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融资作为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产品,是时代发展的产物。这种融资模式,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以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真实的贸易为基础,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特点,不断进行业务创新,最终开拓出适合供应链发展的业务模式,实现各个企业之间信息、资金的有效整合和流通,有效地缓解了企业的融资问题,获得了银行界和产业界的普遍认可和高度重视。以下是供应链融资的基本特点:
(一)参与主体多样性
在过去的信贷业务办理中,参与者非常受限。一般只有借款主体企业和银行之间进行合作,根据实际情况的考察,固定资产的审核,达成协议。有的业务需要进行担保,可能引入担保人。但是,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办理是以供应链上真实的贸易交易为基础,以供应链上的所有企业为整体进行考虑的。因此,在业务办理中,需要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首先,处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和核心企业发生交易,签订买卖合同,然后进行融资时,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此外,为了监管的效率和效用、降低风险的发生,银行需要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参与。有时,也会有中介机构(如保险公司、期货市场)的参与。一般来说,在不同的模式中,需要不同的参与者,各自发挥作用。金融机构,主要是提供资金。它们是供应链融资服务的金融产品供应者,它为一些企业或者个人提供金融服务、办理金融交易,同时也对融资成本和融资期限起一定的决定作用。核心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市场规模都比较大,资信状况也比较好,拥有雄厚的资金,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型的地位。核心企业在供应链融资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核心企业一般掌管着产业链的核心价值,在整个供应链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影响力比较大,竞争力也很强,而且也具有较高的信用评级,在融资过程中处于焦点位置,在供应链融资中是不可获取的。中小企业一般处于弱势地位,是资金的接受者。第三方物流公司对质押物进行监察和管理,观测货物的动态和市场趋势。
(二)供应链融资具有稳定性
供应链融资是以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真实贸易为基础的,把供应链上的各个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运营,各个企业之间建立起来的长时间的合作关系,增加了供应链的稳定性。对金融机构来说,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依托,能够有效地降低融资的风险。这种新的业务模式,不仅有效地促进了供应链上各个企业的有效运营,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促进了供应链的发展;而且也扩大了金融机构的市场范围,增加了市场占有率和业务量,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这种互利共赢的局面有利于这种业务模式的稳定。
(三)供应链融资具有风险易控性
在传统信贷模式下,业务合作仅仅限于一个单一的企业,进行信用审核时也只是考虑单个孤立的企业,没有考虑到和这个企业相关的其他企业的经营、资信状况。这样就增加了风险。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下,以核心企业的信用为依托,考察整个供应链的经营状况和实力水平,同时核心企业也要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这样,就有效降低了风险的发生。而且在业务办理过程中,银行通过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对质押物进行监察和管理,主要由第三方物流企业定期派人监察质押物的质量,关注质押物的原价和净值以及销售信息、经营状况、承销商等信息,第三方物流公司一般信息网络比较发达,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银行提供有关贷款企业的一些情况,这样就降低了银行由于信息不足而产生的风险,并且对风险的控制也会更加容易操作。(www.daowen.com)
(四)供应链融资具有整体性
第一,在供应链融资模式中,是把供应链上所有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进行授信评估时,考察的是供应链的整体实力。第二,供应链融资考虑的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在整个供应链之间的集中和整合,以供应链的整体为出发点来考虑的。第三,在信用评估对象上,金融机构不再单单只考察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实力水平、固定资产、信用等级等因素,而是考察整个供应链的实力水平、核心企业的信用和能力。
(五)供应链融资业务能实现多赢
对银行来说,在供应链的融资模式下,银行业务量和业务范围的加大,可以为银行带来更多的收入,同时为银行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提供了动力,提供新的业务模式促进差异化战略的形成;对核心企业来说,进行供应链融资,可以缓解上下游企业资金的压力,使生产经营顺利地进行下去,有利于核心企业形成固定、稳定的销售渠道,可提高核心企业的销售利益;对中小企业来说,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等级获得贷款,不仅缓解了资金的压力,使生产经营顺利地进行下去,还降低了融资的成本,有利于和核心企业形成稳定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在经营中提高自身的信用等级和核心竞争力;对物流公司来说,在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物流公司通过与金融机构、借款企业合作,扩大了本身的业务范围,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六)供应链融资具有融资外包性
有专门的融资机构主要从事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融资服务机构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为企业提供适合的融资业务。这样进行融资外包,可以利用融资服务机构的优势,使企业快速获得资金,从而缓解资金的压力,加快资金的流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