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澳门地区概况
1)地理位置
澳门地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地处东经113°35′北纬22°14′,与东北部偏东的香港地区相距约60千米。澳门地区由澳门半岛以及氹仔和路环两个离岛组成,总面积共29.2平方千米。澳门半岛与氹仔之间由两条分别长2.5千米及4.5千米的澳氹大桥连接;氹仔和路环之间也有一条约2.2千米的路氹连贯公路相连。经澳门半岛最北面的关闸可到达中国的珠海市和中山市;经位于路氹城的莲花大桥可到达珠海的横琴岛。
目前,澳门地区人口约54.9万人,其中大部分居民住在澳门半岛,两个离岛人口较少。澳门地区居民以华人为主,占总人口的95%,葡萄牙人及其他外国人只占5%左右。
2)澳门地区气候
澳门地区全年气候温和,平均气温约20℃(68℉),全年温差变化在16℃(50℉)~25℃(77℉)之间;湿度较高,75%~90%;全年降雨量约1 778毫米。
3)旅游资源
澳门地区的名胜古迹多与宗教有关。普济禅院、妈祖阁、蓬峰庙被称为澳门地区三大古刹,丧权辱国的中美《望厦条约》就是于1844年在普济禅院内签订的。天主教的玫瑰堂、望德堂、大堂、板樟堂等亦很有名,著名的大三巴牌坊就是圣保罗教堂火灾后遗留下的前壁。在澳门地区的闹市中,设有不少幽静的公园供市民休憩,二龙喉公园、纪念孙中山市政公园、白鸽巢公园、石排湾郊野公园等都各有特色,而卢廉若公园更以其苏州园林的特点而吸引无数游客。松山灯塔、大炮台以及路环的竹湾、黑沙湾海滩也都是游客的好去处。
2.澳门地区经济
20世纪60年代前,澳门地区经济十分弱小。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澳门地区依靠工资低、地价廉,享有欧美市场的纺织品配额的优势,吸引香港地区工业资本前来投资,逐渐形成以纺织、电子玩具、塑料花等为主的出口加工业,并进而同旅游娱乐业、建筑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一起,逐步成为澳门地区的四大经济支柱。从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10多年中,澳门地区经济以年均超过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是亚洲地区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的原因,澳门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一直都十分紧密,澳门地区依赖香港地区,香港地区也利用澳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澳门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由于回归,澳门地区经济将越来越看好。目前在澳中资公司200多家,多分布在金融、建筑、旅游和贸易等行业。
1)澳门地区工业
澳门地区历史上曾以铸造铜炮而著称,神像、火柴、爆竹是其三大传统工业,造船业曾名噪一时。近些年来,陆续建立了一批新兴工业。制衣业是澳门地区工业的第一大支柱,出口值位居首位;玩具业是澳门地区出口中占第二位的行业,主要为塑胶玩具、合金玩具和搪胶玩具三大类。澳门地区电子业才有20多年的历史,但很有发展潜力。彩瓷业近年来发展也较快,高档艺术彩瓷手工精美,质高款新。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澳门地区工业曾出现“小阳春”的景象。20世纪80年代末,由于成本上升,周边地区全面开发等原因,澳门地区工业竞争力下降,出口加工业增长停滞,甚至呈现萎缩现象。为促进本地工业的发展,澳门地区政府制订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税收简单、税率较低的基础上规定,只要在澳门地区设立的企业能够推动本地工业化者,即可享受全部或部分豁免市区房屋税,全部豁免营业税,所得税头2年减半,物业转让税全免或减半等一系列税务优惠,有些工业项目,主要指高新技术与高附加值工业,还可申请最高期限达10年的减免税期。而且澳门地区是对外高度开放的自由港,生产设备及原料的进口以及产品的出口全部免关税;不实行外汇管制,外汇可以自由出入。此外,欧美许多国家还在配额及进口关税等方面给予澳门地区大量优惠。由于以上一系列优惠政策及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使澳门地区工业进入国际市场渠道通畅,融资方便,具有内地不可企及的外向发展优势。
2)澳门地区金融业
金融业是澳门地区的四大经济支柱之一。银行业和保险业作为澳门地区金融体系的两大主体,即使过去数年以来经济放缓,但比其他行业仍能保持平稳的发展。目前,澳门地区银行共有22家,其中9家为本地银行,其余为外来资本银行设在澳门地区的分行。此外还有2家财务公司、1家邮政储蓄机构和7家货币找换店。
保险业方面,澳门地区共有21家保险公司,其中3家为澳门地区公司,其余则来自8个国家及香港地区。以业务类别区分,6家从事人寿保险业务,15家从事非人寿保险业务。
澳门地区金融业的市场结构相对单一,没有包括同业拆息的资金市场,也没有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等资本市场。澳门地区仅有单一的信用市场,主要进行中、短期资金存、贷业务,整个金融业基本上是银行一统天下,企业和居民融资主要通过向银行信贷。同时,金融资产占本地生产总值的比率不高,人均存款额较低。另外,澳门地区金融业在信贷资产投向方向偏重于房地产业。
澳门地区本地金融业不发达,金融业对外依赖程度高。从金融机构看,澳门地区银行主要为外资银行,占澳门地区银行总数的60%;从货币流通看,澳门地区流通中的货币主要为港币,占到澳门地区货币供应量的55%,而澳门地区币所占的比重不到31%。澳门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香港地区,港币与澳门币同时流通,大宗交易一般以港币结算,港币在澳门地区占主导地位。在1986—1989年的澳门货币供应结构中,港币占54.3%,澳门币只占22.1%。1989年起,澳门币正式在中、葡两国挂牌兑换,1991年澳门币在香港汇丰银行的下属机构按牌价兑换港币。目前,港币货款占银行贷款比重的60%左右,澳门地区银行的黄金、外汇、股票、基金投资等业务大部分通过香港地区市场操作,银行境外资产也多集中在香港地区,澳门地区银行利率也随香港地区的升降而调整。1977年以前澳门币与葡萄牙货币埃斯库多挂钩,从1977年起,澳门币改与港币挂钩。澳门币与港币挂钩的政策,保证了澳门币的稳定,有利于澳门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风险中,澳门币能够免受冲击。
澳门地区金融业监督银行及保险公司运作的机构为澳门货币暨汇兑监理署(AMCM),该机构设立于1989年,其前身为澳门发行机构。主要职能是负责统筹和监管货币金融事务。由于澳门地区政府在金融体系监管方面一向采用不干预政策,为达到不直接插手对金融业监管的目的,现行的监管机构不纳入政府架构之内,而是一个行政、财政及资产自主的公共机构。澳门地区还有些行业协会,在协调澳门地区金融业中起有一定的作用。
3)澳门地区对外贸易
澳门地区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贸易是澳门地区经济的生命线。对外贸易的兴衰,是澳门地区经济发展的“寒暑表”。
20世纪50年代由于美国对中国的禁运和封锁,使澳门地区对外贸易曾一度不景气。20世纪60年代开始,由于新型工业的兴起,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出现转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澳门地区拥有美欧给予的入口特惠待遇和较多的纺织品配额,另一方面由于不少香港地区厂家转移至澳门地区发展,澳门地区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20世纪90年代,澳门地区出口增长放缓,1991—1996年间,每年都有贸易逆差。自1997年起,由于零售市场持续疲软而出口市场需求旺盛,澳门地区对外贸易又出现盈余。
澳门地区进口商品是完全外向型的城市经济模式,无论是居民日常生活的消费资料,还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在进口商品结构方面,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比例大约是1∶3。按商品的种类划分,进口最多的有10类,即纺织品、矿产品、机械及电器、动物及动物产品、工业食品及饮品、金属及金属制品、化学工业品、塑胶制品、造纸材料及纸、纸制品、交通运输工具等,其中以纺织品为最大宗,占全部进口的40%。澳门地区进口商品来自世界多个国家及地区,其中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区以及日本的份额最大,占澳门地区进口商品总值的70%~90%。
澳门地区出口商品以加工业产品为主,约占出口总值的95%以上。加工业中,又以纺织品及相关制品为主,占7成左右。澳门地区出口商品的市场分布于世界104个国家及地区。
澳门地区的转口贸易历史悠久,明代中叶以后一直是东西方转口贸易的中转地,起着中国对外贸易转口港的作用。但自香港地区崛起后,澳门地区转口港地位迅速为香港地区所取代。澳门地区的直接转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及北美洲。随着中国经济开放和澳门地区厂家把生产工序向中国内地转移,20世纪80年代澳门地区的转口贸易迅速上升。20世纪90年代澳门地区直接转口数值亦不断增长,主要表现为中国内地经澳门地区进口的数值不断增加。
自1997年10月爆发东南亚金融风暴后,澳门地区进出口贸易受到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由于邻近不少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在坚持联系汇率、港元不贬值的情况下(因为澳门货币与港元挂钩),澳门地区产品出口价格失去了竞争力,导致部分出口商品订单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东南亚经济衰退,加上澳门地区治安情况有所恶化,导致来澳游客减少。与此同时,澳门地区居民前往货币贬值的国家旅游数量却大幅增加,因而令澳门地区本地经济需求减少,导致进口下降。(www.daowen.com)
面对未来,澳门地区发展对外贸易既有一定困难,也有相当的机遇。澳门地区基本法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保持自由港地位,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征收关税;澳门特别行政区将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保障货物、无形资产和资本的流动自由;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单独的关税地区,可以以“中国澳门”的名义参加有关国际组织和国际贸易协定,包括优惠贸易安排;澳门特别行政区取得的和以前取得仍继续有效的出口配额、关税优惠和其他类似安排,全由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澳门特别行政区根据当时的产地规则,可对产品签发产地来源证。
4)澳门地区的旅游业
长期以来,澳门地区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秀丽的自然风光,舒适宜人的气候和独特的、中西结合的、华洋杂处的文化史迹和市井风情,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博彩旅游,人员和货币出入自由、方便快捷的管理制度以及背靠美丽富饶的珠江三角洲等有利条件,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观光、娱乐。澳门地区也由此而名扬中外,使这个弹丸小岛在亚洲乃至世界旅游市场上都占有一席之地。
澳门地区旅游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全面兴起,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澳门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首先,博彩业是吸引大批游客到澳门地区的重要原因。澳门地区号称世界三大赌城之一,被称为“东方蒙特卡洛”,来澳的游客有八九成是为“博彩”而来,博彩旅游与观光旅游的比例为7∶3,可以说赌博带动了澳门地区的旅游业,使澳门地区成为一个多姿多彩的旅游胜地。其次,400多年中西方文化交汇的历史给澳门地区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文化风情。另外,澳门地区是自由港,大多数进口物品可获免税,价格低廉,是游客的购物天堂;澳门地区众多的酒店也可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港澳地区之间每天有水翼船和直升机往来,交通便利,发达的香港地区旅游业也为澳门地区招来大批游客。同时,澳门地区还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它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缘,距香港地区仅60千米,离东南亚各国及日本也都不太远。1995年正式启用的澳门国际机场改变了澳门地区过去以水路、陆路为主的交通状况,对外交往和联系的能力大大加强。已先后开通澳门地区至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省,以及到韩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葡萄牙、瑞士等地的许多条航线,使世界各地的游客可以不再绕道香港地区而直接来澳,更促进了澳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游客的增加,也使得澳门地区的餐饮业、娱乐业、交通和宾馆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澳门地区的游客来源除了中国香港地区和中国台湾省以及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葡萄牙之外,来自中国内地和欧美等地的游客也逐年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重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为了进一步促进澳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澳门地区兴建了新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设施,像郊野公园、黑沙公园、竹湾公园、澳门博物馆、澳门文化中心、大型的海洋公园、会议展览中心的建造,阿婆井的重修、路环石排湾公园计划,还推出了澳门国际音乐节、澳门艺术节、国际烟花会演、龙舟赛、车赛等文化活动。同时在澳门地区举行各类大型的国际及地区性会议,以增加因参加会议来澳的旅客人数。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澳门地区还经常举办“澳门旅游”等宣传活动,介绍澳门地区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使澳门地区的旅游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5)澳门地区博彩业
目前旅游博彩业为澳门地区第一大产业,约占生产总值的42%。
澳门素有“赌埠”之称,博彩业在澳门地区历史悠久,已有150多年历史。澳门地区起初也是禁赌的,但后来澳葡当局为解贸易急剧衰落、收入拮据之窘,实行公开招商设赌,向赌场征收“赌饷”,以开赌抽饷来增加收入。19世纪60年代中期,澳葡当局主要靠着赌饷和鸦片烟税,而使得每年的财政收入增加到20多万元,并有约4万元的结余上交葡萄牙国库。1847年,澳门地区政府颁布法令,宣告赌博业合法化,揭开了赌业合法化的序幕。
随着博彩业的蓬勃发展和博彩收入的不断增长,澳门地区政府的博彩税收逐年增加。
自2001年澳门地区政府结束了对博彩业的垄断,并允许外国经营者进入以来,澳门地区的博彩业疯狂发展。昔日毫不起眼的小城,逐渐在世界博彩业的版图中崭露头角。现在,澳门地区的赌台数量已从几年前的不足400张暴增到3 000多张,未来几年还将增加到5 000张。博彩业在澳门地区经济中的比重也从2002年的24%上升到2005年的50%左右。博彩业贡献的税收在几年之内更是实现了3倍的增长,2005年占了政府税收的78.8%。
有得必有失,由于澳门地区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都非常有限,澳门地区博彩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比较大的负面影响。首先,澳门地区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很大的冲击。由于博彩业对员工文化要求不高,但待遇却很好,澳门地区打工一族的平均工资为5 700元,而博彩业的平均工资却多出一倍,达1.12万元。这使很多年轻人不重视学习,中学没毕业就去赌场赚快钱。这对于澳门地区提高文化素质,增强整体竞争力有着巨大的影响,随着外资队伍的扩大,澳门人很可能会陷于被别人“统治”的状况。
其次,博彩业的一枝独秀,虽然给澳门地区带来了繁荣,也对其他行业造成了冲击,特别是与博彩业关系不大的行业受冲击最为严重。在澳门地区的八大产业中,博彩业一直占到38%以上,而其他七个行业,仅有占5.1%的制造业与博彩关系较小。在澳门地区本地27万人才资源中,目前有3.5万人从事与博彩相关的工作。由于博彩业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资源和设施,其他中小企业由于招不到人,经营异常艰难。
3.澳门地区交通
澳门地区的交通运输,主要是指陆路交通与水上交通两大类,由于没有深水港,故水上交通仅限于沿海运输与内河运输。水路运输经港澳地区航线最为密切,客货运方便,尤以客运为主。每日有定期班船从澳门地区新口岸开出,航班次数很多,航程仅需1~1.5小时,故港澳地区居民往返或经港抵澳外国人人数众多。澳门地区对外陆路运输的唯一通道是澳门关闸—中山(石岐)—广州,再由广州接驳内地其他城镇。澳门国际机场位于氹仔,于1989年11月15日正式动工兴建,机场跑道长3 800米,机位16个,可升降各种大型飞机,有10多家航空公司的航线,来往于澳门地区与中国内地、菲律宾、泰国等地之间。澳门国际机场离澳门客运码头乘车需15分钟,到关闸需20分钟,到路氹边境需5分钟。另外,直升机也是往来港澳地区最便捷的交通工具。
4.澳门地区物流业
1)澳门地区物流业发展概况
目前澳门地区物流管理仍属起步阶段,但澳门地区绝对有条件发展物流业,在陆路方面,除了历史最悠久的陆路边检与内地连接外,现在还有莲花大桥连接珠海横琴;在海路方面,有九澳货柜码头和内港货运码头。关于内地轻铁延伸到澳门地区的问题,澳门特区政府一直都有就跨境项目与内地政府交换意见,有关计划目前仍处研究阶段,并会在适当时候磋商。特区政府的策略是首先主力发展空运。在航空方面,特区政府与中国民航总局已达成了多项共识,澳门地区可以开辟更多内地的新航点,航点由16个增至31个。
澳门国际机场自1995年开通以来,除了1999年因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不景气影响,出现过下跌以外,其余每年处理的航空货物均有两位数增长。所处理的货物总量由1996年的2.5万多吨,大幅增至2004年的7.6万多吨,增长势头强劲。目前珠三角地区的货运有八成以上是经香港地区出口的,香港地区是区域内最重要的物流中心。澳门地区政府希望能分担珠江三角洲西部的物流。特区政府同时着手修改法律,实行软硬设施同时进行,为物流业铺路。
目前,澳门地区机场大部分的货物是集中走台湾地区路线,澳门地区航空公司首条全货运航线2005年10月正式开通,每周飞6天,每天提供两班经澳门地区往返台北和深圳之间的航班。澳航第一阶段的全货运航线,将以对货运时间要求较高的快件运输为主要货源,而第二阶段货运服务正在筹备中。澳门地区货运航线开通后,两岸间的航空货物在运抵澳门地区后,不仅不必卸下机舱,且航机落地后1小时内就能立即起飞到目的地,中转时间最少比在香港地区中转节省1小时以上,具有竞争力。
澳门地区要发展现代物流,就要提升传统运输业,并利用澳门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联合澳门地区的周边地区,汇合成一个全立体的运输网络,创造整体经济效益。莲花大桥、横琴口岸、国际机场为澳门地区物流发展打下基础,与欧盟和中国台湾省的贸易关系及自由港优势可以开辟特定市场,澳门地区物流发展将独辟蹊径。
2)澳门地区物流业发展前景
(1)海峡两岸物流合作前景广阔。为建立两岸物流发展的长期合作和协调机制,推动两岸物流交流与合作向更紧密、更广阔、更高层次发展,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香港地区物流协会、台湾地区物流协会、澳门地区物流货运联合商会已就两岸物流的合作与发展举办了五届大会,这足可见海峡两岸物流合作前景广阔。而且,2006年10月连接珠澳跨境工业区澳门地区园区和珠海园区的口岸通道开通,实行24小时通关,使内地生产的产品原本3天、现在当天即可进入澳门地区,这极大地促进了澳门地区经济和物流的发展。
(2)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具备条件。澳门特区政府自回归以来,欲将构建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首先,珠江三角洲经济的进一步腾飞,可为澳门地区的物流业提供充足的货物来源。其次是澳门地区拥有枢纽性的地理位置,京珠高速公路、粤西快速道路网、高栏港、茂名港、湛江港、澳门国际机场以及即将兴建的港珠澳大桥等都为澳门地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齐备的硬件基础设施。而且,澳门地区土地仓库及厂房的成本相对比香港地区便宜,预计将会吸引港商、台商和外商在澳门地区发展物流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