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我国生产力布局演变的历程

我国生产力布局演变的历程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建设一大批能源、原材料基地,生产力布局西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在改变生产力布局战略的同时,也确定了“三线建设要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对“三线”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造。生产力布局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生产力大体上维持了东部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东北地区较弱的基本格局。

我国生产力布局演变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生产力布局走过了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尽管每一阶段的目标、政策各不相同,生产力布局各有得失,但纵观历年特别是近十年的发展过程,我国生产力布局主要成就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巩固和加强原有经济重心区的同时,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全国意义的新的经济重心区。在充分利用原有工业的基础上,加强和改造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辽中南工业区。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山东半岛、闽南三角洲地区、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地区、成渝地区正在崛起和成长为新的具有全国意义的经济重心区,从而奠定了沿海沿江“T”字形经济密集带的生产力布局的基本框架,大大增强了全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和“发展极”。

(2)建设一大批能源、原材料基地,生产力布局西移。在沿海地区建设宝钢和扬子、齐鲁、上海乙烯工程,以及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等基地的同时,在内陆地区,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已具相当规模,其开发重点正在向陕北、蒙西地区转移,黄河中上游、长江干流、乌江、红水河、澜沧江等能源、原材料基地的建设已有较大规模,新疆石油基地也已揭开大开发的序幕。这种能源、原材料工业布局西移态势,适应了我国能矿资源的分布格局,因而从生产力布局角度上看是合理的,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进一步持续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3)“三线”企业搬迁调整基本完成。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国家在改变生产力布局战略的同时,也确定了“三线建设要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方针,对“三线”建设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造。到1991年年底,国家安排的121个调整单位累计完成投资31亿元;25个撤并和就地转产项目,完成了24个;93个搬迁项目,已全迁和部分搬迁71个。这不仅解决了“三线”建设中选址不当、规模过大、布局分散的问题,而且在当地不少城市形成了工业小区和企业群体,形成了一批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4)全方位开放格局逐步形成。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内陆省会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区—沿江开放区”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形成之中;各地区经济呈现出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态势,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www.daowen.com)

(5)生产力布局机制发生重大变化,市场机制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和市场体制的建立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我国生产力布局的机制由传统体制下主要依靠国家投资计划分配和建设项目计划安排,逐步向国家制定生产力布局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规划各地带、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任务、国家级产业带走向、重点开发区域和增长极等),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通过要素市场的经济参数,引导企业和各投资主体,围绕国家生产力布局目标,自主做出投资区位的选择的方向转变。

(6)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被提上日程。从1999年西部大开发开始,2003年提出东北振兴,2006年提出中部地区崛起,我国逐步形成了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这成为我国“十一五”“十二五”时期的区域总体战略。

“十三五”时期在“四大经济板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区域发展坚持了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区域政策以鼓励性和援助性为主,主要通过财政转移支付保障区域公平。生产力大体上维持了东部最高、中部和西部次之、东北地区较弱的基本格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