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贫困地区, 除了教育资源供给呈整体不足状态, 还存在较突出的结构性问题。①各层次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不仅教育资源供给呈整体不足, 而且教育体系各层次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 如, 学前教育严重短缺, 职业教育发展滞后, 有效供给不足。②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上好学校难”成为突出矛盾。竹溪、竹山县都反映, 因历史和地理原因, 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学校教育资源与城镇中心区差别很大, 为了让子女享受到好的教育资源, 许多偏远村家长不惜花重金将孩子转入城镇学校或租房陪读, 大大增加了教育成本, 导致一些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长期在贫困线上徘徊。事实上, 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配置常常表现出一种“马太效应”, 贫困学生需要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更高水平的教师, 但现实中贫困学生就读的学校不仅缺乏充足的教育资源, 而且优秀教师流失的比例也相对较高, 从而使贫困学生遭遇家庭贫困和学校贫困的“双重困境”, 极大限制了贫困学生学而优的概率。③教育内容存在结构性缺陷。众所周知, 贫困地区除了知识贫困, 精神贫困也是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贫困家庭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性格缺陷, 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 这方面教育内容在课程设置中严重失调。这就不利于培养出合格的学生。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看, 教育扶贫政策不仅要改变贫困学生的知识贫困, 而且要通过改变不合理的教育结构等来培育其合理的个性特征, 还要防止社会歧视给贫困学生带来自我贬损和心理锁定, 从而打破贫困自我循环的链条。④新老教师待遇结构不平衡。为鼓励优秀人才加入农村教师队伍, 各地均采取了培养制度、编制、待遇等激励性政策招聘新教师, 但这些新入职教师普遍存在教学经验缺乏、不愿意长期久待等问题, 而原来经验丰富、长期驻守的老教师们待遇却没有跟上, 进而产生了老教师们工作积极性不高等新问题。(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