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农业正在从传统向现代推进的攻坚阶段,转变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要发展现代农业,务必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组织化程度上来。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1.从现阶段农业发展来看
随着农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农业劳动力素质也要相应提高。据调查,目前农民文化水平仍然偏低,其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超过55%,初中文化不足40%,高中文化不足5%,大专以上仅占0.2%,参加过专门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10%。很多地方,基本上就是妇女、老人种地,农业生产老龄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客观上看,务农劳动力素质不高,是我国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投入过高、单位产出较低、农业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重要因素。〔66〕所以,农民素质的转变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关键,没有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2.从目前农民收入构成来看
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结构出现了明显的趋势性变化。据统计,2000—2011年,农民纯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从48.4%降到36.1%,而工资性收入比重则从31.2%提高到42.5%,工资性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超过50%。〔67〕也就是说,农民收入构成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源于农民从业状况的变化。当前,中国农村青壮年农民为何选择外出务工和在非农产业就业,源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所以,目前从事农业的农民大都是业余农民,他们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种地上。与业余农民比较而言,职业农民更愿意接受新技术,更在意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单位产出,从而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因此,提高农民从业技能,加快资源优化配置,发展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规模效益,这是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现实选择。〔68〕(www.daowen.com)
3.从当前农民职业分化来看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民分工分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趋势。一方面,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据统计,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5亿人,其中外出打工的接近1.6亿人,在本地打工的有9 000多万人。在数量众多的农民工中,男性占66%,50岁以下的占86%。〔69〕他们大多分布在全国的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领域。另一方面,留在农村务农农民一部分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逐步成为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农机大户,甚至有了家庭农场;另一部分农民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要素投入,逐步发展成为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或者是农业企业家、农村经纪人;还有一部分农民,随着农业产业链延长、农业服务业扩大,逐渐演变为园艺工、农机手等服务型技术人才。农民分工分业,也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的竞争力。
(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所谓农民的组织化,是指农民为了更好的实现和保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联合起来形成各种经济和政治组织的行动和过程。〔70〕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产业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利于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带动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71〕可见,克服传统农业的“分散化和小规模”,只有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或创新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使农民真正团结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与新型的经济体制和模式相适应,尽快融入市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