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粮食、棉花、食用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粮食、棉花、食用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粮油统购统销的经验,1954年9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棉花也实行计划收购。〔19〕粮食、棉花、食用油统购的实施,使粮食收购量和销售量稳步回升。(三)影响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际上是在粮食供销采用国家计划管理,取消市场流通。

粮食、棉花、食用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的影响和效果

(一)历史背景

农村土地改革完成后,中共中央把农业生产的恢复放在了重要位置,把提高农民购买力作为激活市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通过一系列恢复政策的实施,到1952年,我国农村经济迅速恢复,主要农产品总产量创历史新高。但是,由于生产资料严重短缺问题不能很快得到解决,加上朝鲜战争的爆发等原因,粮食和原料紧张的问题就凸显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中央根据发展的需要,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棉纱和棉布实行统购的基础上,从1953年起,对粮食、棉花、食油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在这期间还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和信用合作社。〔14〕这样,农村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都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割断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系,限制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

(二)简要经过

1953年,由于中国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农副产品供应紧张。为保证工业化任务顺利实现,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规定:“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简称统购)的政策;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简称统销)的政策,亦即是实行适量的粮食定量配售的政策;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私营粮食工商业进行严格控制并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的政策;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之下,由中央与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15〕

1953年11月19日,政务院通过《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和《粮食市场管理暂行办法》。其主要内容为:“生产粮食的农民按国家规定,将余粮交售给国家;收购以外的余粮可以自由储存和使用;一切粮食加工和经营部门,统一归粮食部门领导;旅店、火车轮船等供应旅客的膳食用粮,一律由国家粮食部门计划供应,不准私自采购或转售粮食。”〔16〕(www.daowen.com)

1953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下发《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统购统销政策付诸实施。〔17〕1953年10月,计划的粮食征购任务按期且超额完成。与此同时,“由于食用油、棉花、棉布的供求关系也趋于紧张,并且短期内难以缓和。”〔18〕1953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对油料实行计划收购、食油也相应实行计划供应。根据粮油统购统销的经验,1954年9月14日,政务院发布《关于棉花计划收购的命令》,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棉花也实行计划收购。〔19〕粮食、棉花、食用油统购的实施,使粮食收购量和销售量稳步回升。国家通过农业税征收粮食等食物和统购制度,控制了绝大多数粮食。

(三)影响

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实际上是在粮食供销采用国家计划管理,取消市场流通。“实施的结果,虽然当时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保证了农业剩余量低水平基础上的快速工业化要求和供求平衡,保证了物价稳定,推动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但是它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抑制了农业和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2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