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都市中产阶层:发展与多样性

都市中产阶层:发展与多样性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中产阶层产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并在20世纪上半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通常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的再生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不过,由于中国中产阶级内部的高度异质性,有关中产阶级的规模和划分标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都市中产阶层:发展与多样性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中产阶层产生于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并在20世纪上半叶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8] 在当时的中国,上海中产阶层无论在构成、规模还是发育程度、群体特征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可以说没有上海的中产阶级文化,上海就不成其为上海,上海就不会有“东方巴黎”之说,也就没有今天现代化的底蕴。 [9]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产阶层历经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各种政治运动冲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从此作为工人阶级的一分子在新的社会里存在、发展和定位,他们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 [10]

通常认为,中国中产阶层的再生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中产阶层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产生,是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改革开放,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中国从总体性社会向多元性社会转型,以及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变化分不开的。其结果是在中国传统的产业工人和农民之外,出现了一个新的中产阶层,[11]它包括:第一,1978 年后新生的私营企业家和乡镇企业家;第二,1978 年后与私营企业家同时产生的小业主、小商贩等自营业者以及其他形式的个体户;第三,与党和国家机构有连带关系的党政干部和知识分子以及国有企业的领导人;第四,因外资引进而产生的“外企白领”,包括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中方管理阶层和高级员工;第五,大批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者;第六,因高新技术的采用和新行业的出现而产生的高收入群体和留学回归的创业者、建筑师律师会计师、房地产评估师、营销人员、影视制作人、股票经营者以及其他类型的自由职业者(表5.4)。

不过,由于中国中产阶级内部的高度异质性,有关中产阶级的规模和划分标准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www.daowen.com)

表5.4 中产阶层比例估计及划分标准

资料来源:李春玲《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年,53 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