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 是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内容, 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着力点。教育扶贫不仅指向扶教育之贫, 解决教育贫困问题, 还要求依靠教育扶贫, 发挥教育的反贫困功能作用, 提升人力资本, 解决人的素质贫困问题, 这对促进经济社会长期发展, 从根子上解决家庭贫困问题至为关键。为此, 不仅要把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予以坚持, 而且要把它置于精准扶贫战略的优先地位。
其一, 教育扶贫优先是解决贫困地区教育贫困问题的客观要求。湖北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滞后, 这是湖北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短板。人们习惯于从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产业基础与地方经济等多方面发展状况来分析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但根据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 的研究, 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 不在于物质资源的匮乏, 而在于人力资本的缺乏。就是说, 导致贫困地区贫困的主要原因是当地贫困人口处在教育贫困、思想贫困、科技贫困、文化贫困、观念贫困之中, 其中教育贫困是基础性致因, 处于关键位置。据测算, 在收入、教育、生活质量三个维度的贫困测度中, 教育贫困对多维贫困的贡献度最大, 为47.27%; 收入贫困与生活质量贫困对多维能力贫困的贡献分别为32.69%和20.04%。这表明, 解决贫困问题, 必须把教育扶贫摆在扶贫开发的优先位置。
其二, 教育扶贫优先是落实我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题中之意。我国在新世纪初就提出实施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按照这一战略, 在当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践中, 教育扶贫理应放在优先地位。现代发展经济学研究表明, 对生产要素的组合, 除当地既有的自然资源外, 还要注意人力资源的开发, 两者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水平。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来开发相对富足的劳动力资源, 形成丰厚的人力资本, 不断引入新观念、新思维、新资源, 有利于打破既有的内部要素均衡, 提高区域自我发展的能力,实现连片扶贫目标。(www.daowen.com)
其三, 教育扶贫优先是教育的功能作用所决定的。根据前文分析, 教育扶贫是除根性扶贫, 不仅可以提升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自我发展能力, 还能斩断贫困的代际遗传, 是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最佳路径。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RRI) 曾利用我国1970—1997 年的省级数据, 对不同类型的政府投入效果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我国政府在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大, 每增加1 万元的教育投资, 就可使9 个人脱贫, 比科研投资的扶贫效果高出30%。当然, 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投入其扶贫效果不尽相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证明, 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 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 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相关系数为0.562。可见, 教育扶贫是连片贫困地区反贫困的力量源泉, 是扶贫济困的治本之策。教育扶贫不仅能够提升连片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本, 还能有效提升该地区的社会资本, 是连片特困地区拔掉穷根, 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最重要途径。
需要指出, 儿童贫困与成人贫困有着高度的关联性, 但儿童贫困直接关系到贫困的代际传递问题, 因此, 无论是在扶贫理论上, 还是在扶贫实践中, 都要避免将儿童贫困与成人贫困等同视之。解决儿童贫困问题, 实际上是将扶贫开发的关口前移, 有助于提高潜在的新生贫困群体的发展能力, 增加发展的机会, 从而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据此, 从全局来说, 必须把贫困儿童作为特定的扶贫对象纳入扶贫大战略, 大力实施“儿童优先”减贫方略, 建立儿童减贫事业投入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社区服务机制、社会帮扶机制, 从对象、目标、政策、资金、措施、组织保障上将儿童减贫工作落到实处。从教育扶贫来说, 应更加重视解决贫困儿童教育贫困和身心健康问题, 促进教育公正公平, 使之不输在起跑线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