在较大差距。现代项目管理学科和专业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还没有在我国各行业、各领域引起足够重视,我们仍需要在这一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动,使我国现代项目管理职业化和学术发展能够尽快地与发达国家接轨,并逐步走向成熟。

我国的项目管理实践也开展得较晚,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在建筑业和国内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上做了许多重大的改革,开始借鉴和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最先开展现代项目管理实践的项目是我国鲁布革水电站项目,该项目在启动三年后即1984年4月采用世界银行贷款,开始用国际惯例开展现代项目管理实践,结果大大缩短了项目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财政部于1994年申请了一笔世界银行机构发展基金,专门用于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建立了项目管理培训网。但是主要针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而不是广义项目管理。

必须承认,我国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实践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不管是从学术研究和专业教育方面,还是职业化发展与管理实践方面,现阶段我们需要各方面能够共同努力去做好各种引进、消化、培养人才和开展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中国国情下的现代项目管理的特殊性问题,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以及相应的职业化和学术发展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