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比较
图2 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较
在加快发展的同时, 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与先进城区相比, 与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的发展要求相比, 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相比, 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从自身情况看: 一是税收过度依靠部分行业。全区税收主要依靠金融业(占比达到25%)、房地产业(占比达到31%),受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 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二是发展模式转型不快。“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度还不够, 地区国有企业、传统产业比重较大, 受制于体制、机制等问题,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快。三是产业扶持政策上有差距。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 缺少各产业发展的专项支持政策, 如缺少对新零售、全域旅游等产业的引导政策, 与发达城区相比差距明显。另一方面, 与北京西城区、上海徐汇区、广州越秀区等区位相近、人口、面积相当的城区相比, 武昌区仍有不小差距。
图3 服务业总量比较
图4 服务业增速比较
图5 财政收入总量比较
图6 财政收入增速比较
图7 固定资产投资比较(www.daowen.com)
图8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较
图9 社零额总量比较
图10 社零额增速比较
图11 发明专利申请量比较
一是从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来看, 四个城区基本符合总量和增速成反比的经济发展规律。武昌区地区生产总值规模在四个城区中最小, 但增速较高, 2015 年和2017 年增速在四个城区中均排位第一。较高的增速表明相比于北上广发达城区, 武昌区还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服务业的总量和增速来看, 武昌区的服务业总量在四个城区中排位第三, 略高于徐汇区,约为西城区服务业规模的三分之一, 越秀区服务业规模的二分之一。从服务业增速看, 规模最小的徐汇区服务业依然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武昌区服务业增速除了2016 年, 基本维持在10%的增长水平。从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 2017 年西城区为91.4%, 徐汇区为46.5%, 越秀区为70.1%,武昌区为85.9%。总体而言武昌区产业结构较优, 服务业仍处于中高速发展进程中, 尚未达到成熟阶段, 仍有较大发展潜力。
二是从税收水平来看, 一般财政收入总量与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成正比,地区生产总值最高的西城区, 由于大量全国性总部企业聚集, 相应的财政收入总量水平也最高, 甚至超过了西城区地区生产总值的值。近三年来武昌区财政收入约为西城区的4.7%, 徐汇区的38.5%, 越秀区的55.8%, 与其他三个中心城区差距较大, 表明武昌区在总部经济规模、核心产业竞争能力和企业盈利能力等方面与其他中心城区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三是从投资规模来看, 武昌区近三年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与其他中心城区差距并不明显。但从固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 却存在占比过高的问题。武昌区近三年固投占地区生产总值的平均比重为27.5%, 西城区为7.4%, 徐汇区为9.6%, 越秀区为11.4%。从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实际成效来看, 武昌区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比不高, 资源配置向投资倾斜的迹象明显。结合发明专利申请量的数据来看, 武昌区近三年专利申请数量排位最后, 约为西城区的四分之一, 约为徐汇区的二分之一, 约为越秀区的70%, 侧面反映出武昌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新动能发展滞后, 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相对落后于其他三个城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