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面积70.42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领土面积的7.3%。
1.概况
长江中游地区地处全国地理中心位置,东接以上海为中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南临以广东为中心的南部沿海地区,北接北部沿海地区,西连重庆所在的西南地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要素资源西进、北上、南下、东出非常理想的枢纽和通道。
长江中游地区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沛,光热充足,水田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资源条件。这里有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黄淮平原以及襄南盆地,平原总面积约16.5万平方千米,占土地总面积近40%。平原地区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耕地连片,加之水、热资源充沛,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也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商品粮、棉、油、水产生产基地之一。
长江中游地区富藏黑色金属(铁、锰、钨)、有色金属(铜、金、锌)和非金属(石膏、碱和稀土)等矿产,是全国焦炭、生铁、钢铁、铜、铝、锌、锡、钨、稀土等原料和冶金工业产品主要产地之一,也是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工业主要产品和硫酸、烧碱、纯碱等化工原料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水资源十分丰富,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是南水北调的主要输水区之一。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拥有葛洲坝等大型水利枢纽以及全国最大的三峡电站,水电、水运潜力巨大,为建成我国耗水、耗能型工业产业走廊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长江中游地区旅游资源种类丰富、闻名天下,如三楚和三国文化遗址、三峡峡谷大坝风光、神农架原始森林、武陵源生态、江南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桃花源田园山水、历史名城(荆州、武汉、长沙、景德镇、南昌)、湖光(洞庭湖、鄱阳湖)、山色(黄山、庐山、武当山、井冈山等)、民族宗教景点和革命纪念圣地10大类景区。其中包括多处世界级和国家级历史遗址、多座文化名城、大量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可以说,这一地区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多样化、高品位、高密度等特征,将会逐步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级的旅游业“金矿”。
2.工业
长江中游地区工业总量已具有一定规模,产业及产品体系完备,特别是冶金、机械、石化、电子、纺织、轻工、医药等部门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光电子、通信、激光、软件、材料、生物、汽车、船舶等新兴工业和现代农业发展良好,均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光谷——武汉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正在迅速崛起,推动沿江具有特色的高科技产业带逐步形成;由十堰东风、武汉神龙、南昌江铃、景德镇昌河组成的汽车走廊,武钢、鄂钢组成的钢铁工业带,沿江的安庆、九江、武汉、岳阳、荆州组成的石化工业带,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中心的机械工业走廊产业集团已形成相当规模。上述条件,在完成面向市场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后,已成为推动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础。
3.交通运输
作为我国黄金水道的长江中游地区,基本形成了我国主要的集水运、陆路、航空、油气管网、信息光缆构成的全方位立体交通中心,目前已有8条铁路干线、近20条地方支线和8条公路国道、68条省道在此交会,拥有航空机场8个、内河港口大小20余个,是事关我国北煤南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与南水北调等涉及国家能源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跨世纪重大工程的必经之路。武汉到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香港、澳门、重庆、成都、西安、贵阳等城市,均在飞机航程一个半小时的范围以内。
4.物流发展
1)湖北省物流
(1)湖北省物流发展优势主要有:
①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不断壮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湖北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2019年全省GDP为45 828.31亿元。湖北优势产业和产品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源配置和市场辐射范围的不断拓展,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
②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不断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为物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湖北省的基础设施优势使其历来是中国水陆交通枢纽,长江、汉水,京广、京九铁路,沪蓉、京珠高速贯穿东西南北,公路四通八达。湖北承东启西,连贯南北,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较为发达的综合运输网络,构成了进入国内外广阔市场的通达性和便捷性,为湖北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基础条件。
③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和信息服务业快速成长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湖北现已形成覆盖全省的移动通信网、数字数据网和多媒体通信网。2014年年底,湖北长途光缆线路总长度30 300千米,局用交换机1 196.43万门。全省电话普及率为94.81部/百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3%。省内相关行业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DI)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研发走在全国前列。这些都为湖北现代物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④一批专业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为湖北大力培植现代物流业积累了宝贵经验。目前全省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已达数百家,其中武汉市注册资本1 0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达32家。经过整合和发展,已初步形成以原有商贸、交通、仓储企业为主,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业务,积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态势。长航集团、武铁物流公司、武汉中远物流有限公司、湖北汽车运输总公司、武汉邮政物流公司、武汉世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万吨冷储物流有限公司、中百集团吴家山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骨干物流企业不断壮大,初步形成了立足武汉、服务湖北、面向华中乃至全国的物流服务网络。武钢、东汽等特大型企业集团加快内部物流改革,大力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装备,着力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重组物流流程,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取得显著成果。
(2)湖北省发展物流的劣势主要有:
①现行体制和管理模式制约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②第三方物流市场需求不足,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③现代物流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等亟待完善。
④物流企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专业人才十分匮乏。
(3)湖北省物流发展目标。湖北省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尽快形成以武汉为中心,黄石、十堰、荆州、宜昌、襄樊等大城市为支点,大规模、多品种、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大力培育物流企业集团,优先支持第三方物流发展,积极吸引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落户湖北,着力培育20家左右大型骨干物流企业,推动汽车、钢铁、石化、农产品等优势产业物流和快递物流加速发展。到2010年,已初步形成以武汉为核心,宜昌、襄樊等物流枢纽城市为支点的湖北现代物流体系基本框架。
2)湖南省物流
(1)湖南省物流现状,主要是:
①全省货物运输量增长明显,物流需求快速上升。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速度,整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9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39 752.1亿元。在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同时,商品流通总量迅速扩大,全省社会、经济、文化、人民生活等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湖南省物流业发展迅速。
②全省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代物流业发展环境趋好。湖南省基础设施建设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此外,在共用通信网的规模、技术、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长足进展,互联网在物流业的应用逐步普及,物流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
③专业化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主体进一步壮大。一是传统运输、仓储企业加快改制或改造步伐,积极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二是民营物流企业得到较快发展。三是一批省外知名物流企业进入湖南省物流市场。四是功能先进、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已经出现。目前湖南省物流业已逐步形成了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经营模式和不同经营规模的专业物流企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④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省政府成立了湖南省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各地政府也把发展物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来抓,并予以高度重视和扶持。
(2)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的说来,湖南省物流业发展水平总体偏低,存在的制约因素较多,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①物流管理体制多元。全省物流工作组织协调机构不统一,物流资源比较分散。
②物流的供需双方难以实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③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性差。虽然近年来湖南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总量仍然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导致配套性、兼容性较差,不能适应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需要。(www.daowen.com)
④物流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物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仍然面临营业税应征基数偏高、市场竞争不规范、配送车辆城区通行受限、车辆公路通行收费高造成企业负担过重以及土地资源紧张且价格偏高等问题,尚缺乏有力的政策扶持。
(3)湖南省物流发展目标。湖南物流发展的总体目标定位为:整合全社会物流资源,建设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使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断下降,力争2025年达到发达国家在21世纪初的水平,并使物流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具体为:
①构建两大物流平台。一是物流信息平台;二是物流运输平台。
②实现物流网络体系的系统化。首先,确保物流网络的通达性。其次,有利于物流运动一体化。最后,实现网络运行高效化。
③建设一批物流中心。依据“大物流”的思路,湖南省将重点建设四大区域物流中心——以长株潭为中心,辐射全省;以怀化为中心,辐射西南;以衡阳为中心,辐射湘南;以岳阳为中心,辐射洞庭湖乃至湖北。
④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适应湖南经济发展现实需要,近期应重点鼓励和扶持发展以下类型的采购、配送中心:一是商贸批发物流配送体系,二是连锁零售物流配送体系,三是生产制造物流配送体系,四是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
3)安徽省物流
近两年来,安徽省国民经济取得较快发展,2019年全省GDP达37 114亿元。这给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促进了与物流相关产业的较快发展。
(1)安徽省物流业发展基本情况为:
①综合运输体系基本建成,信息化网络已成雏形。目前,安徽省已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水运、民航和管道五种方式并存的综合运输体系,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数据交换和现代化通信迅速发展。相继建立了安徽省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徽商网”、安徽农网、省烟草公司的电子商务网、合肥海关电子信息网等一批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的商贸物流信息平台。
②物流服务方式呈多样化发展。全省已初步规划建设以合肥、芜湖为重点,以蚌埠、阜阳、安庆等为补充的物流园区或物流基地;由流通企业组建的专业化物流企业;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成的初具第三方物流雏形的企业等。安徽省各地区物流业服务与地区产业充分对接:合肥基本形成了机械装备、家电为主的制造业物流;马鞍山、芜湖、铜陵沿江地区发展以港口为主的原材料及机械装备、汽车等物流业;皖北大力发展大流量的煤炭、农副产品物流。
③承接国际和国内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当前部分制造业和服务业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给中部地区崛起带来了机遇。安徽省已开始承接上海比较成熟的行业如化学制品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的对外转移。如联合利华制造基地已从上海转移到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中外运合肥物流园一期项目,已于2007年在该开发区竣工并投入运营。
(2)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安徽省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较快,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主要面临以下四个问题:
①市场需求基础的限制。由于市场发育不完善,许多企业物流服务仍在企业内部完成,从而限制了高效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发展。
②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缺陷。目前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增值服务,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和全程物流服务等方面难以展开服务。
③管理体制和机制障碍。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普遍实行按不同运输方式划分的分部门管理体制,该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分割了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影响和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④物流专业人才短缺。物流业从业人员普遍缺乏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教育机构缺乏规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企业短期培训成为目前物流培训的主要方式。
(3)安徽省加快物流业发展采取的措施。现代物流业是一项涉及面广、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推动全省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安徽省采取了以下五项措施:
①建立安徽现代物流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拟由安徽省发改委、商务厅、交通运输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九个部门和单位组成。该会议旨在综合组织协调,促进现代物流全面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②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重点研究以下问题:一是现代物流用地的预留制度和优惠价格;二是物流园区税收属地化政策和财政返还政策;三是现代物流保税仓库和监管仓库的建设问题。
③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全省现代物流发展引导资金,运用财政贴息等手段,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国外资金用于重点物流企业、重大物流设施和重要物流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
④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提高口岸“大通关”效率。选取合肥、芜湖口岸作为“大通关”试点,发展大口岸物流。
⑤参与江浙沪大物流圈的联动发展。与江浙沪共同打造现代物流发展联合体,推动该地区物流按生产、流通和消费区域的合理布局,形成多式联运有机结合、流通多功能环节合理衔接、信息处理通畅快捷、现代物流园区功能互补的大物流圈体系。
(4)安徽省发展物流业的规划。安徽省通过对本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基础条件的分析及对物流市场的预测,战略规划了安徽省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三大物流区域,五大物流系统,五个物流园区和13个物流中心”的发展规划,即完成对长江流域区域、合肥物流区域和淮河物流区域三大物流区域基础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安徽省快速货运、专业运输、城市配送、多式联运和第三方物流五大物流系统;重点建设芜湖、安庆、合肥、蚌埠、阜阳五大物流园区和13个市级物流中心;建立起以物流园区、物流中心、港口、货运站等为主体的功能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及物流信息平台;大力培育以省厅试点企业为代表的规模化物流主体企业及服务专业化的中小交通运输物流企业群体;构筑起完善的物流体制和法规、保障有力的物流发展政策环境。
4)江西省物流
江西省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创了物流业发展的春天。近年来,江西省全社会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年均增长率均在两位数以上。
(1)江西物流发展优势。江西省经济的升温,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江西省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直接为现代物流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汽车、航空、冶金、电子、化工等货物周转量大的工业制造业,在全省工业增加值中占60%以上。在蓬勃发展的工业园区内,大多数企业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一般都将运输、仓储、配送等进行外包,原材料、产成品两头在外,物流需求非常旺盛。商品流通市场的壮大,也扩大了物流市场的需求。截至目前,江西省拥有各类市场2 239个,具有一定的市场容量和物流需求。
基础设施的改善,也惠及江西省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江西省公路里程达到了209 131千米,其中高速公路里程为6 144千米,形成了便捷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京九贯通南北、浙赣连接东西,与鹰厦、皖赣、赣龙等线构成较为发达的铁路网,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 905多千米;赣江、鄱阳湖航线的主航道连通62条通航河流,通航总里程达5 638千米,并拥有六个年吞吐量超过百万吨的内河港口,其中九江港年吞吐量超过600万吨;航空运输有六个民用机场,其中昌北机场已被批准为国际机场。
(2)江西省物流业的新态势。江西省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态势是物流业已经成为一些县市的支柱产业。在江西的广昌县、高安市和峡江县,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这已成为中国物流界的瞩目现象。
广昌、高安、峡江三强县市物流经济的异军突起,使江西物流品牌已渐露头角。这三强县市不仅具有车辆新、运力大、承运安全及时的运输载体优势,更具有一批从事货运物流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以高尚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合法经营,在全国打出了“江西货运” 的品牌。为了培育江西货运物流军团的核心竞争力,各级政府正采取有力措施,扶植、引导江西省货运物流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3)江西省物流业发展目标。江西物流的发展目标,可从近期和远期两方面来考虑。从近期发展来看,要在城市发展规划中,确立若干个包括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相结合的大型流通基地;在中心城市建立若干个中等规模的物流基地,在条件成熟后,为建立辐射全国的物流系统做准备。从远期来看,要建立一个以江西省几个中心城市为枢纽中心,辐射全省乃至全国的第三方物流系统和物流基地。通过加强对现有物流业纵横向的整合,最终建立功能完善,设施发达,技术先进并与国际物流发展趋势相接轨的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第三方物流。江西现代物流业发展要大力构筑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主的物流设施平台,以互联网信息、网络技术为主的物流政策平台。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建设物流园区,努力保持物流业发展速度略高于全省GDP增幅。要提高全省现代物流业的整体水平,打破条块分割和垄断,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盘活物流资源存量。以组织连通省内外的大贸易、大流通为宗旨,以覆盖全国的市场销售网络为基础,实现商业配送物流信息化、社会化和现代化。商业配送物流要通过改造、重组等方式,在经营规模、管理水平、流程标准等方面再上新的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