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布局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合理化,物流布局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1.计划化原则
物流计划化是指物流的组织管理要科学规划和计划,这是实现物流合理化的首要条件。物流企业应与商品生产、经营企业紧密结合,对其物流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并使物流活动纳入计划。即根据其购销业务的商流计划,制定相应的物流计划,妥善安排货物的运输、储存、装卸等物流环节,按照用户要求的数量、时间、地点,把原材料或商品准确地运送到工厂、商店或消费者手中,达到用户满意,提高物流社会效益的目的。
2.直达化原则
物流直达化是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的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特别是物流过程中运输、储存等环节,把货物由供给者的仓库(货场)直接运送到用户的仓库(货场)或消费者手中,实现门到门运送。物流直达化,既可以加快商品运送,创造时间价值,又可以降低物流费用支出,因而是物流企业组织物流合理化的主要形式或目标。
3.短距化原则
物流短距化是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的过程中,要根据货物的发、到地点,选择最佳的运送路径,使运送距离最短。物流短距化涉及的内容很多,其基本原则是:无论供应物流还是销售物流,特别是对普通大宗货物,均应采取就近、分区供应运送,避免倒流、迂回等不合理运送。也就是说,要确定适当的供应、销售区域,选择合理的运输线路,制定最优的物流合理化方案,达到短距化,以减少运输距离,节约运力,降低物流费用。
4.钟摆化原则
物流钟摆化是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过程中,要尽可能组织双向运输,提高运输工具的回运系数或里程利用率,也称钟摆式运输。组织双向运输的主要途径是形成运输网络,物流企业可以自行建立网点,或相互之间达成协议互为对方提供组货服务,同时要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及时传递车、货信息。物流钟摆化可以大大提高运输工具的效率,减少运力浪费,节约能耗,降低物流成本。
5.集中化原则
物流集中化,亦称物流大量化。指物流企业在组织货物运送时,对于小批量、零星货物,要把几个货主的多种商品,凡发往同一地区、同一方向的,在计划化的基础上,集零为整,变小量为大量,采用混装的形式,进行集中运送。物流集中化是物流企业的一项组织功能,也是市场经济由规模生产、规模消费向小批量、多样化的质量生产、质量消费转变的客观需要,所谓“麻烦我一家,方便全社会”,它不仅提高了运输工具的装载效率,而且活跃了小商品流通,促进“准时制”、零库存生产方式的应用和发展,因而是物流合理化的一种重要形式。(www.daowen.com)
6.社会化原则
物流社会化是指物流活动商品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物流的各个功能要素被分割,从属于社会各单位、各部门,有的属于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有些作为商流的组成部分,有的同一物流企业分属多个部门。生产流通合一,商流物流合一,条块分割,使物流要素功能弱化,物流系统支离破碎,这在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表现比较突出。这一方面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经济体制、社会观念的影响。因此,要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遵循社会化大生产分工协作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加快物流活动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进程,使物流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这是物流合理化的必要条件。
7.服务化原则
物流服务化是指明确和规范物流活动及其行为的属性。物流企业属于第三产业,它既有经营又有服务,是以服务为主的经营服务型企业。应当树立“用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宗旨,提高职工的服务意识和素质,制定服务规范,为社会提供高标准的服务。如运送及时准确、装卸保管安全、收费合理、服务热情、信用可靠等。这样,才能得到用户信任,不断扩大业务范围,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的发展。反之,物流业就难以维持。所以,物流服务化也是关系物流业务发展、实现物流合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8.标准化原则
物流标准化是指从物流系统的整体出发,研究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及其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物流标准化工作复杂,难度大,其主要原因:一是涉及面广;二是物流标准化系统属于二次系统,或称后标准化系统(物流系统思想形成晚,各子系统已实现了各自的标准化);三是要求更高地体现科学性、民主性和经济性;四是有非常强的国际性,要求与国际物流标准化体系相一致。但物流标准化意义重大,只有实现了物流标准化,才能有效地实施物流系统的科学管理,有效地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思考题
1.物流经济地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2.什么是生产力布局?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条件及其特点是什么?
3.物流布局的基本原则包括哪些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