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上海市政府动迁政策,对动迁居民补偿有两种方式:房屋补偿和货币补偿。由于对动迁居民的安置越来越不以就地安置为取向,如果是直接以房屋形式进行补偿、安置,供被动迁居民选择的新房往往建在比原住地更偏离市中心的区位。另外,棚户、简屋与旧式里弄里居住的主要是社会中下收入居民,特别是前一类社区,生活着城市社会最底层的居民,往往集中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如果是以货币形式进行补偿、安置,按他们的收入水平,绝大部分人都不可能在市中心重新购置新房。总之,无论实行哪一种政策,中心城区的动迁居民都会被迫远离市中心原来的居住地。前一类是通过安置房选址的直接被迫,后一类是通过价格落差的间接被迫。由此形成了大量的城市内移民。
城市动迁并不仅仅是地理位置变化那么简单,居民的生活方式等也会随之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动迁社区往往存在职住分离、通勤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设施缺乏,以及家庭解体带来的生活照顾问题。 [17]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此类安置型社区除了公共设施短缺和滞后外,其社区人员构成也日趋弱势化、外来化、贫困化和老龄化,进而带来了许多城市病和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这些被逐渐边缘化或异化的城市地区的更新与改造将是城市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中必须引起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重要问题。 [18]
实际上,在城市大规模改造过程中,动迁社区的命运各不相同。也有社区在经历最初的困顿和无奈之后,开始分享到城市扩张和发展的成果,在住房和物质条件大为改善的同时,也重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社区生活和家园意识。上海市普陀区山茶苑社区可以说是20 世纪90 年代众多动迁社区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
山茶苑是普陀区“两湾一宅” [19] 旧城区改造居民安置的住宅社区,由普陀区住宅发展局投资建造,于1997 年12 月全面建成。社区位于普陀区桃浦地区的白丽路以东、红棉路以西、银杏路以南、白丽东街以北,有住户1224 家,其中70%属于动迁安置居民。在1998 年第一批动迁居民安置于此时,小区尚未建好,虽然住房条件相较动迁之前改善很多,但社区一些最基本的生活条件并不完备:社区“三不通、一不平”(电不通、水不通、气不通,道路不平);社区周边没有公交线路,没有菜场、超市,甚至连个便利店都没有;教育医疗资源、文化休闲设施缺乏,孩子们要每天披星戴月回到自己原来市区的学校就读;远离市中心,就业信息不通畅,就业机会少;居委会有形无实,居民参与社区事务、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有限,社区滋生大量违法乱纪现象。
2003 年,政府对该地区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规划建设,社区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路修好了,路灯也安了,小区门口通了公交车,满足了社区居民部分出行的需求;建立了利群医院、桃浦医院(桃浦镇街道卫生中心)以及一所小学,初步解决了居民看病难、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商业配套设施如超市、菜场、理发店、餐馆、银行也发展起来;聘用了专业物业管理公司,物业管理日趋完善,偷窃、违法犯罪现象减少,社区治安有了明显好转。特别是社区内正式设立了居委会,居委会协调邻里矛盾,组织开展社区活动,通过楼组长制度,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2010 年世博会在上海召开,普陀区政府借机对桃浦地区再次进行规划,对小区内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增设消防、监控、门禁等安全防护措施;清理小区内私自开荒种地的现象;增加健身运动器材,在小区附近增设大型医院,并且建立幼儿园、初中、高中、老年大学等学校;对老年人提供特殊照顾,如送餐、定期健康检查、发动志愿者登门探访;社区还成立了舞蹈队、合唱队、戏曲沙龙以及老年健身队等自发的文化组织,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地铁11 号线也在附近设立“桃浦新村”站,最大限度满足了居民出行需求。(www.daowen.com)
山茶苑社区居民是从位于火车站附近的“两湾一宅”棚户区通过政府动迁搬至此地。从城市区位上看,之前的居住地点是上海市中心地段,而搬迁地山茶苑在最初属于上海郊区,周边被农田包围。虽然居住条件较之前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区位落差、起步阶段社区的“原始简陋”、生活的不方便与不适应、对新居住地的期许与现实落差之大,使动迁居民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挫败感和孤独感,进而促使他们保持对以往“上海人”的怀念,以及对“当地人”和“乡下人”现实的排斥。
从2003 年起,社区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生活质量有了较大程度改善,这在山茶苑动迁居民的心理层面上带来一定的改变,他们开始逐渐接受自己“桃浦人”的身份。不过此时的“桃浦人”所代表的含义仍然与“乡下人”纠葛在一起,动迁居民长期的心理落差依然没有消除。因为这一时期城市与郊区间联系仍不通达。可以说微观、中观层面让他们很城市、更城市,宏观层面则让他们很农村、很乡下。由于城市对农村的固有歧视,与“桃浦人”这个身份相伴的是“乡下人”这样具有贬义和挫折感的标签,但是生活环境的改善让他们逐渐能够自我消弭这样的感受,并让这一重新的身份认同融入自己的言语、行动中去。
伴随着社区规划建设的完善,不但社区环境更加宜居,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而且动迁居民也完成了“我是上海人—我是乡下人—我是桃浦人—我是上海人”的身份重塑过程。
2010 年以后,山茶苑社区在交通、文化、休闲、娱乐及教育方面突飞猛进,社区的宜居性向前跨越了一大步,生活质量有了全面的提升。特别是随着地铁11 号线的开通,社区与市中心的联系大大增强,原本与“桃浦人”捆绑在一起的“乡下人”身份意识逐渐在人们的心目中消失殆尽,“桃浦人”就是“上海人”的标志意义加深,居民对“桃浦人”身份产生了新的价值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