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有效促进机制:实证结果分析

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有效促进机制:实证结果分析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是研发溢出效应。四是技术引进[ln ]。在以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自主创新的创新作用机制模型中, ln 的系数分别为0.083 和0.085,且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 这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 技术引进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五是消化吸收支出[ln ]。消化吸收能力对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影响, 需综合考虑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的结果。这一结论与陈羽、邝国良, 邱立成等 的实证研究结论相同。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标准误。

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的有效促进机制:实证结果分析

根据表4 的回归结果可知, 外资研发投入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机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竞争效应(Compete)。在以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自主创新的创新作用机制模型中, Compete 的系数分别为1.40 和1.55, 且分别通过了5%和1%的显著性水平, 这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 竞争效应会促进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结论与王红领等(2006) 和邱立成等(2017)的实证研究结论相同。其原因可能在于, 内资企业受到外资企业进入市场的竞争压力, 增加创新投入, 自身的创新能力也随之提升, 同时, 内资企业在竞争中能够认识到研发人才的重要性, 会加大对研发人员的培训力度, 以促进研发人员的研发水平和技能的提高。

二是研发溢出效应(Frd)。在以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自主创新的创新作用机制模型中, Frd 的系数分别为0.18 和0.48, 且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 这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 研发溢出效应会促进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结论与祝影、史晓佩(2016)、罗小芳、范新垒(2016) 的实证研究结论相同。其原因在于, 外资企业进入内资企业会带来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研发活动, 能够带动内资企业的知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 在整体上会促进内资企业的研发动力和创新能力。

三是模仿—示范效应(Imitate)。在以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作用机制模型中, Imitate 的系数为0.378, 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是对以专利申请量衡量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不显著, 这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 模仿—示范效应可以提升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这一结论与刘辉群、白玲(2006)、吴林海(2008) 的实证研究结论相同。其原因在于: 外资企业会从本地雇佣部分生产和销售人员, 本地员工在外资企业的生产和工作时能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和生产技术, 内外资企业的人员流动会将这些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理念带入内资企业, 使得内资企业更好更快地掌握完备的研发技术和管理能力, 从而全面的提升内资企业竞争力

四是技术引进[ln (Ftech)]。在以专利申请量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自主创新的创新作用机制模型中, ln (Ftech) 的系数分别为0.083 和0.085,且分别在10%和1%的水平上显著, 这说明其他条件不变时, 技术引进是一种有效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机制。这一结论与张倩肖、冯根福(2007)、汤萱(2016) 的实证研究结论相同。其原因在于, 内资企业可以购买国外先进技术, 并对技术进行自我改造、适应性开发, 或者直接购买先进的中间投入品和原材料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对国外先进中间投入品和原材料的逆向研发, 从而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五是消化吸收支出[ln (Digest)]。在以专利申请量衡量自主创新的创新作用机制模型中, ln (Digest) 的系数为0.088,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在以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自主创新的创新作用机制模型中, ln (Digest) 的系数为-0.05, 且在5%的水平上显著, 这说明消化吸收能力的影响存在两面性, 既可促进也可抑制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这一结论与陈羽、邝国良(2009), 邱立成等(2017) 的实证研究结论相同。究其原因, 可能是消化吸收对自主创新的影响存在互补效应(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时, 形成的有效知识资本存量) 和替代效应(由于忽视技术引进过程中的“干中学”, 而导致内资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缺乏有效激励)。消化吸收能力对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的影响, 需综合考虑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作用的结果。(www.daowen.com)

六是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ln (Gap)]。其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内资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和专利申请量都具有负面影响。这一结论与陈羽、邝国良(2009), 邱立成等(2017) 的实证研究结论相同。原因在于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显著, 一方面, 内资企业很难通过模仿—示范效应对外资研发的先进技术进行吸收和再利用; 另一方面, 在内外资企业的竞争中, 内资企业会处于弱势地位, 难以外资企业进行竞争, 无法从竞争效应中获得技术溢出。

表4 创新作用机制模型回归结果

注:∗∗∗代表在1%的水平上显著,∗∗代表在5%水平上显著,代表在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标准误。

综上所述, 竞争效应、研发溢出效应、技术引进均会促进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且竞争效应对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大。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小时, 模仿-示范效应对内资企业自主创新也有促进作用; 但当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差距较大时, 会抑制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即外资企业市场规模的扩大会抑制内资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消化吸收支出对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存在不确定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