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公共空间再利用,历史性建筑重生

公共空间再利用,历史性建筑重生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在历经商业化开发之后,上海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新观念与新策略,基于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的探索实践也出现了。在上海,通过将历史建筑改造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博物馆或纪念馆,使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走进公众社会生活而重获新生,从而开辟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新途径。

公共空间再利用,历史性建筑重生

近年来,在历经商业化开发之后,上海文化遗产保护融入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新观念与新策略,基于公共空间的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探索实践也出现了。

(1)张爱玲故居。一座位于苏州河南侧的红砖老洋房,建于辛亥革命前,乃李鸿章之女、张爱玲的祖母李菊耦的陪嫁之一,这笔丰厚的嫁妆荫及张爱玲的童年和少年。李菊耦去世之后,先被出租,后则空置。自1956 年起,更是几经易主。

张爱玲故居在改建为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之前,承租权已经归属一家企业公司。2008 年上海医药职工大学将承租权转让给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由此从原初的一个商业项目转变为一项惠及民生的计划。

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由非营利机构华爱社区服务管理中心托管运营,统筹各社区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目前,石门二路社区文化中心的日常服务项目主要包括汉未央 [16]、东方信息苑、体育健身、武定书场、图书馆、社区学校文体表演等。此外,社区中心每年都有一些特色服务项目。根据2012 年资料,特色品牌项目主要包括:文化之旅—长者与志愿者交流共进;Sunny 营暑托班—社区儿童的乐园;夕阳红姐妹驿站;文体小广场等。

(2)丰子恺旧居。距离淮海中路与陕西南路交会处不远的长乐邨,是租界时期修建的住宅区,内有七排两到三层的坡顶联排别墅,129个单元。1954 年,丰子恺和他的家人搬到长乐邨39 弄93 号的小楼里,他为之取名“日月楼”,在这里一直住到1975 年去世。“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楼被房管所造反派强占,丰子恺全家十几口人挤在二楼和三楼。1975 年丰子恺去世后,后人以置换方式搬离此处。2008 年,丰子恺家属购回了日月楼二层和三层共65 平米,经整修复原为“丰子恺旧居”,并于2010 年免费对外开放,展出丰子恺生平、绘画、文学、艺术、译作和书法作品,以及其代表性漫画、书法复制品,现已成为上海颇具影响的人文景点

丰子恺旧居纪念馆由丰家后人自发自费举办,属于非经营性的公益行为。现由丰子恺的家属(主要是退休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周三到周日为固定开放时间,家属轮流值班,也有志愿者协助管理。还成立了丰子恺研究会。丰子恺旧居日常维护费用的主要来源,是开发、销售丰子恺漫画作品所得,以及丰子恺研究会的会费,但都相当有限。(www.daowen.com)

(3)邬达克纪念馆。邬达克旧居建于20 世纪30 年代初期,为乡村都铎风格。自邬达克搬离之后,这幢建筑的主人与用途不断变化,后闲置多年。2011 年刘素华与朱建英女士共同投资邬达克旧居修缮项目。经过修缮之后的邬达克旧居改为邬达克纪念馆,常年举办文化交流、艺术鉴赏与沙龙、建筑设计论坛等活动。2018 年正值建筑师邬达克来到上海百年纪念,邬达克纪念馆举办了规模宏大的“邬达克年”系列活动。

(4)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1897 年,清政府上海马路工程善后局在十六铺老太平码头创建南市电灯厂,1918 年又成立上海华商电力股份有限公司,1955 年定名为南市发电厂。2006 年,南市发电厂面临存续困境,正逢2010 年世博会将对园区范围内老建筑尤其是近现代工业遗产,进行大规模保护与再利用,南市发电厂主厂房拥有长128 米、宽70 米、高50 米的庞大体量,165 米高的烟囱也具有明显的区域标志特征,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态相对完整并拥有强烈的工业文明气息,被定位为展示城市发展与未来走向的城市未来馆,世博会结束以后,又被改建成为上海第一座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经历了6 年艰辛的建筑改造,对原有南市发电厂进行了有限干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让厂房的原有秩序和工业遗迹特征得以体现:高耸的烟筒、平台之上的发电机、巨型行车以及屋顶上的4 个巨大的煤粉分离器,同时使这些历史遗存的特征性元素成为现实语境中的真实参与者,并对当代艺术产生真正的现实动力。 [17]

目前,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除了定期举办双年展之外,还不定期举办各种城市空间展、书画展、现代装置展等,周末还会定期举办儿童艺术训练营。因此,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并不仅仅是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居民广泛参与城市文化与艺术实践。

在上海,通过将历史建筑改造为文化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博物馆或纪念馆,使越来越多的历史建筑走进公众社会生活而重获新生,从而开辟了历史建筑再利用的新途径。具有历史性、地方性和日常生活特征的公共空间,也推动了城市公共文化发展,丰富了积极、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让人们在这些古老的环境中体验千百年来的城市变迁,发现自己与城市、社区的历史关联,从而建立个人的身份认同感、归属感与安全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